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国灭掉蜀汉后,虽然司马家和孙皓有过一段“嘴炮”书信往来,但司马昭并没有急着进攻东吴。不久后司马昭去世,司马炎继位。东吴此时主动向司马家示好,在司马炎称帝后,双方在表面上呈现一段蜜月期,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
但在蜜月期的外壳下,东吴内部的所谓主战派逐渐占据上风,而晋朝也逐渐增加以襄阳为首的各处战备,同时控制了交州绝大多数地区。
此后,东吴在孙皓的领导下开始长达十年的对晋战争。
泰始四年,孙皓亲征晋朝,大军分别进攻晋方的江夏、襄阳、合肥与交阯等地。但各路分别被胡烈、石苞和司马骏分别击败,东吴损失惨重,不得不结束此次战役。
泰始五年,东吴派遣丁奉等人分别进攻谷阳和交阯等地,但各路大军皆因消息泄露或道路原因没有造成实际威胁,但东吴军队成功杀到了交阯并于两年后攻破,算是有了一点成绩。
泰始六年,丁奉再次出兵涡口,却被牵弘击退。
话说回来,相对于东吴的频繁进攻,北方的威胁实为晋朝的心腹大患。鲜卑人于泰始六年开始叛乱,甚至杀害了晋朝名将胡烈和牵弘,凉州一度都被鲜卑人占据。面对如此情况,司马炎将卫瓘、司马骏、贾充等人全部推到北部和西北部,晋朝此时稍显顾此失彼。东吴也是借着如此机会,继续进攻晋朝,不曾停歇。
泰始七年,孙皓亲征并尝试进攻寿春,出军后突然天降大雪让东吴此次作战计划完全泡汤。
泰始八年,为平定步阐叛乱,陆抗率领大军收复西陵,陆抗最终攻破西陵,步阐等人被灭三族,而晋朝的羊祜因为救援不利,被朝廷贬官。
泰始九年,鲁肃之子鲁淑等人进攻汝南等地,号称十万,但被晋方的守将王浑击退。
泰始十年,东吴从公安起兵进攻晋朝的江夏,被嵇康的哥哥嵇喜击破。
咸宁元年,东吴与晋朝再次围绕江夏展开战斗,东吴方仍未达成军事目标。
咸宁三年,东吴军队再次企图劫掠江夏和汝南等地,这次东吴虽然没有打大胜仗,但劫掠了数千户人口,晋朝方面再次对羊祜问责。
看来这十年间,东吴每次都是雷声大雨点小,而东吴频繁发起军事斗争,本来国力就弱,如此一来吴国可谓雪上加霜。咸宁年间,晋朝北部的威胁势力纷纷被铲除,司马骏率领文鸯等人击破了秃发树机能部的鲜卑,而卫瓘也成功分化了北方各部鲜卑。北方无忧,晋朝的重点也终于可以回到南方了。
北方虽然平定,但朝中希望伐吴的人却占少数,司马炎是一个非常有雄心的天子,他力排众议决定伐吴大略。话说南方战事并非一个外行人能够轻易掌握的,于是司马炎大胆地将荆州地区军事全权委托给羊祜。我们知道,羊祜长期在南方与东吴作战,对东吴一直进行怀柔远人的策略,深得人心,“羊陆之交”的典故就是这期间发生的。羊祜还建议司马炎任命王濬留在益州训练水军,以便在未来伐吴之时蜀地军队可顺流而下。
泰始十年,陆抗病逝,这时羊祜其实已经上书司马炎希望尽快伐吴。但当时晋朝因为西北军事,群臣纷纷反对。直到咸宁四年,羊祜因为重病回朝,并建议让杜预代替自己完成伐吴大业。羊祜去世后,西北军事基本平定,晋朝对东吴才投入更多注意力。
在正式讨伐之前,晋朝军队对东吴多处重要据点进行进攻或离间,获得了一定程度上的效果。咸宁五年在杜预和王濬等人的反复劝说下,司马炎命令,正式伐吴。
公元265年9月6日,曹魏权臣、西晋奠基人司马昭突然离世,年仅五十五岁。这一事件不仅标志着三国格局的进一步瓦解,更因后世对死因的争议,成为历史迷雾中颇具戏剧性的...
司马昭 2025-09-16 黄皓之死:历史与演义的交织真相在蜀汉末年的政治漩涡中,宦官黄皓以擅权乱政、祸国殃民的形象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关于其最终结局,民间流传最广的版本是“被司马昭凌迟处死”,但这一说法实为《三国演义...
司马昭 2025-09-10 司马昭之死:一场被艺术加工的历史迷雾公元263年,魏灭蜀之战的硝烟尚未散尽,蜀汉后主刘禅被迁往洛阳,封为安乐公。两年后,司马昭宴请刘禅时,一句“此间乐,不思蜀”的回答,竟成为后世津津乐道的“笑死司...
刘禅 司马昭 2025-09-04 西晋灭吴:公元280年终结三国分裂的统一之战公元280年,西晋王朝以雷霆之势攻破东吴都城建业(今江苏南京),吴主孙皓面缚请降,标志着自东汉末年黄巾起义以来长达90年的分裂局面彻底终结。这场由晋武帝司马炎主...
孙皓 晋武帝 2025-08-21 濮阳兴字子元:三国东吴权臣的姓名密码与命运沉浮在三国东吴的政治舞台上,濮阳兴(?—264年)是一个极具争议的人物。他官至丞相,却因迎立暴君孙皓而身死族灭,其生平事迹被《三国志》等史籍详细记载。而关于他的姓名...
孙皓 2025-08-19 乐不思蜀:生存智慧与历史责任的辩证之思公元263年,蜀汉后主刘禅在洛阳宴会上面对司马昭的试探,说出“此间乐,不思蜀”的千古名句。这一场景被《三国志》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完整记载,并演变为成语“乐不...
刘禅 司马昭 2025-08-14 司马师与司马昭:权力接力中的兄弟共谋与历史分野司马师与司马昭,这对生于河内温县的兄弟,以截然不同的性格与手段,共同完成了司马氏从权臣到帝王的转型。作为晋宣帝司马懿与宣穆皇后张春华的嫡子,他们既是血浓于水的兄...
司马懿 司马昭 2025-08-07 血色朝堂:东吴末帝孙皓的屠刀与王朝的丧钟东吴末代皇帝孙皓(242年—284年)的统治史,堪称一部以杀戮为底色的权力悲剧。这位264年登基的暴君,在短短16年间以极端手段清洗朝堂,将忠臣良将推向绝路,最...
孙皓 2025-07-10 孙皓“调包”疑云:一场历史与传说的交织在三国历史的末章,东吴末代皇帝孙皓的形象始终笼罩着一层神秘面纱。民间盛传“真孙皓已死,现帝位者乃其舅家子何都”的说法,甚至引发临海太守奚熙起兵讨伐的闹剧。这场持...
孙皓 2025-07-09 西晋的开国之君:司马炎的崛起与统治司马炎(236年-290年),字安世,河内郡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是西晋王朝的开国皇帝。他出身于河内司马氏家族,祖父司马懿、伯父司马师、父亲司马昭相继掌控曹魏...
司马懿 司马昭 2025-07-07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