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战国的四大名将放在任何时代都是显赫的存在,这四大名将之分别是秦国的白起,王翦,赵国的李牧和廉颇。这几个人可以说是春秋时代结束之后打仗打仗最厉害,功劳功劳立的最多,但这四个人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结局都是十分的悲惨,似乎应了中国人的那句古话,杀人太多的人有损阴德,最后自己也没有什么好下场,廉颇是到了七十多岁因为赵王的猜忌被迫离开了赵国,直到老死都没有回到自己的父母之邦。白起则是因为功高震主最后被秦昭襄王赐死,李牧则是更惨,死的时候都不知道自己到底犯了什么罪,就莫名其妙的被杀了,可以说是死不瞑目,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
白起是兵家之祖孙武和吴起之后的第三代不世出的名将,他是一个典型的谋定而后动的作战型人物。在秦昭襄王时代的重要将领,几乎以一己之力将秦国虎狼之师的威名打了出去,后来是秦军将领的战绩没有一人可以超过当时的白起的,他是秦国军功等级制度下的产物,从一个小兵开始做起,一路靠着积累战功走上了秦国上将军的职位,堪称是战国时代的逆袭,比小说还要励志,比爽文还要爽文。
商鞅改革秦国整体之后就开始在秦国军队之中推行了“军功爵制度”,这种制度的核心就在于奖励和惩罚机制,让每一个士兵知道自己到底是为了谁在战斗,不是为了虚无渺茫的国家大义,而是在捍卫国家尊严和主权的时候也要为自己战斗,只有在战场上勇敢杀敌,回到家中才不会愧对先人,才不会被参见过去秦国战争的老兵嘲笑,正所谓人活着就是为了争口气。
那个时候的军功爵制又被叫作秦朝的“名田宅制度”,就是因为这个战场之上杀敌立功和名望,田地,房屋直接挂钩,在战场上按照功劳大小和杀敌人数的多少可以获得相应的土地面积,可以获得相应的房子和为你种地的奴隶,官府已经为了照顾好了身后事,你只管在战场之上卖命就行。
正是靠着这个制度之中的奖励机制,白起从一个普通的小兵升级为了秦国军功爵位制度之中第十等的左庶长,这个职位曾经是商鞅担任过的,因为商鞅的关系一直有着很深厚的历史感情,对于秦国百姓来说也是很重要,而坐上了这个职位的白起自然也就引起了秦国君王的注意。最开始让白起担任主将的是秦国当时的权臣魏冉,目标是打下崤山和函谷关通往洛阳之间的魏韩郡县。
白起这个人的师傅已经不知道是谁了,可能他的兵法也没有人专门去教会,但他在军事打仗上面就是一个无师自通的天才,他使用的很多方法和战术都和孙子兵法上面不谋而合,更为重要的是白起一生之中的成就比孙武要高很多,而且在战绩上面也比孙武要厉害很多,可能白起就是属于那种成长型的将领,越是到后期积累的经验越多,对于战争的嗅觉就越是灵敏。
伊阙之战之中白起击败韩国和魏国的联军,灭敌二十四万,还有打到楚国迁都的鄢郢之战,让中原诸侯胆寒的华阳之战和后面的径城之战,最后加上和赵国的长平之战,死在白起直接主导的战争之中的士兵人数就不下两百万,因为这个原因,白起也被称为“人屠”。后面白起之所以被秦昭襄王赐死一则是因为白起功劳太多,实在是封无可封。
二则是因为白起在对赵邯郸之战之中公然违背旨意,触犯了秦昭襄王的逆鳞,三则就是因为白起知道自己杀人太多,秦王需要处死自己来让自己为秦国背上嗜杀这口黑锅。白起死得很冤,但其实一点也不冤,至少他知道自己是因为什么而死,而和白起同时期的不久的李牧则是冤了很多,死的时候连为何而死都不知道。
李牧之死真的是莫名其妙
李牧是战国后期的唯一名将之一,他最大的战绩就是在对匈奴和北方胡人的战斗之中,他以20万的兵力全歼了匈奴南下侵犯中原地区的十万骑兵,注意这里是全歼,这个战绩不是吹出来的,也不是击败或者击退了匈奴十万骑兵,这样的辉煌战绩或许到了两百年之后的汉武帝时期卫青和霍去病身上才出现这样的情况,他在北方为赵国开辟了数千里的土地,使得赵国能够有余力调动胡人骑兵来补充军力和秦国抗衡。
有用的人才自然是到处都需要的,在肃清了北方的代地叛乱和胡人威胁之后,李牧成为了赵国对抗秦国的唯一人选,他来到秦赵交界之后开始以个人的绝世魅力和军事本领多次击退了秦国的进攻,反正那个时候的赵国边境上面只要有李牧在的话,秦国基本上是讨不到什么便宜的。肥之战之中击败秦国名将,逼的秦始皇不得不派出王翦来抵御李牧。
