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共历十八帝,享国三百一十九年。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商品经济、文化教育、科学创新高度繁荣的时代。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唐宋两朝被众多历史学家公认为历史上文化发展的黄金年代,文有宋词、科技也有影响世界的四大发明,这一切都归功于宋太祖赵匡胤的开明政策,从改革科举制,再到废除唐朝的重农抑商。
这使得在宋朝文化、科学和经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峰。虽然宋朝商品经济十分发达,经济贸易十分的繁荣,但也被后人批评为“积贫积弱”,这也让宋朝成为一个十分矛盾的朝代,也最终让宋朝走向了灭亡。
朝代更替亘古不变,谁也脱离不了由盛转衰的改变,但是像宋朝这样盛衰并存却是十分独特。文化科技并存经济繁荣的宋朝。
本可以重现盛唐的繁荣,但为何最终呈现畸形的社会现象?又是为何最终让宋朝走向灭亡?
一、宋太祖建国偃武修文,奠定繁荣的灭亡
1、宋太祖需要建立威信需要
唐朝末年出现了在魏晋南北朝后的又一乱世“五代十国”,在这个时期文化和出身开始变得没那么重要了,君王也不例外,只要你掌握了兵权腰板子就硬,所以这个时期帝王基本上都是武将,各地都常年处于战争。
当时在百姓和官宦们看来谁当皇帝都一样,这也导致宋朝建国初期赵匡胤登上皇位,打天下容易,但得到百姓们的威望就很难。于是宋太祖开国第一件事就是要通过一系列的操作迅速让自己树立威信。
2、宋初的基本国策
宋初普及度最高的一项制度就是改革科举制,通过科举制来掌握中央集权,平定社会动荡,而且还能大量吸收人才。随着文人越来越得到重视,北宋成为了一个重文轻武的朝代也成为历史上第一个文人控制政治的朝代。
另外还有重农抑商,大力发展商贸,商人越来越多,农民普遍开始经商和科举当官,这些巩固统治力的决策,最终让宋朝的繁荣变成昙花一现,也最终导致社会畸形发展。
二、社会不符合国情畸形的发展,科技也无力强国
1、文人官宦当政
在以前历朝历代农民都是第一生产力也是第一军事主力,可是随着北宋的发展农民去考取功名去经商,表面虽逐渐富饶但也为宋朝的没落埋下了坚实的隐患。
越来越多文人官宦的出现,文人开始左右朝廷的政治,这让当时军事农业的发展大大受阻。北宋重视文化虽然是正确的,但是不符合当时的国情。
北宋建国以来外患问题严重,虽然通过北宋文人们的不懈努力与最大的外敌辽国缔结“檀渊之盟”但是外患题依旧没有解决。还把文人执政的理念推向前所未有高度。
虽盟约让宋辽两国百年间不再有大规模的军事动作,互相礼尚往来,通使密切,经济文化开始交流,很大程度利于北宋的经济发展、文化繁荣,让北宋期间出现许多文人墨客如“三苏”欧阳修、王安石等把中国古典文化推向巅峰。
但是北宋不断的繁荣让辽国变得跃跃欲试,慢慢的北宋从“狼”变成了“羊”,国家的科技经济发展迅速让邻国羡慕不已。
但是火药,指南针,纺织机等等科学发明广泛运用在了商贸上面,导致这些技术并没有在军队上发挥很大的作用,反而成为了外敌滋生战乱的原因。
三、面对外敌国家问题暴露无遗,无力回天
1、保守原有制度
最能体现宋朝社会的畸形问题是宋仁宗在位的42年里,因为“祖宗之法”的限制让新的继承者一直秉持着赵匡胤当时的治理国家制策,无法根据国家正在面临问题的状况进行改变。
这样让面对祖制的时候无法根据具体问题去运用,皇帝也无远见和胆识去进行改进,导致一直刻板的去保守原有制度。虽然宋仁宗接管的是太平盛世,也一心打算治理好国家爱国爱民。
但好景不长没过多久西夏战火燃起,原本是一个可以一战成名体现国家实力的好机会,却成为将宋朝军事问题严重社会畸形的面貌赤裸的展现给外敌。
“仁宗有意于为治,不肯安于小成,要做极治之事。只是资质慈仁,却不甚通晓用人,骤进骤退,终不曾做得一事,然百姓戴之如父母。”
虽然宋仁宗仁慈,善于政治,但是也缺少魄力和胆识,也违背了“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就是重文轻武所致。虽然繁荣科技发达,但多处于官商,军队的实力不断地减弱。
