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关羽被杀,如果刘备听了诸葛亮劝,不讨伐孙权,结果会如何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很多人认为如果刘备不伐吴,就不会有夷陵之败,蜀汉就不会损兵折将,国力大损,导致人才供给不足,刘备自己也不会去世得那么早。如果没有夷陵大败,刘备带着蜀汉精锐,打关中、打凉州,似乎都能打下来,之后开启北伐之路,似乎就能把曹魏给干掉。事实上,本文认为,这种想法是完全的理想主义,根本就不可能实现!相反,刘备要是不伐吴,他建立的蜀汉直接就会走向衰败!原因主要有三!
一、刘备不伐吴,对于蜀汉国民交代不了
刘备是外来势力,整个蜀汉分为益州本土势力、东州势力、荆州势力,之所以他们内部能看起来比较和谐,完全是因为刘备的荆州势力实力强大,压住了其他两方势力。而且刘备抛出了匡扶汉室的大义,团结了不少人,而在这种口号的宣传下,刘备也确实带领大家取得了大胜。汉中之战,刘备团结了益州大部分势力,成功地击败了曹操,抢下了汉中,这让大部分人对刘备心服口服,认为刘备能带领大家过上好生活。
益州原本是刘璋的,为何那么多人反对刘璋,不就是因为刘璋太弱了,在这个乱世中活不下去,不能带大家出头吗?现在刘备前来益州,能带领大家出头,大家当然是愿意跟着刘备干了。而且当曹丕灭亡东汉后,刘备重建了汉室,并打出匡扶汉室的口号,这足以让大家相信,跟着刘备,会有好日子过,将来若真的是打下了天下,他们跟着刘备肯定能得到更多的好处!说实话,当时益州的很多人都被刘备给团结起来了,大家都愿意跟着刘备。如果刘备不顾荆州的丢失,不顾关羽的去世,不去报仇,蜀汉的国民会怎么想?
东吴公然背盟,侵略了蜀汉,还杀害了蜀汉大将,占领了蜀汉的荆州,奴役了蜀汉的百姓,这种情况下,刘备这个当皇帝的该怎么办?当然是反击啊,如果刘备不反击,蜀汉国民肯定会认为刘备太懦弱了,被别人打了都不敢还手,这种蜀汉哪里有汉室的血勇?刘备岂不是比刘璋还不如?当年汉中张鲁打益州,刘璋可是还手了的,要是现在刘备不还手,你让蜀汉百姓怎么看?那些原本打算跟着刘备的人,一看刘备如此懦弱,保护不了自己,说不定就开始动小心思了,于是离心离德便开始了。
二、刘备不伐吴,对于手下将领交代不了
关羽虽然高傲,但他在蜀汉的地位是非常高的,人家可是从河北开始就跟着刘备了,当年刘备四处漂流,关羽不离不弃,这种好臣子,好兄弟,怎么可以不为他复仇?就算是在日常生活中,自己的兄弟被杀了,大哥也该为他讨个公道,如果当大哥的毫无表示,如何让下面那群小弟信服?如果刘备不动手伐吴,估计时间一长,手底下那批跟着刘备打天下的将领就会心灰意冷了,连关羽这种人物出事,刘备都可以不管不顾,那其他人要是出事,刘备会作何表态呢?
事实上,我们从诸葛亮的一番话中,就可以揣摩出当年蜀汉众将的态度!
《三国志·法正传》:章武二年,大军败绩,还住白帝。亮叹曰:“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
这段话是刘备夷陵大败之后,诸葛亮说的。很多人看到这句话,没怎么细细揣摩,就认为这是诸葛亮在反对刘备伐吴。那句“法正若在,肯定可以制止刘备伐吴”被大家当作了经典,认为诸葛亮其实本身也是反对刘备伐吴的。事实上,如果只看这前半句,那就真的把诸葛亮想得太单纯的。诸葛亮可是一个政治高手,他会看不出当时的情形,会反对刘备伐吴?无论从哪份正史记载来看,都没有说诸葛亮有反对伐吴的意思,因为站在当时蜀汉的角度,伐吴是势在必行的!
