拐走李自成妻子的高杰,最终什么下场?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李自成是明末农民起义军的领袖,他的妻子邢夫人长得非常漂亮。一次,发生了有一件让李自成最心塞的窝囊事,那就是有人拐走他的妻子,让他赔了夫人又折兵。
此事发生于农民军起义的早期,那时李自成还在陕西。
高杰和李自成是同乡,两个人的出身都很低微,高杰和李自成都参加了农民起义军,李自成当上闯王后,高杰后来成为了李自成的部下,绰号翻山鹞(yào)。
1634年10月,李自成的农民军被明军围困在陕西陇州,万分危急之下,李自成决定派手下大将高杰前去假意投降,以争取喘息时间。
高杰果然没有令李自成失望,当时明朝官军的首领是贺人龙,与高杰是米脂老乡,经过一番游说,对方没有再逼得太紧。过了几日,由于连续阴雨,贺人龙找到了高杰,称后勤补给不足,能不能给他们支援一点。
这自然是个示好对方的机会,高杰很及时地上报给了李自成,李自成当即批准,并责成高杰全权负责这件事。
当时农民军中掌管钱粮的是李自成的妻子邢氏,高杰便去找邢氏商议此事。
邢夫人勇武聪明,负责管理李自成大军的军用物资,每天分发军粮、兵器供应作战。由于高杰一直在前线征战,从来没见过大后方的这位嫂子。两人见面后,一个貌美如花,处事干练,一个高大威猛,俊秀朗逸。一来二去,两人竟然勾搭上了,发展起了地下情。
不久李自成收到消息,贺人龙要准备发起进攻了,这让李自成很不爽,觉得高杰办事不力,几次发文责备高杰。
这件事被高杰和邢氏解读为,李自成想对他们下手,只是因为他们一人管钱粮,一人手握兵力,李自成不方便下手。
二人越想越心虚,害怕纸里包不住火,担心这事早晚会被李自成发现,要是被李自成发现,那自己就死定了,怎么办?干脆赶紧逃走吧,先保命要紧。二人于是最后一不做二不休,带着钱财和军队直接投靠了明军,成为了叛徒。
等李自成发现,高杰早就带着他老婆跑了。李自成后院失火,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在忙着对付明军,而他的妻子却与人勾搭拐走了。
那么,高杰拐走了李自成的妻子之后,他的下场如何呢?他是怎么死的呢?
高杰投降明军后,摇身一变,被任命为总兵官,负责镇压农民军,从农民军,到镇压农民军,这高杰,身份来了个大转换。
明朝对高杰这位投降的将军很看重,一开始就任命为游击将领。负责镇压农民起义。高杰很是卖力,配合官军在盐井大败张献忠的部队。高杰立下了大功,被提拔为副总兵。崇祯十七年,高杰被提拔为总兵官。
明朝灭亡后,明朝王室后代在江南拥立福王朱由菘登基,即弘光皇帝。高杰被封为兴平伯,与刘良佐、刘泽清、黄得功并称为南明的“江北四镇”。高杰被南明王朝封为兴平伯。
这时高杰的权力达到了巅峰,为什么这么说?大家知道当年崇祯见李自成兵临北京城下,才封吴三桂为平西伯,可见南明是多么重视高杰。
高杰经常对人说:''邢有将略,吾得以自助,非贪其色也。''意思是说他老婆邢夫人有大将之风,才智还在容貌之上。
当时南明政权掌握的军队总共50万人,此时高杰担任明军总兵。
清军派出劝降使团前去招降高杰。这个使团的人不少是投降了清朝的明朝官员,高杰与他们大多都互相认识。
高杰对劝降使团说:清军如果要我献出南京,那么请拿北京和南京交换!使者听后,明白了高杰的心意,便灰溜溜匆忙离开。
弘光元年(1645)正月,高杰到了归德,为南明谋划收复中原。南明另外一位总兵许定国当时正驻兵睢(suī )州,准备投降清军。
高杰当时不知道许定国正打算投降清军,于是召许定国前来会合,许定国不理睬。高杰就邀请巡抚越其杰、巡按陈潜夫和参政睢阳道袁枢一同前往睢州,许定国到郊外来迎接。越其杰和袁枢觉察到许定国想反,劝高杰不要进城,高杰心中看不起许定国,不听两人的劝告,就进了城。
许定国设酒宴席招待高杰,假装对高杰很恭顺,还选了很多美女侍候高杰。高杰喝到高兴时,就督促许定国在一定的时间内出兵。许定国心中非常恼火。
高杰喝醉了睡觉,许定国又让两个妓女陪他的士兵睡觉。结果,高杰的亲兵全喝醉了,高杰夜里听到喊杀声时想起床,又被两个妓女扯住,脱不开身,结果全部被杀死。
