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关羽一生傲慢,却为何对张辽以礼相待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不可否认,演义中关羽确实是一个非常傲慢之人,不过他也确实是有傲慢的资本的。早在汜水关之战,关羽就通过他的能力了,在诸侯面前大显神威!当时众诸侯相约共同讨伐董卓,结果董卓直接派来个华雄,把诸侯们打得根本不敢应战,凡是敢于出战之人,最终都死于华雄之手。见华雄如此厉害,众人自然是不敢再派人前去迎战,正在众人一筹莫展时,关羽主动申请了出战,而且很快地就斩杀了华雄,留下了温酒斩华雄的美名。
此战之后,随着关羽战斗经验的丰富,实力愈发强大,连曹营两大高手徐晃和许褚联手,都并非关羽对手,可以说,巅峰时期的关羽,确实是罕见敌手!再加上有赤兔马相助,关羽的作战特点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斩杀敌将轻轻松松,所以说,当关羽说出那句“插标卖首”后,虽然狂,但当时的他确实是有资本!那么关羽这么狂,为何却对张辽以礼相待呢?事实上,关于这个问题,原文中其实是有明确说明的。
张辽是吕布的手下,而由于陈宫陷害,吕布以为刘备要和曹操联合进攻他,所以率先发难,命人攻打刘备。当时张辽负责攻打小沛城的西门,而关羽就守卫在西门之上。见张辽仪表不俗,并非常人,于是关羽主动搭话,劝张辽不要助纣为虐,帮吕布攻打刘备。
原文:次日,张辽引兵攻打西门。云长在城上谓之曰:“公仪表非俗,何故失身于贼?”张辽低头不语。云长知此人有忠义之气,更不以恶言相加,亦不出战。
从原文来看,关羽之所以不对张辽恶言相向,其实就是因为他觉得张辽一表人才,应该是一个忠义之人。结果此言一试,张辽果然低头不语,很明显,张辽也觉得攻打刘备不对,所以关羽便对张辽以礼相待,因为他认为张辽是一个忠义之人!关羽虽然傲慢,但本质上他为人还是非常忠义的,对兄弟朋友,他非常有义气。而对于汉室皇帝,关羽也是非常忠心的。许田围猎时,曹操逾越规矩,不给汉献帝面子,在场众人都是敢怒不敢言,只有关羽怒目相视,准备冲上去把曹操给砍了,可见关羽是多么忠心的一个人。
关羽本是忠义之人,自然也是欣赏忠义之人的,当他发现张辽和自己是同一类人时,他自然不会要以礼相待了。张辽被关羽一番言语给说动了,放弃了攻打西门,但吕布交代的任务他也得完成啊,于是他调转枪头去往了东门。东门是由张飞在镇守,张飞一见张辽竟敢来攻城,主动出城作战,张辽被吓跑后,他又想率军追击,幸好关羽及时赶来,劝住了张飞。
原文:飞曰:“彼惧而退,何不追之。”关公曰:“此人武艺不在你我之下。因我以正言感之,颇有自悔之心,故不与我等战耳。”飞乃悟。
从关羽的这番话来看,很明显他拔高了张辽的武艺,而他之所以这么说,也是希望张飞不要去追,因为他认为张辽其实是可以拉拢的对象。张飞见关羽想要抬举拉拢张辽,自然也是不好说什么了,于是放弃了和张辽的作战。
事实上,当张辽被曹操抓获时,关羽还曾为张辽下跪求饶,这一幕直接惊呆了众人。在大家的印象中,关羽是一个多么高傲的人啊,他怎么可能下跪,但是在白门楼上,关羽为了救张辽,竟然做出如此举动,足见关羽对张辽是多么的欣赏!
原文:操大怒曰:“败将安敢辱吾!”拔剑在手,亲自来杀张辽。辽全无惧色,引颈待杀。曹操背后一人攀住臂膊,一人跪于面前,说道:“丞相切莫动手!”
背后拉住曹操的人是刘备,而跪下求情的人则是关羽了,面对盛怒的曹操,关羽直接说张出了张辽是忠义之人,愿意以性命保之的话语,可见关羽对于张辽的感情是得有多深!说实话,本文认为,在整本演义中,除了刘备张飞,张辽应该是关羽第三个原因以性命相救之人!
总的来说,关羽一生傲慢,之所以对张辽以礼相待,其实就是因为张辽这人比较忠义,而关羽本身也是忠义之人,对自己的同类自然是非常欣赏,要以礼相待了,甚至愿意以命相保!张辽能有关羽这么个朋友,应该也算是一生足矣!
事实上,在演义中,关羽除了对张辽以礼相待,他还对另外四人非常欣赏。其中刘备、张飞自然是不用多说,因为他们三人本来就是结义兄弟。除了刘备张飞,关羽以礼相待的另一人是赵云!
