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灭亡后,有些夏朝宗室后裔改为夏姓。姒姓的后代也有改为禹姓、廖姓、费姓、辛姓、杞姓、曾姓、谭姓、相氏、鲍姓、邹姓、欧阳姓、司空姓等姓氏的。
源于姒姓,出自夏王朝缔造者大禹的后代,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按史排源,少典氏第二十三代、黄帝轩辕氏第十二代帝杼:帝杼之母,有仍氏、窦氏、没鹿氏、纥豆陵氏、毒氏、夏侯氏、侯氏、杞氏、题氏、楼氏、偻氏、娄氏、刘氏、丐氏、雝丘氏、郁厘氏、孙氏、杷氏。据史籍《姓觹》的记载:“题,源于姒姓,系夏禹的后代。”
杞国灭亡之后,这支古老的姒姓族人中产生了谐音的题氏,,其后又分衍出了一支拆字是氏,皆世代相传至今。姒姓题氏族人皆尊奉杞东楼公为得姓始祖。
源出于姒姓。相传禹的母亲女志曾梦见流星陨落变成神珠薏苡,她吃了薏苡,醒后便有了身孕,后生下了禹,因此禹得姒姓。禹由于治理了水患,被舜帝封在夏。后来,禹的儿子建立了夏朝。夏朝灭亡后,禹的后代就以夏为姓氏。另外,夏姓还有一支出于妫姓。
出自姒姓,即黄帝3世嫡长孙颛顼大帝后裔,越王勾践后裔。汉朝初年,越王勾践的裔孙摇,因佐诸侯灭秦有功,被封于东颐,后来摇又封自己的儿子于会稽,人称顾余侯。
后来顾余侯的子孙以其封地的名称号的“顾”为姓氏,从而又形成一支顾姓居民属于以先祖封号为氏。
据史籍《名贤氏族言行类稿》、《顾氏谱》等记载,相传,大禹死后葬于会稽,他的儿子启在山上建立宗庙祭祀他。夏帝少康后来又把庶子无余封在会稽主持禹的祭祀,并建立越国,建都于会稽。其后人以国名命氏,称为越氏。
源于姒姓,为大禹王的后代,以国名为姓。大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王位,建立的夏朝,自称夏后启。这种做法,破坏了传统的禅让制度,引起一些诸侯国的不满。其中一个诸侯国有扈氏,也是大禹的后人,受封于扈,建立扈国。有扈氏首领觉得有责任维护传统制度,于是就起兵讨伐夏后启。
启立即召集天下诸侯兴师镇压。由于大禹刚死不久,诸侯们对禹的丰功伟绩还记忆犹新,都愿意出兵助启,所以启就占了优势。战斗开始后,尽管有扈氏人人英雄奋战,但毕竟寡不敌众,结果战败。夏后启趁势灭掉了有扈氏。有扈氏人,后来以原国名命姓,称为扈氏。
相传尧时中原洪水泛滥,尧派鲧治水,鲧采用堵的方法,结果失败了。据说鲧的妻子梦食薏苡,醒来后有了身孕,生下了禹。舜即位后任用鲧的儿子禹治水,禹采用疏的方法,结果成功了。
禹治水成功后,舜赐姒姓于禹。周初大封诸侯时,姒姓的一支被封于谭国,爵位为子。春秋初期,齐桓公称霸诸侯,于周庄王四年吞并了谭国。谭国国君之子逃亡到莒国。子孙就以国为氏,称谭氏,史称谭氏正宗,是为山东谭氏。
源出于姒姓。西周时,杞国是夏禹后代的封国。公元前445年,楚国灭杞。杞简公的弟弟佗逃往鲁国。鲁悼公因为佗是夏禹的后代,祖先又被封过侯爵,就称他为夏侯氏。佗的后代便以夏侯为自己家庭的姓氏。
其中一支出自姒姓,夏朝有帝相,是夏王仲康之子,其后裔支庶子孙,有的以祖上的名字为姓,称相氏。
源出于姒姓。春秋时期,夏禹的后人敬叔被封在齐国的鲍邑,所以人们也称他为鲍敬叔。他的儿子鲍叔牙把父亲的封地地名作为自己的姓氏,称为鲍氏。鲍叔牙以善于知人而著称,他推荐管仲辅齐桓公,使齐桓公当上了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
源出于姒姓。夏帝少康封小儿子曲烈在鄫,并建立了鄫国。公元前567年,鄫国被莒国灭掉。这时候,怀着亡国之痛的太子巫出奔到邻近的鲁国,并在鲁国做了官。
其后代用原国名“鄫”为氏,除去邑旁,表示离开故城,但不忘先祖,称曾氏,此为曾氏得姓之始。后人尊曲烈世子巫为曾氏第一世祖。从曲烈至巫改为曾姓,经历54传至巫,58传至曾参。
源出于姒姓。周武王灭商后,追封先代贤王的后裔,封夏帝少康的后代在杞国。春秋时期,杞国人迁都到淳于,杞君有一支子孙被封在娄邑,后代称为娄氏。
商汤打败了夏桀后,夏桀逃到甫巢,他的子孙有一些就留在那里居住了,并以地名为姓氏,称为巢氏。
夏朝时,帝仲康有子孙被封在邓国,后人称为邓氏。另外,商朝武丁的叔叔也封在邓国,邓国在春秋时被楚国灭掉,邓君的子孙为邓氏。
