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三国时期冀州在当时是北方人口最多的州,初平二年袁绍通过出任冀州牧一跃成为当时天下实力最强的军阀之一,为其横跨冀、青、幽、并四州的袁氏霸业打下了基础。既然冀州如何重要,为何韩馥要将其拱手相让呢?让历史资料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
一,出仕为官
韩馥出身颍川大族,可能是南阳韩氏的族人,早年凭借家族的影响和汝南袁氏的提拔而得以步步高升,成为御史中丞。
中平六年(189年),权臣董卓专权,擅自废汉少帝刘辩而立汉献帝刘协。随后董卓担心反对他废立而出逃的袁绍搞事,便一方面任命其为渤海太守以作拉拢;另一方面任命尚书韩馥为冀州牧,让他去监视袁绍。
二,坐拥冀州
当时冀州是东汉十三州里最为富庶的大州之一,人口众多,物产丰富,可以提供充足的兵源与粮饷,足够韩馥在汉末群雄割据中称霸一方。所以韩馥初到冀州后十分高兴,积极遵循董卓的命令,派遣数名从事到渤海郡监视袁绍,严防他起兵讨董。
不久各地州牧、太守不满董卓擅行废立,于是纷纷响应东郡太守桥瑁的号召,准备兴兵讨董。很快桥瑁的讨董檄文就传到冀州,韩馥于是召集众人商议对策。
韩馥是董卓所任命的冀州牧,参加讨董无疑影响自己控制冀州的合法性。况且董卓手握凉州铁骑,实力强大,一旦讨董失败那自己必然受牵连。但关东各地州牧与郡守大都支持讨董,尤其是汝南袁氏的袁绍、袁术兄弟都有意参加,况且袁家四世三公,对各地牧守有很大影响力,就连自己也是袁家故吏,如果不参加讨董,极有可能先被群雄当做董卓一党消灭。
韩馥对此是左右为难,便问众人说:“现在是应该帮助袁家呢,还是董卓呢?”
治中从事刘子惠大义凛然地回答说:“现在兴兵是为了国家,为什么要分袁家还是董卓呢。”
韩馥听了之后知道自己格局太小,于是十分羞愧,不发一言。
刘子惠于是主动进谏说:“兴兵打仗不是什么好事,不能成为第一个起兵发难的人,现在应该观察其他州郡的行动,然后见机行事。我们冀州不比外州弱,即使外州有人先起兵立功也不会比冀州厉害多少。”
韩馥对刘子惠所说表示赞同,于是按兵不动。兖州刺史刘岱对此十分生气,于是写信责骂刘子惠与韩馥,称群雄消灭董卓之后就要讨灭韩馥。韩馥见了之后十分害怕,这才写信给袁绍,表示支持他起兵。
三,提防袁绍
初平元年(190年),韩馥与后将军袁术,兖州刺史刘岱等人会盟,共同推举袁绍为盟主。随后袁绍就凭借显赫的家世与礼贤下士的姿态而引得众多名士投靠。董卓则见关东联军势大,于是放弃洛阳,带着汉献帝西迁长安。
初平二年(191年),袁绍为了与董卓控制的汉献帝对抗,便策划拥立幽州牧刘虞为帝。韩馥积极参与此事,也劝刘虞称帝,但因为刘虞坚决拒绝而只得作罢。随后韩馥见董卓西逃而袁绍实力日渐增强,关东群雄又互相内讧,对此十分担心,害怕袁绍会借机谋夺冀州,便故意减少给他的粮草供给,想要让袁绍军不战自溃。
四,让出冀州
袁绍原本就对韩馥阻扰自己起兵十分不满,现在还克扣自己军粮,便有了名正言顺图谋冀州的借口。随后袁绍采纳部下逢纪的建议,与幽州的公孙瓒秘密联络,约定共同攻打冀州,事后将其平分。
随后公孙瓒就带兵入侵冀州,韩馥只得带兵抵御,结果在安平惨败。接着公孙瓒乘胜南进,表明声称要讨伐董卓,其实意图吞并冀州。韩馥对此十分害怕,一时不知所措。
谌曰:“……夫袁氏,将军之旧,且同盟也,当今为将军计,莫若举冀州以让袁氏。袁氏得冀州,则瓒不能与之争,必厚德将军。冀州入于亲交,是将军有让贤之名,而身安于泰山也。愿将军勿疑!”(三国志·袁绍传)
袁绍见时机成熟,便派外甥高干和颍川名士荀谌去游说韩馥,对其威逼利诱,劝他主动让出冀州。韩馥自知才能平庸,远不是袁绍与公孙瓒的对手,为了保全自身平安,于是主动听从二人所说,将冀州牧一职让给了袁绍。
长史耿武、别驾闵纯、治中李历等人素来受韩馥厚待,便劝他说:“冀州有兵百万,粮食够吃十年。袁绍兵微将寡,军粮都要靠我补给,就好比手中抱着的婴儿,只要不给他吃的,就能立即将其饿死。为什么要白白把冀州让给他?”
