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达被诸葛亮害死纯粹就是自己的原因造成的,他是个反复无常的人,对谁都不忠心。孟达先是投靠了刘璋,之后又是刘备。在荆州之战之后见势不妙又想着投靠曹魏。不过在曹丕死了之后,见自己的处境很不好,又想着再次联系诸葛亮,想要回归蜀汉。最终孟达被司马懿所灭,最终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孟达的死与诸葛亮有着直接的关系,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是怎么回事。
孟达是和张松、法正一起密谋将益州献给刘备的人。他和法正一起奉刘璋之命迎接刘备入川,可是耐人寻味的是,刘备让法正把部下交给孟达留守荆州,却只带法正一人入川。法正在刘备的手下得到了施展才华的机会,为刘备立下汗马功劳,得到了刘备的器重和提拔。而与法正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孟达则留守荆州,一事无成。
在汉中之战后,刘备命令孟达北攻房陵。在孟达夺取房陵后,又继续向上庸进攻。刘备在这时怕孟达独自难以夺取上庸,派出了他的义子刘封前来。但是刘封的前来,是有着统领孟达的命令的,这样孟达就成为了刘封的部下。从刘备对孟达的任用,我们可以感觉到一丝不信任的意味。
在襄樊之战中,刘封、孟达拒绝了关羽的求援。在关羽覆亡之后,孟达感到大事不妙,于是以遭受刘封不公正待遇的理由,投奔了曹魏。在曹魏阵营中,孟达得到了曹丕的欣赏,对他委以重任,担任房陵、上庸、西城合并后的新城太守。孟达从此位于魏蜀吴三国的交界,俨然自成独立王国。
可是好景不长,随着曹丕和朝中对孟达的支持者相继死去,孟达感到了一种威胁。他害怕遭到朝中政敌的陷害,于是开始另寻出路。他周旋于魏蜀吴三国之间,企图利用自己地盘的特殊位置,来拥兵自重。他和诸葛亮、李严等人书信往来,表达了想要回归蜀汉的愿望。
正当孟达自以为得计的时候,一个人的出现打破了他的迷梦。一个叫郭模的人从蜀汉来投降曹魏,这个人来到和孟达有仇隙的魏兴太守申仪那里,把孟达企图反叛的密谋和盘托出。这使得孟达遭受了灭顶之灾。司马懿没有请示曹魏的皇帝,就紧急发兵昼夜兼程赶往上庸,打了孟达一个措手不及。
司马懿将自己的兵力分为八道进攻,日夜不停地发动强攻。在短短的十六天时间里,司马懿就攻破上庸,斩杀了孟达。那么,向申仪告发孟达谋反的郭模是何许人也?原来他是诸葛亮派去诈降的,那么诸葛亮这么做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诸葛亮出卖孟达,最主要的原因还是逼迫孟达起兵造反。如果结合诸葛亮当时的行动,就可以看出他真实的目的。在孟达败亡不久之后,诸葛亮就开始了他的第一次北伐。而孟达的起兵,是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的重要一环。
虽然孟达遭到司马懿的攻打遭受了失败,可是他却牵制了司马懿的主力。在诸葛亮出兵祁山的时候,整个曹魏的注意力还关注在上庸地区。司马懿还在忙着处理孟达的遗留问题,他将孟达的部下遣散,并且处理申仪的问题。这使得诸葛亮北伐的时候,司马懿和他的部下无法对陇西进行增援,这就减轻了诸葛亮的压力。
不过,如果仅仅是为了减轻自身的军事压力,就小看了诸葛亮逼迫孟达造反的意义。诸葛亮采取的行动,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对于孟达造反的时间有着精准的预算。如同孟达所说的,他预计司马懿在得知消息后,往返请示皇帝,并且整顿人马的时间,正好和他出兵北伐遥相呼应。
如果孟达造反的时间,和诸葛亮北伐的时间相呼应,将会给诸葛亮的北伐战争带来极大的优势。以孟达的才能和他的兵力,仅靠司马懿的兵力是不能很快镇压下去的。由于上庸的地理位置,对曹魏的统治中心威胁极大,曹魏不得不把大批的兵力投入到上庸方向。这样,张郃的中央机动兵团就不可能投入到陇西地区,街亭之战也就不可能发生了。
那么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取得胜利将会易如反掌。在这种情况下,诸葛亮根本就不需要采纳魏延的“子午谷奇谋”,这也是诸葛亮拒绝魏延建议的原因。但是,让诸葛亮没有想到的是,司马懿的当机立断,迅速镇压了孟达的叛乱,使得诸葛亮的如意算盘遭到了破产。
如果从道义的角度来看,诸葛亮虽然是为了北伐的成功,用阴谋手段出卖了孟达,似乎有点说不过去。可是,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孟达的死亡是他的咎由自取,不能仅仅责怪诸葛亮。
有人说,诸葛亮要陷害孟达是公报私仇。因为孟达攻打房陵的时候,杀死了诸葛亮的姐夫蒯祺。在《三国志刘封传》中记载,孟达攻打房陵时,蒯祺被孟达的部下所害。这个“害”字背后的十分耐人寻味。应该是孟达采取了不人道的手段,杀死了蒯祺。
