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是中国古代上承隋朝下启五代十国的朝代,由李渊建立。下面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我们中国人是重感情的,也是很讲究人情世故的。人情世故这一词可能现在在很多人眼里是一个贬义词,但是我们在工作生活方方面面都离不开它。无论是身居庙堂还是人在江湖,其实能够坚持到最后,都靠对人情世故的把握。
在社会的大熔炉中,强者或许能够获得一时的胜利,但活到最后的往往都是那些急流勇退,懂得做人的人。旦有一步棋走错,就可能会掉入万丈深渊。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一位深谙人情世故的人,但是他的结局依然不是那么尽如人意,他就是窦怀贞。
01
少年登科,为官清廉
窦怀贞的出身还是不错的。他的爷爷是窦玄德,是跟随唐高祖李渊的开国功臣,父亲也曾经做过不小的官,所以家庭的文化底蕴还算不错。到了窦怀贞这一代,祖先遗风还没有完全消失。
窦怀贞早年为官和他祖先一样,还是很清廉的,也有许多可观的政绩。
他年轻的时候官位并不高,只是一介小小的县令。在任期间,为官清廉,政绩相对比较高,深受百姓爱戴,他的优秀的成绩也被上司看好,不断受到提拔。后来他又先后到各个地方任职,到越州和扬州先后担任都督和大都督长史两个职位,政绩也非常好,并且在之后的仕途也是平步青云,一路升迁。
02
步入中枢,谨小慎微
但自从他升迁到中央任职之后,窦怀贞就像变了一个人一样。当时在神龙二年,窦怀贞被提拔到了中央任职,担任御史大夫。在地方当官的时候,官位不大,竞争也不是特别激烈,人情世故这方面处理得相对比较简单一些,但是到了中央,全国各地的精英都据记载着,尤其是太监,个个都是人精,所以无论干什么事都要小心翼翼,斟酌再三。
当时的朝廷正是武则天一手遮天的时候。当时皇帝李显的权利都被武则天架空,朝中不服从武则天的人也被她及其手下消灭,所以窦怀贞自然要投靠武则天一派。但是武则天作为女皇帝,肯定不会长久,为了以后考虑,他必须找到能够接替武则天位置的人,于是他选择了韦皇后和长乐公主。
所以为了讨好韦皇后,窦怀贞甚至还改了自己的名字。因为韦皇后父亲的名字叫韦玄贞,窦怀贞就把自己的名字改成韦从一。这个名字有两层意思。一层是,韦皇后的父亲和窦怀贞的名字都有一个“贞”字,为了展示自己的“孝心”,窦怀贞就改名避讳,另一层意思是,“从一”,从的就是韦皇后,所以这个名字具有明显阿谀奉承的意思。
那时的窦怀贞作为御史大夫,是有义务参与审案的。在当时,宦官的势力很大,朝中大臣为了方便办事,都要讨好太监,窦怀贞对太监也是毕恭毕敬,不敢有丝毫的得罪。因此在窦怀贞审案的时候,只要看见堂下的人没有胡子,不管是不是太监,窦怀贞都会网开一面。
有一次,堂下审的是辅信义,是安乐公主的亲信。这个人是他的同僚魏传弓要弹劾的。窦怀贞为了甩脱自己的嫌疑,明知道魏传弓刚正不阿,还是劝了他。在官场上的一系列类似的事,让他的风评下滑得很快,名声也渐渐受损。
站队站得正确让他能够得到一时的平安。但是他的这些行径也有些人看不惯,比如皇帝,为此,皇帝也想出了一个办法准备杀杀他的威风。
03
赐婚
因为此时的窦怀贞在唐朝政坛的地位直线上升,自然婚配也要体面一些,所以皇帝决定,为了照顾他的终身大事,亲自为他赐婚,这让窦怀贞喜出望外。因为皇帝赐婚是无上的荣耀,对自己乃至全家人的地位都能够起到提升的作用,与皇帝成为亲戚,日后在朝廷的地位就更加稳固。
于是在一天的宫廷宴会上,皇帝亲自当着大家的面对窦怀贞说要给他赐婚,而窦怀贞这时内心乐开了花。不停拜谢皇帝。这时候在一群人的簇拥下,一位女子用扇子遮住脸走了出来,皇帝让窦怀贞与这名女子对坐,还让窦怀贞作诗,但等到扇子移开窦怀贞却傻眼了,原来对面是一个黄脸婆。
这个人是韦氏的乳母,是皇宫里的一个南方蛮夷之地来的一个奴婢。窦怀贞很不情愿,但是君命难违,在满朝大臣众目睽睽之下,自己不能驳了皇帝的面子,只能接受了。皇帝还封这位奶娘为莒国夫人。后来据说窦怀贞在成亲当晚还挺高兴,因为有这么一层关系,自己就是皇后的奶爸了。
04
窦怀贞的结局
