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建安五年,也就是公元200年,发生在官渡(今河南郑州中牟县东北)的这场袁绍和曹操两大割据势力之间的官渡之战,是东汉时期著名的三大战役之一,曹操以劣势兵力以弱胜强,大败袁绍,从此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
公元199年,袁绍占据幽州、冀州、并州、青州,势力如日中天,欲南征以夺天下。曹操北渡黄河,抢占了黎阳(今河南鹤壁市浚县东);派部下攻占临淄、寿光等地,巩固其右侧,以防袁绍右路出击;派一部驻守延津(今河南新乡延津县北)、白马(今河南滑县东),以阻袁军。随后曹操返回许昌,并在官渡部署兵力设防。
公元200年一月,曹操率军向东击败刘备,刘备被打散,只身逃往河北,投入袁绍阵营,关羽被迫投降曹操。曹操在鄄城留下部分兵力设防,主力回到官渡。
二月,袁绍经过准备遂亲率步兵10万,骑兵1万,总兵力约11万南下,攻下曹操占据的黎阳,渡过黄河进攻延津,并派颜良攻白马。
曹操兵力较少只有约2万人,没法硬拼只能智取。先是声东击西,袭击了白马,袁绍大将颜良死于关羽之手。曹操兵力不足,所以打完就跑,袁绍派文丑和刘备率5000多骑兵追击曹军,结果曹操以600骑兵突然袭击,使得袁绍又折了一员猛将文丑。演义上说关羽斩了文丑,正史上并无此说,但是不管怎么说,颜良文丑是袁绍的两员虎将,勇冠三军。在官渡大战正式对决之前,袁绍就先折了两根台柱子,却不是好事。
曹操还派于禁率兵5000,奔袭汲县(今河南新乡卫辉市)和获嘉(今河南新乡西),灭了袁绍几千人。曹操兵力不足,小股兵力袭扰之战做得很顺手。这些都是官渡大战之前的小插曲。
到了八月,袁绍主力部队从阳武(今河南新乡原阳县东南)渡过黄河,行军至官渡扎营,和曹操在官渡陈兵对峙,官渡大战即将开打。初战不利,曹操只好坚守待机。拥有绝对优势兵力的袁绍只想正面和曹操对决,拒绝谋士分兵袭击许昌的建议。曹操一方面坚守,一面派小股兵力对袁绍进行袭扰,徐晃带兵在故市(今河南郑州西北)烧袁军粮草数千车。这些小战对袁军来说,虽有不利,但不至于伤筋动骨。
决定袁绍官渡之战失败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则是因为一个人的叛出。袁绍的大谋士许攸,因屡次建议都不被袁绍所用,再加上家属犯法被下狱,一怒之下投奔曹操。许攸的叛出,对袁绍来说可谓致命的,袁军的部署等情报都被曹操知悉。许攸献计曹操偷袭乌巢(今河南新乡市封丘县西)---袁军的粮草基地,正合操意,毕竟兵力劣势情况下,不能正面相搏,长久相持都不行,只能用奇谋。
曹操亲率5000步骑兵夜袭乌巢,在乌巢大败淳于琼,一把火把袁绍的粮草给养烧了个精光,然后又撤回官渡。在得知曹操偷袭乌巢时,我们看看袁绍都干了什么?张郃建议重兵救援乌巢,而袁绍却没采纳,而是派张郃和高览率主力部队进攻曹军的官渡大营,却没攻下来。曹操既然分兵偷袭乌巢,就不可能不防备袁绍会攻他大营,必然有所布置,一时半会儿也没那么容易攻下来。
乌巢和袁军大营只不过才20公里,如果袁绍能及时派大军驰援乌巢,即使乌巢的粮草会损失部分,但不至于烧得那么彻底。甚至有可能把曹操这条大鱼给困在乌巢也说不定。可惜啊,袁绍吃了刚愎自用的亏,这个亏吃得有点大,大到他从此失去了争雄天下的本钱。
乌巢粮草被烧,袁军军心动荡,张郃、高览等率兵投降曹操,这又给了袁绍致命的一刀。曹操对时势的把握却恰到好处,趁势发动大反攻,一举打爆了袁军,灭了袁绍7万多士兵。
袁绍带来11万大军,结果却被2万兵力的曹操给打爆了,降的降,死的死,最后只剩800骑兵跟着他逃了。实在是让人大跌眼镜。
此战的重要意义我们也说了,让我们也来了解一下官渡,这个因这场战争而出名的地方。由于历史的变迁,只能找到其大概的位置。官渡在如今的河南省许昌市北面约100公里的黄河以南,在郑州市中牟县东北方向约2.5公里的官渡桥村一带。按如今的地理情况来看,官渡一带地处黄河和贾鲁河之间,有河水之利确实是个战略要地。
但是在东汉末年,黄河河道和如今并不相同,黄河在郑州以西荥阳一带就开始改为东北流向,过新乡、汲县以东。因此,要看明白官渡之战这场战争就需要搞明白黄河改道的问题,要不然会很晕。
官渡一带有鸿沟水,而鸿沟水有人认为是如今贾鲁河的前身。鸿沟在历史上出现的频率很高,是条有历史的河流。史料记载为战国时期魏国所开凿,引黄河之水流经开封(魏国都城大梁),再注入颍水。后来慢慢和济水、泗水等相联通,具有比较重要的战略地位。楚汉争霸时刘邦和项羽就是以鸿沟为界分天下。
官渡之战以后,曹操正式在北方称雄,而袁绍则江河日下,一天不如一天了。可以说官渡之战不仅是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也是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的一战,对后来的历史进程影响深远。
