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稷,即秦昭襄王,又称秦昭王,秦惠文王之子,秦武王异母弟,战国时期秦国第二十八任君主,在位约56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较长的国君之一。嬴稷早年在燕国做人质,即位初期,由其母当权,魏冉为宰相,亲政后施行远交近攻策略,发动长平之战大胜赵军,攻陷东周王都洛邑,结束周朝统治,于公元前251年去世,谥号为襄,葬于秦东陵。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战国时期,魏昭王有一个非常美丽的少妃,因为出生于齐国,因此被称为齐女。据说,齐女长相十分美丽典雅,一进魏国王宫,就连王后都比了下去。魏昭王的宠物孔雀看到齐女,都会激动地不由自主的起舞。后来,齐女还为魏昭王生下了一个儿子,名叫负刍。负刍一出生,魏昭王就许诺将负刍立为太子,将来继承他的大王宝座。
薛公入魏而出齐女。
然而,自从薛公到了魏国做相邦之后,魏昭王就把齐女逐出了魏国。原来,薛公与齐国和秦国的大王都有仇,齐王将薛公赶出了齐国,秦王一直追杀薛公,而齐女正是齐王的近亲。薛公一看魏王正宠爱齐女,顿时心生不满。于是,他向魏王进言,齐王正想和秦国一起魏国,魏国要想先下手为强,联合他国对付齐国和秦国,就必须休了齐女。
当时的秦国正值秦昭王在位的初期,秦国在大的战略方针上,是接连攻打韩魏。而齐王的方针也确实是联合秦国对抗其它国家,所以,薛公提出的建议不无道理。但是,魏王想到,自己和爱妃齐女已经生活多年,又有孩子,实在不忍心把齐女赶出魏国。而且,擅自休掉齐女,也会让齐王不满。
不过,秦国确很可恶,在魏昭王刚做大王的时候,秦国就连着七年一直攻打魏国,夺走了许多城池土地,杀了很多士兵。魏昭王提到秦王就恨得心头火起。齐王作为自己的姻亲,如果真和秦王联合,那更加可恶。想到这,魏昭王打算看看齐王的动向。结果,齐王果然和秦国会盟了。魏昭王一怒之下,为了表示和齐王划清界限,就果断休了自己的老婆齐女。
齐女没了丈夫,齐女的儿子公子负刍也跟着失宠,本来自己还能做储君,结果,母亲被休,自己的太子梦彻底泡汤了。于是,魏公子负刍就花重金收买秦国大臣韩春,让韩春游说秦昭王,娶了自己的母亲。
韩春谓秦王曰:“何不取为妻,以齐、秦劫魏,则上党,秦之有也”。
韩春受了媒人钱之后,笑呵呵地对秦昭王说,“大王,您为什么不娶了这个齐国的美女呢?这样您就可以借齐国的力量攻打魏国,得到上党了。”原来,韩春做媒也不是只为了钱,在收钱的同时,他也在为秦王考虑着争夺天下的利益。上党是韩赵魏的门户,秦国夺走了上党,那攻打韩赵魏的难度就会低很多。
韩春向秦王转达负刍的话道,负刍如果自己顺利登位,做了新的魏王,就会听秦王的话,那魏国到以后就和秦国的一个县差不多了。而自己的母亲齐女感谢秦王的收留,也能劝说齐王和秦国合作,达成更友好的关系。然而,面对如此美艳女子的主动投怀,甚至还附送了这么一个制敌良机,秦昭王却立刻拒绝了,而且还表示:坚决不要。
有人说,秦王一定认为这女子虽然好看,却已经嫁过人,而且又有了孩子,当然不会喜欢。其实,女子改嫁在春秋战国非常普遍,而且不会受到歧视。甚至,各个国家都会鼓励这样做,以增加因战争流失的人口,作为秦王,以身作则毫无忌惮可言。甚至之前的宣太后(芈月)找了义渠君,后来的赵姬不也是从吕不韦改嫁到了嬴异人?大家并未觉得不妥。
有人说,秦王不屑于利用“立新君”的方式制衡对手。这个说法也不对,因为在战国时期,通过扶持新君来干扰其他国家的事例屡见不鲜。不比如赵武灵王曾干涉燕国动乱,直接送一个公子回国继位。所以,这些都是正常的操作。
那么,秦昭王为什么不要这个美艳动人的齐女呢?