注意看诸葛亮说的那下半句“就算要东行伐吴,肯定也不会大败”,既然诸葛亮说了前面一句,法正会劝阻刘备伐吴,为何又要补上后面那句“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呢?这是不是就意味着诸葛亮明白,就算法正活着,他也是劝不了刘备的,或者说以法正的脾气,他根本不会劝,而是会全力支持刘备伐吴,因为东吴都打上门了,骑着蜀汉集团的脖子拉屎了,这种情况还不报复回去,那东吴下一步岂不就是要直接进攻益州了?
在本文看来,诸葛亮如此聪明,自然是知道当时的形势,知道蜀汉国民和刘备的核心团队都群情奋勇,想要好好地教训东吴,为关羽复仇,重新夺回荆州,民心如此,根本不可能阻止,所以他才会说要是法正活着就好了,法正帮着刘备,夷陵之战必定不会败得这么惨!
事实上,伐吴之战本身并没有什么错,错只是错在刘备指挥能力不如陆逊,要是有法正这种奇才在他身边,夷陵必定不会大败!
三、刘备不伐吴,东吴会得寸进尺,进攻益州本土
所谓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这个道理大家应该都懂。如果别人欺负你,你不还手,别人就会认为你好欺负,不敢还手,之后就会经常欺负你;而如果你站出来反抗了,虽然被打得皮青脸肿,但只要给予了敌人一点教训,那么之后敌人再对你动手,他也不敢再像之前那么放肆了!国家是由人组成的,道理也是类似的。
说白了,欺软怕硬乃是最真实的人性!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如果你表现得太过懦弱,别人就会一直欺负你,只有你站起来反抗,将别人打服,别人才不敢小觑你!蜀汉和东吴的关系,就是这样的!
孙权占领荆州、诛杀关羽后,可并没有就此收手,对蜀汉道歉,人家表现出来的状态可是趾高气昂,不可一世,一副你能把我怎样的表情。面对这种状态的东吴,刘备能怎么办?
《三国志》:后权破关羽,欲进图蜀,拜泰汉中太守、奋威将军,封陵阳侯。
孙权在得到荆州以后,并没有止步,而是自信心爆棚,竟然打起了益州的主意。从他给手下封赏的官职来看,他完全就没把刘备放在眼中,而且孙权还不断地派人去骚扰试探益州,根本没有和谈的意思。说白了,也就是因为刘备刚刚打完汉中之战,损失过大,军队正在休整,无力去对阵孙权,给孙权制造了一种错觉,那就是刘备老了,不敢反抗了。结果孙权没想到,刘备是真的敢打,真的准备率大军伐吴。
刘备伐吴之前,赵云曾提出反对意见,历来被众人所推崇,说赵云的这个想法才是对的。
《云别传》:孙权袭荆州,先主大怒,欲讨权。云谏曰:“国贼是曹操,非孙权也,且先灭魏,则吴自服。操身虽毙,子丕篡盗,当因众心,早图关中,居河、渭上流以讨凶逆,关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不应置魏,先与吴战;兵势一交,不得卒解也。”先主不听,遂东征,留云督江州。
很多人都认为赵云的这个想法是对的,此时不应该和东吴交战,而是应该北伐去打曹魏。我们暂且不说蜀汉国内民众和刘备核心集团的那些人怎么想,我们就看东吴的态度,看看东吴会怎么反应?
东吴偷袭荆州后,不仅没有道歉,而是一直在做各种小动作,试探刘备的底线,给大家的感觉就是,孙权这个人,完全是不按常理出牌,真的是想侵占益州。而事实上,从周瑜开始,就已经制定了进攻益州的计划,只不过由于周瑜早逝,这个计划并没有来得及实施。蜀汉灭亡时,东吴原本是来救援,结果后面也演变成了入侵,说白了东吴对于益州,一直是有野心存在的。如果刘备听从赵云的意见,不伐吴,而是北伐曹魏,那么当刘备军队打到关中时,孙权必定会命人偷袭益州后方!
