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二二八年,时任蜀汉丞相的诸葛亮按照隆中对的战略布局,主动出击攻打曹魏,开启了蜀汉的第一次北伐战争。诸葛亮此次北伐进攻的目标是祁山,此时曹魏的皇帝是魏明帝曹叡,他万万没想到,诸葛亮会先发制人。为了抵抗诸葛亮的进攻,曹叡亲自到前线督军。
在这一场战争中,诸葛亮任命马良的弟弟马谡为前锋主将,统帅三军在街亭这个地方迎击魏军。可是,马谡在排兵布阵时,违背了诸葛亮的嘱托,他把军营扎在山上,而不是选择地势平坦的城镇地区。最终,马谡被魏将张郃断了后路而战败。马谡在街亭一战失利,丢掉了街亭这个军事战略重地,诸葛亮无奈之下,只能被迫撤军,第一次北伐战争以蜀汉的失败而告终。
尽管古人有云,胜败乃兵家常事,但是,诸葛亮回去之后,把马谡给斩了。马谡作为诸葛亮的小弟,按说诸葛亮应该网开一面、从轻处罚,可是,诸葛亮不但没有网开一面,反而痛下杀手。诸葛亮斩马谡其实是不舍得的,但是他还是要这样做,为什么呢?第一,为了彰显大义灭亲
诸葛亮个马谡的关系,要从马良说起。马良是马谡的哥哥,马良跟诸葛亮是要好的铁哥们,马谡作为铁哥们的弟弟,自然受到了诸葛亮的照顾,自然就有了亲疏关系。因此,诸葛亮把这次北伐的先锋位置交给了马谡,但是马谡在排兵布阵上的失误,导致整个北伐战争的失败。本来诸葛亮在蜀汉担任丞相时,就遭到众人的排挤,大家都等着看诸葛亮的笑话,现在马谡打了败仗,自然就成为别人眼中的话柄。
大家都在想,你诸葛亮的人出事了,看你你怎么处置?这就成了摆在诸葛亮面前的一道难题。诸葛亮做事一向不打折扣,既然我的人出事了,为了不给别人留下把柄,也为了不被别人看笑话,那也只能按照规章制度办了。所以,诸葛亮挥泪斩了马谡,目的是为了堵住众人的嘴。
第二,为了彰显铁面无私
在诸葛亮北伐出兵之前,商量谁做先锋的时候,很多人都推荐魏延和吴懿,但是,诸葛亮好像根本就没把别人的意见建议听进去,一心保自己的小弟马苏上位。
由于诸葛亮的硬推,马谡在众人的质疑声中坐上了先锋的位置。
众人质疑的原因是,刘备在白帝城托孤的时候曾经给诸葛亮说过,马谡这个人言过其实,不能重用。
但此时此刻,诸葛亮违背了刘备临终前的遗愿,属于任人唯亲,而不是任人唯贤,加上出了这档子事,还把街亭这么重要的地方给搞丢了,在这种情况下,诸葛亮也就不能再包庇马谡了。
为了彰显自己的铁面无私,就把马谡给斩了。
第三,为了彰显一视同仁
诸葛亮在蜀汉治理体系里,很多人都不服诸葛亮,都想看他笑话。这其中就包括刘备临终前的另一个托孤大臣李严。刘备在白帝城托孤时,让李严作为托孤大臣,就是看到李严与诸葛亮不合,以此来制衡诸葛亮,避免诸葛亮大权独揽。所以,李严跟诸葛亮叫板,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也不是什么藏着掖着的事儿。现在马谡打了败仗,正好给了李严将诸葛亮一军的机会。
大家都眼巴眼望的看你诸葛亮怎么处置小迷弟马谡,诸葛亮为了确保自己执法公正,更好的对付李严,就挥泪斩了马谡,彰显自己并不偏袒任何人,即便是自己的小弟。
所以,马谡的死其实并不是他打了败仗,失了街亭,而是因为权力的争斗,他正好夹在权力斗争的中间,成了倒霉鬼。无论是在什么场合,权力斗争都是非常耗费国本的东西。
比如,近代的历史中,翁同龢与李鸿章之间,就是一个内斗很好的例证。翁同龢与李鸿章是影响晚清历史的两个重要人物,也是一对世人皆知的政敌。在洋务运动时期,翁同龢挟私怨,时时遏制李鸿章;甲午之战前夕,掣肘李鸿章拨款,使北洋水师无钱补充军舰装备,最终甲午战争溃败。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内斗是最无谓的牺牲了。所以,诸葛亮斩了小迷弟马谡,街亭战败只是一个诱因,最深刻的原因是因为派系的内斗,马谡也就成了内斗的牺牲品。
在中国文学与历史的交汇处,“火烧博望坡”始终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它既是《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初出茅庐的“第一功”,也是史书《三国志》中刘备军事才能的实证。这场发...