首先,扶植他国幼子,不必非要娶幼子之母。当年,秦昭王自己被赵武灵王送回秦国,赵武灵王也没有纳宣太后。能用土地,金银来进行的交易,没必要收纳王子的母亲。
其次,妇人随时能改嫁,但是齐女毕竟曾经是魏王爱妃,擅自与齐女成婚,容易给魏国留下口实,引来无妄之灾。一旦齐女被秦王娶了,魏王肯定会被激怒,此时的魏相又是特别讨厌秦国的孟尝君。到时候,魏国联合其它国家来打秦国也说不定。
最后,也是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负刍的计划随时会有变,且一旦负刍成了自己的继子,那么之后秦王要灭了魏国,一统天下,就会受到很大的阻碍。毕竟,魏国才负刍的母国。
还有一点:负刍也不是毫无准备的。韩国的公子韩眠和负刍的哥哥魏佐都已经同意帮助负刍夺位了。因为魏佐也想除掉自己的父亲,立弟弟做大王,让自己做相邦。
可是,好好一个王子,不可能心甘情愿做相邦,而不做大王。一旦负刍登位,难保魏佐不会趁机除掉负刍而自代。到时,万一魏佐做了魏王,不受控制,那秦国就得不偿失了。
秦昭王明白,大争之世,恩情和亲情是最脆弱的。公子负刍为了王位,不惜把自己的母亲嫁给秦王,联合秦王除掉自己的父亲,攻打自己的祖国。这样的孩子,对生父都如此,更何况是继父了?成了魏王之后,这样的负刍会一直甘心被秦国压制,而不蠢蠢欲动吗?这是不可能的。
再说长远一点,秦国一向以军功受爵,就算不让负刍做魏王,就在秦国做官,一旦负刍打了胜仗,必然会和秦王自己的孩子抢爵位,甚至争王位,留下的祸患会更大。留这对母子在秦国,很有可能影响将来,得不偿失。就在战国时期,接受不该要的小利而引来灾祸的例子很多。比如,赵国就因贪图上党之利,引发了和秦国的长平之战,最终牺牲了四十多万将士。
美人美色只是一时欢愉,扶植他国幼子为王也只能换来并不久远的和平,只有一统天下,才能让秦国名垂青史,名扬千秋。秦昭王的故事告诉我们,不能要的东西不能要,只有不贪小利,才能避免意外的不幸,并最终完成自己的理想。
在战国纷争的烽火中,秦昭襄王嬴稷以五十六年执政生涯,将秦国从区域强国推向统一天下的临界点。他不仅以军事征服震慑六国,更以政治智慧重构战国格局,其战略眼光与执政魄...
秦昭襄王 2025-08-25 秦昭襄王嬴稷的婚姻密码在战国风云激荡的年代,秦昭襄王嬴稷的婚姻始终与权力博弈紧密交织。作为秦国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他的后宫不仅是情感归宿,更是政治联盟的缩影。从楚国公主芈瑶到身份成谜...
秦昭襄王 2025-06-23 宣太后被废黜之谜:权力游戏中的隐忍与妥协在中国战国时代的权力棋局中,宣太后芈八子堪称最具传奇色彩的女性统治者。她以太后身份主政秦国四十载,开创了“垂帘听政”的先河,却在其子秦昭襄王亲政后悄然退场。这位...
秦昭襄王 宣太后 2025-06-20 秦武王之后:秦昭襄王的崛起与秦国霸业的转折秦武王嬴荡在位仅四年,便因“举鼎绝膑”的意外事件殒命,其短暂统治如流星划过秦国崛起的历史长空。然而,这位以“勇力”著称的君主之死,却意外成为秦国政治格局剧变的导...
秦昭襄王 秦武王 2025-06-13 赵悼襄王赵偃:短暂人生与赵国兴衰在战国纷争的历史舞台上,赵悼襄王赵偃虽未能像秦昭襄王、齐威王等君主那样留下浓墨重彩的辉煌篇章,但他的一生却与赵国的兴衰紧密相连,其短暂的统治生涯对赵国的发展产生...
秦昭襄王 2025-05-27 魏冉:战国秦相,白起之伯乐在战国中后期的历史舞台上,魏冉以其卓越的政治和军事才能,成为了秦国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他不仅拥立秦昭襄王,稳固了秦国内政,还多次指挥或参与重大战役,为秦国的版图...
白起 秦昭襄王 2025-02-26 秦襄王嬴稷:逆天改命的传奇历程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秦襄王(即秦昭襄王)嬴稷以其卓越的才能和非凡的经历,书写了一段逆天改命的传奇。从质子到国君,再到引领秦国走向强盛的君主,嬴稷的一生充满了...
秦昭襄王 2025-02-15 秦昭襄王:熬死众多对手,稳坐王位五十六载在中国战国时期的烽火连天中,秦昭襄王以其卓越的治国才能和非凡的寿命,成为了秦国历史上一位极具影响力的君主。他不仅通过军事手段大幅削弱了山东六国的实力,更为秦国一...
秦昭襄王 2025-01-17 秦昭襄王赐死白起:一代名将的冤屈终章在中国古代历史的璀璨星河中,白起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显赫的战功,被誉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然而,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将领,最终却遭遇了被秦昭襄王赐死的悲剧命运。一、...
白起 秦昭襄王 2024-12-31 大秦帝国之崛起:芈月为何迟迟不让嬴稷掌权?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大秦帝国的崛起无疑是一段波澜壮阔的篇章。而在这段历史中,宣太后芈月与秦昭襄王嬴稷的故事尤为引人注目。作为秦国的掌权者与未来的帝王,芈月与嬴稷...
秦昭襄王 芈月 2024-11-11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