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了解:刘邦和刘备的读者,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邦和刘备是什么关系 刘备为什么不能成为刘邦?
可以毫无疑问的说,在古代历史上,这么两个人是十分出名的,一个就是汉高祖刘邦,另外一个是三国时期的刘备,在这里很多人会存在疑问,为何刘备一直都说兴复汉室,他与汉朝有什么关系,又与刘邦有什么关系呢?
除了弄懂两人的关系之外,其实刘邦与刘备两人还有一些相似之处,但是最后结果又截然不同,这是为什么呢?我想今天通过以下2点的分析,你会对刘邦与刘备更加清楚了解。
刘邦与刘备是什么关系?
根据《三国志》记载,刘备的嫡系祖先是汉中山靖王刘胜,刘胜乃汉景帝之子,汉景帝又是汉文帝之子,汉文帝是汉高祖刘邦之子,换言之,就是说刘胜其实就是刘邦的曾孙,所以很明显刘胜的嫡系后人刘备也是刘邦的宗族之人。
从这个角度来看,刘邦就是刘备的先祖,因此刘邦创立的汉朝,自然与刘备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而刘备作为刘邦后人,流淌着汉朝皇室血液,所以后来一直说着要兴复汉室,也就没有什么奇怪了,毕竟那都是祖宗打下的江山,自己去兴复,也算名正言顺,这也是刘备“刘皇叔”称号的出处。
既然刘备与刘邦有着如此明显的血缘关系,那么刘邦当初能够白手起家创立汉朝,为何刘备与刘邦有很多类似之处,最后却没有完成三国的一统大业呢?我们继续分析如下。
刘备与刘邦的共同之处
刘邦出生比较简单,从小家境一般,刘邦小时候几乎就是一个流氓样子,得不到别人尊敬,后来已经过了不惑之年,刘邦才正式开始白手起家,那时候真的可以说是一无所有,只能靠着自己的努力去打天下。
随着人脉不断积累,刘邦手下的贤能之人越来越多,比如萧何、韩信、樊哙等等,都是跟他一起出生入死之人,正因为如此多的能人相助,后来刘邦才如虎添翼,最终战胜项羽取得江山。
反观刘备,一个编草鞋的孩子,也是从小一无所有,只有一个“刘皇叔”的名号,也就是他最大的身份象征,刘备很早就开始创建属于自己的事业,可总是稍有成就便被别人打,一直处于失败和重新开始的生活之中,要不是他足够有耐心,估计早就撒手不干了。
刘备与刘邦一样,也是中年才开始事业发展,也同样拥有很多大将贤才,比如诸葛亮、张飞、关羽、赵云等等,这些人都愿意为刘备卖命。可以说单纯从这些硬件设施来看,刘备完全具备自己先辈刘邦当时创业的实力,为何最后刘备还是没有成功呢?
刘备失败的2个原因
其实我们结合历史来仔细分析研究之后,并不难发现,刘备之所以没有取得刘邦一样的成功,最主要的原因无非就是两个,一个来自于外界,一个来自于自身。我们分别深入讲解一下这两个原因。
来自于自身的原因就是刘备过于感情用事,不像刘邦一样沉着冷静。其中最明显的一件事情就是关羽死后,刘备一定要去报仇,根本不顾诸葛亮的劝诫。正因为这次报仇之旅,刘备不仅失败严重,还直接导致自己一命呜呼,把江山大业交给儿子阿斗,奈何阿斗能力更差。
我们可以看看刘邦是多么沉着冷静的,当初项羽直接将刘邦的父亲抓住,并且威胁刘邦说要将刘太公煮掉,而刘邦居然不慌不忙隔空回答,要是煮了自己父亲记得给自己分一杯羹,以至于项羽没办法只能放掉刘太公。
要是刘备遇到这样的情况,估计就会感情用事,直接带人前往与项羽火拼,按照当时的实力来看,这就是以卵击石,自寻死路而已。这就是刘邦与刘备的最大差别,一个沉得住气,以大局为重,一个过于感情用事,冲动鲁莽,在争夺江山这样的大事上,谁先冲动,谁就输了一半。
刘备失败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对手太厉害了,我们先且不说曹操,就说孙权这一方,其实都有很多厉害之人,一个周瑜,基本等同于诸葛亮,还有很多猛将,与蜀汉形成敌对,让蜀汉对此很难进行一统。
曹操就更不用说了,自己就是一个最大的奸雄,能力不凡,不管军事还是文学,什么都懂一些,关键手下还有天下很多猛将,司马懿的聪明机智,还有各方大将的支持,曹操秉持“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原则,可以说将贤能之人的潜力发挥到了极致。
遇到如此强劲的对手,即使是刘邦在世,想必也很难扭转局面,更何况一统三国,更是无稽之谈了。反观当年刘邦,自己手下能人很多,项羽一开始占据优势地位,可是项羽骄傲自满,导致手下能人逐渐被刘邦占为己有。
正是项羽的居功自傲以及目中无人,不断将自己拉下神坛,同时也给了刘邦更多发展机会,最后养精蓄锐,才成为一方霸主,最终搞定项羽,逼得项羽乌江自刎,刘邦建立汉朝。
结语
成功有时候看似十分偶然,甚至带着很多运气的成分,可实际上透过现象看本质,你会发现,成功从来又都不是偶然事件,而是一个个必然事件组合而成的最佳结果而已,看似偶然,实则必然,因为所有好的结果组合,实在难以出现不好的结果,换言之,就是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有一步一个脚印踏实走下去,成功才会逐渐青睐你!
