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顺治帝驾崩后有两人愿意主动殉葬,这究竟是无奈还是忠贞?
“人殉”制度是古代葬礼中的一大陋习,不仅中国有,在世界范围内,都曾长期存在。《墨子》曾记载:
天子杀殉,众者数百,寡者数十;将军、大夫杀殉,众者数十,寡者数人。
在历史长河中,不管是秦始皇,还是汉武帝,他们去世时,都有人殉事件的发生。明太祖朱元璋驾崩时,后宫无子女的嫔妃一律殉葬,多达40位嫔妃随“太祖”而去。明成祖朱棣驾崩,也有16位嫔妃殉葬。到了明英宗朱祁镇时期,明英宗的自身经历让他最终选择废除人殉制度。尽管明英宗是明朝唯一被俘虏过的皇帝,但仅凭他“废除人殉”这一项成绩,就能“一俊遮百丑”,因为废除人殉,是在是功在千秋。
明英宗废除人殉,这仅仅是在中原民族范围内,在北方的游牧民族,人殉制度一度十分流行。例如,清太祖努尔哈赤去世时,他最喜欢的女人阿巴亥被迫穿盛装自尽殉葬。清太宗皇太极去世时,其妃敦达里、安达里等殉葬。顺治帝是清军入关后的第一位帝王,他长期接受汉族文化的熏陶,甚至一度笃信佛教,那么,顺治去世时,有没有发生“人殉”事件呢?
答案是有的,顺治驾崩后,有一男一女主动为顺治殉葬,且这两位身份特殊,女子是后妃董鄂氏;男子叫傅达理。这两个人,看似主动殉葬,其实以他们的身份,是非死不可。这件事,要从顺治帝的传奇死因说起。
顺治帝6岁登基,被摄政王多尔衮长期压制,13岁那年,多尔衮在打猎过程中意外去世,顺治得以提前登基,从此释放天性,开启了无拘无束的帝王生涯。皇太后孝庄(谥号)先后为他安排两桩婚姻,他都不喜欢,顺治十三年,19岁的顺治纳正白旗董鄂氏为妃,后人称董鄂妃,从此找到了自己的“白月光”,顺治独宠董鄂妃一人,甚至连批阅奏折都要腻在董鄂妃的寝宫里,孝庄对此非常不满。
后来董鄂妃的独子染疾去世,董鄂妃伤心过度,也撒手人寰,顺治帝痛失爱人,伤心欲绝,不仅不顾劝阻追封董鄂妃为皇后,甚至一度萌生出家的念头。总之,顺治帝的颓废,和董鄂妃关系很大。
在《清史稿》的记载中,董鄂妃去世半年后,顺治帝染天花去世。当然,也有野史认为顺治当时并没有死,而是出家而去。
不管顺治帝是去世还是出家,作为顺治生母的孝庄,都注定会把怒火发到董鄂氏一族上。因此,顺治去世后,董鄂妃家族的危机马上来临。
这时,在后宫之中,有一位嫔妃最为尴尬,她就是董鄂妃的妹妹贞妃董鄂氏。贞妃并非董鄂妃的亲妹妹,而是族妹。但出生在同一个家族,意味着她难逃干系。据《清圣祖实录》记载:
当皇考上宾之日、感恩遇之素深、克尽哀痛、遂尔薨逝,芳烈难泯。
这句话意思是,顺治帝去世时,贞妃伤心欲绝,主动以身殉死。表面上看,贞妃之死,是因为“爱情”,但在这些文字背后,是为了避免董鄂氏一族被清算,而必须做出的无奈之举。
事实证明,贞妃的选择是正确的。贞妃主动殉葬以后,不仅得到了孝庄的认可,还追封他为贞妃(贞妃的名分是死后追封的,之前是庶妃)。
顺治帝最亲密的人中,除了董鄂妃,还有两个人,一个是宦官吴良辅,另一人是侍卫傅达理。吴良辅是顺治帝的贴身宦官,在顺治去世的两天前,曾代替顺治剃发修行。顺治死后,吴良辅被康熙(其实是孝庄)下令处斩,株连全族。傅达理跟随顺治多年,顺治帝生前的罪己诏等内容他都一清二楚,因此,顺治帝去世后,傅达理为了保住自己和家人的安全,他选择了为主子“尽忠”,殉葬而死。
《清史稿·圣祖本纪》记载:
(顺治十八年)四月,予殉葬侍卫傅达理祭葬。
这段话非常有意思,顺治帝死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初七夜里,傅达理是在顺治帝去世后紧接着殉葬的,为何到了四月份,康熙才下旨让礼部给殉葬而死的傅达理举办祭礼呢?这可以看出,傅达理之死并不寻常,甚至有人猜测,傅达理或许不是主动殉葬,而是被孝庄赐死的。不管傅达理是主动求死还是被赐死,他的“殉葬”都是一种无奈。
清朝康熙十二年,御史朱斐上奏曰:
“夫以主命责问奴仆,或畏威而不敢不从,或怀德而不忍不从,二者俱不可为训。……捐躯轻生,非盛世所宜有。”
康熙听从建议,下旨废除殉葬制度。因此,顺治帝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以活人殉葬的帝王。贞妃董鄂氏和侍卫傅达理也成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被人殉的后妃和侍卫。
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历史,人殉制度注定要被历史所遗弃。我们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要辨明优劣,毕竟,历史在发展,不是所有的“传统”都是对的。
黄元御,清代著名医学家,被誉为“一代医宗”,其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对后世医家影响深远。然而,这位医道高人却仅活了五十多岁,便英年早逝,令人惋惜不已。那么,黄元御...
