张翼(字伯恭),犍为郡武阳县人,出身东汉名门,高祖父张皓曾任司空,曾祖父张纲为广陵太守。这位兼具家族声望与个人能力的将领,在蜀汉政权中历经四十余年宦海沉浮,从地方官吏成长为左车骑将军,最终因卷入权力漩涡殒命成都乱军之中。其仕途轨迹与结局,折射出蜀汉后期政治生态的复杂矛盾。
一、从地方太守到南中统帅:基层历练奠定军政根基
建安十九年(214年),刘备平定益州后,张翼以书佐身份开启仕途,先后担任江阳长、涪陵令、梓潼太守、广汉太守、蜀郡太守。这段长达二十年的地方官生涯,使其积累了丰富的行政与军事经验。建兴九年(231年),接任庲降都督兼绥南中郎将,成为蜀汉第三任南中最高军事长官。
在镇守南中期间,张翼展现出强硬治理风格。面对夷族首领刘胄叛乱,他率军讨伐未竟即被朝廷召回。但与众不同的是,他坚持"黜退不废公"原则,在无接任者的情况下继续统筹粮草军械,直至马忠到任。这种以国事为重的态度,赢得诸葛亮"临事不苟"的赞誉。马忠依托其奠定的基础迅速平叛,印证了张翼战略眼光的前瞻性。
二、北伐争议中的清醒者:与姜维的战略分歧
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病逝后,张翼步入权力中枢,历任前领军、尚书、建威督、征西大将军等职。延熙十八年(255年),姜维第八次北伐时,朝堂上爆发激烈争论。张翼当庭直言:"国小民疲,不宜用武",成为唯一公开反对连年征战的将领。这种务实立场源于对国力的清醒认知:蜀汉总人口仅94万,却维持着10万常备军,财政负担已达极限。
尽管姜维未采纳其建议,仍晋升张翼为镇南大将军参与洮西之战。此役虽大破魏军斩首万级,但张翼精准预判到"蛇足"风险——当姜维欲乘胜围攻狄道时,他警告"可止矣,不宜复进"。果然,魏将陈泰、邓艾援军抵达后,蜀军被迫撤退。这场争论与战役,凸显出蜀汉后期战略决策的深层矛盾:激进派与保守派的理念冲突,已动摇政权根基。
三、权力漩涡中的殒命:成都之乱的最后牺牲者
景耀六年(263年),魏国五路伐蜀。张翼作为左车骑将军,率部退守剑阁,与姜维共同抵御钟会大军。当邓艾偷渡阴平、刘禅投降的消息传来,张翼随姜维至涪县向钟会请降。此时的他或许预料到风险,却未选择像廖化那样"忧死"或像霍弋那样"待新主定",而是选择履行军人职责。
曹魏景元五年(264年)正月,钟会与姜维密谋叛乱,成都陷入混乱。在这场"杀邓艾,据蜀自立"的冒险中,张翼成为权力游戏的牺牲品。当乱军冲入钟会大营时,这位历经四朝的老将未能逃脱,死于非命。其结局与同时遇害的姜维、钟会形成鲜明对比:前者是理想主义者的悲壮,后者是野心家的末路,而张翼之死,则暴露出蜀汉旧臣在政权崩塌时的无力与宿命。
四、历史评价的双重镜像:务实者的历史定位
后世对张翼的评价呈现两极:陈寿在《三国志》中称其"严而不残",肯定其治理能力;而民间则因其反对北伐,将其归入"保守派"行列。但剥离意识形态标签,张翼的仕途轨迹清晰展现出一个技术官僚的典型样本:从基层行政到边疆治理,从中枢决策到战场指挥,其能力覆盖军政全链条。
武侯祠西廊十四武将塑像中,张翼位列赵云、孙乾之后,这种排序既反映其历史地位,也暗含蜀汉政权的价值取向——相较于关羽的"忠义"、赵云的"勇猛",张翼代表的务实精神,在浪漫化叙事中被弱化,却真实支撑着政权运转。其结局的悲剧性,不仅是个体命运的写照,更是蜀汉后期战略困境的缩影:当理想主义遭遇现实困境,务实者的清醒反而成为致命弱点。
张翼的一生,是技术官僚在乱世中的生存样本。他的仕途成就证明能力价值,而结局则揭示权力游戏的残酷本质。这种矛盾性,使其成为解读蜀汉后期政治生态的关键注脚。
在中国两千余年的封建王朝史中,宦官群体始终是皇权阴影下的特殊存在。他们或以权谋颠覆朝局,或以才干推动文明,但鲜有人如北魏时期的宗爱般,以极端暴力改写历史轨迹——...
2025-10-17 天京变局:太平天国内耗的权力漩涡与责任归因1856年9月,北王韦昌辉率兵血洗东王府,两万余人在天京城内被牵连处决。这场被称为“天京事变”的权力清洗,不仅标志着太平天国从鼎盛走向衰落,更暴露出其内部权力结...
2025-10-17 刚毅守节的最后悲歌:申屠嘉的仕途与命运西汉初年,一位以强弓硬弩开道的武士,历经五朝风雨,最终以丞相之位名载史册,却因一场权力博弈吐血身亡。申屠嘉的一生,是武将转型文臣的缩影,更是刚直性格与复杂官场碰...
2025-10-16 史弥远:南宋权相的“双面人生”与权臣巅峰之路南宋中期,一位来自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的权臣,以铁腕手段重塑朝局,甚至在皇帝驾崩后私改遗诏、废立储君,其权势之盛被后世称为“宋朝第一权臣”。他就是史弥远——一...
2025-10-16 亚圣血脉铸军魂:明朝开国名将孟善的传奇人生在山东无棣的孟家老坟,一座刻有"滕国公"的谥号碑静静矗立,碑主孟善——这位亚圣孟子第五十五代孙,以文武双全的传奇经历,在元明...
2025-10-16 菩萨皇帝的双面人生:萧衍的功业与末路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南朝梁武帝萧衍(464-549)以"菩萨皇帝"的称号闻名于世。他既是开创"天监之治&a...
2025-10-16 陈叔宝:南陈末帝的浮华与陨落陈叔宝(553年—604年),字元秀,小字黄奴,吴兴长城(今浙江长兴)人,作为南北朝时期陈朝的末代皇帝,他的一生宛如一部充满荒诞与悲剧色彩的史书,在历史长河中留...
2025-10-16 三国以一敌百的四大猛将:血性与胆魄铸就的传奇在群雄逐鹿的三国时代,战场不仅是谋略的较量,更是武将个人勇力的终极舞台。史书记载中,有四位猛将凭借超凡的武艺与胆魄,在万军丛中书写了“以一敌百”的传奇。他们的故...
2025-10-16 血色明月:北魏皇室遗孤的权力绞杀与命运困局北魏永熙三年(534年)的深夜,长安城郊外回荡着利刃刺入血肉的闷响。被堂弟孝武帝元修强行带往关中的平原公主元明月,在宇文泰的授意下被元氏诸王拖入密林。这位孝文帝...
2025-10-16 罗宪:白帝城最后的守望者与三国末年的忠义化身在三国鼎立的动荡岁月中,罗宪以两千孤军对抗东吴数万精锐,在白帝城(永安)书写了一段可歌可泣的守城传奇。作为蜀汉灭亡后唯一坚持抵抗的将领,他的选择不仅关乎个人忠义...
2025-10-16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