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朝开元盛世的辉煌图景中,张说以三度拜相的传奇经历和文治武功的卓越成就,成为连接武则天晚年与唐玄宗盛世的枢纽人物。这位出身河东的士族子弟,其人生轨迹与初唐至盛唐的政治变革深度交织,其文学造诣与政治智慧更在史册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仕途初启:从制科魁首到政治漩涡
张说生于唐高宗乾封二年(667年),父为八品洪洞县丞。永昌元年(689年),他以弱冠之年参加制科举,策略夺魁,成为武则天时期最年轻的制科状元。初授太子校书郎,迁左补阙,后参与编撰《三教珠英》,与徐坚共同完成这部集儒释道三家经典的巨著。然而,长安三年(703年)的政治风暴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因拒绝诬陷宰相魏元忠,张说被武则天流放岭南钦州,这场“魏元忠案”成为其仕途的首个重大转折点。
中宗复位后,张说被召回朝,任兵部员外郎,累迁工部、兵部侍郎。景云二年(711年),他升任宰相,加领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监修国史。但因拒绝依附太平公主,他很快被贬为尚书左丞,这场与权倾朝野的太平公主的博弈,暴露了初唐政治的复杂性。
二、军事功业:平叛安边与制度革新
张说的军事才能在其政治生涯中多次显现。开元四年(716年),他以荆州长史身份安抚同罗、拔曳固等部,成功化解因朔方大使王晙诛杀突厥降户引发的九姓部族恐慌。开元十年(722年),他任朔方节度使,讨平康愿子叛乱,并建议裁撤镇军二十余万,整顿府兵制,推动募兵制替代府兵制。这一改革不仅缓解了边镇兵力冗余问题,更使“兵农合一”的府兵制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在处置党项问题时,张说展现其政治智慧。开元九年(721年),胡贼康待宾叛乱,他统兵万人出合河关,大破叛军后却拒绝副使史献诛杀党项的建议,转而奏请置麟州安置党项余部。这种“推亡固存”的治理理念,既符合儒家仁政思想,又为边疆稳定奠定基础。
三、文坛领袖:燕许大手笔与开元文风
作为唐代文坛的标志性人物,张说与苏颋并称“燕许大手笔”,执掌文坛三十年。他主持编纂《唐六典》《初学记》《大唐开元礼》等典籍,其中《唐六典》成为中国古代行政法典的典范,《初学记》则为唐代类书之冠。其文学创作涵盖碑志、山水诗、赠答诗等多种体裁,现存诗作140余首,尤以贬谪岳州期间创作的《岳州西城》等山水诗为代表,展现了盛唐气象的雏形。
张说对文学后进的培养亦功不可没。张九龄、贺知章、王湾等盛唐诗人皆受其提携,其倡导的“风骨”“意蕴”诗风,直接影响了开元诗坛的审美取向。玄宗曾亲自为其撰写神道碑文,评价其“发明典章,开元文物彬彬,说居力多”。
四、权力博弈:三起三落与晚年致仕
张说的政治生涯充满戏剧性。他因不肯党附太平公主被贬,又因与姚崇的政治斗争被贬为相州、岳州刺史。在岳州任上,他创作了大量山水诗,这些作品既反映其贬谪心境,也预示着盛唐山水田园诗的兴起。开元九年(721年),在苏颋举荐下,他重返中枢,任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最终拜中书令,封燕国公。
然而,其暴躁脾气与贪财之名终致仕途坎坷。开元十五年(727年),他因遭弹劾被勒令致仕,两年后复任集贤殿学士,主持修撰《谒陵仪注》。开元十八年十二月戊申(731年2月9日),张说病逝,享年六十四岁,获赠太师,谥号文贞。
五、历史回响:功过评说与文化遗存
后世对张说的评价呈现复杂性。一方面,他推动募兵制改革、裁撤冗兵、整顿边防,为开元盛世奠定制度基础;另一方面,其性格缺陷与贪财之名常遭诟病。《旧唐书》称其“刚而犯上”,《新唐书》则肯定其“雅有词藻,尤工碑志”。
在文化遗存方面,洛阳万安山南麓的张说墓志铭由张九龄撰文、梁昇卿书丹,成为研究唐代书法与墓志文化的重要实物。其文学思想与政治实践的双重遗产,至今仍是唐代政治史与文学史研究的焦点。
张说的一生,是唐朝由初唐向盛唐转型的缩影。他从制科状元到三朝宰相,从岭南流放者到文坛宗师,其宦海沉浮折射出唐代政治的残酷与机遇,其文学成就则预示着盛唐文化的繁荣。这位“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的传奇人物,最终以“文贞”谥号载入史册,成为唐朝历史中不可磨灭的文化符号。
