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知道:法家中的著名代表人物申子是哪国人?申不害(约公元前385—公元前337),亦称申子,战国时期郑国(今河南新郑)人,曾做过郑国小吏,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韩哀侯二年(公元前375年),韩国灭掉郑国,申不害于是成为韩国人,并做了韩国的小官员。
韩昭侯四年(公元前354年),素来与韩国有仇的魏国出兵伐韩,包围宅阳(今郑州市北)。面对重兵压境,韩昭侯及众大臣却束手无策。危急关头,申不害认为魏国强大,要化解国家危难,最好的办法是示弱,主张为了“除小忿,全大好”,有必要“降心以相从,屈己以求存”,建议韩昭侯执圭(古时臣下朝见天子时所执的一种玉器)去见魏惠王,并断言魏王一定会因此而心满意足,自骄自大,同时,这样做也一定会引起其他诸侯的不满,进而同情韩国。韩昭侯采纳了申不害的建议,亲自执圭去朝见魏惠王,表示敬畏之意。魏惠王果然十分高兴,立即下令撤兵,并与韩国结为友邦。
公元前353年,魏国起兵伐赵,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赵成侯派人向齐国和韩国求援。韩昭侯一时拿不定主意,就询问申不害韩国是应该与魏国友好还是和赵国友好。申不害一时不知道韩王有什么意图,担心说话万一不合韩王的心意,不仅于事无补还可能惹火烧身,就回答说:“这是安危的关键,国家的大事。让我深思熟虑一番。”然后,申不害不露声色地鼓动韩国名臣赵卓和韩晁向韩昭侯进言,说:“你们都是国家能言善辩的人,做人臣的,不管意见是否被君主采用,只要竭尽忠心就行了。”等到赵卓和韩晁二人分别在韩王面前议论国家大事时,申不害自己则暗中观察韩昭侯的态度,摸透了韩昭侯的心思,于是便进谏说应当联合齐国,伐魏救赵。韩昭侯果然十分高兴,随即采纳了申不害的建议,与齐国一起发兵讨魏,迫使魏军回师自救,从而解了赵国之围,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围魏救赵”。
由于申不害在外交事务中的卓越表现,韩昭侯认定这位“郑之贱臣”是个难得的治国人才,于是在公元前351年,力排众议,破格拜申不害为相,以求变革图强。申不害执政后,主张以法治国,提出“内修政教,外应诸侯”一套治国方略,帮助韩昭侯采用“君人南面之术”推行法治、术治,加强君主专制,稳定政局,限制贵族特权。申不害相韩十五年,韩国渐趋强盛,《史记·老子韩非子列传》称:“终申子之身,国治兵强,无侵韩者。”韩国虽然处于强国的包围之中,却能相安无事。
申不害著有《申子》,早已亡佚。现在人们所能看到的只是一些零章断句,比较完整的是《群书治要》卷三十六所引的《大体篇》等。申不害的思想主张“君人南面之术”,要求君主“藏于无事,示天下无为”,这是驾驭大臣的权术。要求君主“去听”、“去视”、“去智”,就是装听不见,装看不见,装不知道事情真相,避免暴露自己,使大臣摸不清君主的底细,没办法投其所好,这样大臣们也就没法掩盖他们自己的意图,而君主则可以辨别出忠臣和奸佞小人。
隋末唐初的权力棋局中,王世充作为割据洛阳的郑国皇帝,其政权架构与军事部署一直是史家研究的焦点。在众多历史人物中,王仁则作为王世充侄子的身份,既存在于正史记载,又...
郑国 2025-09-08 羊斟:一碗羊羹背后的历史悲歌公元前607年的春天,郑国在楚国授意下出兵攻打宋国。宋国统帅华元率军迎战,却在战前犒劳将士时犯下一个致命疏漏——他的车夫羊斟未分得一碗羊肉羹。这个看似微小的细节...
郑国 2025-08-22 邓析:春秋末期的思想革新者与法治先驱在春秋末期这个社会剧烈变革、思想多元碰撞的时代,邓析以其独特的思想主张和大胆的革新行动,成为郑国乃至中国思想史上一位不可忽视的人物。他既是法家思想的先驱,又是名...
郑国 2025-08-13 列子的思想主张:虚静无为中的生命觉醒战国时期,郑国隐士列御寇以“御风而行”的传说闻名于世,这位道家学派承前启后的思想家,在《列子》八卷中构建了以“贵虚”为核心、融合宇宙论与生命哲学的独特体系。其思...
郑国 启 2025-08-05 郑庄公为何名“寤生”:一场跨越千年的命名之谜公元前757年,郑国第三位国君郑庄公降生。这位在《左传》中被记载为“寤生”的君主,其名字背后隐藏着先秦时期对生育风险的认知、母子关系的纠葛,以及史官对历史事件的...
郑国 2025-07-24 烛之武名字的由来:从地名到历史符号的文化解码在春秋时期的外交舞台上,烛之武以三寸不舌化解郑国危局的故事被载入史册。这位年逾七旬的老臣,其名字本身便蕴含着先秦时期独特的命名文化与身份标识逻辑。从“烛地”到“...
郑国 2025-07-22 王世充的武功之谜:历史与虚构的交织在隋末唐初的乱世中,王世充以“郑国皇帝”的身份活跃于历史舞台,其军事才能与政治手段备受争议。然而,关于他是否精通武功、修炼何种绝技,史书记载极为有限,更多线索却...
郑国 2025-07-15 王世充当了几年的皇帝?——隋末群雄中的短暂帝王梦隋末唐初,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在这场逐鹿中原的混战中,西域胡人王世充凭借军事才能与政治手腕,在洛阳建立郑国,自立为帝。然而,这位篡位者的帝王生涯却如昙花一现,仅...
郑国 2025-07-15 黄泉之下,血浓于水:郑庄公与武姜的母子情仇与和解春秋时期,郑国国君郑庄公与母亲武姜的关系,堪称一部充满权力斗争与亲情纠葛的史诗。武姜因郑庄公出生时难产而心生厌恶,转而偏爱小儿子共叔段,甚至暗中策划叛乱助其夺位...
郑国 2025-07-10 武姜国籍考:从姜姓诸侯国看春秋贵族的联姻密码在春秋时期的权力棋局中,武姜的身影如一枚关键的棋子,穿梭于郑国初年的宫廷斗争。这位郑庄公之母、郑武公之妻的神秘身份,背后暗藏着周代贵族联姻的深层逻辑。要解开武姜...
郑国 2025-06-05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