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达被诸葛亮害死纯粹就是自己的原因造成的,他是个反复无常的人,对谁都不忠心。孟达先是投靠了刘璋,之后又是刘备。在荆州之战之后见势不妙又想着投靠曹魏。不过在曹丕死了之后,见自己的处境很不好,又想着再次联系诸葛亮,想要回归蜀汉。最终孟达被司马懿所灭,最终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孟达的死与诸葛亮有着直接的关系,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是怎么回事。
孟达是和张松、法正一起密谋将益州献给刘备的人。他和法正一起奉刘璋之命迎接刘备入川,可是耐人寻味的是,刘备让法正把部下交给孟达留守荆州,却只带法正一人入川。法正在刘备的手下得到了施展才华的机会,为刘备立下汗马功劳,得到了刘备的器重和提拔。而与法正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孟达则留守荆州,一事无成。
在汉中之战后,刘备命令孟达北攻房陵。在孟达夺取房陵后,又继续向上庸进攻。刘备在这时怕孟达独自难以夺取上庸,派出了他的义子刘封前来。但是刘封的前来,是有着统领孟达的命令的,这样孟达就成为了刘封的部下。从刘备对孟达的任用,我们可以感觉到一丝不信任的意味。
在襄樊之战中,刘封、孟达拒绝了关羽的求援。在关羽覆亡之后,孟达感到大事不妙,于是以遭受刘封不公正待遇的理由,投奔了曹魏。在曹魏阵营中,孟达得到了曹丕的欣赏,对他委以重任,担任房陵、上庸、西城合并后的新城太守。孟达从此位于魏蜀吴三国的交界,俨然自成独立王国。
可是好景不长,随着曹丕和朝中对孟达的支持者相继死去,孟达感到了一种威胁。他害怕遭到朝中政敌的陷害,于是开始另寻出路。他周旋于魏蜀吴三国之间,企图利用自己地盘的特殊位置,来拥兵自重。他和诸葛亮、李严等人书信往来,表达了想要回归蜀汉的愿望。
正当孟达自以为得计的时候,一个人的出现打破了他的迷梦。一个叫郭模的人从蜀汉来投降曹魏,这个人来到和孟达有仇隙的魏兴太守申仪那里,把孟达企图反叛的密谋和盘托出。这使得孟达遭受了灭顶之灾。司马懿没有请示曹魏的皇帝,就紧急发兵昼夜兼程赶往上庸,打了孟达一个措手不及。
司马懿将自己的兵力分为八道进攻,日夜不停地发动强攻。在短短的十六天时间里,司马懿就攻破上庸,斩杀了孟达。那么,向申仪告发孟达谋反的郭模是何许人也?原来他是诸葛亮派去诈降的,那么诸葛亮这么做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诸葛亮出卖孟达,最主要的原因还是逼迫孟达起兵造反。如果结合诸葛亮当时的行动,就可以看出他真实的目的。在孟达败亡不久之后,诸葛亮就开始了他的第一次北伐。而孟达的起兵,是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的重要一环。
虽然孟达遭到司马懿的攻打遭受了失败,可是他却牵制了司马懿的主力。在诸葛亮出兵祁山的时候,整个曹魏的注意力还关注在上庸地区。司马懿还在忙着处理孟达的遗留问题,他将孟达的部下遣散,并且处理申仪的问题。这使得诸葛亮北伐的时候,司马懿和他的部下无法对陇西进行增援,这就减轻了诸葛亮的压力。
不过,如果仅仅是为了减轻自身的军事压力,就小看了诸葛亮逼迫孟达造反的意义。诸葛亮采取的行动,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对于孟达造反的时间有着精准的预算。如同孟达所说的,他预计司马懿在得知消息后,往返请示皇帝,并且整顿人马的时间,正好和他出兵北伐遥相呼应。
如果孟达造反的时间,和诸葛亮北伐的时间相呼应,将会给诸葛亮的北伐战争带来极大的优势。以孟达的才能和他的兵力,仅靠司马懿的兵力是不能很快镇压下去的。由于上庸的地理位置,对曹魏的统治中心威胁极大,曹魏不得不把大批的兵力投入到上庸方向。这样,张郃的中央机动兵团就不可能投入到陇西地区,街亭之战也就不可能发生了。
那么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取得胜利将会易如反掌。在这种情况下,诸葛亮根本就不需要采纳魏延的“子午谷奇谋”,这也是诸葛亮拒绝魏延建议的原因。但是,让诸葛亮没有想到的是,司马懿的当机立断,迅速镇压了孟达的叛乱,使得诸葛亮的如意算盘遭到了破产。
如果从道义的角度来看,诸葛亮虽然是为了北伐的成功,用阴谋手段出卖了孟达,似乎有点说不过去。可是,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孟达的死亡是他的咎由自取,不能仅仅责怪诸葛亮。
有人说,诸葛亮要陷害孟达是公报私仇。因为孟达攻打房陵的时候,杀死了诸葛亮的姐夫蒯祺。在《三国志刘封传》中记载,孟达攻打房陵时,蒯祺被孟达的部下所害。这个“害”字背后的十分耐人寻味。应该是孟达采取了不人道的手段,杀死了蒯祺。
但是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蜀汉政权的实际掌控者,诸葛亮不应该是那种小肚鸡肠的人。他不会因为要为姐夫报仇,就置孟达于死地。因为对于孟达这样两面三刀的人,诸葛亮都可以放弃前嫌,为了蜀汉的利益对他坦诚相待。在诸葛亮和孟达进行联系的时候,他的手下费诗就曾经在诸葛亮的面前大发脾气,诸葛亮也隐忍了下来。
