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贾诩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贾诩有着毒士之名,贾诩到底毒在什么地方?贾诩这个称号是怎么来的?
荀攸、贾诩,庶乎算无遗策,经达权变,其良、平之亚欤!—《三国志》
这是陈寿在《三国志》之对贾诩的评价,将他比作张良、陈平之类的人物。张良是汉初三杰之一,陈平也是刘邦平定天下的重要助力之一,这个评价不可谓不高。但是后人关注贾诩的并不是“其良、平之亚欤”,而是他的另一个称呼---“毒士”。
三国时期,比较厉害的谋士人们都会对他们冠以“绰号”,如卧龙诸葛亮、凤雏庞统、冢虎司马懿等,都有他特定的含义。那贾诩这个“毒士”到底有多“毒”呢?
计谋毒
乱世之中,身为一个谋士,没有几个歪点子,都不好意思出来混。出谋划策,贾诩绝对是一流的。
董卓死后,王允有吕布相助,准备清算长安的乱党,肃清寰宇,一句成为中兴汉室的重臣。身为董卓余党,李傕、郭汜等人心中自然是安定不下来。董卓这个前老大死了,新老大要算旧账,自己小命肯定是保不住了,赶紧跑吧。收拾金银细软,带着锅碗瓢盆就准备溜之大吉。
这时候,贾诩拦住了他们,并告诉他们:逃你们是逃不掉的,王允正四处逮你们呢,你们这样逃跑,随便一个亭长都能将你们抓住。还不如把董卓的旧部集合起来,反攻王允,这样不仅能为前老大报仇,还能保住自己的小命。退一万步讲,即使打不过王允,带着兵跑,也更安全啊。
在贾诩的说服下,李傕、郭汜一边散布王允“剿灭董卓旧部”的流言,一边联络董卓的旧部,集合起来,日夜兼程奔袭长安,等到了长安城下时,已经联合了十余万人,围攻长安城。最后破城而入,威逼汉献帝,把持朝政。
可怜,好不容易搞死了董卓,汉室有了一番中兴的希望,贾诩一条计谋,就让着希望破灭。尽管贾诩此举是为了保住自己,但他明知西凉军的所作所为,烧杀抢掠,还献此计谋,不仅加速了汉朝的灭亡,也给长安的百姓带来的眼中的灾难。完全是为达目的,不计后果。
说是“贾诩一计毁长安”都不为过,可见其计谋之毒。
眼光毒
贾诩在长安之时,因其智谋之深,受到李傕、郭汜等人的忌惮。而李傕等人之间也是相互猜忌,不断明争暗斗。以贾诩的心智,也看出在此地不是长久之计。在帮助李傕助汉献帝出逃后,贾诩便交出了印绶,投靠了自己得同乡段煨。
贾诩的名气在当地也是很响,段煨心中也是很害怕贾诩夺了自己的权力,但字啊表面上对贾诩十分礼遇。贾诩也看出来了,在经过与张绣的一段联系之后,就投奔了张绣。
不得不说,张绣也是块宝。叔叔张济是董卓帐下的大将,张济死后,张绣完全接管了张济的大军,有一定的军事实力,割据宛城,一方小诸侯。最主要的是张绣帐下没有上台面的谋士,贾诩一来就备受重用。
在官渡之战前夕,袁绍派人招降张绣。当时袁绍势大,张绣都准备答应了。但贾诩却当着张绣的面回绝的袁绍的使者,并劝张绣归顺曹操。事实证明,贾诩有一次押对了“宝”。
在段煨而投张绣,在张绣而劝其归曹。张绣雄踞宛城,征战四方;曹操官渡之胜,雄踞天下。都是当时难得的豪杰、枭雄。贾诩能够不断的识英雄,选明主,眼光“毒”到。
心肠毒
要想真正判定一个人的毒,最终还是要看其心肠。
说贾诩的心肠“毒”,并非是像我们平常所说的心狠,毒辣的意思,而是贾诩的心境之“静”。
如果真正了解过贾诩的朋友都了解,贾诩的存在感非常低,这绝不是能力问题,而是贾诩有意为之。身逢乱世,能力有时候不仅不是护身符,还是催命符,贾诩显然很明白这个道理。但不展示自己的能力,又如何被人看中,有个容身之所。所以,贾诩想到另一个办法—藏,将自己“藏”起来。
贾诩前半生一直在诸侯之间辗转,直到归顺曹操才稳定下来。但贾诩深知自己并不是曹操势力的老臣,但智谋深远,如果跳的太欢,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永远跳不起来了。虽然曹操是难得的明主,但也不能拿自己的身家性命来赌。
所以,在曹操问及立嗣之事时,贾诩先是闭口不言,曹操在此追问,也不名言,而是以袁绍和刘表做比喻。意思很明白,但毕竟不是明显的支持,也就免去了“站队”的嫌疑。不仅如此,贾诩没事的时候也绝不会走亲访友,而是闭门自守,即使子女婚嫁也不找权贵人家。
