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多尔衮,努尔哈赤第十四子,阿巴亥第二子,清初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皇太极死后,他成功阻止了豪格继位,另立年幼的福临为帝,自己当上了摄政王,是顺治朝初期最有权势的人物。今天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
不管是影视剧《孝庄秘史》中的美化描述,还是历史上真实的政治斗争,多尔衮不称帝的原因很简单,就是“不合时宜”四个字,他也不是一心辅佐顺治皇帝,而是为了清朝的利益在奋斗。
多尔管在皇太极死后登上摄政王宝座,权力之大让他几乎成为没有名义的皇帝,至于他为什么没有直接登上皇位?入关后也没有趁扫平南明的大功篡位?原因如下:
第一:多尔衮的实力不足以碾压反对派
多尔衮能成为摄政王是清朝上层贵族互相妥协的产物,当时支持皇太极子孙继位的力量很强大,按照皇太极生前定下的制度,清朝皇帝直接掌握着八旗军队中实力最强的上三旗,也就是正黄旗、镶黄旗、正蓝旗。
上三旗全是皇太极的死忠,他们只愿意支持皇太极的子孙继位,加上立场比较中立的礼亲王代善一脉掌握的正红旗,已经掌握住了八旗的一半,而且代善虽然表面中立,但他骨子里并不希望多尔衮继位,因为当初逼死多尔衮生母时,代善是出了力的,他也怕多尔衮秋后算账。
这么一来,八旗中的绝大多数是支持皇太极子孙继位,本来是皇太极长子豪格的机会最大,但他自己没有当仁不让的勇气,被多尔衮一派抓住话柄,剥夺了皇位继承权,于是大家在妥协之下,拥戴了幼年的顺治继位,而多尔衮争取到了执政大权。
第二:全力入中原,团结对外
顺治登基后,清朝最大的敌人明朝陷入混乱,这时,整个清朝上层的思想高度集中,放弃争斗,全力入关争夺明朝大好江山。清朝的军队和人口本来就少,要夺取中原,灭掉明朝这个庞然大物,上层保持一定的团结是很有必要的。
多尔衮即使有心当皇帝,也只能暂时放下这个心思,全心全意为清朝入关服务,清军进入北京后,发现有机会夺取整个中原江山,更是团结一致的全力为这个目标服务,唯一涉及到比较严重的政争是多尔衮囚禁了老对手豪格。
囚禁豪格还不是多尔衮个人的意愿,顺治皇帝和他的母亲孝庄太后同样支持拿下豪格,因为豪格和多尔衮一样,是顺治在皇权上最大的威胁之一,能借多尔衮的手除掉豪格,顺治母子求之不得。
但除豪格事件之外,多尔衮还是克制住了自己的欲望,保持住了清朝上层的团结,目的当然是为了能稳稳地拿下明朝江山,因为多尔衮如果在和明朝争夺江山的节骨眼上废掉顺治,导致清朝内部分裂,最高兴的是南明政权,多尔衮不会给他们翻身的机会。
第三:不能给投降过来的明军和士绅们反叛的机会
多尔衮生前,南明都还一直没有完全消灭掉,最重要的是,清朝夺取明朝江山并不是完全依靠的八旗军队,而是大量仰仗投降过来的明军,包括吴三桂在内的前明军实力依旧强劲,并且,这些投降过来的明军对清朝能有多少忠心度很值得怀疑。
如果多尔衮不辅佐顺治,而是在占据长江以北的地域后,就借着功劳逼迫顺治让位,导致清朝上层割裂,会给投降过来的明军借机反叛的机会,那些投降过来的明朝士绅也会觉得清朝不过如此,江山还没有坐稳就开始搞内部清洗和争夺皇位?
