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了解:汉文帝和窦漪房的读者,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汉文帝好歹也是九五之尊,他为什么废不掉年老色衰的窦漪房?
西汉历史上,在吕雉擅政之后还出现了一位一生颇为传奇的女子,就是汉文帝刘恒的皇后窦漪房,她本是一名十分普通的宫女,在刘恒8岁被册封为代王的时候,以随行宫女的身份一同前往封国。
谁了解刘恒对这个宫女一见钟情,很快纳为王妃,而当时刘恒已经有了王后,窦漪房不急不慢的一步步稳扎稳打,最终成功上位。
她的传奇之处还不仅如此,在刘恒成为皇位继承人选的时候,窦漪房赢得了吕后和刘恒生母薄姬的认可,成为后宫中名副其实的女主人,哪怕是年老色衰后,汉文帝有了新的宠妃,都无人能撼动窦漪房的地位。那么问题来了,汉文帝好歹是九五之尊,他为什么不废掉窦漪房呢?

一、窦漪房上位的背后
1、窦漪房的左右逢源
窦漪房是汉初清河人,也就是现在的河北省武邑人,根据史料记载,她的身世还是比较可怜的,年幼的时候就父母双亡,仅有的兄弟姊妹也逐渐失联,为了保住性命混口饭吃,只能进入皇宫当一名卑贱的宫女。
在进入皇宫初期,她被安排到太后吕雉的寝宫干活,后来又被安排到皇子刘恒身边,纵观她的上位历程,其实有两个很重要的人,分别是吕后和薄姬。
窦漪房是个非常聪明伶俐的女子,在侍候吕后的时候就颇得赏识,这才被吕后安排到代王刘恒身边,与薄姬一起前往代国,窦漪房在封地并没有因为和吕后的关系而遭到排挤,反而又受到代国王太后,也就是刘恒生母薄姬的赏识。
这位薄姬从表面上看是个淡泊名利,也不怎么受宠的妃子,事实上她是刘邦一众嫔妃中最为睿智的一位,她没有吕雉那般野心,也不喜欢像戚夫人那样争风吃醋,皇宫中尔虞我诈、争权夺利的那些事薄姬早就看得十分透彻了。
要了解她嫁给刘邦之前可是秦末诸侯魏王豹的小妾,她在后宫争斗的时候,吕雉还是个沛县的农妇呢!所以窦漪房先后得到了吕后和薄姬的赏识宠爱,就等于给自己未来成为皇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成功上位做皇后
刘恒本没有成为皇帝的机会,然而在汉惠帝和一帮兄弟都离奇去世之后,他被命运之神眷顾了,在功臣集团的一致拥戴下刘恒登基称帝,是为汉文帝,登基之初刘恒是没有立后的,不过重臣周勃、陈平等人一直谏言汉文帝要早立太子,这是国家的根本,也能够确立宗族正统的地位。
经过一番考虑之后,刘恒选择了儿子里年龄最大的刘启当太子,他的生母恰巧就是窦漪房,太子的问题解决了,可有太子没有皇后,这显得格格不入,也不适合礼制上的要求,对这件事大臣们意见颇多,汉文帝也是踌躇不决,怎么办呢?
这个时候汉文帝的母亲薄姬站出来了,她劝说儿子让刘启的母亲窦漪房做皇后,老太后薄姬的这个建议在当时看来是十分合理的,第一,她本人向来十分中意窦漪房,有意让其成为皇后;第二,既然窦漪房的儿子已经成为了皇太子,那么生母尚在,选为皇后自然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于情于理都没毛病。
就这样,在老太后薄姬的建议下,窦漪房成功上位成为汉文帝的皇后,也开启了汉王朝的一个传奇时代。
二、汉文帝无法废后的原因
1、患难夫妻之间的感情
有史料表明,在窦漪房执掌后宫期间,由于年龄的增长,姿色已经大不如前,而且身体健康程度令人担忧,不过此时的汉文帝却正逢壮年,于是就开始宠幸更为年轻漂亮的妃子,甚至几度威胁到了窦漪房的后位。
可令人意外的是,即便是汉文帝独宠其他妃子,倍加冷落窦漪房,可皇后的桂冠和地位始终都没有动摇,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咱们从感情的角度出发来看,汉文帝刘恒和窦漪房是年少时期的夫妻,一起经历过很多的事情。在刘恒年轻的时候,吕雉集团的势力如日中天,眼看自己的兄弟一个个遭遇悲惨,这让刘恒凡事谨言慎行,每日生活得如履薄冰,即便是就藩到了代地,仍然被监视着,这更加让刘恒担惊受怕。
人在脆弱的时候总是希望能找点精神寄托,这个时候窦漪房出现了,虽然一开始窦漪房没什么名分,可窦漪房始终不离不弃,无怨无悔的跟在刘恒的后面,这份共患难的经历是刻在心底的,也是其他妃子比不了的,所以刘恒从感情上多少是不忍心这么做的。

2、废后的条件不成立
上文提起刘恒册封了窦漪房的儿子刘启做太子,窦漪房在母亲薄姬的强烈推荐下成为了皇后,这两点就决定了窦漪房的地位几乎是无法撼动的,为什么这样说呢?