转眼间来到了开元盛世了。刚刚登基的唐玄宗李隆基的地位尚未稳固,有一部分人准备进行武装政变,把李隆基换掉。太平公主就是其中典型的一个例子,她密谋手下的七位宰相和部分地方官、宫廷官员召集人马准备武装政变,这其中就有窦怀贞。
但是准备发动政变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唐玄宗的耳中,几位官员当即被抓获,窦怀贞也因为逃跑失败,自缢而死。
总览窦怀贞的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算计当中,殊不知算计与被算计只差一步,可能自己在谋划一个圈套的时候,就已经是别人圈套的一部分了。
葡萄牙作为近代史上首个开启全球殖民扩张的欧洲国家,其殖民版图曾横跨五大洲,鼎盛时期面积达1040万平方公里,是欧洲建立最早、持续时间最长的殖民帝国。从15世纪初...
启 2025-09-19 李三才为何位列东林点将录榜首:一场政治符号的构建与历史记忆的博弈明末天启年间,大太监魏忠贤为打压东林党,命亲信王绍徽仿照《水浒传》模式编纂《东林点将录》,将东林党骨干成员按“一百零八将”排序。在这份名单中,李三才被列为“托塔...
魏忠贤 启 2025-09-18 魏源的重大历史贡献:以“师夷长技”叩开近代化之门在晚清中国“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魏源以一部《海国图志》和“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呐喊,成为近代中国思想启蒙的先驱。他的贡献不仅在于系统引入西方知识,更在于以“经...
魏源 启 2025-09-18 明朝哲学家李贽:离经叛道的启蒙先驱在明朝中后期思想禁锢的铁幕下,一位来自福建泉州的哲人以惊世骇俗的姿态撕开了一道裂痕。李贽(1527-1602),这位自号“异端和尚”的思想家,用七十六载人生演绎...
启 2025-09-17 戴名世:桐城派的奠基者与文学先驱在清代文坛的星空中,桐城派以其独特的文学主张与深远的历史影响,成为古典散文领域的一座丰碑。而在这座文学高峰的奠基过程中,戴名世的名字如同一颗璀璨的启明星,以其卓...
启 2025-09-17 晋朝的终结:东晋的覆灭与南北朝的开启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晋朝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朝代,它上承三国鼎立的分裂局面,下启南北朝的长期对峙。然而,这个曾经统一中原的王朝,最终却未能逃脱被新兴势力取代的命...
启 2025-09-17 阿诺德·汤因比著作:文明史观的宏大叙事与跨时代启示阿诺德·约瑟夫·汤因比(Arnold Joseph Toynbee,1889-1975)是20世纪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历史学家之一,被誉为“近世以来最伟大的历史学家...
启 2025-09-16 鉴真东渡:跨越沧海的文化纽带与精神丰碑公元753年,66岁的鉴真和尚在双目失明、历经五次失败后,终于率领弟子从张家港黄泗浦启航,成功抵达日本九州岛。这场持续十二年、六次启航的壮举,不仅改写了中日文化...
启 2025-09-16 刘焉:汉室宗亲的乱世逐梦者——血脉传承与历史抉择东汉末年,群雄割据,益州牧刘焉以“废史立牧”之策开启地方军阀割据的先河,其家族背景与血脉传承始终是历史研究的焦点。作为汉室宗亲,刘焉的家族谱系不仅承载着皇室荣耀...
启 2025-09-16 拓跋猗迤的陵墓之谜:从云中金陵到野狐岭的千年追寻在北魏早期历史中,拓跋猗迤是一位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作为西晋时期鲜卑索头部首领,他统率中部鲜卑,驻守代郡参合陂以北,通过军事扩张与外交联盟奠定了北魏崛起的基石。...
启 2025-09-15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