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文帝曹丕及其父曹操是我国历史上最杰出的父子皇帝之一,二人在掌握北方政权期间,不仅因为治理国家表现的十分出色而留下名气,也因为文采飞扬而富有盛名。二人还有一个共同点广为后人所熟知,那就是富有色名。曹操有色名的原因很多,而曹丕的色名则完全来自于他曾经纳袁绍儿子袁熙的老婆甄姬。
公元204年,袁绍原先的都城邺城被曹操攻破,曹丕第一时间进入了袁氏的府邸,发现了袁绍老婆刘氏披头散发跪在那里,旁边还有一个人在侍奉。曹丕问刘氏“他是谁”,刘氏回答说是袁熙的老婆,即甄姬。曹丕让甄姬抬起头来,把脸擦干净。跪在地上的刘氏知道曹丕一定会看上甄姬,所以当时就感慨“可以不用被杀了”。
虽然历史上有说法是甄姬的美貌早已传播,但是根据《三国志·后妃传》的说法,曹丕本身并不知道甄姬的贤德和美貌,否则也不会打听刘氏“这是谁”。曹丕本身的目的就是要去袁绍的家里寻找一些有价值的东西,当然也包括美女,而且曹丕在战争过后第一时间兴冲冲的跑过去,而不是去慰劳将士,安抚百姓,足以说明曹丕确实是一个好色之人。
不过这个好色之人在得到甄姬之后,突然变得专一起来。《魏略》里说,甄氏嫁给曹丕后,“独得宠爱,擅室数年”,而甄姬的肚子也很争气,先后给曹丕剩下了一儿一女,即魏明帝曹睿和东乡公主。甄姬的魅力也是非常惊人的,相传曹操曾经也想得到她,而才高八斗的曹植还为写了一首《洛神赋》专门歌颂自己的嫂子,导致曹丕差点杀了曹植,并最终把曹植贬到偏远之地。
甄姬才华出众,颇有品德,也得到了曹氏的认可。曹冲去世时,曹操就让甄氏家族的亡女给曹冲配的冥婚。从公元204年开始,甄姬一直受到曹丕的宠爱,到公元220年曹丕登基时,建了长秋宫还要专门请甄姬过来当皇后。而曹丕请了三次,都被甄姬拒绝了,可见曹丕对甄姬的宠爱是真心的。前后17年的时间没有移情别恋,立后的时候还要请三次,相比较之下,历史上其他皇帝的妃子恐怕是早就对皇后位置趋之若鹜了。
但是1年之后,情况急转直下,曹丕居然赐死了甄姬。这件事在历史上成为悬案,魏明帝继位之后,认为是郭皇后逼死了甄姬,因此把郭皇后也逼死了。陈寿在《三国志》中称,是因为魏文帝宠幸了别的女子,而甄姬口出妒忌之言,所以被曹丕所杀。《魏晋春秋》和《资治通鉴》里,甄姬都是因为郭皇后在魏文帝面前挑拨,是曹丕把甄姬杀死。
这成为了魏国皇室历史上的一大悬案,裴松之在给《三国志》做注的时候认为,可能甄姬之前的美德都是陈寿有意编造的,而他本人是一个善于妒忌的人,所以被赐死了。
无论是郭后进谗逼死甄姬的说法,还是甄姬失德被赐死,其中都有巨大的漏洞。首先曹丕在甄姬死前一年还要立他为后,而且还是经过大臣一起上书推举,然而仅仅1年就失宠,似乎缺乏过渡。而甄姬死后,曹丕还痛哭流涕,追赠皇后玺。如果是这两种死因,曹丕又怎么会如此呢?