赵云和刘备关羽等人相识较早,早在跟随公孙瓒期间,大家就已经是认识了。而且当时的赵云,也表现出了自己的忠义一面,所以此时的关羽对赵云,应该还是比较欣赏的。后来赵云多次保护刘备脱离险境,还曾于长坂坡之战中不顾自身安危,保护甘夫人和刘禅脱离险境,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忠义,赢得来了关羽的欣赏。在刘备大封诸将时,关羽曾对赵云做过如下点评。
原文:云长怒曰:“翼德吾弟也;孟起世代名家;子龙久随吾兄,即吾弟也:位与吾相并,可也。黄忠何等人,敢与吾同列?大丈夫终不与老卒为伍?”
注意看关羽的这句话“子龙久随吾兄,即吾弟也”,说明当时的关羽其实是把赵云当成了兄弟,和张飞差不多,这种话都说出来了,还不是对赵云以礼相待吗?
当然了,除了张辽、刘备、张飞、赵云,关羽还对另外一人以礼相待了,这个人就是徐晃!当年关羽身陷曹营时,和张辽、徐晃的关系最为要好,关羽还曾指点过徐晃的武艺,双方之间关系颇为融洽,只不过大家身在乱世,各为其主,没法经常见面而已。
襄樊之战,关羽大显神威,打得曹仁不敢出战,于禁前来支援也被关羽击败,最终曹操只能派徐晃前来。而两军对阵时,徐晃和关羽开展了这么一番对话。
原文:徐晃出马,欠身而言曰:“自别君侯,倏忽数载!忆昔壮年相从,多蒙教诲,感谢不忘。兹幸得一见,深慰渴怀。”公曰:“吾与公明交契深厚,非比他人;今何故数穷吾儿耶?”
从徐晃和关羽的这一番对话来看,两人的关系还真的算是不错的,若是没有这场战争,两人应该是属于那种能够把酒言欢的朋友。所以,说关羽对徐晃以礼相待,也是有道理的。
在三国武将的星空中,关羽始终是最耀眼的存在之一。他以“万人敌”的武勇威震华夏,却也因“善待士卒而轻士大夫”的傲慢性格饱受争议——无论是马超、黄忠等同僚,还是曹仁...
马超 关羽 2025-09-30 傲世群雄的武圣 为何独敬“三姓家奴”吕布?在三国武将的星空中,关羽始终是最耀眼的存在之一。他以“万人敌”的武勇威震华夏,却也因“善待士卒而轻士大夫”的傲慢性格饱受争议——无论是马超、黄忠等同僚,还是曹仁...
马超 关羽 2025-09-30 吕蒙之死:历史真相与阴谋论的博弈公元219年,东吴名将吕蒙以白衣渡江之计奇袭荆州,斩杀关羽、定鼎南郡,成就三国史上经典战例。然而,这位功勋卓著的将领却在次年骤然离世,民间关于其死因的猜测与阴谋...
关羽 吕蒙 2025-09-29 三国风云:关羽轻视黄忠背后的权力逻辑与人性密码公元219年,刘备自立汉中王后封“前后左右”四大将军,关羽得知黄忠位列后将军时勃然大怒,直言“大丈夫不与老兵同列”。这场震动蜀汉朝野的争端,表面是武将间的地位之...
关羽 刘备 2025-09-29 爵位之辨:诸葛亮、张飞封乡侯与关羽封亭侯的深层逻辑在蜀汉政权中,诸葛亮封武乡侯、张飞封西乡侯,而关羽仅获汉寿亭侯的爵位,这一差异看似违背常理,实则暗含东汉末年爵位制度的严格规范与政治博弈的复杂性。从爵位等级、军...
关羽 诸葛亮 2025-09-29 麦城余烬:关羽败亡后部将的命运分野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冬,关羽在麦城突围时仅剩十余骑,这位曾威震华夏的“万人敌”最终被潘璋部将马忠擒获,与长子关平同殒临沮。这场溃败不仅终结了蜀汉在荆州的统治...
关羽 2025-09-29 自保与守土的平衡:关羽保荆州的三重策略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关羽北伐襄樊,水淹七军威震华夏,却在三个月后因后方失守败走麦城。这场战役的转折点,暴露了关羽在战略、外交与人事上的多重失误。若想在自保...
关羽 2025-09-29 落魄贵族的逆袭:刘备如何赢得关羽张飞的忠心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刘备以织席贩履为生的落魄贵族身份登上历史舞台。然而,正是这位出身寒微的“伪皇叔”,却能让关羽、张飞两位“万人敌”誓死追随,甚至在《三国志》中...
关羽 刘备 2025-09-28 三国群雄并起,吕布何以稳坐“第一武将”之位?三国时期,武将如云,关羽“千里走单骑”、张飞“当阳桥断喝”、赵云“长坂坡七进七出”等传奇故事深入人心。然而,在民间武力排名中,“一吕二赵三典韦”的顺口溜却将吕布...
赵云 关羽 2025-09-26 战败后的孟达:从蜀汉叛将到曹魏重臣的命运转折公元219年,襄樊战场烽烟弥漫,关羽率军围攻樊城、襄阳,连呼驻守上庸的刘封、孟达发兵支援。然而,刘封以“山郡初附,未可动摇”为由拒绝,孟达虽未公开反对,却也未积...
关羽 刘封 2025-09-26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