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太宗皇太极是清朝历史上一个具有承前启后意义的重要君王。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资料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公元1629年(明崇祯二年、后金天聪三年)十月,皇太极率军号称10余万,避开宁远、锦州,分兵三路从龙井关、洪山口、大安口突入关内,攻占遵化(今属河北),直逼京师(今北京)。此战,被称之为后金攻明京畿之战,也被史料称之为己巳之变。在明末清初之际,己巳之变不管是对明朝,还是对于后金(清朝),都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比如明朝末年辽东三杰之一的袁崇焕,就在己巳之变后怀疑和后金有密约等原因,所以被崇祯皇帝下令处死。而就皇太极来说,在己巳之变之后,也巩固了自己在后金的地位。那么,问题来了,皇太极继位后,为何冒险绕过关宁锦防线,突袭明朝京城呢?对于皇太极来说,这么冒险的意义在哪里呢?
一
首先,公元1629年(明崇祯二年、后金天聪三年)十月,皇太极率军号称10余万,避开宁远、锦州,也即皇太极率领大军避开了关宁锦防线,在此基础上,后金分兵三路从龙井关、洪山口、大安口突入关内,攻占遵化(今属河北),直逼京师(今北京)。当然,因为劳师远征,加上袁崇焕及时率领大军支援京师,后金的进攻最终被打退。
关宁锦防线分南北两段,南段为关宁防线,长约100公里,自山海关到宁远;北段为宁锦防线,也长约100公里,自宁远经连山、塔山、松山、锦州,抵大凌河。在努尔哈赤以及皇太极在位初期,后金多次进攻,都没能彻底摧毁明朝设立的关宁锦防线。为此,皇太极即位后,选择越过关宁锦防线,取道蒙古来进攻明朝都城。
二
不过,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皇太极此举,无疑是存在极大风险的,也即明朝在关宁锦等地的士兵,完全有机会切断皇太极的归路,甚至直接进攻后金的腹地,让皇太极首尾不能兼顾。那么,问题来了,既然风险这么大,皇太极为何还要冒险呢?对此,在笔者看来,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点。
一方面,对于即位不久的皇太极,需要一场胜利来巩固自己在后金的地位。天命十一年(明天启六年,1626年)八月十一日,努尔哈赤因宁远之战失败抑郁而逝。对于努尔哈赤,并没有指定继承人。因此,皇太极虽然最终继位,却不能完全控制后金八旗势力。在此基础上,皇太极自然需要拿出自己的实力,以此证明自己的后金君主之位是名副其实的。
三
因此,在公元1627年,皇太极发动了宁锦之战。不过,在这场战役中,袁崇焕凭借着关宁锦防线,击退了皇太极的进攻。在关宁锦防线暂时无法突破的背景下,皇太极选择越过关宁锦防线,取道蒙古来进攻明朝都城。虽然最后的结果,是明朝守住的都城,但是,己巳之变的爆发,意味着明朝京畿地区的防御体系遭到重创或破坏,此战,明朝失去(阵亡或被俘)总兵赵率教、满桂、孙祖寿、麻登云、黑云龙、朱国彦。
由此,从长远来看,这场战役鼓舞了后金取代明朝的士气,也让崇祯皇帝备受打击。更为关键的是,在之后的反间计中,崇祯皇帝斩杀了袁崇焕,这位皇太极摧毁明朝关宁锦防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换而言之,如果袁崇焕在,皇太极想要摧毁关宁锦防线的难度,就要明显增加了。
四
最后,据《清实录》记载,“时国中大饥,斗米价银八两,人有相食者。国中银两虽多,无外贸易,是以银贱而诸物腾贵。”在公元1629年前后,后金出现了饥荒,在粮食等物资上极度匮乏。而在己巳之变中,皇太极一方面是在试探明朝京师的防守,另一方面就是劫掠明朝都城周边的物资。
己巳之变之后,后金军曾先后五度入长城,其中两次打到北京城,最远的一次侵犯到山东济南,皆大举劫掠而归。尤其是京畿地区,更是遭到后金军的大肆掳掠。对于后金来说,劫掠来的物资,无疑起到了以战养战的目的,而就明朝来说,也因此而更加衰落,从而加快了明朝灭亡的进程。综上,对于后金(清朝),在公元1629年冒险绕过关宁锦防线,突袭明朝京城的收益,无疑是颇丰的。
公元前638年的泓水河畔,宋襄公高举“仁义”大旗,面对渡河未竟的楚军严守“不鼓不成列”的古礼,最终以惨败收场。这场看似规模不大的战役,不仅终结了宋国争霸中原的野...
宋襄公 启 2025-09-11 鲁肃与孙权:乱世中的君臣相知与战略共谋东汉末年,江东群雄逐鹿,孙权继承父兄基业,以弱冠之龄统御江东。在这风云变幻之际,鲁肃以豪杰之姿投效孙权,二人以“榻上策”为纽带,开启了长达二十年的君臣相知。这段...
孙权 启 2025-09-10 布喜娅玛拉与皇太极:历史与虚构的交织之问在女真族的历史长河中,布喜娅玛拉(即东哥)与皇太极的名字常被并提,但二人是否真正有过情感联结或婚姻关系,需从历史与文学两个维度进行辨析。一、历史真相:布喜娅玛拉...
皇太极的皇后 2025-09-10 和硕公主与固伦公主:清朝皇室嫡庶之别的具象化符号在清朝的公主等级体系中,“和硕”与“固伦”不仅是两个封号,更是皇室嫡庶制度的具象化符号。自1636年清太宗皇太极仿明制确立公主等级制度以来,这两个封号始终承载着...
皇太极的皇后 2025-09-09 周武王在位年数考:从牧野烽火到礼乐初兴的王朝奠基公元前1046年,牧野战场上战鼓震天,周武王姬发率领联军以五万之众击溃商纣王七十万大军,这场决定华夏文明走向的战役,不仅终结了商王朝六百年的统治,更开启了西周八...
启 商纣王 2025-09-09 明朝中央官制:内阁六部制下的权力架构明朝(1368年—1644年)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其政治制度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具有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其中,中央官制以“内阁六部制”为核...
启 2025-09-08 巨然:南方山水画派的开山宗师在中国山水画的发展长河中,巨然是一位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作为五代至北宋初期的僧人画家,他以独特的江南山水笔墨语言,与师父董源共同开创了南方山水画派,被后世尊为“...
启 2025-09-05 霍尔巴赫“人是自然产物”:机械唯物论下的自然与人性之思在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星空中,保尔·昂利·霍尔巴赫以“唯物主义的圣经”《自然的体系》为武器,将“人是自然产物”的论断刻入哲学史册。这一观点不仅是对神学创世论的...
启 2025-09-05 泰伯至寿梦:吴国五百年血脉中的礼让与雄图在长江下游的冲积平原上,吴国的历史如太湖之水般浩荡绵延。从泰伯“断发文身”建立句吴,到寿梦“始称吴王”开启霸业,这段跨越五百年的传奇,不仅是一部家族传承史,更是...
启 2025-09-04 利玛窦来中国:明末中西文化碰撞的序章1582年8月7日,一艘从葡萄牙里斯本启程的商船缓缓停靠在澳门港。船上走下一位身着黑袍的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这位30岁的耶稣会士不会想到,他的到来将在中国掀...
利玛窦 启 2025-09-04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