东汉末年,腐朽不堪的东汉政权分崩离析,名存实亡。在连年征战中的背景下,官渡之战,这场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由此爆发。东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略决战。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今河南封丘西),继而击溃袁军主力。此战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 此战曹操善择良策,攻守相济,屡出奇兵,巧施火攻,焚烧袁军粮草,对获取胜利起重大作用,集中体现曹操卓越的用兵谋略和指挥才能,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反观袁绍,内部不和,又骄傲轻敌,刚愎自用,屡据部属的正确建议,迟疑不决,一再丧失良机。终致粮草被烧,后路被抄,军心动摇,内部分裂,全军溃败。东汉末年,腐朽不堪的东汉政权分崩离析,名存实亡。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各地州郡大吏独揽军政大权,地主豪强也纷纷组织“部曲”,占据地盘,形成大大小小的割据势力,转入争权夺利、互相兼并的长期战争。造成中原地区“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凄惨景象。在这些割据势力的连年征战中,袁绍、曹操两大集团逐步壮大起来。由此上演了这场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官渡之战。
在中国三国时期的历史长河中,庞统与诸葛亮这两位智者常常被相提并论,被誉为“卧龙凤雏”。然而,在后世的一些评价中,庞统的成就似乎并不如诸葛亮那般显赫。那么,庞统为...
诸葛亮 2024-12-07 曹操儿子多英才,刘备孙权后代为何难比肩?在中国三国时期的历史长河中,曹操、刘备和孙权作为三大势力的首领,各自留下了深刻的印记。然而,在后代的培养上,曹操的儿子们普遍表现出色,而刘备和孙权的儿子们却显得...
曹操怎么死的 孙权 2024-12-07 刘备为何更信任法正?解析法正的人格魅力与智谋在三国时期的历史长河中,刘备作为蜀汉的开国皇帝,其识人用人之智一直为后人所称道。而在众多谋士中,法正无疑是一个备受刘备信任和倚重的人物。那么,刘备为何更信任法正...
刘备 2024-12-07 夏侯惇:为何被誉为曹魏第一大将?在中国三国时期的历史长河中,夏侯惇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坚定的忠诚和深厚的资历,被誉为曹魏的第一大将。这一称号不仅体现了夏侯惇在曹魏政权中的重要地位,也彰显了他一...
夏侯惇 2024-12-07 如何评价“毒士”贾诩:智计百出与明哲保身的双重人生在中国三国时期的历史长河中,贾诩以其独特的智谋和复杂的性格,成为了备受争议的人物。他被誉为“毒士”,因其计策往往毒辣而有效,但同时也因其深谙人性、善于自保而备受...
贾诩 2024-12-07 五虎上将谁最厉害?历史资料中的比较分析在中国三国时期的历史长河中,刘备麾下的五虎上将——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以其卓越的武艺和非凡的战绩,成为了后世传颂的英雄。他们各自在战场上展现出了独特的...
赵云 马超 2024-12-07 曹操未能完成统一的历史探析在中国三国时期的历史长河中,曹操以其卓越的才能和非凡的胆识,成为了备受瞩目的历史人物。他不仅在军事上屡建奇功,更在政治、文化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然而,尽管曹操...
曹操怎么死的 2024-12-07 赵云妻儿揭秘及未受重用原因分析在中国三国时期的历史长河中,赵云以其卓越的武艺、忠诚的品质和非凡的战功,成为了备受赞誉的名将。然而,关于赵云的妻儿以及他为何未受重用的问题,却鲜为人知。一、赵云...
赵云 2024-12-07 刘备早期谋士及其结局探析在中国三国时期的历史长河中,刘备作为蜀汉的开国皇帝,其创业历程充满了艰辛与传奇。在刘备的早期生涯中,他得到了多位谋士的鼎力相助,这些谋士以其智慧和谋略,为刘备的...
刘备 2024-12-07 诸葛亮之子:历史真相揭秘在中国三国时期的历史长河中,诸葛亮以其卓越的智慧、忠诚的品质和非凡的成就,成为了备受赞誉的历史人物。作为蜀汉的丞相,诸葛亮不仅在政治、军事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更...
诸葛亮 2024-12-07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