诸葛亮 刘备 2025-09-19 葡萄牙的殖民地:从全球帝国到现代遗产葡萄牙作为近代史上首个开启全球殖民扩张的欧洲国家,其殖民版图曾横跨五大洲,鼎盛时期面积达1040万平方公里,是欧洲建立最早、持续时间最长的殖民帝国。从15世纪初...
启 2025-09-19 李三才为何位列东林点将录榜首:一场政治符号的构建与历史记忆的博弈明末天启年间,大太监魏忠贤为打压东林党,命亲信王绍徽仿照《水浒传》模式编纂《东林点将录》,将东林党骨干成员按“一百零八将”排序。在这份名单中,李三才被列为“托塔...
魏忠贤 启 2025-09-18 魏源的重大历史贡献:以“师夷长技”叩开近代化之门在晚清中国“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魏源以一部《海国图志》和“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呐喊,成为近代中国思想启蒙的先驱。他的贡献不仅在于系统引入西方知识,更在于以“经...
魏源 启 2025-09-18 明朝哲学家李贽:离经叛道的启蒙先驱在明朝中后期思想禁锢的铁幕下,一位来自福建泉州的哲人以惊世骇俗的姿态撕开了一道裂痕。李贽(1527-1602),这位自号“异端和尚”的思想家,用七十六载人生演绎...
启 2025-09-17 戴名世:桐城派的奠基者与文学先驱在清代文坛的星空中,桐城派以其独特的文学主张与深远的历史影响,成为古典散文领域的一座丰碑。而在这座文学高峰的奠基过程中,戴名世的名字如同一颗璀璨的启明星,以其卓...
启 2025-09-17 晋朝的终结:东晋的覆灭与南北朝的开启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晋朝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朝代,它上承三国鼎立的分裂局面,下启南北朝的长期对峙。然而,这个曾经统一中原的王朝,最终却未能逃脱被新兴势力取代的命...
启 2025-09-17 阿诺德·汤因比著作:文明史观的宏大叙事与跨时代启示阿诺德·约瑟夫·汤因比(Arnold Joseph Toynbee,1889-1975)是20世纪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历史学家之一,被誉为“近世以来最伟大的历史学家...
启 2025-09-16 鉴真东渡:跨越沧海的文化纽带与精神丰碑公元753年,66岁的鉴真和尚在双目失明、历经五次失败后,终于率领弟子从张家港黄泗浦启航,成功抵达日本九州岛。这场持续十二年、六次启航的壮举,不仅改写了中日文化...
启 2025-09-16 刘焉:汉室宗亲的乱世逐梦者——血脉传承与历史抉择东汉末年,群雄割据,益州牧刘焉以“废史立牧”之策开启地方军阀割据的先河,其家族背景与血脉传承始终是历史研究的焦点。作为汉室宗亲,刘焉的家族谱系不仅承载着皇室荣耀...
启 2025-09-16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