’第二天,高杰的部队到来,发起报复,打下睢州城,把城中的人们杀得一个不留。而许定国率领残兵过河投降了清军。
高杰被许定国诱杀后,南明朝廷追赠高杰为太子太保。
邢夫人带着儿子高元爵请求抚恤,弘光皇帝命高杰所部将士仍听邢夫人统辖。史可法与诸将会盟,立高杰儿子高元爵为兴平世子,外甥李本深为提督,胡茂祯为阁标大厅(即中军),李成栋为徐州总兵。
邢夫人担心儿子幼小,不能压众,她知道史可法没有儿子,提出让儿子高元爵拜史可法为义父。
’这本来是史可法增进同高部将士感情的一个机会,然而史可法却因为高部是''流贼''出身,坚决拒绝,只是命高杰儿子拜提督江北兵马粮饷太监高起潜为义父。
史可法死后,邢氏带着她和高杰的儿子投降了清朝,后来的历史对邢夫人就没有记录了。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李自成作为明末农民起义的领袖,其短暂而激烈的统治时期始终笼罩在争议与谜团之中。关于他“当了几天皇帝”的疑问,民间流传最广的说法是“42天”,...
李自成 2025-09-12 明末鼠疫的消亡:天灾、人祸与历史转折的交织1644年春,李自成的大顺军攻入北京时,这座曾容纳百万人口的帝都已沦为“人鬼错杂,日暮不敢行”的死城。崇祯十六年(1643年)爆发的鼠疫在此前半年间吞噬了至少2...
李自成 2025-09-12 烈火淬金:从农妇到抗清女杰的高桂英人生轨迹在明末清初的动荡岁月里,李自成妻子高桂英以“双刀娘子”的勇名与“忠贞皇后”的谥号,在男性主导的军事史中劈开一道璀璨裂痕。这位未留画像的传奇女性,其生卒年份虽因史...
李自成 2025-09-05 崇祯南迁之议:理想与现实的撕裂1644年春,北京城在李自成大顺军的围困下摇摇欲坠。崇祯皇帝朱由检站在紫禁城的高台上,望着远处升起的烽烟,内心翻涌着复杂的情绪。这位以勤政著称的末代君主,曾三次...
朱由检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吗 李自成 2025-09-02 闯王之妻高桂英死之谜:烈火淬炼的巾帼忠魂1645年秋,湖北茅麓山巅燃起冲天烈焰,李自成旧部将领李来亨率全家投火自焚。这场持续三日的大火,不仅吞噬了抗清义军的最后堡垒,更将一位传奇女子的命运推向历史迷雾...
李自成 2025-08-29 李自成与李继迁:跨越六百年的血脉与精神传承在陕北黄土高原的褶皱深处,米脂县殿市镇李继迁村(原名李继迁寨)的窑洞群依山而建,这个被当地人称为“二龙戏珠”的风水宝地,不仅见证了西夏王朝奠基者李继迁的崛起,更...
李自成 2025-08-22 田见秀降清:绝境中的无奈抉择与历史洪流下的悲剧命运1646年,荆州城外硝烟弥漫,田见秀望着身边仅存的残部,粮草耗尽、士气低落,突围数次均告失败。这位曾随李自成转战十余年的大顺军核心将领,最终在清军孔有德部的围困...
孔有德 李自成 2025-08-21 大顺朝:李自成与明末农民起义的巅峰与终结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大顺朝是一个短暂却极具戏剧性的政权。它崛起于明末的动荡与混乱,以摧枯拉朽之势推翻明朝统治,却又在极短时间内因内外交困而崩溃。这个政权的建立者...
李自成 2025-08-21 刘体纯:大顺余晖中的抗清孤忠在中国明清交替的动荡岁月里,刘体纯(?-1663年)以“陕南王”之名,在秦巴山区与清军展开长达二十年的殊死抗争。这位出身陕北的农民军将领,从李自成麾下的“光山伯...
刘体纯 李自成 2025-08-01 李自成击败孙传庭:明末农民战争的转折点1642年至1643年间,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与明朝名将孙传庭在中原大地展开两次关键战役,最终以起义军全胜告终。这场战略对决不仅摧毁了明朝最后的主力军团,更直...
李自成 孙传庭 2025-07-23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