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弼和郭子仪两人同是大唐的名将,据史书记载,李光弼本是契丹人,父亲是契丹族的酋长,在归顺唐朝不久后,李光弼的父亲便战死于沙场。俗话说“虎父无犬子”,身为烈士后代的李光弼从军之后,便得到了大唐名将王忠嗣的器重。王忠嗣经常对别人说:“光弼必居我位。”,意思是说李光弼以后一定能坐上我的位置。而郭子仪则是出身官宦人家,与李光弼相比,郭子仪则属于大器晚成的类型,直到57岁的郭子仪才做到朔方右兵马使。从这点来看,李光弼比郭子仪才华更早一些为世人所看重。

公元755年冬天,安史之乱爆发,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的安禄山伙同史思明以“忧国之危”,“奉皇上密诏讨伐杨国忠”为由,在范阳起兵造反。这一场叛乱,可以说是给了李光弼和郭子仪两人一个得以施展才华的历史绝佳舞台。安史之乱爆发后,郭子仪得以上任朔方节度使,同时经过郭子仪的推荐,李光弼也当上了河东节度使,两人开始独当一面。在叛乱发生初期,李光弼、郭子仪主要在北方集结各路兵马,重新部署兵力以收复失地。然后两人分别奉命与唐肃宗会师灵武,接着两军合整,军队精英全部由郭子仪带走,前去收复长安与洛阳。另一方面李光弼则带领5000弱旅奔赴太原,阻止叛军西进。
公元756年4月,李光弼和郭子仪联手接连在沙河、嘉山等地击败叛军名将史思明,切断了叛军前线与范阳老巢的交通线。接着李光弼到太原后,以绝对的劣势兵力又再度击败了史思明,在万分危急的情况下,保住了大唐的心脏城市太原。郭子仪则一路西进,在各民族的帮助下,郭子仪经过几番苦战,最终将失落于安禄山之手的长安与洛阳,重新纳回大唐的地图板块。从战绩上来看,两人平分秋色,实在难分伯仲。
安史之乱结束后。大唐王朝当中的政治斗争变得更加残酷,即使唐代宗即位后,他仍然信任与重用太监,以至于程元振、鱼朝恩等辈继续左右朝纲。这个时候,郭子仪的优势就更加体现出来了。郭子仪更为让后人所看重的不是他的盖世战功,而是他为人宽厚的性格,深谙进退之道,因此他很少得罪人。在朝廷斗争中,郭子仪也从不站队。
比如公元767年发生的郭子仪祖坟被盗事件,舆论上都指明可能是当朝权臣鱼朝恩指使人所为,但是郭子仪不以为然,也不为所动,从而稳定了朝局。同样的事情如果发生在李光弼身上,那么李光弼与鱼朝恩两人肯定是不闹到“你死我亡”的结局不罢休。因为李光弼就是一个为人严肃,深沉刚毅的人,他从来都是从严治军,因此畏惧李光弼的人自然也多,甚至可以说是李光弼得罪的人多。最可怕的是深受皇宠的权臣程元振与鱼朝恩都与李光弼不合。
在得知山南东道节度使来瑱因程元振进谗言而被杀害之后,一代名将,执法如山的李光弼终于知道与权臣抵抗会有怎样凄惨的下场,于是李光弼不再敢入朝。李光弼也从此失去了往日的威严,终因羞愧成疾,于57岁时去世。李光弼去世之时,郭子仪已经67岁了。在人生的暮年,郭子仪再一次大放异彩。先是762年,朔方发生兵变,重病将亡的肃宗在无人可用的情况下,将郭子仪召入宫中,委托郭子仪平定兵变。779年,唐代宗去世,唐德宗继位,八十三岁的郭子仪终于得以回家享福。781年,85岁的郭子仪去世。从人生结局来看,郭子仪则完美胜过李光弼。
唐代中兴名将郭子仪,以“再造王室,勋高一代”的功绩载入史册,其八十五载人生横跨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历经安史之乱、吐蕃入侵、仆固怀恩叛乱等重大危机,始终以...
郭子仪 2025-09-16 李嗣业与李光弼:唐朝名将的独立传奇与共同使命在中国唐朝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李嗣业与李光弼作为平定安史之乱的关键人物,常被后世并提。然而,根据《新唐书》《旧唐书》等权威史料及现代历史研究,二人并无直接血缘...
李光弼 2025-09-10 白虎星三世轮回:罗成转世背后的隋唐英雄宿命论在隋唐演义的民间叙事中,白虎星转世的故事如同一根贯穿时空的银线,将罗成、薛仁贵、郭子仪三位名将的命运紧密相连。这一传说不仅承载着古代民众对英雄轮回的浪漫想象,更...
郭子仪 2025-09-05 李嗣业与郭子仪:盛唐双璧的军事传奇与历史定位在安史之乱的烽火中,李嗣业与郭子仪两位名将如双子星般闪耀。前者以陌刀阵破敌的勇猛闻名,后者以统筹全局的智略著称。若以军事才能为标尺,二人恰似利刃与权杖的完美互补...
郭子仪 2025-08-19 郭子仪拜寿:忠孝两全与家族兴衰的千年叙事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汾阳王府内张灯结彩,七子八婿身着绯紫官袍,手持象牙笏板,齐聚中堂为郭子仪祝寿。这场盛况被《旧唐书》记载为“笏床重叠”的奇观,后演变为...
郭子仪 2025-08-19 郭子仪八子结局考:盛世功臣家族的兴衰镜像唐代中兴名将郭子仪以“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的智慧,在安史之乱中力挽狂澜,再造大唐。其家族因军功显赫,形成“八子八女皆显贵”的盛况。然而,随着时代...
郭子仪 2025-08-05 李光弼:安史之乱中的孤勇者与忠臣定义的复杂性在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上,李光弼的名字如同一道分水岭。这位出身契丹的将领,以平定安史之乱的赫赫战功名垂青史,却因与朝廷的微妙关系,在“忠臣”二字上蒙上历史迷雾。...
李光弼 2025-06-27 李光弼:从边疆名将到“临淮”封号的千年回响在唐代安史之乱的烽烟中,一位契丹族将领以铁血与智谋力挽狂澜,他就是被后世尊为“武穆”的李光弼。当世人称其为“李临淮”时,这一称号不仅承载着地域的印记,更凝结着他...
李光弼 2025-06-24 郭子仪麾下群星璀璨:盘点中兴唐室的八大名将在安史之乱的烽火中,郭子仪以朔方节度使的身份统领大军,其麾下汇聚了一批能征善战的将领,共同谱写了唐王朝中兴的史诗。这些将星或以奇谋制胜,或以勇武闻名,其事迹至今...
郭子仪 2025-06-03 李光弼读音考释:中唐名将的历史回响作为唐代平定安史之乱的关键将领,李光弼(708-764)的军事才能与历史贡献在《旧唐书》《新唐书》中均有详实记载。然而,其姓名的正确读音却因汉字多音性及历史语境...
李光弼 2025-05-20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