王翦和李牧其实也是属于那种伯仲之间的水平,双方想要战胜对方基本上是不可能,唯一的办法只有处于长期对峙状态之中等到敌人露出破绽为止,但那个时候的秦始皇可不是当年的秦昭襄王,他根本等不了那么久,他的计划是十年之内要灭亡六国,如果这一个战场上就耗费一年半载的,后面的赵国城池一座座打下去岂不是要耗费十年之久,这样慢速战争秦始皇是等不起的,所以王翦只能另外去想办法。
准确来说那个时候的李牧是死于王翦使用的离间计,据说嬴政使用了万两黄金去贿赂赵国的丞相郭开,让他去谋害赵国大将李牧,不然的话以李牧的防御水平和从北地带过来的那群骑兵战士,秦国是很难突破赵国的防线,后来也不知道郭开到底是怎么想的,竟然还真的就答应了秦国的计划,劝导赵王杀掉了李牧,成功地上了秦国的圈套。
据那个时候的李牧自己心中所想,自己效忠多年的赵王为何会就这样的杀掉自己呢?估计李牧到了九泉之下也是想不通的,其实不仅是李牧想不通,即使是今天的我们也是想不通的,那个时候的郭开虽然爱财,难道他就不明白赵国灭亡的话,他的丞相之位和荣华富贵也会保不住的道理吗?为何一定要为了区区万两黄金毁掉自己的后半生呢?最离谱的还是赵王自己部分忠奸的杀害了李牧。
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白起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名字。他以“杀神”“人屠”的称号闻名于世,一生征战三十七年,据传斩杀敌军近百万,更以长平之战坑杀四十万赵卒的记录,在人类...
白起 2025-06-24 李勣:从战场谋士到武庙十哲的传奇跨越在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武庙十哲的评选是历代对名将最高规格的追封。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李勣与孙武、白起、韩信等兵家巨擘并列武庙,成为唐代唯一入选“十哲”的非...
白起 唐肃 2025-06-09 郭开真实结局:历史迷雾中的多面猜想在战国末年的风云变幻中,郭开作为赵国的权臣,以谗言陷害廉颇、李牧两位名将,加速了赵国的灭亡,成为历史上备受争议的人物。然而,关于他的真实结局,正史中却并未留下明...
廉颇典故 李牧 2025-06-04 廉颇籍贯之谜:探寻战国名将的出生地廉颇,作为战国时期赵国的著名将领,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其一生征战无数,为赵国立下赫赫战功。然而,关于廉颇的籍贯,历史上却存在多种说法,至今仍...
白起 廉颇典故 2025-05-28 白圭是白起的爷爷吗?历史真相的探寻在中国战国历史的璀璨星河中,白圭与白起这两位人物各自闪耀着独特的光芒。白圭以卓越的商业智慧和经营策略闻名,被誉为“商人之父”;白起则凭借出色的军事才能和战略眼光...
白起 2025-05-28 白起与韩信:谁才是古代军事史上的巅峰战神?在中国古代军事史上,白起与韩信如同两颗璀璨的星辰,各自在战国时期与楚汉相争时期闪耀着独特的光芒。他们均以卓越的军事才能和辉煌的战绩著称,但究竟谁更胜一筹,却是一...
白起 韩信 2025-04-11 廉颇叛变之后,为何屡战屡败?在中国历史上,廉颇作为战国末期赵国的名将,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忠诚的品格而著称。然而,在廉颇的晚年,他因一系列的政治变故而叛离赵国,投奔魏国和楚国。然而,在这之...
廉颇典故 2025-03-27 白起之死与范睢的关联及范睢的最终归宿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战国时期的名将白起与政治家范睢之间的恩怨纠葛,一直是后人津津乐道的话题。白起,这位以“杀神”著称的军事奇才,最终却落得个被迫自杀的悲惨结...
白起 范睢 2025-03-27 魏冉与白起:秦国崛起的双翼在战国烽烟中,秦国能从西陲边国崛起为横扫六合的霸主,离不开两位关键人物的携手——穰侯魏冉与武安君白起。他们一政一军,如同双翼托起秦国的霸业,其关系之微妙复杂,远...
白起 2025-03-24 范睢扳倒秦国重臣:权谋与智慧的较量在战国纷争的历史舞台上,范睢以其卓越的权谋和智慧,成功扳倒了秦国重臣权贵宣太后、魏冉和白起,成为秦国政治格局中的关键人物。这一历史事件不仅展现了范睢个人的政治才...
白起 宣太后 2025-03-21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