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114年至1125年,女真族在完颜阿骨打的率领下,以摧枯拉朽之势攻灭辽朝,这场战争不仅改变了中国北方的政治格局,更以惨烈的过程和血腥的结局,成为历史长河中令人触目惊心的篇章。
女真崛起:反抗的怒火点燃战争
辽朝末年,统治阶层腐败至极。天祚帝耶律延禧骄奢淫逸,整日沉迷于打猎、嬉戏,对国家大事漠不关心。朝廷内部,官僚贵族横征暴敛,互相倾轧,政治黑暗到了极点。与此同时,辽朝对女真族的压迫也达到了顶点。女真族本是世代繁衍生息于我国东北的古老部族,在辽朝统治下,他们不仅要每年进贡北珠、貂、桦、名马良犬、海东青等名贵特产,还要承受辽朝使者“银牌天使”的敲诈勒索。这些使者仗着大国威势,每到一处,除了索取财物外,还逼迫女真人献女伴宿,不问其是否嫁人,也不问是否是贵族人家的女眷,只要看中就索要。女真各部人民对辽朝的统治强烈不满,反抗的怒火在女真族中迅速蔓延。
1113年,完颜阿骨打继任女真都勃极烈(部落联盟长)。他是一位杰出的领袖,深知女真族要想摆脱辽朝的统治,必须团结起来,奋起反抗。于是,他厉兵秣马、发展生产,积极筹备反辽事宜。1114年9月,完颜阿骨打领导女真人扯旗反辽,金辽之战正式拉开帷幕。女真人常年在白山黑水间走马射猎,骑射皆精,勇悍善战。尽管起兵时仅有两万步骑,但他们凭借着顽强的斗志和出色的战术,多次以寡击众,大败辽军。
战场惨烈:血与火的残酷较量

金辽战争初期,辽朝并未将女真人的反抗放在眼里。1114年10月,辽天祚帝得知宁江州失守的消息后,命令都统萧糺里、副都统萧挞不野率10万步骑进攻女真。然而,辽军虽人数众多,但队形不整,士气低落。在出河店之战中,女真军乘夜渡江袭辽军。黎明时,大军过河,与辽军会战。当时,大风骤起,尘埃蔽天,女真军乘势挥军猛击,辽将士望风溃逃,女真军掳获无数人畜、车马、兵甲。此役,女真军以少胜多,极大地鼓舞了士气,也让辽朝统治者开始意识到女真人的威胁。
1115年,完颜阿骨打称帝建国,国号大金。随后,金军挥兵一举攻克了辽国东北重镇黄龙府。辽天祚帝闻讯,亲率70万大军出征,企图一举消灭金军。双方在护步答岗展开激战,此时金军只有2万。阿骨打决定集中兵力攻击辽主所在的中军,并以左右两翼合击。辽军不备,大败而逃。这一战,辽军损失惨重,尸横遍野,血流成河,70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护步答岗之战是金辽战争的转折点,从此辽军一蹶不振,金军则乘胜追击,不断扩大战果。
随着战争的推进,金军接连攻陷辽五京体系中的东京、上京、中京、西京及南京。在攻打上京临潢府时,金太祖亲临城下督战,大将阇母率军首先登城。不到半天功夫,外城即被金军攻破,辽上京留守挞不野知城难保,遂率军出降。金军攻入城中后,大肆烧杀抢掠,将辽朝王者耶律氏的宗庙悉数焚毁,将陵墓盗掘一空,城中百姓惨遭屠戮,无数家庭支离破碎。
辽朝崩溃:末代皇帝的凄惨逃亡
在金军的强大攻势下,辽朝统治阶级内部不断发生叛乱,进一步加速了辽朝的灭亡。1122年正月,金军以降将耶律余睹为前锋,一举攻克辽中京大定府。刚从中京逃到燕京的天祚帝得知中京沦陷的消息后大为恐惧,连忙命宰相张琳、李处温等人协助都元帅耶律淳留守南京析津府(今北京),自己仓惶出城,携带细软、嫔妃一道逃往西京大同府(今山西大同)。
天祚帝前脚刚踏进西京,留守燕京的将领萧察喇就杀掉都元帅耶律淳,打开析津府城门投降了金军。金军跟在天祚帝的马蹄印后紧追不舍,耶律延禧拼命狂奔,随身携带的金银财宝,甚至跑不动的小女儿全都撇下不顾了。多亏他胯下是一匹能日行3、500里的名马,速度奇快,将追兵远远撇在后面,天祚帝这才没被金兵追上擒获。
此后,天祚帝开始了颠沛流离的逃亡生涯。他食不果腹,只好用随身衣物向沿途民众换吃的。好不容易才走到一个契丹人部落——乌古敌烈部,这才有了吃喝,暂时安定下来。然而,他并未吸取教训,依然荒淫恣纵,无一丝一毫的收敛。他的嫔妃们早就被金兵掳走,成了金国贵族的玩物,他居然将突不吕部豪酋讹哥的妻子霸占,为封口把讹哥封为节度使。种种无耻行径引起了追随者们的愤慨,有人暗中策划举兵反叛,诛杀昏君,被护卫军太保萧术者察觉、镇压。
