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司马懿为什么非要等到曹叡死后才发动兵变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曹睿的能力虽不如其父曹丕,更不如其祖父曹操,但是他的个人能力却足以驾驭司马懿,令司马懿不敢妄动!
曹叡是曹魏开国皇帝曹丕的长子,他从小外貌俊美,超凡脱俗,深得祖父曹操的宠爱。
我们都知道曹操最为宠爱的儿子是幼子曹冲,无奈曹冲少年早逝,令曹操抱憾终生。
因此当曹操看到长孙曹睿如此聪慧,便想到了已经离世多年的幼子曹冲,便对曹睿极为恩宠,将他养在身边,请来贤人异士为他授业,解惑。
而作为曹睿来说,他也没有辜负曹操的期望,努力学习,成为了一个博闻多才的少年才子。
看着长孙曹睿如此上进,努力,曹操自豪地对长子曹睿说道:我们曹氏一族的基业有了你之后,便可以很好地延续下去。
魏书曰:帝生数岁而有岐嶷之姿,武皇帝异之,曰:“我基於尔三世矣。”每朝宴会同,与侍中近臣并列帷幄。好学多识,特留意於法理。
建安二十一年,曹操在统一北方之境后,将目光瞄向了偏角一隅的江东孙权。
于是乎在这一年,曹操聚拢雄兵,带着儿子曹丕,孙子曹睿以及众将一同挥军南下,征讨江东。
在这次征讨战中,11岁的曹睿见识到了战争的残酷性,也目睹了成人之间的尔虞我诈!
220年,曹睿的祖父曹操病逝,曹叡之父曹丕继魏王位,曹丕成为魏王之后,便开始释放自己的野心,对汉献帝步步紧逼。最终迫使汉献帝禅位于他,从而建立了曹魏帝国。
曹丕称帝之后,便开始在自己的儿子中物色储君的人选,曹睿本身具有成为储君的先天优势,无奈自己的母亲甄氏触怒曹丕,使得曹丕迁怒于曹睿,令曹睿彻底失宠,被边缘化。
《三国志·魏书·文帝纪》:文帝始以帝不悦,有意欲以他姬子京兆王为嗣,故久不拜太子。
好在曹睿并没有自暴自弃,选择沉下心来韬光养晦。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正是因为曹睿能够在逆境中严于律己,保持进步,作为父亲的曹丕被其诚信所打动,因而重新恩宠曹睿,确立了其嫡长子的身份。
黄初七年,曹丕病重,在弥留之际,将曹睿立为储君之后,就断了气。
曹丕死后,曹睿成为了曹魏的新主,开启了他十二年的执政生涯。
在十二年的执政生涯中,曹睿励精图治,西抗蜀汉,南拒孙吴,确保曹魏政权三分于天下,力保不失,成为三国时期的贤君之一。
司马懿为何要等到曹睿死后才发动政变呢?
我们都知道司马懿是曹魏两朝的元老,他在曹睿时代,始终充当辅臣的角色,但是等到曹睿病逝后,他却化身为权臣,发动兵变,挟天子以令群臣。
这个时候,我们不禁会问到,为何拥有比肩诸葛亮权谋之术的司马懿不在曹叡时代发动政变,而是非要等到曹叡病逝之后才发动政变呢?
文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个,曹叡是一个机智有谋,在治国理政上拥有一定才华的君主,他为了加强君权,采取了分而治之的措施,将手握重兵的大将分配到各地,让曹休镇守淮南,曹真镇守关中,司马懿镇守南阳,让这些将领既能够独当一面,有达到了相互制约,而司马懿虽然在曹丕临终之前,被定位辅臣之一,拥有一定的话语权,但是却逐步被曹叡分化,并没有那么大的实权。
第二个,曹叡常年将司马懿派到魏蜀边境,让其领兵与蜀汉丞相诸葛亮对垒作战,根本没有机会,也没有空间向曹叡发难,发动政变之举。
第三个,曹休,曹真这些曹氏宗亲尚在人世,这就曹氏宗亲势力使得司马懿不敢妄动,对司马懿形成了震慑,司马懿等到这些曹氏宗亲全部病故后,才开始一步步实施的政变计划。
第四个,曹叡病逝后,其养子曹芳即位,曹氏宗亲大将军曹爽成为核心的辅政大臣,曹爽掌权之后,便开始对司马懿一族进行各种打压和限制,令司马懿最终不得不作出反击,发动高平陵之变,诛杀曹爽,将曹魏政权牢牢把控在曹氏一族手中。
以上四点原因,就是司马懿为何要等到曹叡死后发动政变的原因,司马懿作为曹魏政权的元老,在曹操时代出仕,在曹丕时代得以重用,在曹叡时代成为辅臣,在曹芳时代发动政变,成为权臣,可谓是一步一个脚印,虽然说谋臣之举令人诟病,但是司马懿这种踏实的做事风格却令人叹服。
公元276年,司马睿诞生于洛阳的司马氏宗族府邸。作为晋宣帝司马懿的曾孙、琅邪武王司马伷之孙,他的人生轨迹从一开始便与西晋的兴衰紧密相连。十五岁袭封琅邪王时,八王...
