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齐桓公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我饿!”
想必这两个字一代霸主齐桓公最后的遗言,任谁也不会想到,一个曾经叱咤风云的人物,最终竟落得个惨死下场,蛆虫遍及全身也无人为其收尸,怎一个惨字了得!
齐桓公,姜姓,吕氏,名小白(为什么一提到小白,我就会想到小新?),公元前686年,小白与公子纠争夺君主之位终取得胜利,自此做了齐国国君,称“桓公”。
在优秀员工管仲的辅佐下齐桓公励精图治四十载,使齐国一跃成为春秋时期最富有的上市公司。
在外交方面,齐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一手好牌,藉以笼络团结中原各诸侯,并受到中原诸侯们的拥戴和信赖。
纵观齐桓公大半生,真可谓文治武功盛极一时,要不然也不能把齐国打造成最具实力的第一盟主国。
照理说这样的人,应该落个好下场,起码可以风光大葬。那料想死的还不如个草民有尊严,下场竟是活活饿死。不但如此,还让蛆虫把他吃了。
公元前645年,优秀老员工管仲已经病得起不来炕,齐桓公拖着老迈不堪的身子去探望这位臣子兼旧友。
管仲在上气不接下气,眼看就要断气之前,对齐桓公说了一番肺腑良言,他奉劝齐桓公远离易牙、竖刁、开方三人。告诫桓公这三个人是小人,不能委以重任,不能过于信任。
不曾想他这番话让齐桓公很不爱听,这三个都是他的宠臣,自己与他三个就好似小新与风间、正男和阿呆的关系。
因此他不服气地回敬道:“易牙将亲生子烹了给寡人做食物,表明他爱寡人胜过爱他儿子,为何不能信任?”
管仲道:“人世间最大的亲情莫如爱子,他对亲生子都不珍惜,怎会珍惜国君你呢?”
齐桓公对这番话不屑一顾,他给出的理由是易牙不爱儿子,但一定不会不爱自己,自己比他儿子还儿子。
接着他又反驳道:“竖刁割自己的肉给寡人吃,证明他爱寡人胜于爱自己,为何不能信任。”
管仲说:“此人连受之于父母的皮肉都不爱惜,怎会爱国君你呢?”
齐桓公仍觉得管仲这番话不妥,竖刁不爱自己的父母,不等于不爱自己,自己比他爹还爹。
要说齐桓公这辈子也够本了,吃了两次人肉,不知道这老家伙是不是吃上瘾了,还是吃糊涂了,根本听不进好良言。
他又反驳道:“开方本是卫国公子,他为了寡人连太子位都不要了,他父母死了他都不回去奔丧,这不正说明他爱寡人胜过他的父母,为何不能信任?”
管仲说:“人世间最亲近的人莫过于父母,他父母死了他都不回去奔丧,这样对待父母的人,怎么会爱国君你呢?”
齐桓公此时已经压制不住自己的怒火了,他愤愤起身离去,他不允许管仲污蔑他的三个小伙伴,自己与他们断背山式的君臣之爱是不允许任何人诋毁的。
他走后,管仲带着无限哀怨和无奈闭上了眼睛,在公元前他的人生从此Game over。
有道是好良言难劝该死鬼,管仲临时前的“诅咒”很快在公元前643年应验了。那一年,齐桓公病倒了,他躺在榻上起不来,三小人的机会来了。
易牙、竖刁以他的名义发出告示,禁止任何人入宫,并堵住齐宫大门,在大门外垒砌一道高墙,谁敢进来谁就死。
可怜的小白躺在榻上痛苦地哀嚎,身边连一个侍人都没有,想喝口水都办不到。卫公子开方带着上千户齐国居民去了卫国,朝廷变成了易牙、竖刁的天下,他们根本记不起还有个待死的老人叫齐桓公。
而齐桓公的五个儿子此时对于以往严苛且威严不可侵犯的父亲不闻不问,而是为了争夺权位相互攻杀。
结果,齐桓公的尸体在寿宫整整搁置了67天,尸体生满蛆虫也无人收葬。可叹一代霸主竟落得如此田地,真是可悲至极啊。若他到了阴曹见了管仲会不会对自己的固执而感到惭愧呢?
