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魏征是李世民的镜子,他是唐朝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传闻李世民在魏征去世之后把他挖坟鞭尸,是真是假?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历史资料小编一起看下去。
众所周知,一代名相魏徵在人生的道路中侍奉过六主,这在过去是不可原谅的背叛,理应背负历史的骂名,饱受后人的诟病。但魏徵非但没有受到同时代人以及后人的蔑视,反而成为千古直臣和忠臣的典范,被后人尊称为“一代名相”。
据《旧唐书·魏徵传》中记载,魏征去世后,李世民心痛不已,“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镜矣!”魏征还获得唐太宗“人镜”的美誉,还名列凌烟阁功臣第四位。
一代名相魏征,以敢言敢谏闻名。唐太宗李世民,曾将魏征比作是自己的镜子,可见对其的重视程度。魏征死后,李世民为其废朝五日。追赠魏徵为司空、相州都督,谥“文贞”。后来魏征出葬之时,李世民曾率百官相送,并亲自为其撰写碑文。这样的待遇,可谓是极尽哀荣了。

但是,很讽刺的是,为何仅仅才过了半年之后,李世民就下令推倒了魏征的墓碑,并且毁掉了当时衡山公主和魏征长子魏叔玉的婚约。甚至于在野史当中,李世民不光将魏征的墓碑推倒,还将魏征的尸骨挖出来进行鞭尸!
相隔仅仅半年时间,为何会发生如此大的转变?要说起这个问题来,我们就要仔细说说魏征的生平了。
魏征生于公元580年,北周大象二年。在魏征出生一年之后,隋朝建立。从史书上的记载来看,魏征应该是出生在河北的一个士族家庭。不过,和很多人想的不同,魏征其实并不是一开始就跟着李家。最开始的时候,魏征其实是不折不扣的瓦岗派。
大业十三年,当时37岁的魏征,在家乡的郡丞麾下做官。后来隋末大乱,这位郡丞起兵,响应瓦岗李密,魏征也就转投到李密麾下。大业十四年,李密被王世充击败,魏征才随李密投降唐朝。同样是这一年,魏征又在黎阳被窦建德俘虏,不得已在窦建德麾下做了三年的起居主人。
直到公元621年,李世民打垮了窦建德,魏征才得以再次入唐为官。短短四年时间,魏征先后跟了四位主人,也算是命途坎坷了。不过,坎坷的经历,并没有对魏征造成大的伤害,反倒是让他的名气更大了。因为在这四年当中,他曾经分别给几位故主献策。如果李密、窦建德等人,能够采纳魏征的建议,估计就不会失败了。
所以,当魏征入唐之后,太子李建成直接拜其为太子洗马,待遇甚厚。这一年,是武德四年。在接下来的五年里,魏征一直在李建成的麾下尽心尽力,全力辅佐李建成。而魏征的尽心尽力,也给李世民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当时作为秦王的李世民,曾不止一次,险些死在魏征的谋划下。
终于,到了武德九年,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为了争夺储君之位,矛盾日益升级。到了武德九年,玄武门事变爆发。这场手足相残的政变,最后以李世民的胜利而告终,并且将李世民送上的皇帝的宝座。而李世民在登上皇帝位后,对于曾经给自己造成大麻烦的魏征,非但没有疯狂报复,反倒是将其重用。因为曾经敌对,所以李世民深知魏征的才能。
从这一年开始,魏征开始在李世民麾下为官。这一年,魏征47岁。在接下来的十几年里,魏征开始全心全意辅佐李世民。魏征以能言敢谏闻名,经常强硬的对李世民谏言,难免会让李世民觉得不舒服。最激烈的一次,李世民曾经明言要杀了魏征。多亏了长孙皇后的劝诫,李世民才没有这样做,而魏征也得以继续进言。
纵观贞观年间的很多事情,李世民犯过的错误,其实不止一次。但这些错误,大多因为魏征的谏言,防患于未然,没有酿成大祸。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李世民才会对魏征那么看重,将其排在凌烟阁上的第四位。
那么,如此受重视的魏征,为何仅仅去世半年之后,就会被李世民清算呢?这就要说起魏征生前所做的另外几件事情了。魏征敢言敢谏,李世民之所以能一直容忍,除了李世民自身的大度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魏征本人,并不善于结党。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李世民才能容忍魏征的冒犯,因为魏征不会对他的统治造成任何威胁。
但是,魏征为官期间,除了对李世民谏言之外,还做过其他的事情。比如,向李世民推荐人才。魏征曾经向李世民推荐侯君集、杜正伦两人,说他们二人,有宰辅之才。客观来说,魏征的这个推荐,倒也没有错。因为从后来的历史发展来看,这两个人的才能,确实是足以做宰相的。尤其是杜正伦,到了唐玄宗时期,也确实做过宰相。

但问题是,当魏征去世之后,仅仅过了两个月的时间,就发生了一件事。正是这件事的发生,使得魏征本来公平无私的推荐,彻底说不清了。这件事,就是李承乾谋反。魏征去世于公元643年2月11日。仅仅在魏征去世不到半个月之后,就传来了齐王李佑谋反的消息。李佑的谋反,很快就被镇压。到了四月初六,这件事就已经彻底了结,李佑本人也被贬黜为庶人。
但是事情并没有就这样结束。李佑的谋反,间接牵连出了当时作为太子的李承乾。当时在审问李佑案的时候,意外牵连到李承乾的亲信纥干承基。四月初一,纥干承基供出,李承乾竟然也要谋反!最终,李承乾被剥夺了太子位,贬为庶人。