假如让这些明军和明朝士绅有了清朝不可辅佐的印象,对清朝一统江山是很不利的,多尔衮从大局上着想,也不能迫不及待的去争夺皇位,清朝要保持对投降明军和士绅的威压,内不就不乱,否则,新入关的清朝就会马上四分五裂。
综上所述,多尔衮不称帝而一心辅佐顺治,就是因为要维护清朝坐稳江山这个大局,在明朝的反抗势力还没有完全消灭掉,且投降清朝的明军将领和士绅们还没有完全归心的情况下,多尔衮不允许清朝生乱,他要防着这些人。
多尔衮当然想当皇帝,但紧张的局势却让他无法采取称帝的措施,如果多尔衮不是因为年纪轻轻就病故,让他多活上十年,等到明朝残余势力全部被消灭,清朝基本上不再惧怕投降明军的反叛,他肯定会废掉顺治,自己当皇帝,这是毫无疑问的。
可是老天并没有给多尔衮机会,所以在他生前,自己称帝是“不合时宜”的,只能辅佐顺治,至于是不是一心一意,肯定是要打个问号的,更如影视剧中因为和孝庄太后所谓的男女之情才辅佐顺治,那更是一个笑话。
像多尔衮这样成熟的政治家,不会因为儿女情长去做一个政治上的决定,到了他这个地位,都敢逼着皇帝称自己为父,就只能继续往前走而不能后退,否则他的部下和亲眷将死无葬身之地,可惜,他要是身体再好一些,多熬几年,清朝历史就又是一个样了。
在清初波谲云诡的政治舞台上,爱新觉罗·代善与爱新觉罗·多尔衮作为努尔哈赤家族的核心成员,其关系贯穿了后金至清朝政权交接的关键节点。从血缘纽带到权力角逐,从战场协...
努尔哈赤几个儿子 多尔衮怎么死的 2025-09-24 哲哲皇后:五十一载春秋,见证大清开国风云哲哲皇后,这位出身蒙古科尔沁部落的传奇女性,以五十一载春秋书写了属于自己的历史篇章。作为清太宗皇太极的皇后,她不仅是满蒙联姻的典范,更是大清王朝首位中宫皇后,其...
皇太极的皇后 2025-09-23 努尔哈赤的情感谜题:阿巴亥——权力漩涡中的挚爱悲歌在清朝开国君主努尔哈赤波澜壮阔的一生中,其情感世界始终笼罩着神秘面纱。尽管史书记载他共有十六位妻妾,但关于“最爱之人”的争议从未停歇。从政治联姻的牺牲品到权力斗...
努尔哈赤几个儿子 阿巴亥 2025-09-18 尼堪外兰之女与李如柏的复杂纠葛:历史与戏剧的交织在明清交替的动荡岁月中,尼堪外兰、李如柏与努尔哈赤三方的恩怨纠葛,不仅深刻影响了辽东的政治格局,更衍生出一段充满争议的情感传奇——尼堪外兰的女儿是否曾成为李如柏...
努尔哈赤几个儿子 尼堪外兰 2025-09-15 明末熊廷弼:军事天才与政治悲剧的双重镜像在明末风雨飘摇的辽东战场上,熊廷弼以“铁血书生”的姿态横空出世,用三年时间重建辽东防线,令皇太极感叹“熊经略在,安敢南顾”。然而,这位被后世称为“唯一能扼杀后金...
皇太极的皇后 2025-09-12 布喜娅玛拉与皇太极:历史与虚构的交织之问在女真族的历史长河中,布喜娅玛拉(即东哥)与皇太极的名字常被并提,但二人是否真正有过情感联结或婚姻关系,需从历史与文学两个维度进行辨析。一、历史真相:布喜娅玛拉...
皇太极的皇后 2025-09-10 和硕公主与固伦公主:清朝皇室嫡庶之别的具象化符号在清朝的公主等级体系中,“和硕”与“固伦”不仅是两个封号,更是皇室嫡庶制度的具象化符号。自1636年清太宗皇太极仿明制确立公主等级制度以来,这两个封号始终承载着...
皇太极的皇后 2025-09-09 八旗:清朝统治的基石与枷锁八旗制度,作为清朝最核心的社会组织形式,既是满族从部落走向帝国的军事利器,也是最终拖垮王朝的沉重枷锁。这项起源于白山黑水间的制度,历经努尔哈赤、皇太极两代人的完...
努尔哈赤几个儿子 皇太极的皇后 2025-08-28 萨尔浒之战:明军若想取胜需破解的四大困局1619年的萨尔浒之战,是明清战争史上决定国运的转折点。明军集结20万精锐(含朝鲜联军)分四路进攻后金,却在5天内被努尔哈赤以6万八旗军全歼三路,阵亡将领300...
努尔哈赤几个儿子 2025-08-28 八旗每一旗有多少兵马?深度解析清代八旗兵力配置清代八旗制度作为满族统治的核心军事与社会组织,其兵力配置直接关系到王朝的兴衰存亡。从努尔哈赤初创四旗到皇太极扩展为二十四旗,八旗的兵力规模与组织结构始终处于动态...
努尔哈赤几个儿子 皇太极的皇后 2025-08-07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