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堡事变明朝失去了京军主力,也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对地方的控制,深刻改变了明朝的走向。
在此之前,大明皇帝可以依靠的力量包括:宦官集团、武将勋贵集团、文臣集团。三大营是中央主力军队,威慑四方。其中最为坚定的武将勋贵集团,是为大明打下江山的徐达、常遇春,以及明成祖手下将领朱能、张辅等名将的后代。他们因军功世袭爵位,并掌握军权,武将对文臣有很大的平衡作用。
土木堡事变,不仅明英宗被俘,大太监王振被杀,随行的文官被杀,大明的武将比如英国公张辅、成国公朱勇等也战死,武将勋贵一扫而空。
土木堡之变以后,在京的大臣自动以于谦为首领,以天下为己任,承担起保卫北京的责任。这些文臣不立英宗的太子,而是拥立郕王继位皇帝,而且当着郕王朱祁玉的面,将太监王振的余党打死。又指挥武将,组织兵马抵抗瓦剌也先的军队。
在于谦的带领下,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文臣集团也牢牢地掌握了帝国实际的权力,宦官集团自然被剥夺权力,武将地位下降,形成了以文驭武的局面,甚至皇帝的家事,也由大臣议定,比如在是否迎回明英宗,如何安置明英宗等皇家大事上,文臣都有很大决定权。
这里无意诋毁于谦的为人及其功劳,于谦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抵御外族入侵,保卫了国家的安全,是民族英雄。但这样的后果,导致皇权下降,使中央自然失去了对地方的控制。大臣以不能增加民生负担为借口,不允许增加税收,导致中央没钱。文臣不仅不用交税,还通过手中的权力大肆圈占良田庄园,成为隐形的富翁,还通过培养学生,形成乡党,甚至下野了也能开办书院,讽刺影响朝政。明朝,是皇帝与文臣共天下。
不仅如此,明朝的大臣还给皇帝定下很多规矩,比如皇帝不要出北京,最好不要出皇城;皇帝要爱民,要简朴节省,不能派太监开矿收税,与民争利;皇帝要尊重大臣,批准内阁的票拟等等,只有这样才是好皇帝,才是明君。如果哪位皇帝做的稍微出格,就会面临雪花般的文臣的上书,一群群人的劝谏,甚至死谏!这时候,文臣只需要一个名义上的皇帝,而这个皇帝是谁,已经不重要了。
文臣已经将地方牢牢控制,尤其是江浙文人控制了朝堂,更控制了江南富庶之地。只不过名义上,还有一个共同的大明。在文臣的主导下,明朝选择了保守的国策,不再寻求开疆扩土,不再增加军队开支,还限制朝贡次数和赏赐(主要是对蒙古的朝贡方式的贸易),宗旨就是减少中央支出,保护文臣在家乡的利益。在万历皇帝的早年,大臣张居正曾经独掌朝政10年,是帝国真正的决策者,名为相实为摄。
但真到了西北有旱灾,需要东南援助的时候。控制朝堂的文臣仍然拒绝加税,也没有大力赈灾,导致农民起义,流民遍地。
而皇帝只能利用文臣之间的矛盾和党争,或者冷处理,实在不行对部分大臣进行庭杖,或者依靠太监平衡文臣的势力,也曾经收回部分皇权。但有明一代,皇权最终也没有将臣权压下去,最终也是亡于文臣之间的党争。以致于崇祯皇帝临死前仍然声称:诸臣误朕,文臣皆可杀!
土木之变,指发生于明朝正统十四年(1449年9月1日)第四次明英宗北伐时,明朝在土木堡败于瓦剌的事变。正统十四年(1449)七月,明朝接到也先领导瓦剌军队侵犯的情报,明英宗朱祁镇决定北伐亲征,十六日从北京出发。明英宗企图再现五年前正统九年边军征讨兀良哈的成功体验。然而,在明英宗组编亲征军的时候,外卫的兀良哈征讨军却没有被编入。因此,避免了在同年八月十五日的土木之变中覆灭,得以幸免。在土木之变后的京师保卫战中再次出师,在面对瓦剌军队时,以各种军功晋升。
在德国历史的长河中,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如同一座灯塔,其光芒穿透时空,照亮了德意志民族的精神世界。这位集文学家、科学家、政治家于一身的巨匠,用八十三载春秋谱...
2025-07-02 邪马台国:真实存在的倭国霸主,还是魏志笔下的东方幻影?在东亚历史迷雾中,邪马台国如同海市蜃楼般若隐若现。这个记载于《三国志·魏书·倭人传》的古代国家,既是中日史学界百年争议的焦点,也是窥探古代日本列岛文明形态的关键...
2025-07-02 黄琬的聪慧:乱世中破局而生的少年英才在东汉末年的历史长河中,黄琬的名字如同一道闪电,划破了乱世昏沉的天空。这位出身江夏黄氏的名门之后,以七岁稚龄破解“日蚀之辩”的智慧,以及后来在动荡时局中展现的政...
2025-07-02 林升:以诗为剑的南宋遗民诗人在南宋文人的精神图谱中,林升的名字如暗夜星火,虽不耀眼夺目,却以犀利的笔触刺破时代迷雾。这位生活在宋金对峙时期的诗人,用《题临安邸》等作品为后世留下了一曲曲悲怆...
2025-07-02 夏完淳14岁就结婚吗?历史细节中的少年英烈与晚明婚俗夏完淳,这位17岁就义的抗清英雄,其短暂而壮烈的人生常被后世聚焦于诗文成就与民族气节。然而,关于他“14岁结婚”的传闻,却如同一枚投入历史湖面的石子,激起层层涟...
2025-07-02 割股充饥:从忠义传奇到孝道符号的千年嬗变在汉语成语的宝库中,“割股充饥”是一个承载着复杂历史记忆的特殊存在。这个源自春秋时期的典故,既见证了忠臣义士的赤胆忠心,又折射出封建孝道文化的极端形态,更在历史...
2025-07-02 战国时期宜阳:韩国的西陲锁钥与秦军铁蹄下的战略要地在战国七雄的角力中,宜阳作为韩国西疆的军事重镇,其归属与命运始终与中原格局的演变紧密相连。这座今河南省宜阳县西的古城,不仅是韩国早期都城,更是秦国东进中原的必争...
2025-07-02 伊邪那岐与伊邪那美:日本神话的创世双神与生命起源在日本神话的混沌初开之时,伊邪那岐(イザナギ)与伊邪那美(イザナミ)这对兄妹神祇从虚无中诞生,他们的结合与分离,不仅创造了日本列岛与诸神,更奠定了日本文化中对生...
2025-07-02 曹文诏年龄:明末第一良将的生死谜题与历史回响在明末乱世的风云舞台上,曹文诏如一颗流星划过天际。这位被《明史》称为“明季良将第一”的军事天才,其生卒年份在历史长河中却仅留下模糊的残影。关于他的年龄,史书仅记...
2025-07-02 严君平故里:蜀地隐士的哲学星空与精神原乡在成都平原的沃野之上,郫都区横山脚下的君平乡,矗立着一座古朴的“严仙观”。这里不仅是西汉隐士严君平的故里,更是道家思想在巴蜀大地生根发芽的精神原乡。严君平,这位...
2025-07-02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