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中,陈寿对三国风云人物多有评价,他对吴国末代君主孙皓的评价是“况皓凶顽,肆行残暴,忠谏者诛,谗谀者进,虐用其民,穷淫极侈,宜腰首分离,以谢百姓。”,也就是他认为孙皓罪大恶极,应该被处决才能谢罪。那么孙皓究竟做了哪些事才导致如此差的评价呢?
一、意外做皇帝,杀害功臣,迫害嫂侄。
孙皓是孙权的孙子,他的父亲孙和本是孙权所立的第一任太子,但是后来被废掉了。那么孙皓是怎么当上吴国皇帝的呢,主要是命好。孙和被废后,孙权立最小儿子孙亮为太子,孙权死后,孙亮继位,但他一直活在权臣的影子里,先是诸葛恪,再是孙峻、孙綝,后来终于被孙綝废掉。孙亮之后是孙休,孙休还是有所作为,他智擒孙綝,铲除权臣,刚要有所作为,却英年早逝。本来孙休死前是立了太子的,只是太子年幼,他的托孤重臣丞相濮阳兴、左将军张布鉴于当时的形势(盟友蜀国刚刚被灭,内部还有叛乱),认为国家需要年长的君主,就违背了孙休意愿,迎立了孙皓为帝。
当初是濮阳兴、张布劝说孙休的皇后朱太后,让她收孙晧为子嗣,好让孙皓继位明正言顺。朱太后说:“我是寡妇人家,怎么会知道社稷安危所该考虑的事,如果这样做可以让吴国不受损失,宗庙可以保全,我同意这样做。”,于是大家就迎立孙晧称帝了,当时孙皓二十三岁。
孙晧坐稳了皇位,就开始骄奢淫逸,无端猜忌,喜好酒色,大小官员都很失望。濮阳兴、张布也私下里感到后悔,孙皓就找理由杀掉了他们。更过分的是,孙晧逼杀孙休的皇后朱氏,也就扶他上位的朱太后。因为朱太后并不是死在正殿,孙皓又是在院中的小屋给她治丧,所以大家都知道朱太后死的不正常,都为她感到悲痛。孙皓还遣送孙休的四个儿子到吴地的小城居住,后来又派人追杀了其中年长的两个。
朱太后、濮阳兴、张布都对孙皓不薄,且无过错,孙皓杀害他们的做法确实很不人性。
二、不恤士卒,铺张浮华,任性而为。
孙皓听信了谄媚的人说的话,大致就是说北方中原民间也中意他做天子,他就一意孤行地带着他的母亲、妻子以及后宫数千人,往洛阳进发,说是要顺应天命。多么荒唐。路上遇到大雪,道路难行,他让兵士们穿着铠甲拿着器仗,近百人拉着车前行,很多兵士都被冻死了。士兵们不堪忍受,都说:“如果遇到敌人,我们就倒戈。”,孙晧听说了,才不得不返回。
后来,孙皓还因为猜忌,用毒酒暗害重臣万彧、留平,虽暗害不成,最终万彧自杀,留平抑郁而终。
孙皓宠信何定,这个何定却是个只会谄媚,投机取巧的人,何定想要给自己的儿子娶少府李勖的女儿,李勖不同意,何定就诬告李勖,孙皓不分真假就直接处死了李勖。
三、残忍滥杀,扰乱民间,残害忠良。
有次孙皓宠爱的妃妾派人到民间抢劫百姓的财物,被司市中郎将陈声绳之以法。这个妃妾将这件事告诉了孙晧,孙晧大怒,找了个由头用烧红的锯子锯断陈声的头。会稽太守车浚爱护百姓,孙皓却说车浚想要树立私人恩信,派人杀了他。尚书熊睦看到孙晧残酷暴虐,稍微劝谏了下,孙晧就派人用刀环撞击杀了他,熊睦最终是体无完肤。
孙晧每次宴请大臣们,每次都命令他们喝的大醉。他设置黄门郎十个人,这些人不参与喝酒,专门在旁边观察大臣们酒后的过失。宴饮结束之后,孙皓根据他们的奏报收拾大臣们,动辄用刑处罚。
孙皓的后宫有数千佳丽了,他还不满足,还是到处选妃子入宫。又引湍流的活水入宫,宫里有妃子宫女让他不满意的,就杀了扔到河里流走。
孙皓的荒唐事数不胜数,他残暴不仁,毫无半点恩惠给百姓,最终晋国伐吴,势如破竹,孙皓无奈投降。如此暴虐的人,晋国却封他为归命侯,还大为赏赐,孙皓也是得以善终。怪不得陈寿在《三国志》中说“既蒙不死之诏,复加归命之宠,岂非旷荡之恩,过厚之泽也哉!”
