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炎选择将皇位传给司马衷的真实缘由是什么?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在中国历史上的所有大一统王朝中,有一个非常不受待见的王朝,就是晋朝。
原因大概有两方面:
其一,晋高祖(晋朝建立后追谥)司马懿在受到曹魏几代君王的提拔重用后,却苦心谋夺曹魏江山,这可比曹操在东汉危急时,扶危定难的性质恶劣多了,以臣谋君总是要谴责的。
其二,晋朝虽然结束了三国乱世,完成了大一统,但没能给中原百姓带来安定的生活,因内斗导致“五胡乱华”,完全没有了此前,秦、汉、三国时期,中原王朝力压草原民族的威风,这一段屈辱史的帐,要记在皇族司马氏头上。
晋朝的没落始于“八王之乱”,而这一乱局又始于晋朝开国皇帝,晋武帝司马炎没有选好继承人。
他选了个傻子继承皇位,皇权再无法有效震慑天下,傻子皇帝晋惠帝司马衷甚至连老婆都管不了。
这对于建立时间并不长,依旧有许多内、外矛盾,且分封司马氏诸王在外的晋朝来说,是致命的。
其实,晋武帝司马炎虽然受祖父司马懿、父亲司马昭两代恩萌,才有改朝换代的底气,但他本人也算得上是雄才大略,《晋书》中对他个人能力的评价还是不错的:
帝宇量弘厚,造次必于仁恕;容纳谠正,未尝失色于人;明达善谋,能断大事,故得抚宁万国,绥静四方。
当然,也指出了他的一些错误政策,并明确点出了晋朝在司马炎死后,衰落的根源:
惠帝可废而不废,终使倾覆洪基。
聪明的皇帝没能做到聪明的传承,司马炎难道不知道自己选中的继承人是个傻子吗?
他其实什么都知道,却因为各种原因及强大的反对力量,没能更换继承人,导致悲剧不可避免,具体原因分析如下:
一:司马炎的两任皇后杨艳、杨芷,都在保护司马衷夫妻
根据《晋书·后妃列传》中的记载,司马炎曾经跟皇后杨艳商量过,想换个皇太子:
帝以皇太子不堪奉大统,密以语后。
杨艳出身名门,是当世大族、弘农杨氏家族中人,是国母,也是司马衷的生母,废立太子,当然要跟她打招呼。
重要的是,杨艳并不是只有司马衷一个儿子,司马炎最年长的三个儿子全是她生的,全是嫡子。
除长子司马轨夭折,次子司马衷是傻子外,还有个比较聪明的儿子司马柬可以继承皇位。
对杨艳来说,都是自己的儿子,谁来继承皇位,她的地位和家族的地位都不会变。
司马炎大概也是这么想的,但他想错了。
杨艳坚持力保傻儿子,原因是,傻儿子虽然傻,但他是嫡长子:
后曰:“立嫡以长不以贤,岂可动乎?"
于是,在她的坚持下,司马炎打消了更换继承人的想法。
而且,杨艳不但生前拼命保护这个傻儿子,死后还在为他考虑。
泰始十年(公元274年),37岁的杨艳病重,自知不久人世,担心傻儿子在他死后被废,临终前,哀求司马炎娶自己的堂妹杨芷,让妹妹在她死后继任皇后之位:
及后有疾,见帝素幸胡夫人,恐后立之,虑太子不安。临终,枕帝膝曰:“叔父骏女男胤有德色,愿陛下以备六宫。”因悲泣,帝流涕许之。
这下好了,继任皇后不但还是杨家人,且是杨艳推上去的,当然要承她的情,能继续充当司马衷的保护伞。
杨芷入宫后,有一次,司马炎因为太子妃贾南风有重大过错,想废掉这个儿媳妇,但被杨芷劝阻。
她劝阻的原因其实也很简单,这个太子妃是堂姐杨艳生前接受了贾家的贿赂后,亲自挑选的:
初,贾充妻郭氏使赂后,求以女为太子妃。及议太子婚,帝欲娶卫瓘女。然后盛称贾后有淑德,又密使太子太傅荀顗进言,上乃听之。
杨芷却不知道,后来的晋朝之乱就是这个贾南风引发的,甚至连杨芷自己都被她整死。
根据《晋书·后妃列传》中的记载,贾南风当上皇后之后,为争夺朝政大权,不但诛杀了杨芷的父亲杨骏一家,斩杀其生母庞氏时,还强制已经被废为庶人的她去观刑:
庞临刑,太后抱持号叫,截发稽颡,上表诣贾后称妾,请全母命,不见省。
之后,贾南风更是把曾经竭力保护自己的杨芷活活饿死:
初,太后尚有侍御十馀人,贾后夺之,绝膳而崩,时年三十四,在位十五年。
农夫与蛇的故事时时存在,杨艳保了傻儿子,给他选了个彪悍的老婆,死前又苦心安排堂妹杨芷予以照看,结果却如此凄惨,怪谁?
