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知道:钟会造反被杀的读者,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蜀汉灭亡后,钟会起兵造反,为何不到3天就被杀了?
公元220年,汉朝丞相曹丕迫使汉献帝禅让帝位,定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这标志着汉朝时代的正式结束。一年后,也即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定都成都,史称蜀汉。公元229年,孙权称帝,定都建邺,国号“吴”,史称东吴。在三国之中,蜀汉因为关羽大意失荆州和夷陵之战,所以成为最弱小的一方。诚然,诸葛亮和姜维多次北伐中原,希望可以扭转这一局面,却还是无法改变现状。特别是姜维北伐,导致蜀汉的国力受到了消耗,也促使司马昭下定决心先消灭蜀汉,而不是东吴。
公元263年,掌握曹魏大权的司马昭,正式发动了魏灭蜀之战。在这场战役中,司马昭调集了18万大军,以此交给了钟会、邓艾等将领。对此,在笔者看来,蜀汉只有10万大军,而曹魏一方出动了18万大军,这自然具有压倒的优势了。此战,虽然钟会在剑阁一带被姜维所阻挡。但是,邓艾却率领数万兵马偷渡阴平,击败了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从而兵临成都。面对邓艾大军,后主刘禅最终放弃了抵抗,这促使蜀汉在公元263年10月正式灭亡。
值得注意的是,在蜀汉灭亡后,成都又爆发了一场叛乱,这就是钟会之乱。而对于钟会来说,坐拥20万大军,又有蜀汉大将军姜维的帮助,结果起兵3天就失败了,这自然是让人感到疑惑的地方。
一
具体来说,虽然邓艾是灭蜀的最大功臣,但是,公元264年,在钟会等人陷害之下,邓艾被关押起来,准备送回曹魏都城洛阳。因此,在邓艾失去兵权后,曹魏在益州的18万大军,基本上都被钟会所掌握了,再加上姜维也率领数万兵马归降了钟会,这促使后者直接拥有20多万大军了。
《三国志·姜维传》中记载:会厚待维等,皆权还其印号节盖。会与维出则同轝,坐则同席,谓长史杜预曰:“以伯约比中土名士,公休、太初不能胜也。”会既构邓艾,艾槛车徵,因将维等诣成都,自称益州牧以叛。欲授维兵五万人,使为前驱。魏将士愤怒,杀会及维,维妻子皆伏诛。
在姜维的劝说下,钟会逐渐有了割据益州的打算。当然,姜维这么做,只是想把水搅浑,从而趁机恢复蜀汉。公元264年正月,钟会和姜维来到了成都。正月十六日,钟会将曹魏将领都召集到了成都。
在此基础上,钟会谎称自己获得了郭太后的诏书,现在要起兵讨伐司马昭。但是,正月十八日,钟会和姜维,就都兵败被杀了。在很多人看来,钟会手握大权,还获得了姜维的帮助,即便造反失败,也不应该连3天时间都没有坚持到。在整个三国时期,这应该是失败最快的一场兵变了。
二
对此,在笔者看来,因为以下几点原因,导致钟会迅速兵败被杀。就第一点来说,则是司马昭早都有了防备。在魏灭蜀之战中,虽然司马昭将18万大军交给了邓艾和钟会。但是,司马昭却在18万大军中安排了胡烈、卫瓘等心腹,以此来监督邓艾和钟会。
比如景元五年(264年)正月十五日,钟会抵达成都后,决意谋反。次日,他便以为郭太后致哀为由,将胡烈等将领、官员请至蜀国朝堂,趁机将他们软禁起来,并举兵叛乱。这时所有士卒只想着班师回朝,成都内外都有骚动,人们心里都很担心惧怕。钟会把卫瓘留在身边商量此事,在木片写上“欲杀胡烈等”给卫瓘看,卫瓘不答应,两人便开始互相猜忌。在此背景下,卫瓘去上厕所时,碰到胡烈原本的亲将丘建,便告诉他,要他把消息传到军中。而这,成为钟会起兵失败的重要原因。
再比如在钟会起兵之后,胡烈的儿子胡渊就率军击杀了钟会。并且,早在邓艾被关押起来后,司马昭就对手握20万大军的钟会不太放心。于是,在给钟会的书信中,司马昭表示现在派遣贾充率领数万大军前往汉中,而他自己则亲自率领大军驻扎长安。由此,对于司马昭来说,已经做好了钟会兵变的准备了。对此,在笔者看来,司马昭此举,也是逼迫钟会尽快造反,促使他没有足够的准备时间。
三
就第二点来说,则是钟会只是名义上执掌20万大军。前面已经说过,胡烈、卫瓘等人,根本不可能对钟会惟命是从。在魏灭蜀之战前,钟会几乎没有单独领兵的经历,比如在司马昭平定淮南三叛的时候,钟会主要扮演着一个谋士的角色。从这一角度来看,钟会在曹魏将士中没有自己的亲信,这是非常致命的。
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钟会出身颍川钟氏,是魏国大臣钟繇的儿子。钟会才华横溢,精通玄学。弱冠入仕,历任重要官职。深得曹魏皇帝和群臣赏识。随从司马师征讨毌丘俭,之后献策于司马昭,粉碎曹髦的夺权企图。随军平定诸葛诞叛乱,屡出奇谋,时人比之为张良。对此,在笔者看来,正是因为钟会不是一位久经沙场的将领,所以,在魏灭蜀之战中,司马昭才放心将主力交给钟会,而不是邓艾。
与此相对应的是,邓艾则长期在雍凉地区抵挡姜维北伐,所以,邓艾在曹魏将士中的威望,要远远高于钟会。换而言之,如果是邓艾起兵造反的话,显然不会连3天都坚持不到。对于司马昭来说,显然更加防备邓艾这位老将。所以,在魏灭蜀之战中,邓艾一开始只有数万兵马,也没有承担主攻的职责。当然,邓艾毕竟是一位天才,他通过偷渡阴平的大胆谋划,得以推动了蜀汉的灭亡。
