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诸葛亮和司马懿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诸葛亮病逝后,司马懿为何终生不攻蜀国?
诸葛亮病逝之后,司马懿并非不想攻打蜀国,而是错过了攻打蜀国的最佳时机。此后,司马懿认为川蜀地形险要,蜀汉已经有所防备,在时机成熟之前,不宜伐蜀。直到去世,他都没能再和蜀国直接交锋。
魏明帝青龙二年(234年),诸葛亮第五次北伐,最终出师未捷身先死,病逝五丈原。
诸葛亮对于身后退兵事宜安排的很妥当,可在人事安排上,却出了大问题。
诸葛亮提前交代姜维,在他死后,秘不发丧。等到司马懿发现蜀军撤退,率兵追击时,姜维又按照诸葛亮的嘱托,命杨仪“反旗鸣鼓”,摆出要攻击的架势,吓得司马懿引兵而退。等到司马懿了解诸葛亮已死时,蜀军却早已安全撤出了追击范围。
民间早有传言,说司马懿惧怕诸葛亮,这下人们对司马懿更是增加了“死诸葛走活仲达”的嘲讽。
不能不说,司马懿的气度,还是很大的,否则,他可能也会跟诸葛亮一样,早早的就去世了。
司马懿在看了蜀军留下的营垒之后,不免感叹,诸葛亮真是“天下奇才也!”
诸葛亮被司马懿大肆称赞,可在后事安排上,还是出了纰漏。
蜀军在撤退途中,就发生了魏延、杨仪之间的夺权之争。
杨仪派马岱斩杀了魏延,暂时夺得了统兵权。可蜀汉在短时间内失去了诸葛亮和魏延两名重要人物,也不免元气大伤。最主要的是,汉中的防守随之也陷入了短暂的混乱。
司马懿自然不会放过如此良机。他在得知蜀军内乱之后,立刻上奏魏明帝,请求出兵伐蜀。可是,魏明帝曹叡“诏不许”,不准。
魏明帝之所以不许司马懿攻蜀,是因为诸葛亮北伐时,东吴孙权也率兵亲征合肥新城。曹叡御驾亲征,迎击孙权。孙权得知魏明帝亲征,随即退兵。
曹叡在返回途中,经过摩陂,突来兴致,下旨兴修许昌宫。
此时的魏明帝,根本无心征伐,而是一心扑在了宫殿建设上,自然不会支持司马懿伐蜀了。
曹叡此举,导致魏国失去了一个收复汉中的最佳时机。
至于一举灭蜀汉,恐怕很难做到。毕竟当时蒋琬、费祎等人都在,而武将也仅仅丧失了魏延,蜀军士兵也并没有受到大的损失。
司马懿可以趁蜀军混乱,杀入汉中,却很难再从汉中一举入川。
而蜀汉在魏延死后,蒋琬架空了杨仪,成功接班,很快也恢复了正常。在蒋琬、费祎的治理之下,蜀魏再次进入了对峙状态。
接着,司马懿也忙碌了起来,根本就无暇顾及蜀汉。
他先是被调去平定了辽东公孙渊叛乱;再受曹叡托孤之重,与曹爽一起辅佐少帝曹芳。东吴北伐,司马懿又被派往东线作战,还大力推广、发展屯垦。此时的司马懿,忙到根本无暇西顾。
期间,倒是大将军曹爽闲得发慌,也想建功立业,做出点成绩。于是,曹爽就开始调兵遣将,攻打蜀汉。
司马懿得知后,极力劝阻,可是曹爽根本不听。司马懿无可奈何又去说服协助曹爽北伐的夏侯玄:“兴平路势至险,蜀已先据;若进不获战,退见徼绝,覆军必矣。”
曹爽北伐的结局也正如司马懿所料,出师不利,还差点被费祎截断退路,全军覆没。最后,经过苦战才得以逃脱,魏军是伤亡惨重。
很明显,此时的蜀汉,虽然已大不如前,但是,自保的实力尚在。魏军如果强行进攻,很难攻克。司马懿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不主张攻蜀。
同时,司马懿的权力也在被曹爽一步步架空。
东线战场,大军控制权被曹爽的弟弟曹羲把持。西线的关中,军权则在夏侯玄手中。
此时的司马懿,不要说攻蜀了,一不小心,自身性命都难以保全。
最后,司马懿为了自保、夺权,果断发动高平陵之变,诛杀了曹爽及其党羽,全面掌控了曹魏大权。可是,大权在握的司马懿,已经是70岁高龄的老人,已无力再战了。
而在司马氏夺权之后,曹魏内部也非常不稳,先后发生了淮南三叛,先是王凌,接着是毋丘俭和诸葛诞,先后起兵叛乱。
司马懿在平定王凌之乱的同一年,就去世了,年72岁。
通常的印象中,可能会觉得三国时期的三大顶尖谋士,周瑜、诸葛亮都死了,自然是司马懿纵横天下了,灭蜀吞吴也不在话下。
可现实远没有那么简单。
实际上,只要蜀汉内部不乱,依托易守难攻的地利,再加上人和,甚至是天时的优势,蜀国完全可以偏安一隅。