很多人不信孙权会这么蠢,双方一起夹击曹魏,似乎胜算更大!可大家不要忘了,当年关羽的襄樊之战打得多么激烈,形势那么好的情况下,只要孙权在东边再加一把火,很有可能击败曹魏,可孙权并没有这么做,人家是出人意料的偷袭了荆州,令人大跌眼镜!就从孙权偷袭荆州的这一操作来看,他就是一个非常短视的人,刘备要是真的北伐,孙权必定会偷袭益州,就如当年偷袭荆州一样。
刘备多么聪明啊,之前就已经上过一当了,这一次要是先北伐而不伐吴,估计还得栽一个跟头,要是益州真被孙权偷袭了,那他刘备一辈子辛辛苦苦打下来的基业,可就完全泡汤了。打东吴至少还能够保住益州,打关中,益州都保不了,所以说,刘备必须得伐吴!
在三国武将的星空中,关羽始终是最耀眼的存在之一。他以“万人敌”的武勇威震华夏,却也因“善待士卒而轻士大夫”的傲慢性格饱受争议——无论是马超、黄忠等同僚,还是曹仁...
马超 关羽 2025-09-30 傲世群雄的武圣 为何独敬“三姓家奴”吕布?在三国武将的星空中,关羽始终是最耀眼的存在之一。他以“万人敌”的武勇威震华夏,却也因“善待士卒而轻士大夫”的傲慢性格饱受争议——无论是马超、黄忠等同僚,还是曹仁...
马超 关羽 2025-09-30 吕蒙与孙权:君臣相得的典范与一场未解的死亡谜题在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中,孙权与吕蒙的君臣关系堪称东吴政权稳固的基石。吕蒙从一介武夫成长为独当一面的统帅,孙权则以识人之明与用人之度成就其霸业,二人关系既包含传统...
孙权 吕蒙 2025-09-30 吕蒙之死:历史真相与阴谋论的博弈公元219年,东吴名将吕蒙以白衣渡江之计奇袭荆州,斩杀关羽、定鼎南郡,成就三国史上经典战例。然而,这位功勋卓著的将领却在次年骤然离世,民间关于其死因的猜测与阴谋...
关羽 吕蒙 2025-09-29 熬死劲敌却难圆统一梦:孙权为何未能终结三国乱世?公元252年,七十一岁的孙权病逝于建业,此时他的主要对手曹操、刘备、诸葛亮均已离世,曹魏三代君主更迭,蜀汉政权也步入暮年。然而,这位坐拥江东五十余年、熬死诸多强...
曹操怎么死的 孙权 2025-09-29 张裔东吴流亡三年:权力博弈与个人命运的交织东汉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益州郡首领雍闿的叛乱将时任益州太守的张裔推向了命运的转折点。这位以干练敏捷著称的蜀郡成都人,因被叛军押送至东吴孙权处,开启了长达...
孙权 启 2025-09-29 三国风云:关羽轻视黄忠背后的权力逻辑与人性密码公元219年,刘备自立汉中王后封“前后左右”四大将军,关羽得知黄忠位列后将军时勃然大怒,直言“大丈夫不与老兵同列”。这场震动蜀汉朝野的争端,表面是武将间的地位之...
关羽 刘备 2025-09-29 爵位之辨:诸葛亮、张飞封乡侯与关羽封亭侯的深层逻辑在蜀汉政权中,诸葛亮封武乡侯、张飞封西乡侯,而关羽仅获汉寿亭侯的爵位,这一差异看似违背常理,实则暗含东汉末年爵位制度的严格规范与政治博弈的复杂性。从爵位等级、军...
关羽 诸葛亮 2025-09-29 麦城余烬:关羽败亡后部将的命运分野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冬,关羽在麦城突围时仅剩十余骑,这位曾威震华夏的“万人敌”最终被潘璋部将马忠擒获,与长子关平同殒临沮。这场溃败不仅终结了蜀汉在荆州的统治...
关羽 2025-09-29 自保与守土的平衡:关羽保荆州的三重策略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关羽北伐襄樊,水淹七军威震华夏,却在三个月后因后方失守败走麦城。这场战役的转折点,暴露了关羽在战略、外交与人事上的多重失误。若想在自保...
关羽 2025-09-29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