二:司马炎看好司马衷的儿子司马遹,赌三代而兴
司马衷虽然傻,可他生出的儿子,也就是司马炎的孙子司马遹却不傻,而且相当聪慧,且深受司马炎的喜爱。
《晋书·列传第二十三·愍怀太子列传》中,就记载有司马炎看好司马遹的言论:
谓廷尉傅祗曰:“此儿当兴我家。”尝对群臣称太子似宣帝(指司马懿),于是令誉流于天下。
这相当于,司马炎提前宣告了,晋朝的第三任皇帝是谁,第三代选择了司马衷的儿子,即使司马衷是个傻子,他的继承人之位也都不会更换了。
但司马炎也没有想到,他的那个儿媳妇贾南风能轻松就把聪慧的司马遹给废掉了。
而贾南风要废掉司马遹的原因是,司马遹不是她生的,且和她有政治利益冲突。
司马遹的母系家族身份卑微,外公是屠夫,母亲谢夫人是晋武帝司马炎的才人。
问题来了,司马炎后宫中的才人,为何帮助傻儿子司马遹生了个儿子?
后世有熟悉的故事哦,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一代女皇武则天不就是如此?
不同的是,谢夫人去伺候司马衷是司马炎安排的,因为他担心这个傻儿子不知道男女之事,在司马衷要正式纳妃之前,专门安排自己的身边人去教学。
这一教学实践,就生出了司马遹,还是司马衷唯一生出的儿子。
后来有传言说,司马遹其实是司马炎的儿子,就是由此故事而来。
司马遹的母系家族没有势力,又不是贾南风生的,她因为自己没有儿子,本就善妒,当然把司马遹视为眼中钉。
而司马遹年幼时被司马炎誉为司马懿,可长大了却成了伤仲永:
及长,不好学,惟与左右嬉戏,不能尊敬保傅。
贾南风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你要堕落,咱就送你一程,她专门安排宦官去诱导司马遹纵情女色和玩乐,并成功让其变成只知玩乐的废人:
于是慢弛益彰,或废朝侍,恆在后园游戏。
贾南风将其变成废人只是开始,司马遹即使堕落了,但他是晋惠帝司马衷唯一的儿子,还是当然的皇位继承人,自然也会跟专权的皇后贾南风起利益上的冲突。
双方矛盾公开化后,有人劝说司马遹先下手为强,废掉贾南风,但司马遹没听。
贾南风就相当果决,迅速下手废掉他,罪状还是让司马遹自己写的,手段可高明多了:
十二月,贾后将废太子,诈称上不和,呼太子入朝。既至,后不见,置于别室,遣婢陈舞赐以酒枣,逼饮醉之。使黄门侍郎潘岳作书草,若祷神之文,有如太子素意,因醉而书之,令小婢承福以纸笔及书草使太子书之......太子醉迷不觉,遂依而写之其字半不成。既而补成之,后以呈帝......废太子为庶人。
司马炎认可的晋朝第三代继承人,司马遹就这么被废掉继承人的位置。
被废为庶人的第二年,贾南风就派人把他害死了,斩草除根。
如果司马遹的父亲司马衷是个比较正常的,有自己判断力的皇帝还好说,或许贾南风的计谋起不了作用。
可司马衷偏偏是个傻子,朝政基本上全交给了老婆贾南风,老婆说啥就是啥,哪怕废掉了自己唯一的儿子的皇太子之位。
于是,司马炎在明知道继承人是傻子的情况下,寄望于第三代司马遹的心思也被轻易打破了。
三:司马炎不更换傻儿子的继承人之位,也有担心诸王夺位的心思在里面
司马炎建立晋朝后,采取了分封司马氏诸王的政策,原因是,司马氏是依靠世家大族们的帮助崛起的,因此,对世家大族们特别警惕。
当初,曹丕代汉,就是用承认“九品中正制”,把官员的选拔权让给了世家大族,才换取他们同意支持曹丕建立新朝。
司马氏就是世家大族中的一员,他当然知道曹魏是怎么慢慢亡掉的,就是失去了官员选拔权,权力慢慢移交到了世家大族手中,司马氏本就是其中的代表家族。
“九品中正制”这个制度,在晋朝建立后,依旧在使用,曹魏的结局,司马氏晋朝也有可能遇到。
于是,司马炎采用了分封制来制衡世家大族的方法,他没有学曹丕,对曹氏亲族严防死守,而是学汉高祖刘邦,分封制和郡县制并行,互相监督,互相制衡。
但要保持司马氏诸王和世家大族两者之间的平衡,有一个前提必须做到,就是皇权要能稳定,且有序的传承。
牵一发而动全身,司马炎封了一堆王出去,个个都有一定继承权,废掉嫡长子,再选谁?
