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23年,刘备病逝于白帝城,随后蜀汉政权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对外,关羽痛失荆州,刘备惨败夷陵,国际威望一落千丈,对内,汉嘉太守黄元起兵反汉,益州郡汉族豪强雍闿联合牂柯郡太守朱褒、越嶲郡叟王高定、彝族首领孟获起兵反汉,一时之间,蜀汉政权危机四起。
诸葛亮作为蜀汉丞相,先是迅速平定了黄元的叛乱,然后与东吴缔结了和平协议,解决了来自东方的威胁,接着为刘备守了2年孝,最后于公元225年发兵攻打南中的叛乱,诸葛亮在出发前,听取了马谡提的建议:以攻心为上,臣服南中少数民族。
诸葛亮平定南中之战,连同路上的时间,总共也就一年时间,最终诸葛亮成功击败了南中的叛乱,斩杀了雍闿,而对于孟获,诸葛亮采取了马谡的建议,七次擒拿孟获又七次放了孟获,为的就是诚心让孟获臣服,最终诸葛亮也达到了目的,孟获归顺了诸葛亮,并且跟随诸葛亮到成都,担任了蜀汉的御史中丞,相当于御史大夫的副手。
诸葛亮为什么要把孟获带到成都担任官职呢?
多半还是为了让南中地区平定,想想看,把他们的首领拉到蜀汉成都担任官职,不跟做人质一样嘛,南中的少数民族自然不敢反了,自然也就臣服了,由此可以看出,七擒七纵之下,诸葛亮对南中还是有点不放心的。
除此之外,蜀汉还在南中地区设置了地方政府和驻军,以控制整个南中地区,当时的南中地区包括今天的云南省、贵州省、四川省西南部,这是很大的一块地区,超了蜀汉总面积的一半以上,蜀汉在这里设置了七个郡,分别是:牂柯郡、越嶲郡、朱提郡、建宁郡、永昌郡、云南郡、兴古郡。
南中地区生活着很多的少数民族,除了孟获的彝族之外,还有苗族、布依族、侗族、瑶族、白族等少数民族,蜀汉在这里的统治是比较薄弱的,蜀汉在南中设置了庲降都督,用来总督南中七郡的军政大事,先后有七任庲降都督,分别是:邓方、李恢、张翼、马忠、张表、阎宇、霍弋。
事实上,在诸葛亮平定南中之后,南中并没有心悦臣服,就在诸葛亮大军回师之后,南中就发生了叛乱,杀害了蜀汉的守将,第二任都督李恢就曾率军平定当地的叛乱,并且再次把当地的首领迁往成都,以控制为人质,来防止南中再次叛乱,并且蜀汉从南中征收物质作为赋税。
孟获
第三任都督张翼任职南中时,南中也发生了叛乱,南夷豪帅刘胄聚兵叛乱,被蜀汉朝廷派出马忠平定,并以马忠代替张翼镇守南中,最后一任南中都督霍弋任职期间,南中永昌郡又发生了叛乱,当地的少数民族仗着地势险要,不服从蜀汉管理,霍弋率军平定。
所以,南中地区并没有因为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而得到安宁,相反南中地区的叛乱一直不断,贯穿了整个蜀汉统治时期,即使孟获在蜀汉朝廷担任高官,但南中地区那么大,又不止一个首领,而是上百个大小不等的部落,光臣服一个孟获,仍然是不行的。
公元263年,魏国18万大军攻打蜀汉,短短几个月时间,钟会就打到了剑阁关,邓艾则偷渡阴平,直接打到了成都城下,当时镇守南中的霍弋听说后,上书刘禅要率军前来救援,但被刘禅拒绝,因为刘禅已经拿定主意要投降。
诸葛亮俘虏孟获
刘禅为什么要投降?
本来还有大臣说到可以到南中暂避,但也有人反驳说道:南中一直不太肯臣服我们,如果去南中,更加会引起那里少数民族的不满,到时候还会生出叛乱。而投降东吴也不可能,最终刘禅在大臣的裹胁之下投降了邓艾。
这个时候孟获在哪里?为什么不来救援蜀汉呢?