封建时代里大家都尊崇礼法祖制,“母凭子贵”的说法可不是闹着玩的,儿子成为太子,生母成为皇后,这在所有人眼中都是顺理成章,天经地义的。
另外,汉文帝刘恒以孝顺著称,这源自于小时候薄姬对他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奋不顾身的保护,所以从一个儿子的角度来看,窦漪房这个老婆名正言顺,口碑好,又是自己母亲最为喜欢的儿媳妇,自然不能轻言废后。
关键一点,在窦漪房成为皇后时,她寻找到了失散多年的两个弟弟,窦氏家族也因为窦漪房的身份开始崛起,不过窦漪房很有分寸,一直不让自己的两个兄弟身居高位,还把他们关在家里,请当朝的大儒去教授他们忠君爱国之道。
所以在文帝一朝,虽然有外戚,但根本没有形成什么气候,更没有像吕氏集团那么嚣张跋扈,窦漪房在朝内朝外人气、口碑双赢,汉文帝也找不到任何废后的理由。
公元前180年,长安城未央宫的青铜灯盏彻夜未明。37岁的代王刘恒接过象征皇权的玉玺,面对的是一个财政赤字高达七成、人口锐减至千余万的残破帝国。这位以&q...
刘恒 2025-11-19 寒门贵后:吕雉与马皇后的极端人生抉择在历史长河中,吕雉与马皇后皆出身贫寒,却最终贵为皇后,然而她们的人生轨迹却走向了两个极端。吕雉以铁腕手段掌控朝政,手段狠辣;马皇后则以贤良淑德、仁慈宽厚闻名,成...
马皇后 吕雉 2025-11-18 权谋棋局中的明君之选:陈平、周勃拥立刘恒的深层逻辑公元前180年,吕后崩逝,西汉朝堂暗流涌动。以陈平、周勃为首的功臣集团与刘姓宗室联手发动"诛吕之役",彻底铲除吕氏外戚势力。...
刘恒 2025-11-12 刘邦去世后吕雉的惊天布局:秘不发丧背后的权力博弈公元前195年,汉高祖刘邦驾崩于长乐宫,这位开创大汉王朝的帝王溘然长逝。然而,一场暗流涌动的政治风暴正悄然酝酿——皇后吕雉竟秘不发丧,与心腹审食其密谋四天四夜,...
吕雉 刘邦 2025-11-04 汉文帝的皇位:一场“天降馅饼”背后的历史博弈公元前180年,长安城内暗流涌动。吕后去世后,功臣集团与刘氏宗室联手铲除吕氏势力,却面临一个关键问题:谁将成为大汉王朝的新君主?在刘邦的八个儿子中,仅剩代王刘恒...
刘恒 刘邦 2025-11-04 权力的终章:武则天与吕雉家族命运的分野密码在中国历史上,武则天与吕雉作为女性掌权者的代表,均以铁腕手段重塑了王朝格局。然而,两人死后家族命运却呈现截然不同的轨迹:吕雉家族在三个月内被彻底诛灭,而武则天家...
武则天有男宠吗 吕雉 2025-11-03 刘邦对戚夫人母子宠爱有加,为何不杀吕雉保全她们?汉高祖刘邦一生情感与权谋交织,对戚夫人母子的宠爱与对吕雉的复杂态度,构成了其晚年政治布局中最为矛盾的篇章。他明知吕雉心狠手辣,却未在临终前除掉这位发妻以保全戚夫...
吕雉 刘邦 2025-11-03 权谋棋局中的无奈之选:刘邦为何将江山托付忌惮的吕雉公元前195年,病榻上的刘邦凝视着吕雉的背影,这位曾与他共患难的结发妻子,此刻正以雷霆手段镇压异姓诸侯王。他深知吕雉的野心与手段,却仍选择将帝国权柄交予其手。这...
吕雉 刘邦 2025-10-29 “一尺布尚可缝”:汉文帝与淮南王刘长的权力困局公元前174年,淮南王刘长在流放蜀地的途中绝食而亡,汉文帝刘恒闻讯后痛哭流涕,却难掩民间“兄弟二人不能相容”的讽刺歌谣。作为刘邦仅存的两个儿子之一,刘长之死既是...
刘恒 刘邦 2025-10-28 权力真空下的血腥博弈:刘邦死后吕雉的秘不发丧与权力清洗公元前195年,汉高祖刘邦在平定英布叛乱后伤重不治,驾崩于长安长乐宫。然而,这位开国皇帝的遗体并未立即入土为安——其妻吕雉以惠帝刘盈年幼为由,下令“四日不发丧”...
吕雉 刘盈 2025-10-20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