在中国文学与历史的交汇处,“火烧博望坡”始终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它既是《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初出茅庐的“第一功”,也是史书《三国志》中刘备军事才能的实证。这场发...
诸葛亮 刘备 2025-09-19 彭城之战刘邦联军规模考辨:从“56万大军”到实战真相的解析公元前205年四月,楚汉战争的转折点——彭城之战爆发。史书记载刘邦率“56万大军”攻占彭城,却在半日内被项羽3万骑兵击溃,这一战果成为古代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
项羽 刘邦 2025-09-17 刘谌割妻首殉国:乱世忠烈背后的文化逻辑与人性挣扎公元263年冬,成都城破前夕,北地王刘谌手提妻子崔氏及三个儿子的人头,踉跄闯入昭烈庙。在刘备灵位前,他割下妻首、诛杀亲子后自刎,鲜血染红庙前石阶。这一惊世骇俗的...
刘备 2025-09-17 从项羽大腿到千年望族:杨喜后裔的传奇崛起之路公元前202年,乌江畔的寒风裹挟着血腥气,项羽自刎的瞬间,历史的天平彻底倾斜。五名汉军将领争抢尸首以换取爵位,其中郎中骑都尉杨喜夺得左腿,被刘邦封为赤泉侯,食邑...
项羽 刘邦 2025-09-16 裴松之眼中的刘备:历史长河中的多维审视在浩如烟海的三国历史研究中,裴松之作为东晋至刘宋时期的著名史学家,以其为《三国志》所作的详尽注解而闻名于世。他的注解不仅丰富了《三国志》的内容,更以其独特的视角...
刘备 2025-09-15 刘邦返乡寻曹氏:历史迷雾中的情感与权力博弈关于刘邦与曹氏的关系,正史记载极为简略。《史记·齐悼惠王世家》仅以“齐悼惠王刘肥者,高祖长庶男也。其母外妇也,曰曹氏”一笔带过;《汉书·高五王传》进一步补充“曹...
刘邦 2025-09-12 楚汉之争项羽失败的原因:从军事天才到政治败局的深层剖析楚汉之争(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具戏剧性的权力更迭事件之一。西楚霸王项羽以“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勇武横扫秦军,却在四年内被市井出身的刘邦反...
项羽 刘邦 2025-09-10 赵范与赵云:一场因政治博弈与道德坚守而错位的“兄弟情”东汉末年,群雄割据,荆州南部的桂阳郡成为刘备南征四郡的重要目标。时任桂阳太守的赵范,与刘备麾下名将赵云,因一场政治投降与道德坚守的碰撞,在史书与演义中留下了耐人...
赵云 刘备 2025-09-05 刘邦48岁之前:从市井游侠到起义领袖的沉淀之路在中国历史上,刘邦以48岁“高龄”起兵反秦、最终建立汉朝的传奇经历,常被后世视为“大器晚成”的典范。然而,若细究其前半生,会发现这位看似“游手好闲”的沛县亭长,...
刘邦 2025-09-04 陶谦:乱世中刚直与局限交织的复杂人格在《三国演义》的叙事框架中,陶谦被塑造成一位忠厚仁爱的老者形象:他亲民爱民、性格朴实,面对曹操的攻势时无奈托付徐州于刘备,成为衬托刘备仁义的“绿叶”。然而,历史...
曹操怎么死的 刘备 2025-09-03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