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人也都在分析为什么元朝的这个军事力量这么强大的,其实大家仔细的分析也还是能知道一些的,一个东西强大,无非就是各个地方都比较领先,而且元朝军事力量强大的核心原因就是善骑射,也就是骑兵和射箭技术厉害。那么具体又要怎么理解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
众所周知,蒙古军擅长骑射,之所以无敌天下靠的不是刀枪,而是弓箭。蒙古军队拥有当时射程最远,杀伤力极强的组合式弓箭,再加上蒙古骑 众所周知,蒙古军擅长骑射,之所以无敌天下靠的不是刀枪,而是弓箭。蒙古军队拥有当时射程最远,杀伤力极强的组合式弓箭,再加上蒙古骑兵的灵敏,使得蒙古人纵横亚洲,无人可敌。(组合式弓箭:由后背上的一条动物筋,弓肚上的一层角质物和中间的一个木架组成。这种弓的拉力在50公斤和75公斤之间,而很短小便于骑兵运用自如。这种弓射出的箭杀伤范围可达300米,如果在箭上装备上锋利的金属箭头,便能穿透最厚的盔甲。)
蒙古人极其擅长被古罗马人称为“安息人射箭法”的战法,即骑射者一边逃走,一边向后方的敌人射箭。(蒙古人称这种战法为“曼古歹”)。这种战术的精髓在于一从远距离攻击敌人,二持续不断的攻击敌人,三不给敌人还手的机会。在这种攻击下不论敌人的精神和装甲多么坚强,彻底崩溃只是时间的问题。当时欧洲骑士大多配备重盔重甲,虽然近战时十分强大,机动力却根本无法和蒙古骑兵相比。如果碰上蒙古骑射手,不仅追不上,连逃都逃不掉,只有作箭靶子的份。而且蒙古骑兵不像欧洲骑士那样完全依赖强攻,他们只有当先用弓箭把敌人杀伤大半时才与敌人短兵相接。1241年4月,蒙古骑兵就靠这种战法在多瑙河畔大破欧洲最精锐的十万匈牙利大军(由匈牙利国王贝拉四世率领),杀敌七万余,用弓和箭演奏了一曲“红色多瑙河”,几乎彻底消灭了欧洲的抵抗力量。若非窝阔台不合时宜的去世,早在800年前黄种人就统一整个欧亚大陆了。
蒙古的骑射手足以使他们在野战中战无不胜,而在面对坚固的城墙时。蒙古人还有一种攻城利器,那就是从西域“进口”的回回巨炮,在这种**型投石机投出的巨型弹丸面前,再坚固的城墙也和纸糊的没什么两样。史书记载,这种巨炮“机发,声震天地,所击无不摧陷,入地七尺。”蒙古人就是靠它,在公元1273年攻下强攻数年而不克的襄阳城,当时蒙古人的投石机只有100米的射程,而襄阳城仅护城河就宽150米,后来蒙古人从波斯请来几个工匠,对投石机进行改进,改进后的投石机射程在180——200米左右,所以蒙古人也称此炮为“襄阳炮”和“回回炮”。不过在12世纪,全世界只有蒙古人才把回回炮大规模应用在战场上。蒙古人南征北讨,几乎百战百胜,除了骑兵之外,拥有巨炮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蒙古军西征为什么战无不胜历史上蒙古大军在十三世纪发动了数次大规模的西征,凭借较少的军队和漫长的后勤供应战胜了所有的敌人(1260年对埃及的艾因贾鲁特战役除外),改变了整个亚欧的历史,也促进了欧洲和近东的军事革命。在几次西征中蒙古军队的数量通常很少,总数不过最多20万人左右,单次战役的人数则更少,没有出现在中原对金国的钧州一战中列阵“层层叠叠,厚20里”的情形。这有哪些原因呢?拙文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西方各国军队采用的战术不适应蒙古人改进的东方战术其实,东西方的文化和思维方式的差别很早就在双方作战时的战术体现出来了。在东方(以中国和阿拉伯文化为代表的范围内)的战争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西方那种队形极其严密、排成密集方阵,步、骑、弓箭、投枪诸兵种密切协同的军队。这是西方人思维严谨、讲究科学分工、善于组织大的系统工程的表现。而中国战国时代的车阵、明朝戚继光组织对付倭寇的鸳鸯阵和对付鞑靼的车、骑协同战阵是远不能与之相比的。
东方军队作战时,队形不严整,讲究部队作战的机动性和战术的灵活性,受《孙子兵法》的影响,讲究“诡道”而不讲究堂堂正正的正战。这种战术意识的支配下,军队的单位攻击力和防护力并不强,如果对付罗马帝国和马其顿帝国的密集步兵方阵,采用正面作战的方式根本没有胜利的可能。