一个不好,很容易引起混乱。
后世的明太祖朱元璋,在嫡长子朱标死后,没有继续在儿子中选择继承人,而是坚持选了朱标的长子朱允炆继承皇位,也是出于类似的考虑。
所以,即使司马衷有点傻,司马炎也没有废掉他,何况,他还看好孙子司马遹。
皇帝之位以嫡长子的制度传承,不轻易更改,有野心的司马诸王也没有借口造反。
有司马诸王在外为司马皇权保驾护航,他们又没有借口取代嫡长子传承之下的皇帝,司马炎以为这样就稳了。
如果没有意外,或许能如司马炎所想,可惜的是,贾南风这个彪悍女人的存在,把一切都打碎了。
不但晋惠帝司马衷被其玩弄于股掌之间,司马炎寄予厚望的孙子司马遹也被她弄死。
司马遹死了,司马衷又没有第二个儿子,外面的藩王们就心思活络了。
加上贾南风专权,得罪了不少藩王,藩王们以此为由起兵,“八王之乱”爆发,晋朝大乱,耻辱时代开篇。
总结,综合以上三点原因,可以看到,司马炎是知道自己选择的继承人有问题的,可两任皇后都在拼命保护这个继承人。
且,司马炎不愿意因继承人的无序更换,导致司马诸王们为此争夺,他的儿子毕竟有二十多个。
那样的话,得利的只有能从中渔利的世家大族,他们从来都不会跟某一姓皇族真正同心。
当然,司马衷的儿子司马遹的存在,也是司马炎原因赌一把的原因之一。
但事情总是在变化的,不说分封出去的司马诸王们的野心,不是一个傻子皇帝能压制得住的。
晋朝皇位就连顺利的从第二代过渡到第三代,都没能完成,一个贾南风,就把司马炎的心思全给颠覆。
归根结底,还是司马炎的问题,皇位传承,江山稳定,都不能依靠运气,必要时,该心狠就得心狠。
在三国魏晋的权力棋局中,柏灵筠这一角色虽未见于正史列传,却因《大军师司马懿》等影视作品的演绎成为公众热议的焦点。其历史原型柏夫人,虽在《晋书》中仅以只言片语隐现...
司马懿 2025-04-28 司马迁与司马懿:同姓不同命,跨越时空的“陌路”在历史的长河中,司马迁与司马懿这两位同姓人物如两颗耀眼的星辰,各自散发着独特的光芒。司马迁以一部《史记》名垂青史,成为史学领域的巨擘;司马懿则凭借卓越的政治智慧...
司马迁 司马懿 2025-04-15 司马衷与司马炎:西晋王朝的权力传承与悲剧在西晋王朝的历史长河中,司马衷与司马炎这对父子皇帝,以其独特的命运和复杂的关系,共同书写了一段充满传奇与悲剧色彩的历史篇章。司马炎作为西晋的开国皇帝,以其卓越的...
司马衷 2025-04-03 空城计:诸葛亮智退司马懿的传奇篇章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流传着许多脍炙人口的智慧故事,其中“空城计”便是诸葛亮智谋与胆略的典范。这一故事不仅展现了诸葛亮的非凡才智,也成为了后世传颂的佳话。以下...
诸葛亮 司马懿 2025-03-31 司马懿临终遗言的深度解析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司马懿无疑是一位极具争议的人物。他以其卓越的智谋和坚韧的毅力,在三国时期的政治舞台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司马懿临终时所说的话,更是蕴含了丰...
司马懿 2025-03-26 司马懿字“仲达”背后的文化意蕴在中国古代,人们取名取字往往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蕴和家族期望。司马懿,这位三国时期的杰出政治家、军事家,他的字“仲达”同样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一、司马懿的...
司马懿 2025-03-25 司马懿擅长隐忍的深层原因探析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司马懿以其卓越的智谋和深沉的隐忍,成为了三国时期乃至整个中国古代历史上备受瞩目的人物。他的一生,充满了权谋与斗争,而隐忍则是他在这场政治...
司马懿 2025-03-24 张郃追击蜀军被杀:司马懿的无奈之举还是阴谋?在三国历史的烽火硝烟中,张郃追击蜀军被杀的事件一直备受争议。有人质疑,这是否是司马懿故意为之,以除掉这位曹魏的悍将?一、事件背景:张郃与司马懿的军事合作张郃,作...
张郃 司马懿 2025-03-21 司马懿“鹰视狼顾”:历史传说中的神秘姿态在历史的长河中,司马懿作为三国时期曹魏的重要政治家、军事家,其生平事迹充满了传奇色彩。其中,“鹰视狼顾”这一描述更是成为了司马懿的标志性特征,引发了后世无数的遐...
司马懿 2025-03-21 三国谋士群英谱:司马懿仅列第八,谁才是智谋之巅?三国时期,英雄辈出,谋士如云。他们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以非凡的智慧和深邃的谋略,书写了一段段传奇佳话。今日,我们便来盘点三国时期最厉害的八大谋士,其中,...
司马懿 2025-03-19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