李承乾案发之时,魏征早已去世数月。但这件事,却间接牵扯到了魏征。一方面,魏征曾经是太子李承乾的老师,而且还是李世民亲自指定给李承乾的。另一方面,魏征曾经推荐的侯君集、杜正伦二人,都是太子党最核心的成员。尤其是侯君集,更是太子李承乾的岳父。
如此一来,魏征的位置,也就变得十分尴尬了。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当时盛怒之下的李世民,直接下令,推倒了魏征的墓碑,同时毁掉了魏征长子魏叔玉和衡山公主的婚事。至于挖坟鞭尸一事,仅仅只存在于野史当中,正史并无任何记载。
不过,李世民终究是一代雄主。在暴怒之后,还是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明白是自己冤枉了魏征。贞观十九年,李世民亲征高丽,因为没能一战灭掉高丽,同时战损过大,想起了魏征。明言如果魏征还在,绝不会让他犯这样的错误。在这一年后,李世民命人帮魏征重新立碑,并且以少牢之礼祭奠魏征。一代名臣,终是得以善终。
作为唐太宗李世民麾下的核心将领,侯君集的一生堪称传奇。他既以“灭两国”的战功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又因谋反罪被处决,成为唐朝历史上最具争议的将领之一。其军事才能...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1-10 贞观末局的权谋博弈:李世民为何放武则天一条生路?贞观二十三年(649年)五月,长安城翠微宫内,51岁的唐太宗李世民奄奄一息。面对26岁的才人武则天,这位以玄武门之变登上皇位的铁血帝王,最终选择放她一条生路。这...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1-10 史笔遮掩下的真相:李世民真实死因考辨贞观二十三年五月二十六日深夜,长安城翠微宫含风殿内,五十二岁的唐太宗李世民在剧烈喘息中溘然长逝。这位开创贞观盛世的千古一帝,其死因在《旧唐书》《新唐书》等正史中...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1-07 玄武门之变:李渊为何未能阻拦李世民弑兄戮弟?公元626年7月2日,长安城太极宫北门玄武门下,秦王李世民率部伏击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亲手射杀兄长,随后逼迫父亲李渊退位。这场震惊天下的政变背后,李渊的被动...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1-07 李世民称帝后,罗艺为何选择铤而走险?公元626年,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中射杀太子李建成,两个月后登基称帝,开启贞观之治。然而,这位以“礼贤下士、宽厚仁德”著称的明君,却在即位次年遭遇了开国功臣罗艺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启 2025-11-06 李建成登基后的权力抉择:一场无法避免的兄弟相残在唐朝初年的权力棋局中,太子李建成与秦王李世民的兄弟之争堪称最残酷的政治博弈。若李建成成功登基,他是否会对功高震主的李世民痛下杀手?历史留下的蛛丝马迹与权力逻辑...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李建成 2025-11-04 朱棣与李世民:同为得位不正,口碑缘何天差地别?在中国古代帝王谱系中,唐太宗李世民与明成祖朱棣常被并称“双璧”——二者均以武力夺取皇位,却因治国理念、历史语境与文化记忆的差异,在后世评价中走向截然相反的极端。...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11-03 权力棋局中的生死博弈:李世民与朱棣造反逻辑的深层解构在中国历史上,藩王造反的案例并不鲜见,但唐太宗李世民与明成祖朱棣的两次权力更迭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历史图景。前者以"玄武门之变&quot...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10-30 玄武门惊变:李世民如何以非嫡长子之身登顶皇权公元626年7月2日,长安城玄武门下,李世民亲手射杀胞兄李建成,部将尉迟敬德斩杀李元吉。这场被称为“玄武门之变”的政变,不仅改写了唐朝历史走向,更颠覆了传统嫡长...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李建成 2025-10-30 功高震主与制度桎梏:李渊对李世民复杂态度的深层剖析在隋末乱世中,李渊父子以雷霆之势终结了三百余年的分裂,但唐朝开国史却因玄武门之变的血腥而蒙上阴影。李世民以"天策上将"之姿横...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0-30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