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了解:汉文帝和窦漪房的读者,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汉文帝好歹也是九五之尊,他为什么废不掉年老色衰的窦漪房?
西汉历史上,在吕雉擅政之后还出现了一位一生颇为传奇的女子,就是汉文帝刘恒的皇后窦漪房,她本是一名十分普通的宫女,在刘恒8岁被册封为代王的时候,以随行宫女的身份一同前往封国。
谁了解刘恒对这个宫女一见钟情,很快纳为王妃,而当时刘恒已经有了王后,窦漪房不急不慢的一步步稳扎稳打,最终成功上位。
她的传奇之处还不仅如此,在刘恒成为皇位继承人选的时候,窦漪房赢得了吕后和刘恒生母薄姬的认可,成为后宫中名副其实的女主人,哪怕是年老色衰后,汉文帝有了新的宠妃,都无人能撼动窦漪房的地位。那么问题来了,汉文帝好歹是九五之尊,他为什么不废掉窦漪房呢?
一、窦漪房上位的背后
1、窦漪房的左右逢源
窦漪房是汉初清河人,也就是现在的河北省武邑人,根据史料记载,她的身世还是比较可怜的,年幼的时候就父母双亡,仅有的兄弟姊妹也逐渐失联,为了保住性命混口饭吃,只能进入皇宫当一名卑贱的宫女。
在进入皇宫初期,她被安排到太后吕雉的寝宫干活,后来又被安排到皇子刘恒身边,纵观她的上位历程,其实有两个很重要的人,分别是吕后和薄姬。
窦漪房是个非常聪明伶俐的女子,在侍候吕后的时候就颇得赏识,这才被吕后安排到代王刘恒身边,与薄姬一起前往代国,窦漪房在封地并没有因为和吕后的关系而遭到排挤,反而又受到代国王太后,也就是刘恒生母薄姬的赏识。
这位薄姬从表面上看是个淡泊名利,也不怎么受宠的妃子,事实上她是刘邦一众嫔妃中最为睿智的一位,她没有吕雉那般野心,也不喜欢像戚夫人那样争风吃醋,皇宫中尔虞我诈、争权夺利的那些事薄姬早就看得十分透彻了。
要了解她嫁给刘邦之前可是秦末诸侯魏王豹的小妾,她在后宫争斗的时候,吕雉还是个沛县的农妇呢!所以窦漪房先后得到了吕后和薄姬的赏识宠爱,就等于给自己未来成为皇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成功上位做皇后
刘恒本没有成为皇帝的机会,然而在汉惠帝和一帮兄弟都离奇去世之后,他被命运之神眷顾了,在功臣集团的一致拥戴下刘恒登基称帝,是为汉文帝,登基之初刘恒是没有立后的,不过重臣周勃、陈平等人一直谏言汉文帝要早立太子,这是国家的根本,也能够确立宗族正统的地位。
经过一番考虑之后,刘恒选择了儿子里年龄最大的刘启当太子,他的生母恰巧就是窦漪房,太子的问题解决了,可有太子没有皇后,这显得格格不入,也不适合礼制上的要求,对这件事大臣们意见颇多,汉文帝也是踌躇不决,怎么办呢?
这个时候汉文帝的母亲薄姬站出来了,她劝说儿子让刘启的母亲窦漪房做皇后,老太后薄姬的这个建议在当时看来是十分合理的,第一,她本人向来十分中意窦漪房,有意让其成为皇后;第二,既然窦漪房的儿子已经成为了皇太子,那么生母尚在,选为皇后自然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于情于理都没毛病。
就这样,在老太后薄姬的建议下,窦漪房成功上位成为汉文帝的皇后,也开启了汉王朝的一个传奇时代。
二、汉文帝无法废后的原因
1、患难夫妻之间的感情
有史料表明,在窦漪房执掌后宫期间,由于年龄的增长,姿色已经大不如前,而且身体健康程度令人担忧,不过此时的汉文帝却正逢壮年,于是就开始宠幸更为年轻漂亮的妃子,甚至几度威胁到了窦漪房的后位。
可令人意外的是,即便是汉文帝独宠其他妃子,倍加冷落窦漪房,可皇后的桂冠和地位始终都没有动摇,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咱们从感情的角度出发来看,汉文帝刘恒和窦漪房是年少时期的夫妻,一起经历过很多的事情。在刘恒年轻的时候,吕雉集团的势力如日中天,眼看自己的兄弟一个个遭遇悲惨,这让刘恒凡事谨言慎行,每日生活得如履薄冰,即便是就藩到了代地,仍然被监视着,这更加让刘恒担惊受怕。
人在脆弱的时候总是希望能找点精神寄托,这个时候窦漪房出现了,虽然一开始窦漪房没什么名分,可窦漪房始终不离不弃,无怨无悔的跟在刘恒的后面,这份共患难的经历是刻在心底的,也是其他妃子比不了的,所以刘恒从感情上多少是不忍心这么做的。
2、废后的条件不成立
上文提起刘恒册封了窦漪房的儿子刘启做太子,窦漪房在母亲薄姬的强烈推荐下成为了皇后,这两点就决定了窦漪房的地位几乎是无法撼动的,为什么这样说呢?