源出于姒姓。夏朝帝太康在位时,荒废政事,不理民情,沉湎于游乐田猎,远去洛水南岸打猎,他的五个弟弟和怀孕的妃子后缗也跟随着前去。
这时,有穷氏部落首领羿由于不能忍受太康的这种所作所为,就在黄河北岸拦阻和抵御太康回国。太康的五个弟弟和他们的母亲,就到洛水转弯流汇黄河的地方一个地洞里去躲避和等候太康,等了一百多天也不见太康回来,结果也被有穷氏部落人发现并关入窦中管制起来。
后来怀孕的后缗临近产期,就携带着儿子们想办法逃出了避难的窦,奔归有仍,在那里生下了少康。为了纪念这个历史事件,少康就给他留居在有仍的抒、宠两个儿子命姓氏为“窦”氏,世代相传至今。窦氏族人大多尊奉少康为得姓始祖。
源出于姒姓。会稽曾是夏禹召集天下诸侯开大会的地方,禹死后也葬在会稽山。夏帝少康即位后,封庶子无余在会稽主持禹庙的祭祀,称会稽氏。会稽氏在西汉初年被迁往嵇山,并改称为嵇氏。
源出于姒姓。夏禹有后代被封在计国后来周朝灭掉了计国,计国人便以计为姓氏,称为计氏。
大禹治水作为中华文明起源的核心叙事,其地理范围长期笼罩在神话与史实的迷雾中。通过整合《尚书·禹贡》《史记·夏本纪》等典籍记载,结合考古发现与现代地理研究,可清晰...
大禹 2025-08-20 大禹治水:穿越千年的精神启示录在中华文明的源头,大禹治水的传说如同一座巍峨的丰碑,镌刻着先民与自然抗争的集体记忆。这场持续十三年的浩大工程,不仅重塑了华夏地理版图,更沉淀出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
启 大禹 2025-08-14 大禹的寿命之谜:历史记载与学术争议大禹,作为中国上古时代治理洪水的英雄、夏朝的开国君主,其生平事迹被《史记》《竹书纪年》等典籍反复记载。然而,关于他究竟活了多少岁,历代文献却存在显著差异,现代学...
大禹 2025-07-04 大禹治水核心区域考:黄河流域的文明印记在中国古代治水传说中,大禹治水的足迹跨越山川湖海,但其核心治理区域始终聚焦于黄河流域。从文献记载、考古发现到民间传说,多维度证据共同指向一个结论:大禹治水的历史...
大禹 2025-07-02 大禹手中“叉子”之谜:耒耜——上古农具与治水利器在诸多描绘大禹的画像与传说中,他手中常握着一把“叉子”,这一独特的形象引发了后人的诸多好奇与猜测。那么,这把“叉子”究竟叫什么,又有着怎样的用途呢?耒耜之名:传...
大禹 2025-05-15 大禹:从治水英雄到华夏文明奠基者的历史轨迹大禹,这位中国上古传说中的治水圣君与夏朝开国君主,其人生轨迹贯穿了华夏文明从部落联盟向国家形态转型的关键时期。他不仅是水利工程的开拓者,更是中华文明制度建设的先...
大禹 2025-05-13 拨开历史迷雾:探寻大禹治水的主战场流域在华夏文明的浩瀚长河中,大禹治水的传说如同一座不朽的丰碑,承载着先民们与自然灾害顽强抗争的伟大精神。然而,关于大禹治水究竟治理的是哪个流域的水,这一谜题历经千年...
大禹 2025-04-17 大禹的出生:揭秘夏朝大禹的神秘诞生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与传说中,大禹作为夏朝的开国君主,以其卓越的治水功绩而闻名于世。然而,关于大禹的出生方式,却充满了神秘与传奇色彩。一、大禹的生平简介大禹,姒姓,...
大禹 2024-11-15 夏朝第一位帝王大禹是凭借治水服天下的吗?在中国古代历史的开篇,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的过渡。而夏朝的第一位帝王大禹,更是以其卓越的功绩和非凡的才能,成为了后世传颂的贤圣帝王。大禹最为...
大禹 2024-11-06 大禹治水与定海神针的传说之谜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大禹治水的故事广为流传。然而,关于大禹是否使用了传说中的“定海神针”来治理洪水,却一直是一个引人入胜的话题。 一、大禹治...
大禹 2024-09-30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