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宅心仁厚,深得民心,然而他的创业之路,异常曲折。刘备的前半生,基本上都是一名寄人篱下的客将,这边待不下去了,就换一个地方。刘备的创业艰辛,给我们当代人的启发有很多。
吃老本,不靠谱
刘备到处声称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后,汉室宗亲。确实有人买他的账,比如关羽和张飞。这两位英雄人物,是刘备开局的巨大资本。
然而在那个汉室倾颓的年代,汉献帝自身已经受权臣把持。皇帝说话都不一定算数了,给你刘备一个皇叔的名号,有多少实际用处?
后来刘备所获得的人望,有多少是来自于对其人品的认可,又有多少是来自于皇叔的虚名?汉室宗亲那么多,刘表和刘璋也是刘家人。因此,图虚名,不如做实事。
欲成事,聚人心
虚名不能过于拔高,人心才是关键,这是刘备最终能够成功的重要因素。刘备每到一处,基本上都能受到当地首领和民众的认可。
曹操征伐徐州,陶谦向北海孔融求助。孔融推举刘备前往相助,刘备义不容辞,领兵前往徐州。陶谦看到刘备的舍命相助,感动得老泪纵横。随后陶谦再三要求把徐州托付给刘备治理,避免落入曹操之手。刘备的谦让,是他日后的人望和隐形资产。
后来,刘备投靠荆州刘表。刘表同样非常器重刘备,临终之前,曾经也想把地盘托付给刘备。然而荆州的形势非比徐州,荆州的蔡氏势力强大,如何刘备接受刘表的托付,势必大难临头。这回倒是真的只能推脱,这一推,又是一次谦让之礼。
遇奇才,不拘礼
诸葛亮的出山,决定了刘备事业的转折。然而如何才能感动诸葛亮,可能是刘备煞费苦心的一件大事。
孔明出山之前,躬耕于南阳,却是时刻关注着国家大事。他对于董卓以来的国家历程,了如指掌,岂会不知道刘备的为人?想必孔明早就掌握了这方面的情报,也早就感觉刘备是一位明主。
孔明的出山,不应该仅仅是因为刘备三顾茅庐的诚意,而是折服于刘备的过往为人,以及兴复汉室的伟大目标。士为知己者死,两人的三观相符,因此孔明才愿意跟着刘备出生入死。即使刘备“中道崩殂”,孔明依然辅佐刘备的儿子,直到自己病死在工作岗位上。孔明如此鞠躬尽瘁,全在于敬重刘备的人格魅力。
结语
刘备的成功,充满了辛酸与血泪,充满了忍辱负重。刘备,首先战胜了自己的欲望,摒弃急于求成的错误路线,而是把个人名望作为长期运营的品牌。
名望是长时间养出来的,并非是通过获得一城一地而瞬间爆发出来。刘备何尝没有灰心的时刻?在和刘表畅饮的时候,顿觉髀肉重生,自己却是一事无成。短暂的惆怅和失言,未能阻止刘备的继续忍耐。所谓大器晚成,人生成就,并非一蹴而就。
在中国文学与历史的交汇处,“火烧博望坡”始终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它既是《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初出茅庐的“第一功”,也是史书《三国志》中刘备军事才能的实证。这场发...
诸葛亮 刘备 2025-09-19 葡萄牙的殖民地:从全球帝国到现代遗产葡萄牙作为近代史上首个开启全球殖民扩张的欧洲国家,其殖民版图曾横跨五大洲,鼎盛时期面积达1040万平方公里,是欧洲建立最早、持续时间最长的殖民帝国。从15世纪初...
启 2025-09-19 李三才为何位列东林点将录榜首:一场政治符号的构建与历史记忆的博弈明末天启年间,大太监魏忠贤为打压东林党,命亲信王绍徽仿照《水浒传》模式编纂《东林点将录》,将东林党骨干成员按“一百零八将”排序。在这份名单中,李三才被列为“托塔...
魏忠贤 启 2025-09-18 魏源的重大历史贡献:以“师夷长技”叩开近代化之门在晚清中国“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魏源以一部《海国图志》和“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呐喊,成为近代中国思想启蒙的先驱。他的贡献不仅在于系统引入西方知识,更在于以“经...
魏源 启 2025-09-18 明朝哲学家李贽:离经叛道的启蒙先驱在明朝中后期思想禁锢的铁幕下,一位来自福建泉州的哲人以惊世骇俗的姿态撕开了一道裂痕。李贽(1527-1602),这位自号“异端和尚”的思想家,用七十六载人生演绎...
启 2025-09-17 戴名世:桐城派的奠基者与文学先驱在清代文坛的星空中,桐城派以其独特的文学主张与深远的历史影响,成为古典散文领域的一座丰碑。而在这座文学高峰的奠基过程中,戴名世的名字如同一颗璀璨的启明星,以其卓...
启 2025-09-17 刘谌割妻首殉国:乱世忠烈背后的文化逻辑与人性挣扎公元263年冬,成都城破前夕,北地王刘谌手提妻子崔氏及三个儿子的人头,踉跄闯入昭烈庙。在刘备灵位前,他割下妻首、诛杀亲子后自刎,鲜血染红庙前石阶。这一惊世骇俗的...
刘备 2025-09-17 晋朝的终结:东晋的覆灭与南北朝的开启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晋朝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朝代,它上承三国鼎立的分裂局面,下启南北朝的长期对峙。然而,这个曾经统一中原的王朝,最终却未能逃脱被新兴势力取代的命...
启 2025-09-17 阿诺德·汤因比著作:文明史观的宏大叙事与跨时代启示阿诺德·约瑟夫·汤因比(Arnold Joseph Toynbee,1889-1975)是20世纪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历史学家之一,被誉为“近世以来最伟大的历史学家...
启 2025-09-16 鉴真东渡:跨越沧海的文化纽带与精神丰碑公元753年,66岁的鉴真和尚在双目失明、历经五次失败后,终于率领弟子从张家港黄泗浦启航,成功抵达日本九州岛。这场持续十二年、六次启航的壮举,不仅改写了中日文化...
启 2025-09-16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