1125年正月,西夏党项酋长小斛禄派人请耶律延禧前往,愿意庇护他。延禧接受邀请跋涉大漠西行,途中突然遭遇一队金兵,仓惶间,延禧弃马而逃,途中他换上护兵的装束,骑上护兵的战马才得以逃脱,跟随他的仅有护军太保萧术者等十几名卫士了。历尽千辛万苦逃到天德军(今内蒙巴彦淖尔之阴山南麓),遇到几户牧民,总算有了暂时的栖身之所。然而,命运并未放过这位亡国之君。当年2月,当天祚帝一行逃到应州(今山西北部)新城以东约60里处时,被循踪而至的金军将领完颜娄室擒获,将他解送金上京会宁府(今哈尔滨阿城区)。至此,辽朝正式灭亡,天祚帝也结束了他凄惨的逃亡生涯。
惨状背后:历史的深刻反思
金灭辽战争的惨状,是辽朝统治者腐败无能、压迫人民的必然结果,也是女真族反抗压迫、争取自由的正义斗争的体现。然而,战争带来的只有破坏和死亡,无论是辽朝的百姓还是女真族的士兵,都在这场战争中遭受了巨大的痛苦。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金灭辽战争改变了中国北方的政治格局,为金朝统一中国北方奠定了基础。但同时,这场战争也加剧了民族矛盾和社会动荡,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我们应该从这段历史中吸取教训,珍惜和平,避免战争,共同创造一个和谐稳定的世界。
在魏晋那个风云变幻、思想激荡的时代,有七位名士以超凡脱俗的气质与放浪形骸的举止,于竹林间留下了一段段传奇佳话,他们便是“竹林七贤”,而山涛,正是其中一位独具魅力...
2025-11-07 东吴第一名将陆逊:从战场传奇到晚节争议的命运转折陆逊(183年-245年),字伯言,吴郡吴县华亭人,是汉末三国时期东吴的军事家、政治家。他以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成为东吴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名将之一,甚至被...
2025-11-07 杨氏:高门贵女的血色悲歌杨氏(约580-618年),出身弘农华阴杨氏,这一家族自西汉以来便是关中顶级门阀。其曾祖父杨绍为北周骠骑大将军,祖父杨宽在北周官至左仆射,父亲杨玄感在隋朝官至礼...
2025-11-07 安禄山造反的底气:盛世表象下的权力裂变公元755年,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以“清君侧”为名,率十五万精锐南下,掀开了持续八年的安史之乱。这场叛乱不仅终结了开元盛世的辉煌,更暴露了唐...
2025-11-07 鲁康公:礼制表象下的现实主义者作为战国时期鲁国第三十一任君主,鲁康公姬屯(前352年—前344年在位)的统治生涯始终笼罩在周礼的余晖与列强争霸的阴影之下。这位被后世史书冠以“康”谥号的君主,...
2025-11-07 魏襄王:望之不似人君的乱世挣扎者战国乱世中,魏襄王魏嗣的名字总与“昏庸”“无能”等标签绑定,尤其是孟子那句“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的尖锐评价,更让他成为后世批判的典型。然而,若剥离历...
2025-11-07 丁奉:三国东吴的铁血脊梁与权谋棋手在三国鼎立的纷乱时局中,东吴政权以长江天险为屏障,涌现出无数能征善战的将领。其中,丁奉以其跨越四代君主、征战半个世纪的传奇经历,成为东吴后期军政体系的核心支柱。...
2025-11-06 潘璋:东吴虎臣的双面人生——勇略与贪奢的交织在三国群雄逐鹿的动荡年代,东吴政权以长江天险为屏障,涌现出无数能征善战的将领。其中,潘璋以“江表之虎臣”之名载入史册,其人生轨迹既展现了战场上的铁血豪情,也暴露...
2025-11-06 徐盛:江东铁壁的忠勇传奇——以“大壮”之名铸就东吴脊梁在三国群雄逐鹿的动荡年代,东吴政权以长江天险为屏障,涌现出无数能征善战的将领。其中,徐盛以“江表之虎臣”的威名载入史册,其以少胜多的战例、独创的疑城之计,以及获...
2025-11-06 凌封:东吴名将凌统次子的人生轨迹与家族传承在三国那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东吴名将凌统以勇猛无畏和忠诚不二著称,其家族血脉中流淌的热血与担当,在次子凌封身上得到了延续。作为凌统的次子,凌封的人生虽未如父亲般在...
2025-11-06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