公元280年,西晋王朝以雷霆之势攻破东吴都城建业(今江苏南京),吴主孙皓面缚请降,标志着自东汉末年黄巾起义以来长达90年的分裂局面彻底终结。这场由晋武帝司马炎主...
孙皓 晋武帝 2025-08-21 濮阳兴字子元:三国东吴权臣的姓名密码与命运沉浮在三国东吴的政治舞台上,濮阳兴(?—264年)是一个极具争议的人物。他官至丞相,却因迎立暴君孙皓而身死族灭,其生平事迹被《三国志》等史籍详细记载。而关于他的姓名...
孙皓 2025-08-19 血色朝堂:东吴末帝孙皓的屠刀与王朝的丧钟东吴末代皇帝孙皓(242年—284年)的统治史,堪称一部以杀戮为底色的权力悲剧。这位264年登基的暴君,在短短16年间以极端手段清洗朝堂,将忠臣良将推向绝路,最...
孙皓 2025-07-10 孙皓“调包”疑云:一场历史与传说的交织在三国历史的末章,东吴末代皇帝孙皓的形象始终笼罩着一层神秘面纱。民间盛传“真孙皓已死,现帝位者乃其舅家子何都”的说法,甚至引发临海太守奚熙起兵讨伐的闹剧。这场持...
孙皓 2025-07-09 丁奉:三国烽烟中的八旬宿将,见证王朝兴衰的“活化石”在三国群雄逐鹿的舞台上,有这样一位武将:他历经孙权、孙亮、孙休、孙皓四代君主,从东汉末年的烽火连天活到西晋初年的天下一统,以85岁高龄见证了整个三国时代的兴衰存...
孙权 孙皓 2025-06-20 三国最坏的人物是谁:历史镜像中的道德困境在三国这个英雄辈出、谋士如云的时代,若要评选“最坏的人物”,注定会陷入罗生门般的争议。曹操的“宁教我负天下人”、董卓的焚掠洛阳、孙皓的酷刑暴政……这些名字如同历...
曹操怎么死的 孙皓 2025-06-18 孙权与孙皓:隔世君王的时空错位在三国东吴的帝王谱系中,孙权与孙皓的名字相隔三十余年,却因特殊的身份关联引发历史遐想。作为东吴基业的开创者与终结者,这对祖孙的命运轨迹在历史长河中形成奇妙交错—...
孙权 孙皓 2025-06-03 西晋灭吴:公元280年的三国终结之战公元280年,随着晋军攻入建业城(今江苏南京),孙吴末代皇帝孙皓面缚投降,持续近六十年的三国鼎立局面正式终结。这场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战役,不仅标志着西晋王朝完成...
孙皓 2025-05-30 韦曜以茶代酒:一盏清茶背后的君臣博弈与历史隐喻公元273年的东吴宫廷宴会上,酒香弥漫中,一位老者端起茶盏,向暴君孙皓遥敬。这杯本应盛满烈酒的器皿,因一则“以茶代酒”的典故,成为中国古代礼仪文化与权力暗流的独...
孙皓 2025-05-16 三国鼎立终章:魏蜀吴的兴亡次第与历史回响公元280年,当西晋水师战船逼近建业城下,东吴末代皇帝孙皓献玺投降时,三国鼎立的格局终于画上句号。这场持续六十年的分裂局面,其终结顺序暗含着历史发展的必然逻辑—...
孙皓 2025-04-30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