齐桓公晚年的悲剧如长鸣之警钟,时刻提醒世人要听人良言相劝,注意身边的小人,不要认为别人对你好,你就感动得一塌糊涂,给你鸡汤喝,说不定里面有毒。而应用常情、常理去推理,才可下定论,不让小人趁虚而入!
孙膑,战国时期齐国著名军事家,以“围魏救赵”“马陵道歼庞涓”等经典战役闻名于世。然而,相较于其辉煌的军事成就,他的家庭生活却笼罩在历史迷雾之中。关于孙膑的妻子与...
庞涓 孙膑 2025-09-15 孟尝君屠县:名士光环下的残暴真相战国时期,齐国孟尝君田文以“广纳贤士、礼贤下士”闻名,门下食客最多时达三千余人,与魏国信陵君、赵国平原君、楚国春申君并称“战国四公子”。然而,这位以仁义著称的贵...
孟尝君 田文 2025-09-12 泓水之战:千年古战场的现实启示公元前638年的泓水河畔,宋襄公高举“仁义”大旗,面对渡河未竟的楚军严守“不鼓不成列”的古礼,最终以惨败收场。这场看似规模不大的战役,不仅终结了宋国争霸中原的野...
宋襄公 启 2025-09-11 楚王问鼎:春秋霸权与礼制崩坏的交响公元前606年,洛阳南郊的周王畿上空阴云密布。楚庄王亲率大军陈兵周疆,在九鼎陈列的明堂前,这位南方霸主突然发问:“九鼎之大小轻重几何?”此言一出,周大夫王孙满握...
楚庄王 2025-09-10 千年运脉:大运河开凿的历史意义与文明回响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在长江与淮河之间挥动第一锹泥土,邗沟的诞生不仅拉开了中国运河文明的序幕,更在2500余年的岁月中,将这条人工水道锻造成中华文明的精神动脉...
夫差 2025-09-09 卜商:孔子门下的文学巨擘与经学传承者卜商,字子夏,尊称“卜子”或“卜子夏”,是春秋末期晋国温邑(今河南温县黄庄镇卜杨门村)人,作为孔子晚年最杰出的弟子之一,他以“文学”科高才生的身份位列“孔门十哲...
孔子 卜商 2025-09-09 弦歌东周:孔子与苌弘的师道传奇公元前518年的洛阳城,34岁的孔子携弟子南宫敬叔踏入周王室观星台。这位鲁国士人不会想到,此行将遇见改变其音乐思想的关键人物——周敬王内史大夫苌弘。这场跨越地域...
孔子 2025-09-08 孔子与子贡:误解与深意的交织——探析“孔子不喜欢子贡”的真相在《论语》的记载中,子贡作为孔子门下“言语科”的杰出代表,以巧言善辩、悟性极高著称,其名字出现频次甚至超过颜回。然而,史书中却流传着“孔子不喜欢子贡”的说法,这...
颜回 孔子 2025-09-08 颜回姓曹为何称“颜回”:姓氏与名字背后的文化密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姓氏不仅是家族血缘的标识,更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春秋末期鲁国思想家颜回,作为孔子最得意的弟子,其姓氏“曹”与名字“回”的组合,看似矛盾,...
颜回 孔子 2025-09-08 狐突:春秋忠臣与晋文公血脉的双重见证在春秋时期晋国的历史长河中,狐突的名字与晋文公重耳的传奇命运紧密交织。作为晋献公的岳父、重耳的外祖父,狐突不仅以忠诚与智慧辅佐家族,更以“教子不二”的刚烈气节成...
晋文公 2025-09-08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