司马懿 司马睿 2025-09-29 高平陵之变:曹爽交出兵权,真是因为怕死吗?公元249年,一场改变曹魏政权走向的政变在高平陵爆发。司马懿趁曹爽陪曹芳离洛阳至高平陵扫墓之机,发动政变,控制京都,最终曹爽交出兵权,导致曹魏大权尽落入司马氏手...
司马懿 2025-09-29 诸葛亮死后司马懿未攻蜀汉:权谋、战略与生存的深层博弈公元234年,五丈原的秋风卷走最后一丝生机,诸葛亮病逝于北伐途中。这位以“鞠躬尽瘁”著称的蜀汉丞相,用一生践行着兴复汉室的理想,而他的对手司马懿,却在诸葛亮死后...
诸葛亮 司马懿 2025-09-28 权谋棋局中的战略抉择:诸葛亮死后司马懿为何止步蜀汉建兴十二年(234年)秋,五丈原军营中油尽灯枯的诸葛亮握着《出师表》残稿溘然长逝,这位让魏明帝曹叡感叹"西方事非君莫付"的蜀...
诸葛亮 曹叡 2025-09-28 曹操子女众多,司马懿如何从曹氏手中夺取皇位?曹操一生子女繁盛,仅见于正史记载的便有25子6女,若算上养子,其家族规模堪称庞大。然而,这位奠基曹魏政权的枭雄,其子孙却未能守住基业,最终皇权落入司马氏之手。司...
曹操怎么死的 司马懿 2025-09-28 司马懿政变背后的底气:一场蓄谋已久的权力博弈公元249年正月初六,当曹爽兄弟陪同魏帝曹芳前往高平陵祭拜魏明帝曹叡时,七旬高龄的司马懿在洛阳城内发动了一场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政变。这场看似冒险的军事行动,实则...
曹叡 司马懿 2025-09-26 高平陵之变:蒋济为何会被活活气死?公元249年,曹魏正始十年,一场改变三国格局的政变在高平陵悄然上演。司马懿趁曹爽兄弟陪同魏帝曹芳祭拜明帝陵墓之机,发动兵变控制洛阳,史称“高平陵之变”。在这场权...
司马懿 2025-09-25 荀彧与司马懿:东汉末年智谋双璧的巅峰对决东汉末年,天下分崩离析,群雄逐鹿中原。在这场历史大变局中,荀彧与司马懿作为曹魏阵营的两大智囊,以截然不同的政治立场与谋略风格,在史册上刻下浓墨重彩的印记。前者以...
荀彧 司马懿 2025-09-25 司马懿夺权时无人尽忠:曹魏政权崩塌的深层逻辑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以七旬高龄夺取曹魏军政大权。这场政变中,曾为曹家出生入死的将领们集体失声,曹爽集团迅速崩溃。这一历史吊诡现象的背后,是曹魏政...
司马懿 2025-09-25 智谋交锋的悖论:诸葛亮为何难破司马懿的“生存棋局”三国时期,诸葛亮与司马懿的较量堪称中国历史上最经典的智谋对决。诸葛亮以“空城计”“七擒孟获”等传奇计策闻名,多次在战术层面胜过司马懿;但最终,司马懿凭借隐忍的生...
诸葛亮 司马懿 2025-09-25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