但是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蜀汉政权的实际掌控者,诸葛亮不应该是那种小肚鸡肠的人。他不会因为要为姐夫报仇,就置孟达于死地。因为对于孟达这样两面三刀的人,诸葛亮都可以放弃前嫌,为了蜀汉的利益对他坦诚相待。在诸葛亮和孟达进行联系的时候,他的手下费诗就曾经在诸葛亮的面前大发脾气,诸葛亮也隐忍了下来。
但是诸葛亮在最后还是采取了阴谋手段对待孟达,这主要是因为孟达自身的原因。孟达此人本来就反复无常,在魏蜀吴之间反复摇摆。他只注重自己的利益,根本就无视所谓的忠义道德。他之所以和诸葛亮联系,只是因为在曹魏的处境不佳,想为自己留条后路。
这就使得孟达的行为首鼠两端,他只是和诸葛亮虚与委蛇,却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动作。孟达的如意算盘是,利用自己位处魏蜀吴三国交界的位置,通过与三国的周旋,来保证自己的荣华富贵。诸葛亮在与孟达交往许久后,看透了孟达的心思,对他感到了失望。因此,在诸葛亮发动第一次北伐的时候,他对于孟达会主动配合自己不抱任何幻想。
因此,诸葛亮才会按照算准的时间,用诈降计来逼迫孟达起兵造反。这样,孟达才会起到配合自己北伐的作用。即便是孟达起兵造反失败,也会为蜀汉除掉一个反复无常的强敌。这么一举两得的事情,诸葛亮自然何乐不为。因此,孟达的死因,表面上是因为诸葛亮的出卖,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他两面三刀的性格,让他自寻死路。
孟达在诸葛亮发动第一次北伐前不久,被诸葛亮采用诈降计出卖,遭到了司马懿的镇压。司马懿出乎孟达的意料,没有经过请示,就日夜兼程赶到上庸。在日夜强攻之下,孟达很快就兵败被杀。
诸葛亮使用计谋,主要是想逼迫孟达起兵造反,配合自己的北伐。如果孟达按照诸葛亮计算的时间起兵,正好能够和诸葛亮北伐的时间相呼应。这样,诸葛亮就能够在北伐中得到极大的助力。只是因为司马懿的机断处置,才使得诸葛亮的谋划落了空。
如果孟达真的有诚意去投奔蜀汉,诸葛亮也不会采取这样的手段。但是孟达此人唯利是图,做事两面三刀。他并不是诚心诚意地投靠蜀汉,也不可能与诸葛亮坦诚相待,在北伐中配合诸葛亮。相反,他在上庸,是蜀汉的一个心腹之患。诸葛亮在无可奈何之下,只能采取逼迫的谋略,让孟达走上了反叛的道路。可以说,孟达的死,是他变相的自取灭亡。
东汉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汉献帝颁布诏书,以"功德极天际地"为由晋封曹操为魏王。这一看似寻常的册封仪式,实则是曹操权...
曹操怎么死的 2025-09-25 借荆州:孙权的战略棋局与利益权衡三国鼎立前夕,荆州作为长江中游的战略要冲,成为曹、孙、刘三方争夺的焦点。赤壁之战后,刘备以“借荆州”为名实际控制南郡、武陵、零陵等地,而孙权虽表面“出借”,实则...
孙权 刘备 2025-09-25 高平陵之变:蒋济为何会被活活气死?公元249年,曹魏正始十年,一场改变三国格局的政变在高平陵悄然上演。司马懿趁曹爽兄弟陪同魏帝曹芳祭拜明帝陵墓之机,发动兵变控制洛阳,史称“高平陵之变”。在这场权...
司马懿 2025-09-25 荀彧与司马懿:东汉末年智谋双璧的巅峰对决东汉末年,天下分崩离析,群雄逐鹿中原。在这场历史大变局中,荀彧与司马懿作为曹魏阵营的两大智囊,以截然不同的政治立场与谋略风格,在史册上刻下浓墨重彩的印记。前者以...
荀彧 司马懿 2025-09-25 腹中鳞甲:成语典故与陈震的传奇人生“腹中鳞甲”出自《三国志·蜀志·陈震传》,是诸葛亮在弹劾李严时使用的成语,其核心语义以“鳞甲”比喻人内心狡诈多变的特质,指代那些表面平和却暗藏算计的险恶居心。这...
诸葛亮 2025-09-25 刘备前期的“困局”:并非昏招频出,而是时势与格局的双重桎梏在三国历史的叙事中,刘备的形象常被简化为“三顾茅庐”前的落魄诸侯与得诸葛亮后的雄主。这种对比虽凸显了诸葛亮的战略价值,却也掩盖了刘备早期创业的真实困境——他并非...
诸葛亮 刘备 2025-09-25 诸葛亮七星灯借命被魏延打翻:魏延是故意的吗?在《三国演义》的宏大叙事中,诸葛亮七星灯借命被魏延打翻的情节,犹如一颗投入历史长河的石子,激起层层涟漪,引发了后世无数人的猜测与讨论。这一事件不仅关乎诸葛亮个人...
诸葛亮 2025-09-25 魏延胆敢扑灭诸葛亮的七星灯:魏延的胆子到底有多大?在《三国演义》的宏大叙事中,诸葛亮七星灯借命被魏延扑灭的情节,犹如一颗投入历史长河的石子,激起层层涟漪。这一事件不仅关乎诸葛亮个人的命运,更牵扯到蜀汉政权的内部...
诸葛亮 2025-09-25 历史回响:诸葛亮与刘备的相遇——年龄背后的时代抉择公元207年的隆中草庐,一场改变三国格局的对话在27岁的诸葛亮与47岁的刘备之间展开。这场被后世称为“三顾茅庐”的相遇,不仅奠定了蜀汉政权三十八年的基业,更成为...
诸葛亮 刘备 2025-09-25 知难而进:诸葛亮北伐的深层逻辑与历史必然性公元228年至234年,诸葛亮五次率军穿越秦岭山脉,以“兴复汉室”为旗号对曹魏发动北伐。这场持续七年的军事行动,在《三国志》中仅留下“凡五丈原之役,亮分兵屯田,...
诸葛亮 2025-09-25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