与东方军队不同的是,西方军队一开始就采用严密的队形,特别强调突出正战的攻击力和防护力,以罗马和马其顿的步兵方阵为例。这种步兵方阵通常由贵族和平民排成20排以上密集的队伍,身着厚厚的重甲,手握长枪,越往后排,长枪越长,架在前排的肩膀上,这样就在方阵的正面形成了真正的丛枪如林,方阵的后面则通常由奴隶紧紧跟着,作后勤和护理工作,或者由标枪手不停往对方投掷标枪。这个方阵的两翼则由骑兵担任保护两翼不受冲击的任务。很明显,这种战术的冲击力是远非东方军队可比的,但它的弱点也非常突出:队伍转动不便,必须时刻注意保持队形的严整。
那个时期,欧洲还是骑士时代,战争没有大规模的重逢战,只是两国的对战,各派一国骑士尽心交锋作战,他们的打法跟喜欢群劈的蒙古军没法比,在蒙古军队面前不堪一击。欧洲的军队穿着铠甲,行动不便,而蒙古军擅长骑射,动作灵敏,作战方便。
成吉思汗(1162-1227年)的军事征服横跨欧亚大陆,但其战略重心始终未完全倾注于南宋。这一选择并非“避战”,而是地理环境、战略优先级与时代局限共同作用的结果...
成吉思汗打的天下地图 2025-04-28 也速该:蒙古英雄的短暂一生在蒙古帝国的辉煌历史中,也速该这个名字或许不如成吉思汗那般如雷贯耳,但他作为成吉思汗的父亲,对蒙古帝国的崛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这位英勇的蒙古首领的生命...
成吉思汗打的天下地图 2025-04-24 刘秉忠并未帮阿里不哥,实为忽必烈重要谋士在蒙古帝国那段风云变幻的历史中,刘秉忠是一位极具影响力的人物,但他并非如问题所提及的帮助阿里不哥,而是坚定地站在了忽必烈一方,为忽必烈建立元朝立下了汗马功劳。刘...
成吉思汗和忽必烈的关系 2025-04-23 察哈台与术赤:蒙元雄杰的实力之争在蒙古帝国的辉煌历史中,成吉思汗的众多儿子皆为杰出人物,其中察哈台与术赤更是以其卓越才能和非凡功绩备受瞩目。他们各自在军事、政治等领域展现出独特魅力,关于谁更厉...
成吉思汗打的天下地图 2025-04-23 速不台:纵横欧亚的征战传奇在人类军事史上,有一位将领的征战足迹跨越了广袤的欧亚大陆,其征战范围之广令人惊叹,他就是蒙古帝国的杰出军事统帅速不台。早期崛起:辅佐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速不台出生于...
成吉思汗打的天下地图 2025-04-21 博尔术:成吉思汗麾下地位超然的元勋在波澜壮阔的蒙古帝国崛起历程中,成吉思汗麾下猛将如云,而博尔术犹如一颗最为耀眼的星辰,地位超然。他的地位之高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少年结缘,奠定...
成吉思汗打的天下地图 2025-04-16 成吉思汗陵:千年谜团仍未解在历史的长河中,成吉思汗宛如一颗璀璨的巨星,他率领蒙古铁骑征战亚欧,建立了东起朝鲜半岛、西至地中海沿岸、南抵印度河流域的庞大帝国,其影响力跨越了时空的界限。然而...
成吉思汗打的天下地图 2025-04-16 蒙古长子西征:铁蹄踏出的传奇征程13世纪,蒙古帝国在成吉思汗及其后继者的带领下,开启了波澜壮阔的扩张之路。其中,长子西征作为蒙古帝国的第二次大规模西征,以其深远的影响和震撼的军事行动,成为世界...
成吉思汗打的天下地图 启 2025-04-15 蒙古西征之谜:探寻草原帝国的扩张动因在历史的长河中,蒙古帝国的西征无疑是一段波澜壮阔的篇章。这个源自草原的帝国,在成吉思汗及其子孙的领导下,以惊人的速度和力量横扫欧亚大陆,将版图扩展至前所未有的广...
成吉思汗打的天下地图 2025-04-14 元英宗:是昏君之殇,亦是明君之憾在元朝历史的长河中,元英宗硕德八剌宛如一颗流星,短暂而耀眼。他在位时间虽短,却因“南坡之变”的悲剧结局,在后世评价中争议不断,究竟是昏君还是明君,成为了一个值得...
硕德八剌 2025-04-08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