当年,曹真、司马懿攻蜀,就遇到了连绵大雨,不克而还。曹爽、夏侯玄攻蜀,差点被费祎打到全军覆没。即使是司马昭时期,钟会、邓艾再次伐蜀,如果不是邓艾舍命,险渡阴平,恐怕也要被姜维堵在剑阁之外,再次无功而返。
因此,司马懿在诸葛亮死后,等待好的时机伐蜀,策略是正确的。再加上,司马懿还有其他更紧迫、更重要的事情要做,自然是更加无暇顾及蜀汉。司马懿虽然长寿,可生命还是有限的,最终他也没能等到灭蜀的那一天。
公元239年1月22日,曹魏王朝第二位皇帝魏明帝曹睿在洛阳病逝,年仅36岁。这位曾指挥曹真、司马懿击退吴蜀联军、平定鲜卑、攻灭公孙渊的雄主,其生命戛然而止的结局...
司马懿 曹真 2025-09-19 火烧博望坡:历史真实与文学想象的千年之辩在中国文学与历史的交汇处,“火烧博望坡”始终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它既是《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初出茅庐的“第一功”,也是史书《三国志》中刘备军事才能的实证。这场发...
诸葛亮 刘备 2025-09-19 司马懿:乱世权谋的集大成者司马懿(179年—251年9月7日),字仲达,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河南焦作温县)人,汉末三国时期曹魏政治家、权臣、军事家、战略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他的一生跨越...
司马懿 2025-09-16 诸葛亮临终顿悟:刘禅的“傻”原是帝王心术的至高伪装公元234年秋,五丈原军营中,诸葛亮咳血不止。这位以“鞠躬尽瘁”闻名的蜀汉丞相,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终于看穿了那个被世人称为“扶不起的阿斗”的帝王——刘禅,实则深...
诸葛亮 刘禅 2025-09-16 刘禅诛杀重臣:权力博弈下的政治智慧与历史迷雾在蜀汉末代皇帝刘禅的统治生涯中,诸葛亮去世后的权力真空期成为其政治手腕的试金石。面对魏延、李邈、刘琰、杨仪四位重臣的挑战,刘禅以雷霆手段连杀四人,这一系列决策不...
诸葛亮 刘禅 2025-09-11 诸葛亮一生娶了几个老婆:历史真相与民间传说的交织在中国历史上,诸葛亮以其卓越的智慧、忠诚与勤勉,成为了后世敬仰的楷模。然而,关于他的私人生活,尤其是婚姻状况,却因历史记载的简略与民间传说的丰富而显得扑朔迷离。...
诸葛亮 2025-09-10 马谡“纸上谈兵”:才略与现实的撕裂之痛公元228年春,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战鼓擂动,蜀汉大军势如破竹,南安、天水、安定三郡望风归降,关中震动。然而,街亭一战的溃败,如同一记重锤,击碎了北伐的希望,也让...
诸葛亮 2025-09-09 黄月英为何被称为“阿丑”:历史、传说与文化隐喻的交织在三国历史的璀璨星河中,黄月英(民间传说名)以“诸葛亮之妻”的身份被后世铭记。然而,她更广为人知的称号却是“阿丑”——一个带着戏谑与矛盾的称谓。这个称号的起源,...
诸葛亮 黄月英 2025-09-09 司马懿与柏灵筠的子嗣之谜:历史真相与影视演绎的碰撞在三国历史与文学艺术的交织中,司马懿与柏灵筠(史称柏夫人)的情感纠葛常被后世津津乐道。作为司马懿晚年最受宠的妾室,柏灵筠在影视作品中常被塑造成兼具智慧与美貌的传...
司马懿 2025-09-09 因果轮回:桓范后人终结司马家族百年霸业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权力更迭往往伴随着血雨腥风与因果循环。公元249年的高平陵之变,司马懿以雷霆手段诛灭曹爽三族,却意外漏杀一人——桓范之子桓楷。这场看似偶然的...
司马懿 2025-08-28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