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宦官专权,朝政腐败,社会动荡不安。然而,在这片混沌之中,却有一股清流以“清玄体道”的姿态独树一帜,他就是北海郡剧县(今山东省寿光市)人徐干。作为“建安七子”之一,徐干以诗、辞赋、政论见长,其文学成就与哲学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少年勤学,志存高远
徐干生于公元170年,字伟长。自幼勤奋好学,博闻强识,15岁前已能“诵文数十万言”,20岁前便“五经悉载于口,博览传记,言则成章,操翰成文”。在汉灵帝末年,当世家子弟竞相追逐荣名、结党权门时,徐干却闭门自守,潜心典籍,以读书为乐。州郡牧慕其才名,多次礼命相邀,他皆拒不赴召,展现了其“轻官忽禄,不耽世荣”的高洁品格。
仕途坎坷,淡泊名利
建安初年,曹操平定北方,中国统一有望。徐干看到曹操的雄才大略,遂应召为司空军谋祭酒掾属,后转五官将文学。然而,他并未沉溺于仕途的荣华富贵,而是始终保持着对学问的执着追求和对名利的淡泊态度。在任五官将文学五、六年后,徐干以疾辞归,潜身穷巷,颐志保真。即便曹操再次任命他为上艾长,他仍称疾不就,这种对学问的纯粹追求和对名利的超脱态度,在当时实属罕见。
文学成就,卓尔不群
徐干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诗、辞赋和散文三个方面。其诗歌今存3篇,皆为五言诗,以《室思》和《答刘桢》最为出色。《室思》设为思妇之词,共六章,写一位妇女对远行不归的丈夫的怀念之情,情致缱绻,心理刻画细腻,十分委婉动人。《答刘桢》则以浑朴的诗句,表现了他与刘桢的诚笃友情,感情真挚,语言质朴。
在辞赋方面,徐干的名声颇高。他的《玄猿赋》《漏卮赋》《橘赋》《圆扇赋》等作品,曾被曹丕评为“虽张衡、蔡邕不过也”。刘勰也曾把他与王粲一起作为魏之“赋首”而加标举。这些辞赋作品不仅展现了徐干深厚的文学功底,也体现了他对自然、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洞察。
徐干的散文成就主要体现在《中论》一书上。这部著作是徐干为了“损世之有余,益俗之不足”而作,旨在阐弘大义、敷散道教、上求圣人之中、下救流俗之昏。全书共二十二篇,分上、下两卷,上卷多论述处事原则和品德修养,下卷则大部分论述君臣关系和政治机微。其思想倾向大体上遵奉儒家旨趣,多祖述先王、孔、孟之言,同时,也受道家、法家的某些影响。《中论》语言平实,论证讲求逻辑、条理贯通,是建安时期一部较好的论说文专著,也是“建安七子”中今存唯一的专著。
思想品格,影响深远
徐干一生以“清玄体道”著称,他的思想品格和文学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曹丕曾评价他说:“观古今文人类不护细行,鲜能以名节自立,而伟长独怀文抱质,恬淡寡欲,有箕山之志,可谓彬彬君子矣!”这既是对徐干个人品格的赞美,也是对他文学成就的肯定。
徐干的《中论》一书对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和文化学者影响深远。他提出的“不患才之不赡而患志之不立”等观点,强调了主观努力的重要性;他反对“鄙儒”“矜于诂训,摘其章句,而不能统大义之所及”,批评了当时舍本逐末形式主义的治学态度;他主张“贤者”应“殷民阜利,使万物无不尽其极”,“立功立事益于世”,要求读书人应有匡时济世的抱负。这些见解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对后世也产生了积极影响。
英年早逝,遗泽后世
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春天,一场大瘟疫席卷中原,徐干不幸染疾而卒,年仅四十七岁。他的离世是文学界的一大损失,但他的作品和思想却永远留在了人们心中。徐干以他的一生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文人风骨和学者品格,他的故事和作品将继续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
在金庸构建的武侠宇宙中,"北丐"洪七公与"东邪"黄药师作为《射雕英雄传》与《神雕侠侣》中...
2025-09-02 越国:诸侯国中的“长寿冠军”,却非朝代之最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关于“最长王朝”的讨论常聚焦于周朝的791年或商朝的554年,但若将视角转向诸侯国,越国以约1800年至1922年的存续时间,成为先秦时期当...
2025-09-02 战国时期蔡国故地:跨越时空的地理坐标探寻战国时期的蔡国,作为周代姬姓诸侯国的重要成员,其疆域变迁与都城迁移不仅承载着春秋战国时期复杂的政治博弈,更在地理空间上勾勒出一条跨越河南与安徽两省的历史轨迹。通...
2025-09-02 凡尔纳最好的10个作品:科幻文学的永恒丰碑儒勒·凡尔纳(1828—1905)被誉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他以惊人的想象力和严谨的科学精神,构建了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科幻世界。其作品不仅在文学领域占据重...
2025-09-02 西域都护府:汉宣帝设立的西域治理里程碑公元前60年,汉宣帝神爵二年,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决策在长安城内作出——汉朝中央政府正式设立西域都护府,任命骑都尉郑吉为首任西域都护。这一决策不仅标志着西域正式...
2025-09-02 徐干:建安风骨中的清逸之士东汉末年,宦官专权,朝政腐败,社会动荡不安。然而,在这片混沌之中,却有一股清流以“清玄体道”的姿态独树一帜,他就是北海郡剧县(今山东省寿光市)人徐干。作为“建安...
2025-09-02 刘馥死因考辨:历史与文学的双重镜像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扬州刺史刘馥猝然离世。这位以“单马造合肥”闻名、被后世誉为“名守”的曹魏重臣,其死因在正史与文学作品中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面貌。透过《三...
2025-09-02 后晋为何称“后晋”:历史脉络与国号渊源的深度解析五代十国时期,后晋作为第三个政权,其国号“晋”的由来蕴含着复杂的历史逻辑与政治考量。这一名称不仅与前代政权形成历史呼应,更折射出沙陀族群与中原文化的深度交融,以...
2025-09-02 程灵素之死:一场关于爱、责任与宿命的终极抉择在金庸武侠小说《飞狐外传》中,程灵素之死是无数读者心中难以释怀的遗憾。这位出身贫寒却精通药理、性格温婉却坚韧如铁的女子,最终选择以生命为代价,为心爱之人胡斐吸出...
2025-09-02 三国十大战役:风云激荡中的历史转折点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段英雄辈出、战火纷飞的岁月。在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十大战役犹如璀璨星辰,照亮了那个时代的天空,深刻影响了历史的走向。这些战役不仅展...
2025-09-02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