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即蜀汉怀帝,又称后主,字公嗣,小名阿斗。三国时期蜀汉末代皇帝历史资料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
公元263年,司马昭派三路大军伐蜀,邓艾偷渡阴平小道,兵临成都城下。刘禅在谯周等人劝说下向邓艾投降,公元264年钟会之乱爆发,刘禅举家迁往洛阳,满朝文武只有两个大臣跟随,一个叫郤(xi)正,一个叫张通。
很明显,这两个名字即使是熟悉三国历史的人,很可能也没听过,不是从书上看到这两人,我都不知道蜀汉还有这么两个人物。正所谓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刘禅投降后,钟会手握近20万大军,和不甘心姜维密谋反叛,准备讨伐司马昭。结果将士不从,乱刀砍死了钟会、姜维,邓艾也被杀死。
据《三国志·后主传》记载,当时成都大乱,士兵抄掠杀戮数日,刘禅向东迁往洛阳,当时形势危急、行动仓促,蜀汉大臣没有一个跟随保护刘禅,唯有郤正与殿中督张通舍弃妻儿随行侍从。
郤正其人
郤正是河南尹偃师县人,他的爷爷郤俭在汉灵帝末年担任益州刺史。郤俭为官如何呢? 据《三国志》,郤俭不是一个好官,在益州闹得民怨沸腾。所以朝廷任命刘焉为监军使者、益州牧,去收拿郤俭治罪。结果还没等刘焉收拿郤俭,郤俭就被蜀地的黄巾军所杀。
这时候正赶上天下大乱, 郤正的父亲郤揖只能留在蜀地,郤正也留在了蜀汉。据《三国志·郤正传》记载:“自在内职,与宦人黄皓比屋周旋, 经三十年,皓从微至贵,操弄威权,正既不为皓所爱,亦不为皓所憎,是以官不过六百石,而免于忧患。”
黄皓是刘禅宠信的宦官,他对郤正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蜀汉朝廷对他的态度。因为郤正是郤俭的孙子,又蜀汉朝廷对郤正的态度可以说是不冷不热,没给他太大的官职,但也没打压他。 蜀汉灭亡后,郤正的情况如何呢? 据《三国志·郤正传》,刘禅到了洛阳后,依赖郤正的引导,在洛阳的举止礼节没有出现偏差。
这时,刘禅才感慨知道郤正的忠心太晚了,由此非常信任郤正。 乐不思蜀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据《汉晋春秋》:司马昭宴请刘禅,其间有蜀技表演,“旁人皆为之感怆,而禅喜笑自若”。 他日,晋王司马昭问刘禅:“颇思蜀否?”刘禅答:“此间乐, 不思蜀。”
郤正看到这种情况,趁上厕所时对他说:“陛下,下次司马昭如若再问同一件事,您就先注视著宫殿的上方,接着闭上眼睛一阵子,最后张开双眼,很认真地说:‘先人坟墓,远在蜀地,我没有一天不想念啊!’这样,司马昭就能让陛下回蜀了。”刘禅听后,牢记在心。
酒至半酣,司马昭又问同样的问题,刘禅赶忙把郤正教他的学了一遍。司马昭听了,即回以:“咦,这话怎么像是郤正说的?”刘禅大感惊奇道:“你怎么知道呀!”司马昭及左右大臣哈哈大笑。司马昭见刘禅如此老实忠恳,从此再也不怀疑他。
张通其人
不像郤正有那么多故事,张通就是一个忠心耿耿的臣子。张通,豫州汝南郡(河南驻马店市平舆县北)人,刘禅末年为殿中督。刘禅降魏,东迁洛阳,蜀之大臣无翼从者,唯张通与郤正舍妻子,单身随侍,司马昭感念他的忠义,封他为列侯。
郤正、张通在刘禅最危难的时刻,陪同刘禅迁往洛阳,郤正在刘禅身边匡扶指正,让刘禅不至于出出出错让人嘲笑。郤正最终也替刘禅着想,希望能避免“乐不思蜀”的笑话,可谓忠正之臣。
公元271年(泰始八年),晋武帝司马炎下诏赞郤正道:“郤正从前在成都,局势动荡却能坚守道义,不违背忠贞的节气,被任用后尽心办理事务,有治理的政绩。”郤正于是升任为巴西郡太守。
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后,蜀汉政权进入后诸葛亮时代。作为蜀汉末代皇帝的刘禅,却在诸葛亮去世后持续提拔其子诸葛瞻,使其从骑都尉一路升至代理都护、卫将军,甚至执掌尚书台政...
诸葛亮 刘禅 2025-09-30 诸葛亮殒命五丈原后,刘禅凭何稳坐江山二十九载?公元234年秋,五丈原的秋风卷走了最后一片枯叶,也带走了蜀汉丞相诸葛亮。这位以"鞠躬尽瘁"著称的治世能臣,将未竟的兴复汉室之...
诸葛亮 刘禅 2025-09-29 司马昭之女:权力漩涡中的命运浮沉司马昭(211年—265年)作为三国时期曹魏权臣、西晋王朝奠基人之一,其家族在魏晋交替的权力场中占据核心地位。这位以“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闻名的政治家,一生共...
司马昭 2025-09-28 亡国之君的生存智慧:刘禅投降曹魏后的隐忍人生公元263年,邓艾偷渡阴平直捣成都,后主刘禅在权衡利弊后选择开城投降。这场看似屈辱的抉择,实则是刘禅在绝境中为保全蜀汉遗民性命、延续宗室血脉的无奈之举。从蜀汉皇...
刘禅 2025-09-28 困局中的妥协:刘禅投降的多维透视公元263年冬,当邓艾率领的魏军如幽灵般穿越阴平小道突现成都城下时,蜀汉后主刘禅的抉择彻底改写了三国格局。面对仍有数万守军、粮草充足的成都,这位在位四十年的君主...
刘禅 2025-09-26 诸葛诞兵败司马昭:一场被战略失误与时代洪流裹挟的悲剧公元257年,曹魏征东大将军诸葛诞在寿春城举起反旗,集结十余万大军对抗司马昭。这场被后世称为“寿春之变”的叛乱,是曹魏末年规模最大的军事对抗,却以诸葛诞兵败身死...
诸葛诞 司马昭 2025-09-25 司马昭真实死因考辨:正史记载与历史迷雾的交织公元265年9月6日,曹魏权臣、西晋奠基人司马昭突然离世,年仅五十五岁。这一事件不仅标志着三国格局的进一步瓦解,更因后世对死因的争议,成为历史迷雾中颇具戏剧性的...
司马昭 2025-09-16 诸葛亮临终顿悟:刘禅的“傻”原是帝王心术的至高伪装公元234年秋,五丈原军营中,诸葛亮咳血不止。这位以“鞠躬尽瘁”闻名的蜀汉丞相,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终于看穿了那个被世人称为“扶不起的阿斗”的帝王——刘禅,实则深...
诸葛亮 刘禅 2025-09-16 刘禅诛杀重臣:权力博弈下的政治智慧与历史迷雾在蜀汉末代皇帝刘禅的统治生涯中,诸葛亮去世后的权力真空期成为其政治手腕的试金石。面对魏延、李邈、刘琰、杨仪四位重臣的挑战,刘禅以雷霆手段连杀四人,这一系列决策不...
诸葛亮 刘禅 2025-09-11 黄皓之死:历史与演义的交织真相在蜀汉末年的政治漩涡中,宦官黄皓以擅权乱政、祸国殃民的形象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关于其最终结局,民间流传最广的版本是“被司马昭凌迟处死”,但这一说法实为《三国演义...
司马昭 2025-09-10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