在中国历史上,唐太宗李世民与女皇武则天的名字如雷贯耳,他们各自以卓越的政治才能和深远的历史影响,在中国古代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这两位历史巨擘之间的关...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8-18 宗楚客:武周与唐中宗时期的权相沉浮宗楚客(?—710年7月22日),字叔敖,蒲州河东(今山西永济县)人,是唐代政坛中极具争议性的宰相。他的一生跨越武则天称帝、唐中宗复位两个关键历史阶段,既是武周...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8-12 武则天眼中的长孙皇后:一座难以逾越的丰碑在中国历史上,武则天与长孙皇后虽分属不同时代,却因同处大唐宫廷而形成微妙的精神对话。作为中国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以铁腕政治改写历史,而长孙皇后则以柔韧智慧辅佐唐...
武则天有男宠吗 长孙皇后与李世民 2025-08-12 陆元方:以诚信为骨,以清廉为魂的唐代士人典范在唐代武则天时期,有这样一位官员:他两次拜相却始终低调谨慎,举贤荐能却从不显露恩宠,临终焚稿只为避免是非牵连他人。他就是陆元方(639—701年),字希仲,吴郡...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8-08 武士彟之“彟”:读音考辨与历史回响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武则天之父武士彟的名字常因“彟”字的读音引发争议。这个承载着唐代开国功臣身份的姓氏,其读音背后不仅涉及汉字音韵的演变规律,更折射出历史人物形象...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8-08 权力与欲望的交织:太平公主与张易之的历史纠葛在武则天统治的盛唐宫廷中,太平公主与张易之的关系始终笼罩在权力阴影与情感迷雾之下。这对相差二十余岁的男女,以美貌、才情与权谋为纽带,在神都洛阳的深宫中演绎了一段...
武则天有男宠吗 太平公主 2025-08-04 薛绍与慧娘:虚构与真实交织的千年情殇在唐代历史与文学的交织中,薛绍与慧娘的故事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既承载着真实历史的厚重,又浸润着文学想象的浪漫。薛绍作为唐高宗与武则天之女太平公主的驸马,其生平有...
武则天有男宠吗 太平公主 2025-07-30 古代殿试资格考:从寒门学子到天子门生的晋级之路殿试作为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最高层级考试,自唐代武则天首创至清末废止,历经千年演变,其资格审核体系既承载着皇权对人才的最终裁决,也折射出科举制度“逐级筛选、优中选...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7-30 上官婉儿的诗:宫廷与自然的双重变奏在唐代诗坛的璀璨星河中,上官婉儿以“巾帼宰相”的身份独树一帜。作为武则天与唐中宗时期的宫廷核心人物,她不仅掌控诏命、品评诗文,更以32首存世诗作构建了独特的文学...
武则天有男宠吗 上官婉儿 2025-07-29 李治为何钟情武则天:权力、情感与政治的交织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爱情故事,始终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争议的话题之一。这位以“永徽之治”奠定盛唐基础的皇帝,为何会对大自己四岁、曾是父亲唐太宗才人的武则天倾心不已?...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治是怎样一个皇帝 2025-07-28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