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初期的谋士,孙乾在蜀汉的地位如何?下面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三国鼎立中原之时,正是英雄辈出的时代,如果按照三国演义的介绍,文有“卧龙”诸葛、“凤雏”庞统、“鬼才”郭嘉,武有蜀汉“五虎将”、曹魏“五子将”等等一波又一波的实力雄厚的英雄人物。
但作为白手起家的蜀汉刘备来说,最初之时身边兵不过百,除了关张二将之外,还要四处奔命;此时,刘备身边并没有诸葛亮这样胸有大才的谋士,他又在依靠谁来出谋划策呢?
哪时的刘备身边还真有一位至关重要的谋士,虽在整个三国中显得并不出众,却是刘关张三兄弟至亲至近之人。
他就是蜀汉刘备前期第一谋士——孙乾。
孙乾其实在整个三国时期并不出名,恐怕如果没有刘备的话,“孙乾”这个名字就此不为人知。幸好“三让徐州”时,病重的陶谦在临死前举荐了孙乾。刘备“愧领”徐州后,就依照陶谦的临终遗言让孙乾做了“从事”。
当然,刘备贸然接手了徐州三郡,正需要谋士良臣来帮自己管理;而“孙乾”作为陶谦生前的嫡系,在徐州中自然威信不低,帮助刚接手的刘备来管理是再合适不过的。从此孙乾就追随在刘备左右,东征西讨,南奔北逃,一直不离不弃。
由于三国时期涌现的英雄大才太多,反而使得并不出众的孙乾文字记载甚少;《三国志》也好,《三国演义》也罢,孙乾出场的戏份真是屈指可数。但这并不能推翻孙乾是刘备前期第一谋士的结论,在吕布谋取“徐州”后,刘备联合曹操要夹击吕布之时,正是孙乾出使见得曹操。
后来刘备被曹操“请”到许昌后,刘备想抽身转投袁绍,作为代表自己的使者还是孙乾。
官渡之战后,曹操一统北方,刘备自然在北方待不下去了,这时又想到南方“宗亲”刘表,又是孙乾代表刘备出使荆州,并成功说服刘表收容刘备。
当时的天下涌现出了无数良臣猛将,孙乾的能力跟诸葛亮、郭嘉、周瑜之流比肯定是不行;但这并不代表平庸,从数次成功完成“出使”任务来看,孙乾还是能力不俗的。况且,当时刘备身边实在没人,能有孙乾这样的谋士已经是“如获至宝”了。
也许是刘备创业初期的原因,刘关张与孙乾情同手足,根本没有所谓的上下级关系;即便是一向孤傲的关羽、见人就暴跳如雷的张飞,对这位“第一谋士”也是十分尊敬。
每每刘备遇到不决之事,总是要先跑去问问孙乾的意见;在三国演义中,有一段“关羽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的精彩桥段。当关羽一路杀到“古城”小县地界,正好路遇孙乾。当时关羽就表现的十分激动,见到孙乾,关羽下马便拜,还口中尊称“先生”。要知道,诸葛亮自从来到蜀营,关羽只称“军师”这个官名,从没亲切的叫过一声“先生”,可见孙乾在关羽心中的地位之高。
后来关羽和孙乾一起到“古城”县城下,张飞见了孙乾更是高兴地一把熊抱孙乾,这股亲热劲,可见孙乾与张飞的关系也甚是亲密。
直到刘关张到了荆州后,刘备借“汉室宗亲”之名,论资排辈混上了“皇叔”,与刘表称兄道弟之后。在刘表的一再推崇之下,刘备在荆州的影响力逐渐增大,荆州人才也开始投奔刘备帐下。先有“三请卧龙”诸葛亮,后有“凤雏”庞统主动来投,“卧龙、凤雏,得一可得天下”,刘备这次发财了,卧龙、凤雏皆归于髦下,至于其他各路文臣猛士也都纷纷来投。
人才多了,孙乾的“第一谋士”也就被盖住了风头,在刘备眼中的地位也逐渐消弱。
刘备实力越来越雄厚,其实刘备不说,孙乾也有自知之明。孙乾明知自己的能力有限,在以后刘备逐鹿中原的“霸业”中,孙乾是帮不上什么大忙了;于是,孙乾不等刘备开口,主动退居二线,将位置让给了“诸葛亮”。
至此,无论是哪部记载三国的史书或是演义,孙乾的戏份几乎到此为止。
但刘备并没有就此忘记昔日自己身边的“第一谋士”。在定都西川,刘备登基为帝后,孙乾封为“秉忠将军”,地位仅次于当朝“国舅”糜竺,待遇也算是衣食无忧,颐养天年,直至病逝与成都。
直至今日四川尚有“武侯祠”,孙乾塑像排在第二位,仅次于“常胜将军”赵云,足可证明孙乾在蜀汉中的地位有多崇高。
三国鼎立前夕,荆州作为长江中游的战略要冲,成为曹、孙、刘三方争夺的焦点。赤壁之战后,刘备以“借荆州”为名实际控制南郡、武陵、零陵等地,而孙权虽表面“出借”,实则...