如果说孟获一直在蜀汉朝廷担任官员的话,那他应该就在成都,诸葛亮是公元225年平定南中的,到公元263年魏灭蜀时,已经过去了38年,如果当年孟获30岁的话,那263年就已经是68岁了,这么大的年龄,还能救谁呢?也许这个时候的孟获已经去世了,毕竟连诸葛亮都去世了快30年了。
就算孟获还活着,如果孟获是在蜀汉朝廷任职,当时皇帝刘禅都投降了,孟获作为皇帝手下的官员,除了服从刘禅的命令之外,也做不了别的,只能接受皇帝刘禅的命令,一起投降邓艾了,根本不可能救援。
如果孟获在南中的话,他更不可能来救刘禅了,南中距离成都遥远,在路上都要走三四个月,再加消息传递还要一两个月,等孟获到了,这半年过去了,黄花菜都凉了,这叫远水救不了近火。况且刘禅都命令南中都督霍弋不要来救援了,如果孟获擅自救援的话,那就是谋反,谁知道孟获是去救援蜀汉的,还是灭亡蜀汉的,别说救援了,霍弋都不会让孟获出南中,更不用说救援了。
最后说一点,孟获是彝族人,就算当年他臣服了诸葛亮,他本人的真实意愿也是不愿意救蜀汉,而愿意坐视不理,作为当地的首领,孟获当然也不傻,他的宗主蜀汉都打不过的,他孟获去又有什么用呢?根本就不是强大的魏国对手,就算他去也是送死。
以上是历史中的孟获,再来看一下三国演义中的孟获,孟获被诸葛亮七擒七纵臣服后,跪下来对着诸葛亮发誓:以后坚决不再谋反。注意到孟获的誓言啊,他说是不再谋反,他可没有说蜀汉有难,他来救援啊,他是臣服于蜀汉,但并不是对蜀汉忠心,他只能做到在他活着的时候不反蜀汉罢了,并不是无条件地为蜀汉卖命和忠心。
在波澜壮阔的三国历史画卷中,关羽斩杀蔡阳这一情节虽在正史与演义中存在差异,但都充满了传奇色彩,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故事。这一事件不仅展现了关羽的勇猛与智慧,也反映...
关羽 2025-05-07 文聘到底有多厉害:三国战场上的低调猛将在三国那个英雄辈出、战火纷飞的时代,众多名将如璀璨星辰般闪耀在历史的长河中。关羽、张飞、赵云等人的名字如雷贯耳,他们的英勇事迹被后人传颂不衰。然而,在这众多耀眼...
赵云 关羽 2025-05-06 周仓与关平:从三国战将到民间神祇的信仰嬗变在华夏文明的信仰图谱中,周仓与关平这对"关羽侍神"以独特的神格存在,他们既是《三国演义》中忠勇无双的战将,又是民间信仰中护法...
关羽 周仓 2025-04-25 颜良:武勇与局限交织的河北名将在东汉末年的乱世舞台上,颜良作为袁绍麾下的大将,虽在历史长河中声名不及关羽、吕布等传奇人物那般如雷贯耳,但其在战场上的表现与影响力仍不容小觑,是一位武勇与局限并...
关羽 颜良 2025-04-21 赵公明与关羽:神位高低之辨在中国民间信仰中,赵公明与关羽都是备受尊崇的神祇,各自拥有广泛的影响力和深厚的信众基础。然而,关于谁的神位更大这一问题,历来众说纷纭。一、赵公明的神位概述赵公明...
关羽 2025-04-01 关羽之死与曹操对关羽头颅的处置:历史真相探秘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关羽以其忠义无双、勇猛无比的形象深入人心,成为后世敬仰的英雄。然而,这样一位英雄人物的死亡,却充满了悲剧色彩。一、关羽之死:英雄末路的悲壮关...
曹操怎么死的 关羽 2025-03-27 正史上赵云的死因揭秘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汉末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与关羽、张飞并称“燕南三士”。他一生征战无数,勇猛无敌,被誉为“常胜将军”。然而,这样一位英勇的将领,其死因却一...
赵云 关羽 2025-03-27 关羽单挑黄忠未取胜,却为何瞧不起他?探究背后真正原因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关羽与黄忠的单挑之战无疑是一段广为流传的佳话。两位猛将,一位是忠义无双的武圣关羽,另一位是老当益壮的名将黄忠,他们在战场上的交锋成为了后...
关羽 2025-03-27 文鸯实力非凡,成就比肩关羽?在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众多武将以其卓越的武艺和辉煌的战绩被后世所铭记。其中,文鸯作为三国末期的杰出武将,其实力究竟属于什么级别?他的成就又...
关羽 2025-03-27 吕蒙执意杀关羽:背后的多重动因探析在三国历史的波澜壮阔中,关羽与吕蒙的恩怨纠葛无疑是最为引人瞩目的事件之一。关羽,这位以忠义著称的蜀汉名将,最终却倒在了吕蒙的刀下,这一悲剧性的结局背后,隐藏着吕...
关羽 吕蒙 2025-03-26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