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司马昭两次试探刘禅,都被刘禅成功化解,得以保全自己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诸葛亮临终前,蜀汉后主刘禅的御前侍卫找到诸葛亮,问道:丞相大人如果您不在了,你的孩子们应该如何安排那?诸葛亮听完侍卫的问话,不由得感叹后主刘禅依然能够独当一面!
说起蜀汉后主刘禅,大家都觉得这是一位没有作为的庸君,作为一个守成之君,他并没有将刘备传给他的基业守住,并且在施政时,非常没有主见。
而诸葛亮作为蜀汉的丞相,也是蜀汉开国皇刘备的托孤之臣,
在白帝城接受刘备的遗命之后,诸葛亮可谓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竭尽全力,使得蜀汉能够与魏国,孙吴三国并立,同时在国内征调兵员,积极北伐,以兴复汉室为己任。
而刘禅在此期间,只是将蜀汉所有的政务交给刘备,自己则是扮演一个甩手掌柜,全然没有主见,但如今,在诸葛亮即将临终之前,刘禅竟派出自己的贴身侍卫找到诸葛亮,来问诸葛亮死后,他的孩子们该如何安排?
这个询问看似很平常,但却暗藏这种种玄机。
刘禅看似木纳,其实也是颇有心机的,刘禅害怕曹丕夺权的事情会在自己上演,因此便想用这局话来试探诸葛亮。
诸葛亮作为一个人杰,深知刘禅派人来询问的目地,为了让刘禅放下戒惕知心,也为了表明自己没有夺取之心,诸葛亮对这个侍卫说道:请将我的话,代转给陛下,请陛下放心,我家还有几亩薄田,足够他们自食其力了”。
其实刘禅之所以让侍卫这样问,并不是为诸葛亮家族着想,而是事关权利交接的问题,自从刘备龙御归天之后,蜀汉的军政大权始终被诸葛亮牢牢掌控在手中。
而刘禅做为蜀汉的皇帝,始终没有将所有的话语权收回囊中,而如今,诸葛亮已到油尽灯枯的时刻,刘禅深知,是时候收回所有的军政大权了,于是乎,刘禅才出次下策,派出侍卫前去探诸葛亮的口风。
而诸葛亮的回答这是诚意足足,并且这些话语举手投足见,希望后主刘禅能够放下戒心,善待其家族成员!
后续,诸葛亮病逝之后,刘禅就将蜀汉的丞相之位给撤掉了,将军政大权全部收回。
但是由于诸葛亮在世时,没有大力培养后备人才,使得诸葛亮病逝之后,蜀汉人才凋零,无法与人才济济的魏国相抗衡,最终被魏国击败亡国。
蜀汉灭亡之后,刘禅作为俘虏被带到了曹魏国都,曹魏掌权人司马昭大摆宴席款待刘禅。
在宴会上,司马昭问道:这么久了,你是否思念蜀国?
刘禅一听,话中有话,知道这是司马昭在试探自己,于是乎,回答道:此间乐,不思蜀也”,然后继续大口吃肉,大口喝酒,继续欣赏舞女跳舞。
司马昭听完刘禅的回答之后,在看看了刘禅的行为举止,越发觉得刘禅胸无大志,对自己构不成什么威胁,渐渐的就放下了对刘禅的戒心。
还有一次,蜀汉旧臣郤正对刘禅说道:“陛下,以后司马昭再问您,您就哭着回答 ‘先人坟墓,远在蜀地,我没有一天不想念啊,这样的话,司马昭回放下戒心,让陛下回到蜀国的啊,您就不用寄人于篱下了!
果然,又再一次酒宴上,司马昭再一次发问试探,刘禅就把郤正教他的话说了一遍,司马昭一听,嘴角微微上翘,笑道:这话好像不是你说的吧,怎么像是郤正的话语啊。
刘禅一听,非常惊讶,连忙说道:大司马,说的是啊,确实是他教我的,此话一出,宴会上的人员哈哈大笑了起来,觉得刘禅太过憨厚!
我们纵观刘禅的一生,作为一位守成之主,虽然说他没有什么大的作为,没有开疆辟土,但是作为一个兵败被俘的君王,他能够全身而退,也足以说明刘禅是一个拥有大智慧的帝王!
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后,蜀汉政权进入后诸葛亮时代。作为蜀汉末代皇帝的刘禅,却在诸葛亮去世后持续提拔其子诸葛瞻,使其从骑都尉一路升至代理都护、卫将军,甚至执掌尚书台政...
诸葛亮 刘禅 2025-09-30 诸葛亮殒命五丈原后,刘禅凭何稳坐江山二十九载?公元234年秋,五丈原的秋风卷走了最后一片枯叶,也带走了蜀汉丞相诸葛亮。这位以"鞠躬尽瘁"著称的治世能臣,将未竟的兴复汉室之...
诸葛亮 刘禅 2025-09-29 司马昭之女:权力漩涡中的命运浮沉司马昭(211年—265年)作为三国时期曹魏权臣、西晋王朝奠基人之一,其家族在魏晋交替的权力场中占据核心地位。这位以“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闻名的政治家,一生共...
司马昭 2025-09-28 亡国之君的生存智慧:刘禅投降曹魏后的隐忍人生公元263年,邓艾偷渡阴平直捣成都,后主刘禅在权衡利弊后选择开城投降。这场看似屈辱的抉择,实则是刘禅在绝境中为保全蜀汉遗民性命、延续宗室血脉的无奈之举。从蜀汉皇...
刘禅 2025-09-28 困局中的妥协:刘禅投降的多维透视公元263年冬,当邓艾率领的魏军如幽灵般穿越阴平小道突现成都城下时,蜀汉后主刘禅的抉择彻底改写了三国格局。面对仍有数万守军、粮草充足的成都,这位在位四十年的君主...
刘禅 2025-09-26 诸葛诞兵败司马昭:一场被战略失误与时代洪流裹挟的悲剧公元257年,曹魏征东大将军诸葛诞在寿春城举起反旗,集结十余万大军对抗司马昭。这场被后世称为“寿春之变”的叛乱,是曹魏末年规模最大的军事对抗,却以诸葛诞兵败身死...
诸葛诞 司马昭 2025-09-25 司马昭真实死因考辨:正史记载与历史迷雾的交织公元265年9月6日,曹魏权臣、西晋奠基人司马昭突然离世,年仅五十五岁。这一事件不仅标志着三国格局的进一步瓦解,更因后世对死因的争议,成为历史迷雾中颇具戏剧性的...
司马昭 2025-09-16 诸葛亮临终顿悟:刘禅的“傻”原是帝王心术的至高伪装公元234年秋,五丈原军营中,诸葛亮咳血不止。这位以“鞠躬尽瘁”闻名的蜀汉丞相,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终于看穿了那个被世人称为“扶不起的阿斗”的帝王——刘禅,实则深...
诸葛亮 刘禅 2025-09-16 刘禅诛杀重臣:权力博弈下的政治智慧与历史迷雾在蜀汉末代皇帝刘禅的统治生涯中,诸葛亮去世后的权力真空期成为其政治手腕的试金石。面对魏延、李邈、刘琰、杨仪四位重臣的挑战,刘禅以雷霆手段连杀四人,这一系列决策不...
诸葛亮 刘禅 2025-09-11 黄皓之死:历史与演义的交织真相在蜀汉末年的政治漩涡中,宦官黄皓以擅权乱政、祸国殃民的形象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关于其最终结局,民间流传最广的版本是“被司马昭凌迟处死”,但这一说法实为《三国演义...
司马昭 2025-09-10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