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有时候总是很有趣,很多事情和很多人物,在历史长河中,都曾扮演过不同的角色,因为历史硝烟弥漫,有时却掩盖了很多东西,让很多人奋斗一生依旧看起来并没有得志,只有在后人逐渐深入发掘之后,才明白其人一生的努力之大。
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人才,比如三国时期的赵云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一生其实也是南征北战,浴血沙场,可是却终其一生,仅仅就是一个镇国将军,或者换言之就是一个高级保镖,主要负责保护主公刘备一家人的安全。
也许常人确实没有意识到赵云的重要性,但是刘备对赵云的重要性就比较清楚明白,因此在刘备最后奄奄一息即将离开人世的时候,也专门跟赵云说了一番话,并且留给赵云一个特权,只是赵云当时没有意会到刘备的意思,同在刘备身边的诸葛亮倒是意会到刘备之意,但他一生也没有告诉赵云,这是为什么呢?
01赵云对刘备一家的重要性
自古以来,对于皇帝或者一些建功立业之人而言,能够有几个忠臣在身边保护自己,无疑是最幸运的事情了,刘备毫无疑问是一个比较幸运的主公,他身边拥有很多忠诚将士,比如赵云就是其中之一,赵云可以忠诚到什么程度呢?
想当年找乱纷纷,长坂坡之中,刘备一家陷入极度危机,少主刘阿斗在危难之中不知去向,赵云奋不顾身冲进战火纷纷之中,此去很可能小命不保,但是他依旧7进7出,最后硬是把已经可能一命呜呼的刘阿斗给抱出来,让刘备感动不已。
除此之外,赵云还跟随刘备南征北战,一直以来都保护刘备安全,不离不弃,从来没有动摇过,能够拥有这样的大将,是每个君主的福气,但是刘备身边确实将士太多,所以一直以来,也没有怎么重用赵云,等到刘备去世之时,意识到问题严重性。
所以刘备在生命最后关头,将军师诸葛亮和赵云一起叫到自己身边,来安排后事,他对诸葛亮说以后阿斗要是不听话可以取而代之,又告诉赵云要好好教导阿斗,这句话可以说是意味深长,只是当时赵云没有意会到真实意思。
诸葛亮当时是意会到了,但是诸葛亮一直没有说出来,这究竟是怎么回呢?我继续为你分析如下。
02为何诸葛亮不愿意说出刘备之意
赵云不能意会刘备的意思,其实要是准确来说可能也不一定是他没有意会,只是他表现出来的是没有意会到刘备的意思,因为刘备所说的教导阿斗,这可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阿斗乃后主,叫赵云教导,可见他已经可以成为万人之上,但是当时真实的情况如何呢?
当时蜀国还不算稳定,面对来自于曹操方面的各种压力,已经有些喘不过气,赵云深深知道,刘备一旦去世,蜀国的局势将会发生一些变化,如今刘备将重担交给自己和诸葛亮,而自己和诸葛亮比起来,实际上能力还是有所欠缺,一山不容二虎,自己当然不能因为自己身份影响诸葛亮去教育阿斗了。
鉴于这些考虑,赵云最后只能是看起来没有意会刘备的意思,而诸葛亮已经意会到刘备意思,为何还是不愿意说出来呢?
