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浩如烟海的历史长河中,众多人物以“李瑱”之名留存于史册,而准确读出他们的名字,是开启了解其生平故事的一把钥匙。“李瑱”的“瑱”字,读音为tiàn或zhèn,不同的读音对应着不同身份、不同时代的“李瑱”,他们各自有着独特的人生轨迹与历史贡献。
李瑱(tiàn):唐朝宗室与高丽重臣的同名之韵
唐朝宗室李瑱
唐朝宗室中有一位李瑱,他本名李潓,字嗣盈,是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为唐玄宗李隆基的第二十七子,母亲是郑才人。开元二十三年(735年),他被封为恒王,且信仰道教,被授予右卫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的官职。到了开元二十四年(736年)二月,他改名为李瑱。安史之乱爆发时,他跟随唐玄宗逃往成都,此后不再穿道士服。收复两京后,他回到长安,在唐代宗时期,于家中去世。这位李瑱的一生,虽在政治上没有特别显赫的功绩,但作为唐朝宗室的一员,他的存在也是唐朝皇室历史的一个组成部分。
高丽王朝李瑱
高丽王朝后期也有一位李瑱,他字温古,号东庵,初名方衍,是庆州人,为三韩功臣李金书的后裔,同时也是文豪李齐贤的父亲。他官至检校佥议政丞,谥号文定。李瑱自幼好学,博通百家经典,擅长作诗,享有很高的名声。他历经高丽王朝的多位君主,在官场中不断升迁,历任多个重要官职。他提出过许多有价值的建议,如针对官员冗多、耗费国家俸禄的问题,建议除六部尚书外,其余全部合并裁撤;对于赏赐的土地田产,除有功之人外,其余一律收回等,这些建议大多得到了君主的赞许并采纳。然而,他也曾仗着儿子李齐贤的势力多次抢夺别人的奴仆,引发了一些争议。最终,他在延祐八年(1321年)去世,享年七十八岁。
李瑱(zhèn):唐朝地方官员的独特印记
在唐朝,还有一位籍贯为赵州元氏(今河北石家庄赵县)的李瑱,他是李知本的孙子。在开元年间,他担任给事中、扬州刺史的官职。虽然关于他的详细事迹记载相对较少,但从他所担任的官职可以看出,他在唐朝的地方治理中扮演了一定的角色。给事中负责审核诏令,驳正违失;扬州刺史则负责管理扬州这一地区的政务。他能够在唐朝的官场中担任这样的职务,说明他具备一定的才能和政治素养。
读音差异背后的历史与文化
“瑱”字读音的不同,反映了汉字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丰富内涵和演变。“瑱”读tiàn时,在古代常指冠冕上垂在两侧以塞耳的玉石饰物,这种与礼仪、装饰相关的含义,或许与李瑱们所处的时代文化有着某种联系。而读zhèn时,有通“镇”,表示压物用的玉器的意思。这些不同的读音和含义,在历史的长河中,随着不同人物的命运交织,共同构成了“李瑱”这个名字背后的多元历史画卷。
通过对不同“李瑱”读音及生平的了解,我们仿佛穿越时空,看到了唐朝宗室的兴衰、高丽王朝的变迁以及唐朝地方治理的片段。这些“李瑱”们,虽然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身份和经历,但他们的名字都因“瑱”字而联系在一起,成为了历史长河中一个个独特的印记,等待着后人去探寻和解读。
1626年5月30日,明朝天启年间,北京城西南隅的王恭厂区域突发一场惊天动地的爆炸。这场灾难不仅夷平了数里范围内的建筑,更因死伤者衣物尽失、巨石飞空等诡异现象,...
启 2025-07-10 明初诗坛的璀璨星辰:高启——成就最高的诗人在明初诗坛的星空中,高启无疑是最耀眼的一颗。他以卓越的才华、多样的诗风和深刻的情感表达,成为明初诗人中成就最高者,被后世誉为“明初诗人之冠”。诗坛地位:独领风骚...
高启 启 2025-07-10 土地、资本与分配:大卫·李嘉图的经济增长悲观主义及其现实启示在19世纪初的英国,大嘉图·李嘉图以《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构建了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大厦。这位证券经纪人出身的经济学家,将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思想推向极致,却因对...
启 2025-07-10 蝶梦三千界:庄周梦蝶的哲学密码与当代启示《庄子·齐物论》中那个著名的梦境,让一只蝴蝶穿越两千年的时光,始终翩跹在人类思想的原野上。当庄子在草地上沉睡,梦见自己化为蝴蝶"栩栩然&...
启 2025-07-09 智启东方:文殊菩萨的多元象征与文明启示在佛教的智慧宇宙中,文殊菩萨以"大智文殊师利"的尊号,成为跨越时空的精神坐标。从印度菩提伽耶的壁画到中国五台山的千年古刹,从...
启 2025-07-09 九品中正制与察举制: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双重变奏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历经千年演变,察举制与九品中正制作为承前启后的关键环节,既共享“推荐选拔”的制度基因,又因时代需求差异呈现截然不同的历史轨迹。从汉武帝“举孝廉”...
启 2025-07-08 王位世袭制:从启的开创到千年“家天下”的奠基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进中,王位世袭制是继“禅让制”后最具里程碑意义的变革。这一制度以血缘为纽带,将最高权力锁定于特定家族内部,奠定了“家天下”的政治格局。而其...
启 2025-07-07 方从哲:晚明政坛的复杂镜像——论其历史评价的双重性晚明万历末年至泰昌、天启年间,明朝政局陷入党争倾轧与制度衰朽的双重困境。作为万历四十二年至四十八年独掌内阁的首辅,方从哲(1562—1628)的执政生涯恰逢这一...
方从哲 启 2025-07-07 秦惠文王晚年真的疯了吗?历史与传说的交织秦惠文王嬴驷(公元前356年—公元前311年)是战国时期秦国历史上极具争议的君主。他以“车裂商鞅”开启政治生涯,以“称王改制”奠定霸业根基,又以“连横破纵”的外...
商鞅 启 2025-07-07 汉景帝长子刘荣:从储君到阶下囚的悲剧人生在中国西汉王朝的历史长河中,汉景帝刘启的长子刘荣曾是离皇位最近的人之一。作为庶长子,他因母亲栗姬的受宠被立为太子,却因宫廷权谋与母亲的性格缺陷,最终从云端跌落,...
刘启 启 2025-07-07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