孙权 刘备 2025-09-25 刘备前期的“困局”:并非昏招频出,而是时势与格局的双重桎梏在三国历史的叙事中,刘备的形象常被简化为“三顾茅庐”前的落魄诸侯与得诸葛亮后的雄主。这种对比虽凸显了诸葛亮的战略价值,却也掩盖了刘备早期创业的真实困境——他并非...
诸葛亮 刘备 2025-09-25 历史回响:诸葛亮与刘备的相遇——年龄背后的时代抉择公元207年的隆中草庐,一场改变三国格局的对话在27岁的诸葛亮与47岁的刘备之间展开。这场被后世称为“三顾茅庐”的相遇,不仅奠定了蜀汉政权三十八年的基业,更成为...
诸葛亮 刘备 2025-09-25 三国时期刘备早期为何会被各诸侯接纳?在东汉末年的群雄逐鹿中,刘备的崛起堪称一部“逆袭教科书”。他出身寒微,早期仅以数千兵力辷转于各路诸侯之间,却屡屡获得礼遇,甚至被袁绍“出邺城二百里相迎”,刘表“...
袁绍 刘备 2025-09-25 白帝城托孤:刘备对诸葛亮的试探之问,还是信任之托?公元223年,刘备在夷陵之战惨败后,退守白帝城,身心俱疲,深知大限将至。此时,他将诸葛亮召至榻前,进行了那场流传千古的托孤对话。其中“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
诸葛亮 刘备 2025-09-25 火烧博望坡:历史真实与文学想象的千年之辩在中国文学与历史的交汇处,“火烧博望坡”始终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它既是《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初出茅庐的“第一功”,也是史书《三国志》中刘备军事才能的实证。这场发...
诸葛亮 刘备 2025-09-19 刘谌割妻首殉国:乱世忠烈背后的文化逻辑与人性挣扎公元263年冬,成都城破前夕,北地王刘谌手提妻子崔氏及三个儿子的人头,踉跄闯入昭烈庙。在刘备灵位前,他割下妻首、诛杀亲子后自刎,鲜血染红庙前石阶。这一惊世骇俗的...
刘备 2025-09-17 裴松之眼中的刘备:历史长河中的多维审视在浩如烟海的三国历史研究中,裴松之作为东晋至刘宋时期的著名史学家,以其为《三国志》所作的详尽注解而闻名于世。他的注解不仅丰富了《三国志》的内容,更以其独特的视角...
刘备 2025-09-15 郭嘉为何被称为“鬼才”:智谋超凡与非常规思维的完美融合在中国三国历史的长河中,谋士如云,但能以“鬼才”之名流传千古的,唯有郭嘉一人。这一称号不仅是对他超凡智谋的赞誉,更是对其非常规思维与出其不意策略的生动诠释。郭嘉...
郭嘉 2025-09-08 赵范与赵云:一场因政治博弈与道德坚守而错位的“兄弟情”东汉末年,群雄割据,荆州南部的桂阳郡成为刘备南征四郡的重要目标。时任桂阳太守的赵范,与刘备麾下名将赵云,因一场政治投降与道德坚守的碰撞,在史书与演义中留下了耐人...
赵云 刘备 2025-09-05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