四
最后,至于第三个原因,则是因为蜀汉灭亡后,不管是曹魏的将领,还是蜀汉的士兵,都不想继续作战了。对于蜀汉将士来说,长期跟随姜维北伐,已经是疲惫不堪了,而就整个蜀汉来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对姜维北伐。比如延熙二十年(257年),谯周因为看到蜀汉经常对魏国用兵,百姓因此疲惫,谯周因此与尚书令陈祗展开了激烈的辩论。退朝以后,谯周书写《仇国论》。
所以,邓艾兵临成都后,刘禅就迫于益州上下的压力,比如谯周等人就力劝刘禅放弃抵抗。在此背景下,刘禅只能出城投降了。而这,导致钟会尽管获得了姜维的帮助,也不能得到益州上下的支持,也即姜维本来就有被益州孤立的趋势了。至于远道而来的曹魏将士,更是希望蜀汉灭亡后,自己可以早点回到家乡。对于这些将士来说,显然不愿意跟着钟会割据益州。甚至从整个三国的历史走向来说,结束战乱的状态,已经是人心所向了。在此背景下,钟会图谋割据益州的行为,自然是不得人心的。正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促使钟会根本不可能造反成功的。
此外,在钟会之乱后,刘禅的长子刘璿,蜀汉后期的名将张翼,也被乱兵所杀。对于益州来说,钟会之乱是一次破坏了。至于后主刘禅,则逃过一劫,并最终来到曹魏都城洛阳,被司马昭册封为安乐县公。
东汉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冬,洛阳城飘着细雪,魏王曹丕的府邸张灯结彩,朝臣们正为即将到来的禅让大典忙碌。而在城郊一座简陋的灵堂内,一位身着素服的官员却跪在...
曹丕 2025-08-22 东汉后期:在权力倾轧与民生困局中走向崩塌东汉自光武帝刘秀开国至汉献帝禅让曹丕,共历195年。当历史的车轮驶入后期,这个曾经以“光武中兴”为荣的王朝,却深陷政治腐败、经济崩溃与社会动荡的泥潭。外戚与宦官...
刘秀 曹丕 2025-08-21 陈群与司马懿:曹魏权力场中的双璧之交在汉末三国波谲云诡的政治舞台上,陈群与司马懿的交往超越了简单的君臣关系,他们既是曹丕“太子四友”的核心成员,又是曹魏政权制度建设的共同奠基者,更是权力斗争中相互...
曹丕 司马懿 2025-08-18 曹彰与曹丕:宗室兄弟的权力博弈与命运交织在三国群雄逐鹿的宏大叙事中,曹魏宗室内部的权力斗争同样充满戏剧性。作为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的嫡次子,曹彰与长兄曹丕的关系始终笼罩在“储位之争”的阴影下。然而,通...
曹操怎么死的 曹丕 2025-08-06 三曹:汉魏风骨的文学丰碑在汉末魏初的动荡岁月中,曹操与其子曹丕、曹植以政治家与文学家的双重身份,共同铸就了中国文学史上最璀璨的星辰之一。后世将这三位曹氏父子合称为“三曹”,这一称谓不仅...
曹操怎么死的 曹丕 2025-08-05 曹丕:从权谋之巅到壮志未酬的终章在三国那个风云变幻、英雄辈出的时代,曹丕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复杂多面的性格,在历史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承继父业,终结汉朝四百余年统治,建立曹魏政权,成...
曹丕 2025-07-30 曹节与曹丕:同为曹操血脉,却非同母所生——一场被历史迷雾遮蔽的家族真相东汉末年,权臣曹操以“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姿态掌控朝局,其家族内部的关系网络亦如政治棋局般错综复杂。其中,汉献帝第二任皇后曹节与魏文帝曹丕的兄妹关系,常因史料记载...
曹操怎么死的 曹丕 2025-07-24 建安七子为何没有三曹:文学集团的分野与历史定位的逻辑建安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以群体命名的创作高峰,其核心由“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与“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构成。然而,这一...
曹操怎么死的 曹丕 2025-07-23 曹丕的情感天平:伏寿与甄宓的爱恨迷局在三国纷争的权力漩涡中,曹丕的情感世界始终笼罩着一层神秘面纱。他究竟更倾心于汉献帝的皇后伏寿,还是自己的发妻甄宓?通过梳理正史记载与文学演绎的边界,我们可以发现...
曹丕 甄宓是谁的妻子 2025-07-15 东乡公主:被湮没在政治联姻中的魏晋红颜在三国群雄的刀光剑影中,曹魏宗室女性的命运如同飘零的落花,即便贵为公主也难逃政治博弈的漩涡。魏文帝曹丕之女东乡公主,其人生轨迹在史籍中仅存只言片语,却折射出汉末...
曹丕 2025-07-02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