馥曰:“吾,袁氏故吏,且才不如本初,度德而让,古人所贵,诸君独何病焉!”从事赵浮、程奂请以兵拒之,馥又不听。乃让绍,绍遂领冀州牧。(三国志·袁绍传)
韩馥回答说:“我本来就是袁家故吏,况且才能也不如袁绍,退位让贤是理所应当,诸位就不要再劝了。”
从事赵浮、程奂当时领兵万人驻扎孟津提防袁绍,听说此事后赶来劝说韩馥不要让出冀州,但韩馥执意不听。然后韩馥派儿子带着冀州牧的印绶交予袁绍,于是被冀州牧袁绍任命为奋威将军。随后韩馥就遭到袁绍打压,不仅被闲置,而且儿子还被仇家都官从事朱汉打断双腿。虽然袁绍杀死朱汉以向韩馥谢罪,但韩馥知道袁绍容不下自己,于是投奔陈留太守张邈。
一天,张邈与韩馥饮宴。恰好袁绍派使者来拜见张邈,二人于是小声商讨要事。韩馥见二人窃窃私语,以为是要商议杀掉自己,于是十分害怕,担心死前会受尽折磨,于是借口上厕所而自杀。
东汉末年,群雄逐鹿的舞台上,刘繇以汉室宗亲身份登上历史舞台。这位齐悼惠王刘肥之后、太尉刘宠之侄的宗室大臣,在194年临危受命担任扬州刺史时,既无袁绍四世三公的威...
袁绍 孙策 2025-09-28 袁绍:汉末三国时期的“悲情霸主”与统一梦碎之谜东汉末年,群雄并起,袁绍凭借“四世三公”的显赫家世与卓越的政治手腕,一度成为北方最强大的割据势力。他坐拥冀、青、幽、并四州之地,麾下谋士如云、猛将如雨,却在官渡...
袁绍 2025-09-26 三国时期刘备早期为何会被各诸侯接纳?在东汉末年的群雄逐鹿中,刘备的崛起堪称一部“逆袭教科书”。他出身寒微,早期仅以数千兵力辷转于各路诸侯之间,却屡屡获得礼遇,甚至被袁绍“出邺城二百里相迎”,刘表“...
袁绍 刘备 2025-09-25 刘晔发明霹雳车是真的吗?历史迷雾中的真相探寻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霹雳车(又称抛石车、发石车)以其强大的攻坚能力,成为冷兵器时代攻城略地的利器。尤其在三国时期的官渡之战中,曹操军队使用霹雳车击破袁绍军的高橹...
曹操怎么死的 袁绍 2025-09-22 三国沮授:被低估的顶级谋士与乱世忠魂东汉末年,群雄逐鹿,袁绍凭借“四世三公”的家世与河北四州的基业,成为北方最强大的割据势力。在这场权力博弈中,一位来自广平的谋士以超前的战略眼光与刚直的性格,在历...
袁绍 2025-09-17 河北四庭柱一正梁:袁绍麾下的传奇武将组合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的乱世中,袁绍凭借冀州之地崛起,成为北方最强大的军阀之一。其麾下不仅谋士如云,更有一批能征善战的武将,其中“河北四庭柱一正梁”的说法在民间广为...
袁绍 2025-09-02 辛毗之死:一场被误读的历史悲歌建安九年(204年)邺城攻防战中,曹军将领徐晃生擒袁绍旧部审配。当辛毗持马鞭怒抽审配时,这位宁死不降的袁氏忠臣突然高呼:“吾生为袁氏臣,死为袁氏鬼!”此言如利刃...
徐晃 袁绍 2025-08-27 沮授“矢北”:忠贞不渝的悲歌与战略远见的陨落在东汉末年的群雄逐鹿中,袁绍麾下曾有一位以“矢志于北,尽忠于国”闻名的谋士——沮授。他提出的“挟天子以令诸侯”“三年疲曹”等战略,堪称河北版“隆中对”,却因袁绍...
袁绍 2025-08-25 审配杀辛毗全家:历史与文学交织下的悲剧在三国纷争的历史长河中,袁绍集团的覆灭堪称关键转折点。而在这场权力更迭的背后,审配与辛毗两大家族的恩怨纠葛,尤其是“审配杀辛毗全家”这一事件,不仅成为后世文学创...
袁绍 2025-08-19 甄宓爱过袁熙吗?历史迷雾中的情感真相在三国纷争的宏大叙事中,甄宓与袁熙的婚姻始终笼罩在政治与战乱的阴影之下。作为袁绍次子袁熙的妻子,甄宓的人生轨迹因官渡之战后的袁氏败亡而彻底改写。关于她是否曾对袁...
袁绍 甄宓是谁的妻子 2025-08-13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