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听过“万恶淫为首”这句话,这句话是怎么理解的呢?
好色(淫),是最大的恶(万恶之首)?
想想肯定不对啊,孔子说过“食色,性也”,难道好色比杀人放火还要严重吗,怎能称得上是最大的恶呢?
其实有一点要承认,就是好色之人轻则误事,重则误国。不说别人,就说史书上记载的那些帝王:商朝的纣王好色,宠幸妲己,结果亡了国;西周的幽王好色,为博美人一笑“烽火戏诸侯”,结果亡了国;春秋霸主之一的吴王夫差,得到西施后夜夜寻欢,“东方渐高奈乐何”,结果亡了国;还有盛世君王唐玄宗,也因为好色,专宠杨玉环,“君王从此不早朝”,差一点点就亡了国。
这一桩桩、一件件,都是历史上明明白白的教训,但这只能说明好色容易误事,远不至于到了“万恶之首”的地步。
其实,“万恶淫为首”不是这么理解的,它后面还跟着一句,叫“百行孝为先”,这两句话原来出自明朝一位高僧之口,作为居士修行佛法的要诀,民间流行很广。
这里的淫其实是指人的思想中意识中的。
“淫”为什么比杀人越货、贪污腐败、蒙骗欺诈、走私贩毒等等更严重,而居于万恶的“首”位呢?因为人们因为淫念会做出很多伤天害理的事情。
夏桀亡国是因为“荧惑女宠”;商被西周推翻,有个被纣王宠爱的妲己,“唯妇言是听”;西周的幽王为博得褒姒“千金一笑”才“烽火戏诸侯”,以至亡国;吴王夫差被西施色相迷惑,使越王勾践的卧薪尝胆有机可乘;汉初吕后险些断送汉室江山;隋炀帝更是沦于女色陷阱荒淫无度而失国;杨贵妃的妖冶使风流天子玄宗几乎命丧安史之乱;多情的李后主因女人而“一江春水向东流”;宋徽宗耽于声色犬马而沦为金人阶下囚;明朝断送取决于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咸丰“天地一家春”导致慈禧祸国殃民四十年。
杀人放火只是一些局部的伤害,而淫念会伤害很多人,而且也会毁了自己。
但是程朱理学的一些道德家们,故意曲解“万恶淫为首”的意思,搞出了“贞洁烈女”的那一套糟粕来,害人不浅。
比如道光年间,一女子失足掉入水中,一男子情急之下,把她拉了上来,女子竟放声大哭,说她被男子摸了手臂,失了贞洁,于是跳河自尽了。
这则故事载于清人笔记《竹叶亭杂记》中,糟粕思想毒害之深,于此可见一斑。
要理解“万恶淫为首”的真实意思,须结合“百行孝为先”来看。
“百行孝为先”这句话,一般人都是认同的。为什么说“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
你想想,一个人对自己的父母都不孝顺,怎么可能对其他人负责任,又怎么可能尽到社会义务呢?
当然我们说的这个孝,不是那种“卧冰求鲤”之类的愚孝,而是正常人该有的孝顺。孝顺父母并不是最大的美德,而是一切美德的基础。这是“百行孝为先”的真义。
如此一来,“万恶淫为首”的意思也就明白了,这句话并非说“好色是最大的恶”,而是说如果一个人犯有严重的好色或邪淫的毛病,就容易做出一些道德败坏的事情,而且失去自控力。
比如《水浒传》里的王矮虎,极为好色,为了个女人居然要跟大哥燕顺玩命。还有高衙内、西门庆,更是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这种好色之徒,有多远就躲多远吧。
其实,“万恶淫为首,百行孝为先”的意思,在处世奇书《围炉夜话》说得再明白不过了:“常存仁孝心,则天下凡不可为者,皆不忍为,所以孝居百行之先;一起邪淫念,则生平极不欲为者,皆不难为,所以淫是万恶之首。”
卜商,字子夏,尊称“卜子”或“卜子夏”,是春秋末期晋国温邑(今河南温县黄庄镇卜杨门村)人,作为孔子晚年最杰出的弟子之一,他以“文学”科高才生的身份位列“孔门十哲...
孔子 卜商 2025-09-09 弦歌东周:孔子与苌弘的师道传奇公元前518年的洛阳城,34岁的孔子携弟子南宫敬叔踏入周王室观星台。这位鲁国士人不会想到,此行将遇见改变其音乐思想的关键人物——周敬王内史大夫苌弘。这场跨越地域...
孔子 2025-09-08 孔子与子贡:误解与深意的交织——探析“孔子不喜欢子贡”的真相在《论语》的记载中,子贡作为孔子门下“言语科”的杰出代表,以巧言善辩、悟性极高著称,其名字出现频次甚至超过颜回。然而,史书中却流传着“孔子不喜欢子贡”的说法,这...
颜回 孔子 2025-09-08 颜回姓曹为何称“颜回”:姓氏与名字背后的文化密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姓氏不仅是家族血缘的标识,更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春秋末期鲁国思想家颜回,作为孔子最得意的弟子,其姓氏“曹”与名字“回”的组合,看似矛盾,...
颜回 孔子 2025-09-08 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安贫乐道的精神丰碑在春秋乱世的风云中,孔子弟子颜回以“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的生存状态,为后世树立了一座超越物质的精神丰碑。这个被《论语·雍也》记载的经典场景,不仅成为儒家安贫...
颜回 孔子 2025-09-04 孔鲤:以血脉为纽带,铸就儒家传承的基石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孔鲤的名字或许并不如其父孔子那般熠熠生辉,但他作为孔子独子、儒家思想传承的关键纽带,其人生价值与历史贡献却不容忽视。他以豁达的胸襟、默默的奉...
孔子 2025-09-01 孔子与微子:血脉相连的千年传承——论孔子是微子的十五世孙在中国历史的浩瀚长河中,孔子与微子,两位相隔数百年的历史人物,却因血脉的纽带紧密相连。孔子,这位被后世尊称为“至圣先师”的伟大思想家,竟是商朝末代君主帝辛(纣王...
孔子 2025-08-29 孔子弑母:一场跨越千年的谣言与真相之辨“孔子弑母”这一骇人听闻的指控,在历史长河中如幽灵般若隐若现,却始终缺乏任何可靠史料支撑。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中国历史上最受尊崇的圣人之一,孔子的道德形象与这...
孔子 2025-08-29 师旷与孔子:春秋时代的双璧:音乐与哲学的对话在春秋时期的华夏大地上,师旷与孔子如同两颗璀璨的星辰,各自在音乐与哲学的领域中熠熠生辉。尽管他们的职业路径与思想体系存在显著差异,但作为同时代的文化巨匠,他们的...
孔子 2025-08-28 李膺与老子的血脉之谜:历史迷雾中的身份考辨东汉名士李膺因刚直不阿、力抗宦官闻名史册,其“天下模楷”的形象与道家始祖老子形成鲜明对比。然而,一个流传千年的传说却将两人强行关联——孔融十岁时曾以“孔子问礼于...
孔子 2025-08-26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