黄元御 2025-05-21 曹雪芹家被抄:历史背后的真相与无奈在清代历史的长河中,曹雪芹家族的兴衰无疑是一段引人瞩目的篇章。尤其是曹家被抄这一事件,不仅深刻影响了曹雪芹的个人命运,更在某种程度上塑造了《红楼梦》这部文学巨著...
曹雪芹 2025-05-21 康熙名臣双璧:李光地与姚启圣的功业与格局之辨在康熙朝的璀璨星河中,李光地与姚启圣犹如两颗交相辉映的星辰。他们以截然不同的方式参与历史进程,一个以理学治世、勤政爱民著称,一个以军事奇谋、经世济民见长。若要评...
康熙的儿子们 启 2025-05-21 破茧与新生:明末清初三大启蒙思想家的思想突围在明清易代的动荡岁月中,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位思想家以笔为剑,在理学桎梏与专制牢笼中劈开一道思想裂痕。他们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黄宗羲 2025-05-20 历史与虚构的交织:鄂尔泰孙女与“小燕子”身份之辨在清代历史与文学创作的交织中,一个引人深思的疑问浮现:鄂尔泰的孙女是否就是《还珠格格》中“小燕子”的原型?通过梳理历史记载与文学演绎的脉络,可发现两者之间既存在...
鄂尔泰 2025-05-20 慈安太后与辛酉政变:权力博弈中的关键角色在晚清历史的风云变幻中,辛酉政变无疑是一场影响深远的宫廷政变,它彻底改写了清朝晚期的政治版图。而在这场政变中,慈安太后与八大臣之间的权力纠葛,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
慈安 2025-05-20 顺治静妃下落之谜:清宫秘史中的跨文化叙事顺治帝废后博尔济吉特氏(又称孟古青)的去向,堪称清初宫廷史中最具争议性的谜团之一。这位出身蒙古科尔沁部的皇后,在入宫仅两年后便被降为静妃,此后其行踪在官方史料中...
顺治为什么出家 2025-05-19 权力天平的倾覆:辛酉政变的发生原因与历史后果1861年农历辛酉年,一场改变晚清政治格局的宫廷政变在热河与北京之间悄然酝酿。这场由慈禧太后与恭亲王奕?联手发动的政变,不仅颠覆了咸丰帝精心设计的权力制衡体系,...
咸丰皇帝怎么死的 慈禧太后的丈夫是哪个皇帝 2025-05-19 耿继茂兄弟:明末清初乱世中的抉择与命运明末清初,天下大乱,各方势力角逐,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无数人被卷入时代的洪流。在这风云变幻的时代,耿继茂兄弟的故事犹如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展现出他们在乱世中的抉...
耿继茂 2025-05-19 武惠妃:唐玄宗盛宠之下的传奇宠妃在唐朝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武惠妃宛如一颗璀璨却又充满争议的星辰。她的一生,交织着恩宠、权谋与悲剧,深刻影响了唐玄宗时期的宫廷格局与政治走向。一、出身宫廷,早入...
惠妃 2025-05-19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