再加上社会奢靡的风气不断滋生,皇帝百姓都过于享受繁荣安乐,当外敌来犯已经无力回天。宋朝算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真实写照。
回顾历史我们不能去否认宋朝对中国文化的重要贡献,是文化的黄金时代,但是北宋从繁荣慢慢的走向灭亡注定是因为偃武修文的主要原因。
文化科技虽能富国强国但必须要正确的去运用不能只靠着科技和文化来一统天下。宋朝便是最好的例子,也是为后朝治理国家做了前车之鉴。
东汉末年,江东群雄逐鹿,孙权继承父兄基业,以弱冠之龄统御江东。在这风云变幻之际,鲁肃以豪杰之姿投效孙权,二人以“榻上策”为纽带,开启了长达二十年的君臣相知。这段...
孙权 启 2025-09-10 周武王在位年数考:从牧野烽火到礼乐初兴的王朝奠基公元前1046年,牧野战场上战鼓震天,周武王姬发率领联军以五万之众击溃商纣王七十万大军,这场决定华夏文明走向的战役,不仅终结了商王朝六百年的统治,更开启了西周八...
启 商纣王 2025-09-09 明朝中央官制:内阁六部制下的权力架构明朝(1368年—1644年)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其政治制度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具有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其中,中央官制以“内阁六部制”为核...
启 2025-09-08 巨然:南方山水画派的开山宗师在中国山水画的发展长河中,巨然是一位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作为五代至北宋初期的僧人画家,他以独特的江南山水笔墨语言,与师父董源共同开创了南方山水画派,被后世尊为“...
启 2025-09-05 霍尔巴赫“人是自然产物”:机械唯物论下的自然与人性之思在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星空中,保尔·昂利·霍尔巴赫以“唯物主义的圣经”《自然的体系》为武器,将“人是自然产物”的论断刻入哲学史册。这一观点不仅是对神学创世论的...
启 2025-09-05 泰伯至寿梦:吴国五百年血脉中的礼让与雄图在长江下游的冲积平原上,吴国的历史如太湖之水般浩荡绵延。从泰伯“断发文身”建立句吴,到寿梦“始称吴王”开启霸业,这段跨越五百年的传奇,不仅是一部家族传承史,更是...
启 2025-09-04 利玛窦来中国:明末中西文化碰撞的序章1582年8月7日,一艘从葡萄牙里斯本启程的商船缓缓停靠在澳门港。船上走下一位身着黑袍的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这位30岁的耶稣会士不会想到,他的到来将在中国掀...
利玛窦 启 2025-09-04 燕昭王:战国乱世中的明君典范战国时期,诸侯纷争,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下,燕昭王以卓越的政治智慧与用人艺术,将濒临崩溃的燕国推向鼎盛,成为战国史上最具争议性与启示性的君主之一。从即位前的流亡经...
启 2025-09-03 薄皇后与汉景帝:一场被权力裹挟的婚姻悲剧在中国西汉历史的长河中,汉景帝刘启与薄皇后的婚姻堪称一场充满无奈与悲剧色彩的政治联姻。这段关系不仅折射出皇室婚姻背后的权力博弈,更揭示了古代女性在男权社会中的生...
刘启 启 2025-09-03 宋国的祖先为什么是武丁:从甲骨卜辞到历史叙事的千年纠葛在商周历史的长河中,宋国的起源始终笼罩着一层神秘面纱。传统史书将宋国开国之君微子启视为殷商后裔的代表,认为周武王灭商后遵循“兴灭继绝”的传统,封纣王兄长微子启于...
启 武丁 2025-09-03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