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鉴以往而知未来! 中国 / 近代 / 民国 / 元朝 / 晋朝 / 周朝 / 商朝 / 夏朝 / 历史解密 / 历史剧 / 上古时期 / 苏联
站点logo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 >  历史解密 >  瓦剌与元朝:历史长河中的羁绊与演变

瓦剌与元朝:历史长河中的羁绊与演变

时间:2025-05-23 16:15:31来源:爱上历史作者:Marshall

在蒙古高原的历史舞台上,瓦剌与元朝的关系错综复杂,犹如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展现出蒙古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兴衰沉浮。二者既有紧密的联系,又在各自的发展轨迹中呈现出独特的面貌。

起源与早期关联:从游牧部落到帝国臣属

瓦剌,又称斡亦剌、卫拉特、额鲁特等,是中国北方蒙古高原一带的游牧民族,主要活跃于13世纪到17世纪。其祖先属于蒙古语族,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迁徙。9世纪中叶,原生活在东部的蒙古语族各部落大举西迁,占据回鹘原在的漠北和漠南故地。到辽金时期,一些蒙古系部落的“林木中百姓”进入叶尼塞河上游一带,这其中就包括瓦剌的先祖。

1201年,斡亦剌部为争夺林地和狩猎场所,西迁至色楞格河支流德勒格尔河(今木伦河)至华克木河上游锡什锡德河一带。1207年冬,斡亦剌部主动归顺成吉思汗军队,并帮助其收服十余个林中部落,受到成吉思汗的赏识与嘉奖。成吉思汗在斡亦剌地区建立千百户制,任命斡亦剌氏族贵族为千百户长,逐级分封部落领地,斡亦剌社会由此开始逐渐向早期封建制转化。这一时期,瓦剌成为成吉思汗帝国的一部分,为其军事扩张提供了支持,同时也借助帝国的力量获得了发展机遇。

元朝统治下的瓦剌:臣服与融合

元朝建立后,斡亦剌部归属元朝岭北行省管辖。在元朝的统治下,瓦剌与蒙古皇室保持着联姻关系,这种政治联姻不仅加强了双方的联系,也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瓦剌的贵族始终保持着与成吉思汗家族的联姻关系,通过两族交往推动着斡亦剌自身社会制度的变化。

在经济方面,瓦剌以狩猎为主,辅以渔牧,后来随着畜牧业发展逐渐过渡为以畜牧业为主的草原游牧经济。与此同时,瓦剌的手工业水平也有所提高,无论是在技术还是品种上都有所丰富发展。他们还通过朝贡与互市等方式与中原地区保持着贸易往来,中原地区的先进技术和文化产品也传入瓦剌,促进了瓦剌社会的发展。

在政治上,瓦剌虽然臣服于元朝,但内部仍保持着一定的自治。其社会在13—14世纪仍保持着氏族、奴隶与封建制度并存的社会制度,在政治上建立了较为简单但等级分明的兀鲁斯制度,涉及到行政、司法、战争、税收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在军事方面则承袭了古代漠北游牧民族的十进制军政合一制度。

元朝衰落与瓦剌崛起:权力的转移与博弈

13世纪中期至14世纪初,为与忽必烈争夺帝位,阿里不哥和海都叛乱,斡亦剌由此一分为二,一部分斡亦剌人与阿里不哥和海都一起随军西迁;另一部分生活在叶尼塞河上游的斡亦剌人从森林转徙至阿尔泰山西麓的草原地带,从事游牧业。在周围先进的蒙古诸部和中原地区封建生产方式的影响下,斡亦剌的游牧封建制进一步发展。

随着元朝末年政治腐败、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日益加剧,元朝的统治逐渐走向衰落。农民起义和蒙古封建贵族集团内讧不断,元朝对瓦剌的控制越来越弱,这也为瓦剌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空间。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随后北伐驱逐元廷攻占大都。此后元廷退居漠北,史称北元。在元朝衰落的过程中,瓦剌逐渐崛起。

明朝初建之时,北元并没有放弃重新入主中原的野心,其实力依然不可小觑。于是,大明采取的战略是对北元——东蒙古势力“犁庭扫穴”。大明持续的打击,使北元——东蒙古(鞑靼)势力日趋衰落,而与此同时蒙古有实力的权臣贵族趁机做大,这就是瓦剌。当蒙古的黄金家族实力衰微之际,瓦剌不甘心再做附庸,于是步步东进,意图称雄蒙古。

明朝时期的瓦剌与元朝余脉:三足鼎立与势力消长

明朝时期,大漠东西蒙古族分裂呈三足鼎立之势,三大势力包括:被明朝称为东蒙古的鞑靼,因其首领为元室后裔而被视为元室正统;被明朝称为西蒙古的瓦剌以及兀良哈三部。三方为争夺蒙古地区统治权,时而兵戎相见,时而联姻而居。

1414年,瓦剌被明成祖大败,被迫上贡马匹谢罪。两年后,瓦剌首领马哈木被鞑靼首领阿鲁台打败,瓦剌衰落。但后经明成祖三次北征、阿鲁台及其所立可汗阿岱汗被杀、瓦剌西联哈密等,1439年瓦剌进入鼎盛时期,瓦剌王也先建立起元亡以后最大的蒙古帝国。1449年,也先大举入犯明朝,在土木堡(今河北怀来县东)俘获明英宗,史称“土木之变”。

然而,瓦剌的鼎盛并未持续太久。此后五年,先后发生脱脱不花败于也先、也先自立为汗、阿剌知院杀也先三件大事,瓦剌逐渐衰落。至成化年间(1465—1487年),瓦剌被鞑靼新的大汗——达延汗击退并困守于西北一带。而北元也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消逝,1402年,元臣鬼力赤篡夺政权建立鞑靼,北元灭亡。

后续发展与文化传承:不同道路上的延续

及至清朝,瓦剌在史书中被称为卫特拉,分为准噶尔、杜尔伯特、和硕特、土尔扈特四大部以及依附于杜尔伯特的辉特部,为求生存发展继续迁徙、征战。瓦剌各部在清朝时期与中央政府保持着不同的关系,有的部族选择归附清朝,有的则进行反抗,但最终都被纳入清朝的版图。

元朝虽然灭亡,但它的文化和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元朝创立的行省制度,一直为后世所沿用,省作为地方一级行政区的名称,一直沿用到现代。在文化方面,元朝时期出现了元曲等文化形式,更接近世俗化,丰富了中国的文化宝库。

瓦剌与元朝在历史的长河中相互交织,既有早期的臣服与融合,也有后期的权力转移与博弈。它们的发展轨迹反映了蒙古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兴衰沉浮,也见证了中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复杂与多变。

人物: 分享 上一篇: 古代人如何相亲的?古人相亲上的那些趣事 下一篇: 帕提亚与波斯:历史脉络中的异同辨析

最新资讯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