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纲”,谓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合称三纲。汉班固《白虎通·三纲六纪》:“三纲者,何谓也?君臣、父子、夫妇也。”《礼记·乐记》“然后圣人作,为父子君臣,以为纪纲”唐孔颖达疏:“《礼纬·含文嘉》云:三纲谓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它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一种特殊的道德关系。
三纲本身并不具备什么要求,而是人们对于社会秩序规律的一种普遍认识,而不是一种主张。即臣喜欢效法君主的行为,子喜欢效法父的行为,妻喜欢效法夫的行为,于是总结出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即君为臣之表率,父为子之表率,夫为妻之表率。
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之。”即出于这种认识。作为君权社会的文化产物,已不适用于人权平等的现代社会。
纲:“纲者,张也”(班固《白虎通义·三纲六纪》)“用民有纪有纲,引其纪,万目皆起,引其纲,万目皆张。”(《吕氏春秋·离俗览·用民》)。
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要求为臣、为子、为妻的必须绝对服从于君、父、夫,同时也要求君、父、夫为臣、子、妻作出表率。它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一种特殊的道德关系。“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用以调整、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
出处
汉班固《白虎通义·三纲六纪》:“三纲者,何谓也?君臣、父子、夫妇也。”《礼记·乐记》“然后圣人作,为父子君臣,以为纪纲”唐孔颖达疏:“《礼纬·含文嘉》云:三纲谓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语出《大学》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大学》开头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就是后人所说的《大学》“三纲领”。所谓“明明德”,就是发扬光大人所固有的天赋的光明道德。所谓“在亲民”,是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这里的“亲”同“新”,是革新、弃旧图新之意。
所谓“止于至善”,就是要求达到儒家封建伦理道德的至善境界。“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这是《大学》提出的教育纲领和培养目标。
语出《三字经》: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儒家的“三纲”其实是孟子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伦”道德规范的另一个总结。三纲的“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也即是“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夫妇和顺”,其实也是“仁”的思想的具体化。
指寺院里统率大众、维持纲轨的三种职务。即上座、寺主、都维那三职。这是印度传来的职称,在拥有数十或数百住僧的大寺院中,为了方便经营寺务,乃设此三职,但并非每个寺院都有此职称。上座(体毗履,sthavira),指比丘众中的宿德者。
寺主(毗诃罗莎弭,vihara-svamin),掌管堂宇的营造及管理。(《僧史略》说上座的梵名是悉替那,寺主是摩摩帝。)都维那略称维那,梵名为羯磨陀那(karma-dana),也译为次第、授事、悦众;主要职务为︰按寺规指授大众日常诸事。
《西域求法高僧传》卷上叙述中印度那烂陀寺的情形,文云(大正51·5c)︰"寺内但以最老上座而为尊主,不论其德。诸有门钥每宵封印,将付上座,更无别置寺主、维那。但造寺之人名为寺主,梵云毗诃罗莎弭。
若作番直典掌寺门及和僧白事者,名毗诃罗波罗,译为护寺。若鸣犍稚及监食者,名为羯磨陀那,译为授事,言维那者略也。众僧有事集众平章令其护寺,巡行告白一一人前,皆须合掌各伸其事,若一人不许则事不得成。全无众前打槌秉白之法,若见不许以理喻之,未有挟强便加压伏。"
作为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的编撰历时二十余年,其成书过程凝聚了班固家族三代人的学术心血。其中《张敞传》作为《汉书·赵尹韩张两王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撰...
班固 2025-08-28 汉书·龚遂传主要内容解析:忠直之臣的治世之道与人生轨迹《汉书·龚遂传》是东汉史学家班固所著《汉书·循吏传》中的经典篇章,以纪传体形式生动刻画了西汉宣帝时期名臣龚遂的生平事迹。作为循吏群体的代表,龚遂以刚毅忠直、宽缓...
班固 2025-07-28 司马相如最后的下场:病逝茂陵与身后疑云司马相如(公元前179年—前118年),字长卿,蜀郡成都人,西汉时期著名的辞赋家,与扬雄、班固、张衡并称“汉赋四大家”,被后世尊为“赋圣”“辞宗”。他以《子虚赋...
班固 2025-07-07 汉书: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的百科全书式内容解析《汉书》作为中国古代历史文献的巅峰之作,由东汉史学家班固历经二十余年编纂而成,开创了纪传体断代史的先河。全书共一百篇,包括十二纪、八表、十志、七十传,系统记载了...
班固 2025-06-26 班昭笔下的诗意人生:从东征赋看东汉才女的家国情怀班昭,东汉史学家班彪之女、班固之妹,中国历史上首位参与国史修撰的女性,也是首位留名青史的女教育家。这位集史家、文学家、教育家多重身份于一身的传奇女性,其诗词创作...
班固 2025-06-26 班婕妤与班固:跨越时代的家族文脉与精神传承班婕妤与班固,一位是西汉才女、汉成帝嫔妃,一位是东汉史学家、文学家,二人虽相隔百年,却因家族血脉与文化基因紧密相连。班婕妤作为班固的祖姑,其才情、德行与命运轨迹...
班固 2025-05-29 班固:东汉的史学家与文学家在中国古代文学与史学领域,班固是一位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他以其深厚的学识和卓越的才华,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一、班固的生平与朝代班固(公元32年~公元92...
班固 2024-11-17 汉书·张敞传的成书时间探究《汉书·张敞传》是东汉时期班固所著的一部史书,记载了西汉时期张敞的生平事迹。然而,关于《汉书·张敞传》的成书时间,一直存在争议。有的学者认为它是在东汉明帝时期写...
班固 2024-08-15 班婕妤与班固:东汉时期的宫廷才女与史学巨匠班婕妤和班固,两位名字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分别是东汉时期的宫廷才女和史学巨匠,虽然身份地位迥异,却在历史长河中交织出一段引人入胜的故事。...
班固 2024-06-25 汉赋四大家: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的文学成就汉代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其中汉赋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为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众多才华横溢的赋作者中,有四位被誉为“汉赋四大家”,...
班固 2024-05-06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