其实很明显,诸葛亮与赵云的想法应该是比较一致的,当时蜀国危机重重,要以大局为重,倘若诸葛亮明说了刘备的意思,那赵云也会很尴尬,要说是自己没有意会到,那不是显得自己很傻,要说自己意会到,那不是又显得诸葛亮明知故问,不管怎么说,都显得有些不太合适。
最终两人就只能沉默达到一致默契,等到北伐的时候,诸葛亮找到赵云,赵云也就十分支持诸葛亮,协助诸葛亮继续完成北伐大业,可惜赵云确实年龄过大,在第二次北伐之前,年过古稀的赵云就撒人人寰,去找刘备叙旧了,得知消息的诸葛亮,跌足而哭,悲痛欲绝。
03结语
世界上很多事情就是这样,面对大是大非的时候,有的人是会将自身利益放下抛弃的,以大局为重,才是一个人最伟大的行为,赵云与诸葛亮都是这样的人,可以为了顾全大局牺牲自己利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因为如此,他们才留名千古,成为后人不断称赞的一代名将,我想比起当时的那一点私欲来说,这已经足够了。
刘备临终前交给赵云一个特权,赵云当时看似没有意会,实际上也和诸葛亮保持默契,而诸葛亮虽然已经看透,依旧为了大局来稳定军中地位,所以最后也就没有说明,两人的默契配合不得不说是一段教科书般的配合,不觉让人陷入沉思!
在中国文学与历史的交汇处,“火烧博望坡”始终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它既是《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初出茅庐的“第一功”,也是史书《三国志》中刘备军事才能的实证。这场发...
诸葛亮 刘备 2025-09-19 长坂坡之战:血色长坂下的将星陨落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湖北当阳长坂坡的黄土被铁蹄踏碎,曹操五千虎豹骑与刘备残军展开了一场关乎存亡的生死对决。这场战役不仅成就了赵云“单骑救主”的千古传...
赵云 曹操怎么死的 2025-09-19 刘谌割妻首殉国:乱世忠烈背后的文化逻辑与人性挣扎公元263年冬,成都城破前夕,北地王刘谌手提妻子崔氏及三个儿子的人头,踉跄闯入昭烈庙。在刘备灵位前,他割下妻首、诛杀亲子后自刎,鲜血染红庙前石阶。这一惊世骇俗的...
刘备 2025-09-17 裴松之眼中的刘备:历史长河中的多维审视在浩如烟海的三国历史研究中,裴松之作为东晋至刘宋时期的著名史学家,以其为《三国志》所作的详尽注解而闻名于世。他的注解不仅丰富了《三国志》的内容,更以其独特的视角...
刘备 2025-09-15 赵范与赵云:一场因政治博弈与道德坚守而错位的“兄弟情”东汉末年,群雄割据,荆州南部的桂阳郡成为刘备南征四郡的重要目标。时任桂阳太守的赵范,与刘备麾下名将赵云,因一场政治投降与道德坚守的碰撞,在史书与演义中留下了耐人...
赵云 刘备 2025-09-05 公孙瓒为何未重用赵云:乱世枭雄的用人逻辑与历史局限东汉末年,公孙瓒以"白马义从"横扫北疆,成为北方最强势力之一。然而,这位以"疾恶如仇"著...
赵云 2025-09-04 童渊三大弟子武力与功业之辨:赵云、张绣、张任的巅峰对决在三国武学体系中,童渊的"百鸟朝凤枪"堪称枪法绝巅,其三位弟子张绣、张任、赵云更以不同维度诠释了"枪王&a...
赵云 2025-09-03 陶谦:乱世中刚直与局限交织的复杂人格在《三国演义》的叙事框架中,陶谦被塑造成一位忠厚仁爱的老者形象:他亲民爱民、性格朴实,面对曹操的攻势时无奈托付徐州于刘备,成为衬托刘备仁义的“绿叶”。然而,历史...
曹操怎么死的 刘备 2025-09-03 汉中之战:刘备与曹操的巅峰对决汉中之战(217年—219年)是汉末三国时期刘备集团与曹操集团为争夺战略要地汉中而爆发的关键战役。这场持续近两年的战争,不仅是双方军事力量的直接碰撞,更是蜀汉政...
曹操怎么死的 刘备 2025-09-02 血缘、利益与忠诚的博弈:刘备与糜芳关系的多维解构在三国乱世中,刘备与糜芳的关系堪称复杂政治生态的典型样本。作为刘备妻兄、创业元老,糜芳最终选择背叛蜀汉投降东吴,这一戏剧性转折背后,隐藏着权力结构、家族利益与个...
刘备 2025-09-01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