封建时代里大家都尊崇礼法祖制,“母凭子贵”的说法可不是闹着玩的,儿子成为太子,生母成为皇后,这在所有人眼中都是顺理成章,天经地义的。
另外,汉文帝刘恒以孝顺著称,这源自于小时候薄姬对他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奋不顾身的保护,所以从一个儿子的角度来看,窦漪房这个老婆名正言顺,口碑好,又是自己母亲最为喜欢的儿媳妇,自然不能轻言废后。
关键一点,在窦漪房成为皇后时,她寻找到了失散多年的两个弟弟,窦氏家族也因为窦漪房的身份开始崛起,不过窦漪房很有分寸,一直不让自己的两个兄弟身居高位,还把他们关在家里,请当朝的大儒去教授他们忠君爱国之道。
所以在文帝一朝,虽然有外戚,但根本没有形成什么气候,更没有像吕氏集团那么嚣张跋扈,窦漪房在朝内朝外人气、口碑双赢,汉文帝也找不到任何废后的理由。
西汉文帝刘恒与景帝刘启在位四十余年间,中国历史迎来了封建大一统王朝的第一个黄金时代——文景之治。这一时期以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社会稳定著称,为汉武帝开疆拓土奠定...
刘启 刘恒 2025-08-19 从边陲藩王到盛世明君:汉文帝刘恒的登基之路公元前180年秋,长安城未央宫前停驻着一支简朴的车队。23岁的代王刘恒站在宫门前,指尖摩挲着青铜剑鞘上的云雷纹,目光掠过巍峨宫阙——三天前,他还是偏居晋阳的落魄...
刘恒 2025-08-18 韩信与吕雉:权力漩涡中的谣言与真相在中国古代史的叙事中,韩信与吕雉的关系始终笼罩在阴谋与权谋的迷雾中。民间野史常以“旧情复燃”的戏剧化叙事渲染两人关系,但通过梳理《史记》《汉书》等正史记载,结合...
吕雉 韩信 2025-07-23 刘恒代国故地今何在:山西中部的历史密码公元前196年,年仅八岁的刘恒被汉高祖刘邦封为代王,其封地“代国”成为这位未来汉文帝的龙兴之地。这片土地不仅见证了刘恒从边疆藩王到开明帝王的蜕变,更承载着西汉初...
刘恒 刘邦 2025-07-07 吕雉下嫁刘邦:一场改变中国历史走向的“黄昏恋”在秦末汉初的历史转折点上,吕公将20岁的掌上明珠吕雉嫁给35岁的泗水亭长刘邦,这场看似“门不当户不对”的婚姻,实则是精心算计的政治联姻。当现代人惊叹于这对夫妇1...
吕雉 刘邦 2025-07-01 吕后之死:外戚集团覆灭与西汉权力重构的必然公元前180年,西汉实际掌权者吕雉病逝。这位以“临朝称制”开创太后专权先河的政治强人,其死亡竟成为吕氏家族覆灭的导火索。短短数月间,周勃、陈平等功臣集团联合刘氏...
吕雉 2025-06-30 汉文帝与薄昭之死:皇权与亲情的残酷博弈在中国古代帝王史上,汉文帝刘恒以“仁孝”著称,其在位期间推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开创了“文景之治”的盛世。然而,这位以仁德闻名的君主,却曾亲手导演了一场“...
刘恒 2025-06-24 文景之治:中国封建社会的首个治世范本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汉文帝刘恒与汉景帝刘启统治的四十余年,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照亮了西汉王朝的崛起之路。这段被后世称为“文景之治”的时期,不仅实现了经济的空前繁...
刘启 刘恒 2025-06-24 吕雉与刘肥:养育之恩背后的权力博弈与生存智慧在中国古代宫廷史上,吕雉与刘肥的关系堪称一段特殊的历史样本。作为刘邦的庶长子,刘肥的生母曹氏是刘邦未发迹时的“外妇”,而吕雉作为正妻,在刘邦起义前及楚汉战争期间...
吕雉 刘邦 2025-06-12 汉文帝与冯唐:君臣相知下的边疆谏言传奇在波澜壮阔的西汉历史画卷中,汉文帝刘恒与冯唐的故事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光芒。这段故事不仅展现了君臣之间的深厚情谊,更体现了冯唐的忠诚与智慧,以及汉文...
刘恒 2025-05-27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