身居高位,曹操立嗣之事都考虑贾诩的意见。可贾诩处事还是如履薄冰,小心翼翼,凡事都在边缘角落,又始终不离开这个圈子。这份心境不是常人能比的。
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张良与诸葛亮作为谋士的巅峰代表,常被后世置于天平两端比较。一个以“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谋圣之名载入史册,一个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 张良 2025-08-15 萧何与张良:汉初双璧的功业与历史定位在汉初三杰的群像中,萧何与张良犹如双子星般闪耀,却以截然不同的方式照亮了历史的天空。若以“治国之才”与“谋国之智”为坐标轴,萧何的行政能力与张良的战略智慧恰似经...
萧何 张良 2025-07-17 张良娣:权力与欲望的终局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唐朝的张良娣以其独特的政治手腕和悲剧性的结局而引人注目。作为唐肃宗的皇后,张良娣的一生充满了权力与欲望的交织,而她的最后结局,更是成为了...
唐肃 张良 2025-04-01 历史上的张良之死:自然寿终,非刘邦所害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张良以其卓越的智谋和深邃的战略眼光,成为了后世传颂的智者典范。作为汉初三杰之一,张良在刘邦建立汉朝的过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关...
刘邦 张良 2025-03-27 楚汉风云:范增与张良的智谋对决与命运殊途在楚汉相争的壮阔历史画卷中,范增与张良作为双方阵营的杰出谋士,各自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他们之间的差别,不仅体现在智谋与策略上,更在于性格、命运以及对历史走向的...
张良 2025-03-25 明知韩信将死,张良为何不救?在中国历史上,韩信与张良都是楚汉争霸时期的杰出人物,前者以卓越的军事才能著称,后者则以深邃的智慧和谋略闻名。然而,在韩信被吕后诱杀的关键时刻,作为挚友兼智囊的张...
韩信 张良 2025-03-24 张良的派别归属:跨越儒道兵法的智慧化身在历史的长河中,张良以其卓越的智谋和高尚的品德成为了后世传颂的佳话。然而,对于这样一位传奇人物,他究竟属于哪一个派别,却一直存在争议。有人认为他是儒家弟子,有人...
张良 2025-03-21 从张良身上解读贵族精神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贵族精神一直是一种备受尊崇的品质。它不仅仅体现在出身的高贵和财富的积累上,更是一种内在的气质、品格和行为准则。张良,作为秦末汉初的杰出谋...
张良 2025-03-20 张良的恩师:黄石公其人其事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张良以其卓越的智谋和深厚的政治手腕,被誉为“汉初三杰”之一,为汉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张良的智谋并非天生,而是得益于一位高人的悉...
张良 2025-03-19 张良身后事:两个儿子的不同命运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张良以其卓越的智谋和深邃的政治眼光,成为了汉初三杰之一,为刘邦建立汉朝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张良的一生虽然辉煌,但他死后,他的两个儿子却经历了...
刘邦 张良 2025-03-19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