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括真的只会“纸上谈兵”是一个无能之辈吗?你真的了解赵括实力吗?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双方近百万大军对峙,打消耗战,从两国的支撑能力来说,赵国肯定是要逊色秦国的。廉颇被换是因为坚守不出,而赵王十分反感坚守不出。要知道,赵国当时接受上党后是处于防守方,是防守方的国王希望出击决战。3.换赵括和主动出击此二者都未必是错的。(其实这是显然的,说这二者错误的必是事后诸葛亮,说赵括无能主要是集中于战术上出击被围,而不是主动进攻的战略目标有问题)
秦国的反间计实事尚存争议,但是至少是明确知道赵国换将的,而且廉颇作战的特点太明显,所以换将后的行动秦国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简而言之,秦国对赵国即将采取的动作把握比较大,围歼战也必然是提前做了充分准备的。然后赵括并不知道对面白起已经来了!赵国在情报上的亏输所产生的影响是可能十分巨大的。赵括极有可能在这上面吃了大亏,因为即便是王能够构想出围歼40万人的计划,凭他的资历也不一定敢实施。
接下来说战术上的几点看法:看到这里可能有人说我要为赵括洗地了。其实我也认为仗打输了他负主要责任这个毫无疑问,我也不能确定他其实很有能力,但是我反对说他无能,因为说他无能绝对缺少依据。开头第一部分我所提出的是赵括此战面临的难度,这并不是考试做卷子,大家公平竞赛,赵括从一开始背负着必然出击的使命和情报不对称的劣势,处境已经是很凶险了,当然以后他还会有别的困难。
以下我要讨论战术上的,我猜测赵括做的每一步的理由。不想证明他很强,只想试图理解一个统兵40万的主帅不是弱智。见仁见智,大家海涵!1.尽数出击,深追佯装失败的敌人。首先赵括不知道秦军是做了周密准备的,而据守三年突然出击,他想兵贵神速,希望打敌方一个措手不及,而且当时是秦军的也是出击状态,谁也不知道快速追击是不是就能撵上秦军主力,毕竟倾巢出动就是要找到对方主力决战。(八义的事情不见于正史,如果是真的,那么赵括在这上面就是结结实实低能,人尽可喷)
其次更关键的一点,秦军也是四十万,而赵军这次倾巢出动,我猜赵括只做两手准备,第一主力野战,第二列阵攻坚,他应该是完全排除了秦军围歼他的可能。1.双方人数差不多,兵法曰十则围之,所以不可能。2.我军突然主力全数出击,秦军第一时间肯定是收缩防守,怎可能从容派兵包抄呢。3.王鸽的能力和资历,不会做出如此胆大的军事部署。(我猜的2和3都源于情报的失败,接下来单独说说1)
没有考虑后方被包抄的可能这里只说刚才三点中的第一点。我猜赵括想40万人断然不可能包围40万人,这也是大家黑赵括一个核心点。历史上记载,白起出了一支奇兵,夺取了赵军后方的白里石长城。另出了一支骑兵隔断了赵军。然后就把赵军困住了,因为守住了交通要道且切断了粮道,从而达到了围困赵军的目的。然而有两个疑点解释不通
秦国袭击赵国后方的奇兵不过3万人,而赵括出征的时候是留守了大概5万人的,这三万人何以能够突袭掉赵军5万人的防线?更大的问题是如果秦军是3万人突袭的,那么以后守赵国百里石壁垒的也是3万人,秦军能3万人攻下5万人守的壁垒,那么赵军分兵5万反攻就更不难了吧?那么所谓腹背受敌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
在战国末年的历史长卷中,樊於期是一个被血色浸染的名字。这位秦国叛将的命运轨迹,从咸阳宫阙到燕国边陲,最终定格在咸阳城外的血色黎明。他的故事不仅是个人命运的悲歌,...
樊於期 2025-09-16 孙膑的妻子与后代:历史迷雾中的家族轮廓孙膑,战国时期齐国著名军事家,以“围魏救赵”“马陵道歼庞涓”等经典战役闻名于世。然而,相较于其辉煌的军事成就,他的家庭生活却笼罩在历史迷雾之中。关于孙膑的妻子与...
庞涓 孙膑 2025-09-15 孟尝君屠县:名士光环下的残暴真相战国时期,齐国孟尝君田文以“广纳贤士、礼贤下士”闻名,门下食客最多时达三千余人,与魏国信陵君、赵国平原君、楚国春申君并称“战国四公子”。然而,这位以仁义著称的贵...
孟尝君 田文 2025-09-12 泓水之战:千年古战场的现实启示公元前638年的泓水河畔,宋襄公高举“仁义”大旗,面对渡河未竟的楚军严守“不鼓不成列”的古礼,最终以惨败收场。这场看似规模不大的战役,不仅终结了宋国争霸中原的野...
宋襄公 启 2025-09-11 楚王问鼎:春秋霸权与礼制崩坏的交响公元前606年,洛阳南郊的周王畿上空阴云密布。楚庄王亲率大军陈兵周疆,在九鼎陈列的明堂前,这位南方霸主突然发问:“九鼎之大小轻重几何?”此言一出,周大夫王孙满握...
楚庄王 2025-09-10 千年运脉:大运河开凿的历史意义与文明回响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在长江与淮河之间挥动第一锹泥土,邗沟的诞生不仅拉开了中国运河文明的序幕,更在2500余年的岁月中,将这条人工水道锻造成中华文明的精神动脉...
夫差 2025-09-09 卜商:孔子门下的文学巨擘与经学传承者卜商,字子夏,尊称“卜子”或“卜子夏”,是春秋末期晋国温邑(今河南温县黄庄镇卜杨门村)人,作为孔子晚年最杰出的弟子之一,他以“文学”科高才生的身份位列“孔门十哲...
孔子 卜商 2025-09-09 弦歌东周:孔子与苌弘的师道传奇公元前518年的洛阳城,34岁的孔子携弟子南宫敬叔踏入周王室观星台。这位鲁国士人不会想到,此行将遇见改变其音乐思想的关键人物——周敬王内史大夫苌弘。这场跨越地域...
孔子 2025-09-08 孔子与子贡:误解与深意的交织——探析“孔子不喜欢子贡”的真相在《论语》的记载中,子贡作为孔子门下“言语科”的杰出代表,以巧言善辩、悟性极高著称,其名字出现频次甚至超过颜回。然而,史书中却流传着“孔子不喜欢子贡”的说法,这...
颜回 孔子 2025-09-08 颜回姓曹为何称“颜回”:姓氏与名字背后的文化密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姓氏不仅是家族血缘的标识,更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春秋末期鲁国思想家颜回,作为孔子最得意的弟子,其姓氏“曹”与名字“回”的组合,看似矛盾,...
颜回 孔子 2025-09-08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