但是诸葛亮在最后还是采取了阴谋手段对待孟达,这主要是因为孟达自身的原因。孟达此人本来就反复无常,在魏蜀吴之间反复摇摆。他只注重自己的利益,根本就无视所谓的忠义道德。他之所以和诸葛亮联系,只是因为在曹魏的处境不佳,想为自己留条后路。
这就使得孟达的行为首鼠两端,他只是和诸葛亮虚与委蛇,却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动作。孟达的如意算盘是,利用自己位处魏蜀吴三国交界的位置,通过与三国的周旋,来保证自己的荣华富贵。诸葛亮在与孟达交往许久后,看透了孟达的心思,对他感到了失望。因此,在诸葛亮发动第一次北伐的时候,他对于孟达会主动配合自己不抱任何幻想。
因此,诸葛亮才会按照算准的时间,用诈降计来逼迫孟达起兵造反。这样,孟达才会起到配合自己北伐的作用。即便是孟达起兵造反失败,也会为蜀汉除掉一个反复无常的强敌。这么一举两得的事情,诸葛亮自然何乐不为。因此,孟达的死因,表面上是因为诸葛亮的出卖,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他两面三刀的性格,让他自寻死路。
孟达在诸葛亮发动第一次北伐前不久,被诸葛亮采用诈降计出卖,遭到了司马懿的镇压。司马懿出乎孟达的意料,没有经过请示,就日夜兼程赶到上庸。在日夜强攻之下,孟达很快就兵败被杀。
诸葛亮使用计谋,主要是想逼迫孟达起兵造反,配合自己的北伐。如果孟达按照诸葛亮计算的时间起兵,正好能够和诸葛亮北伐的时间相呼应。这样,诸葛亮就能够在北伐中得到极大的助力。只是因为司马懿的机断处置,才使得诸葛亮的谋划落了空。
如果孟达真的有诚意去投奔蜀汉,诸葛亮也不会采取这样的手段。但是孟达此人唯利是图,做事两面三刀。他并不是诚心诚意地投靠蜀汉,也不可能与诸葛亮坦诚相待,在北伐中配合诸葛亮。相反,他在上庸,是蜀汉的一个心腹之患。诸葛亮在无可奈何之下,只能采取逼迫的谋略,让孟达走上了反叛的道路。可以说,孟达的死,是他变相的自取灭亡。
公元273年的东吴宫廷宴会上,酒香弥漫中,一位老者端起茶盏,向暴君孙皓遥敬。这杯本应盛满烈酒的器皿,因一则“以茶代酒”的典故,成为中国古代礼仪文化与权力暗流的独...
孙皓 2025-05-16 曹氏三代:从乱世枭雄到帝国奠基者的权力接力三国时期,曹氏家族以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为根基,历经曹操、曹丕、曹叡三代经营,从地方豪强崛起为北方霸主,最终奠定曹魏政权基础。这一家族的兴衰史,既是个人能力的...
曹操怎么死的 曹丕 2025-05-16 郤正试探刘禅:乱世忠臣的无奈与智慧在三国鼎立的动荡时代,蜀汉末代皇帝刘禅的命运充满了波折。而在这段历史中,秘书令郤正对刘禅的试探,不仅揭示了乱世中臣子的忠诚与智慧,也映照出蜀汉政权末期的复杂局势...
刘禅 2025-05-16 曹昂若存:曹丕帝业之路的断崖困境曹昂作为曹操长子,其身份承载着嫡长子继承制的天然优势。建安二年宛城之战前,曹昂已具备举孝廉资格,此乃汉代察举制下人才选拔的核心标准。其十岁随军出征、十五岁参与军...
曹操怎么死的 曹丕 2025-05-16 三国智商巅峰:智谋群英中的璀璨星辰三国时期,英雄豪杰辈出,谋士智囊云集。在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中,究竟谁才是智商最高的人,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不同观点交织,让这一话题充满争议与魅力。贾诩:乱...
贾诩 2025-05-15 甄宓与甄姬:历史与文化中的身份辨析在探讨三国时期的历史人物时,甄宓与甄姬这两个名字常常被提及,甚至有人将二者混为一谈。然而,从真实的历史资料出发,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甄宓与甄姬并非同一人,而是存...
甄宓是谁的妻子 2025-05-15 流星坠地时:司马懿如何终结辽东割据四十八年公元238年8月,辽东襄平城(今辽宁辽阳)的夜空被流星划破,这道天象异变恰似公孙渊政权的命运注脚。当司马懿的魏军在流星坠落处斩杀公孙渊父子时,这场持续四十八年的...
司马懿 2025-05-14 史实辨伪:刘胜汉景帝血脉的铁证与流言澄清在近年网络历史讨论中,"刘胜并非汉景帝之子"的谣言甚嚣尘上,部分观点甚至以"刘备伪造家谱&quot...
刘备 2025-05-14 曹爽与司马懿:权力棋局中的格局博弈与历史分野公元239年,魏明帝曹叡病逝前夕,一场牵动曹魏政局走向的托孤布局悄然展开。大将军曹爽与太尉司马懿并列为辅政大臣,这场看似平衡的权力分配,实则埋下了日后惊心动魄的...
曹叡 司马懿 2025-05-13 东吴四英杰:江东政权的四大支柱在东汉末年及三国早期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中,东吴政权能够崛起并占据一方,离不开众多杰出人才的辅佐。其中,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四人,因其卓越的才能和对东吴政权建立...
周瑜 吕蒙 2025-05-13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