事实上,甄姬死前做的最反常的一件事情莫过于三辞皇后,这一年曹丕刚刚篡位称帝。曹丕因为是篡位登基,所以内心非常敏感,他把所有支持自己称帝的人都提拔了,反对的人都排挤了。戴陵只是因为反对他外出涉猎,就被处以仅次于死刑的惩罚。而甄姬三辞皇后很容易让曹丕联想,毕竟对于一个女人来说,母仪天下几乎是不可拒绝的诱惑,多少宫斗戏你死我活,为了不就是当皇后,但是甄姬居然拒绝了。
将近20年的夫妻,一直专宠甄姬,情深意切,曹丕此时此刻唯一不能容忍的可能就是有人对自己的皇权提出挑战。而且那年战战兢兢的曹丕因为篡权,专门去祭拜了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的庙。考虑到甄姬原来是袁熙的老婆,当曹丕进入府中,他很快就从了曹丕,对袁氏没有任何留恋,曹丕此时此刻极有可能认为以贤德闻名的甄姬不想背上篡位之名,所以拒绝了接受被册封为皇后。如果未来自己因为篡位失去天下,那么甄姬是不是会像当年一样,丝毫不顾及曹魏的灭亡,独善其身呢?如果这样解释,赐死甄妃也就合理多了。
本栏目为大家描述五大艳后的故事,五大艳后指的是哪五位呢?五大艳后的排名介绍:第一位:春秋时期第一艳妇——夏姬;第二位:三国时代文昭甄皇后——甄姬;第三位:北齐文宣帝高洋皇后——李祖娥;第四位:隋炀帝愍皇后——萧皇后;第五位:明熹宗懿安皇后——张嫣。她们都有什么故事呢?随小编一起来看下。
在中国古代官僚体系中,工部侍郎作为六部副职之一,始终是支撑国家工程建设的核心角色。从明清时期的从二品高官,到现代国家部委副职的职能映射,这一职位的演变轨迹折射出...
2025-09-18 王凝之:名门之后的迂腐人生与艺术传承王凝之(334—399年),字叔平,东晋琅琊临沂人,出身于顶级门阀琅琊王氏。其父为“书圣”王羲之,弟弟包括书法大家王献之、名士王徽之等,妻子则是“咏絮之才”谢道...
2025-09-18 楚方玉的婚姻抉择:才情与命运的双重交响在元末明初的江南文化版图中,楚方玉与苏坦妹并称“江南苏楚”,是江浙一带最具传奇色彩的才女。她以诗集《南国赋》与《珍珠翡翠白玉汤文存》闻名,更因与李醒芳的旷世之恋...
2025-09-18 司马奕年号考:太和六载的权力悲歌东晋第七位皇帝司马奕(342-386年)在位仅六年,却因一场精心策划的废黜事件成为史书中的悲剧符号。其年号“太和”(366-371年)不仅是时间刻度,更成为权臣...
2025-09-18 徐寿:被误读的“穿越者”与近代科学先驱的真实传奇1862年,安庆内军械所内,一位没有科举功名的江南匠人仅凭一本《博物新编》和三个月观察,便用锉刀手工打磨出中国首台蒸汽机核心部件。这位被后世戏称为“晚清霍金”的...
2025-09-18 魏王咎:乱世中以生命守护苍生的悲情贵族在秦末乱世的风暴中,一位名为魏咎的魏国公子,以短暂而悲壮的王位生涯,在历史长河中刻下独特的印记。他并非叱咤风云的枭雄,却以“以一人换一城”的壮烈抉择,成为乱世中...
2025-09-18 明治维新前的日本:锁国时代下的变革暗涌19世纪中叶的日本,正处于德川幕府统治的江户时代末期。这个以“锁国”政策维持了200余年和平的岛国,表面上是东亚最稳定的封建国家,实则暗藏社会矛盾与变革势能。当...
2025-09-17 天下袁姓是一家吗?——从血缘、文化与迁徙看袁氏家族的凝聚力“天下袁姓是一家”这一说法,既承载着中华民族对家族认同的文化传统,也蕴含着袁氏族人数千年来血脉交融、文化共生的历史事实。从血缘起源的多元一体,到迁徙路线的交织共...
2025-09-17 阿难与迦叶:佛教文化中的关键人物及其正确读音解析在佛教文化中,"阿难"与"迦叶"是两位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人物。前者以"多...
2025-09-17 文天祥的历史评价:忠烈千秋照汗青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文天祥的名字如同一座巍峨的丰碑,矗立在民族精神的巅峰。作为南宋末年的政治家、文学家与民族英雄,他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绝唱,...
2025-09-17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