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康熙年间,姚启圣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凭借卓越的才能和不懈的努力,为清朝的稳定与统一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其结局却充满了悲凉与无奈。
平台功臣:收复台湾的赫赫战功
姚启圣早年经历丰富,从侠客到官员,再到商人,最后又重返仕途。康熙年间,内忧外患不断,三藩之乱、台湾郑氏政权对峙等问题困扰着康熙帝。姚启圣看准时机,投奔康亲王,在平定三藩之乱中协助康亲王赢得多场战役,迫使叛军投降,由此崭露头角。
在收复台湾的过程中,姚启圣更是功不可没。他制定了“剿抚并用”的策略,积极为收复台湾做准备。他深知施琅的军事才能,多次力荐施琅担任福建水师提督。尽管施琅曾三次攻打台湾失败,且其身份复杂(原是郑家军,两次投降大清),但姚启圣坚信施琅能够完成收复台湾的重任。他用自己的身家性命为施琅做担保,最终说服康熙帝任命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
在收复台湾的战役中,姚启圣负责后勤保障工作。他先后出资白银四十二万八千两,制造大小战船100余艘,给施琅补充士兵一万余人,为此不惜将家中资产“悉数抵算”。他还积极招安郑家军,对投降的人员给予丰厚的赏赐,并将他们放回岛内,为攻入台湾打下了人心基础。在他的全力支持下,施琅成功攻克台湾,使台湾重回中国怀抱,完成了统一大业。
朝堂排挤:功高遭嫉的艰难处境
然而,姚启圣的赫赫战功并没有为他带来应有的荣誉和地位,反而遭到了朝中大臣的排挤和打压。施琅在平台前后开始在奏折中对姚启圣展开攻击,指责他“并没有到澎湖知会,枉道直去台湾,军国大事被他当作儿戏,是有轻国体而贻笑于众逆贼乎”。朝中的大学士明珠、王熙等人与姚启圣也素来不睦,经常对其进行恶意诋毁。
姚启圣心直口快,处世不够圆滑,这也使得他在朝堂上树敌众多。在台湾收复后,他向康熙帝连上七篇奏疏,建议恢复五省迁界、开六省海禁、裁撤冗官、赦免钱粮、退还民房等,这些建议本是为了国家的长远发展,但却引来了康熙帝的严厉指责。康熙帝认为他“颇多虚妄”“并无功劳”,甚至连当初保举施琅也成了“妄言保举施琅,饰为无益虚词”,倾家荡产搞后勤也成为了罪状,“屡奏捐助银两十七、八万两,大约浮冒居多”。
悲愤离世:未竟之志的遗憾结局
在朝堂的排挤和康熙帝的猜忌下,姚启圣的处境愈发艰难。他本就疾病缠身,此时更是心力交瘁。尽管他一直以来的劳碌贡献有目共睹,康熙帝也将其列为了平定台湾的第二功臣,但他却上书表示谦让推辞。这一举动反而让康熙帝对他更为反感,停止了其“议叙之旨”。
最终,姚启圣在悲愤交加中病情加重。1683年十一月,他在福建病逝,享年六十岁。他死后第二年,朝廷居然要向他追讨造船时虚报的军械费47000两黄金,好在康熙帝念在他往日的功劳上免除了这些债务。姚启圣一生劳苦功高,抒家毁业,却落得如此下场,实在令人惋惜。
姚启圣的结局是悲凉的,他虽为清朝的统一大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却因功高遭嫉、朝堂排挤而未能善终。他的故事反映了封建王朝官场的复杂和残酷,也让我们对这位历史人物充满了敬意和同情。
在中国古代帝王的后宫中,嫔妃的宠爱往往与权力、子嗣、家族背景紧密交织。康熙帝作为清朝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其后宫中德妃乌雅氏与宜妃郭络罗氏的宠爱之争,既是个体情感...
康熙的儿子们 宜妃 2025-09-19 葡萄牙的殖民地:从全球帝国到现代遗产葡萄牙作为近代史上首个开启全球殖民扩张的欧洲国家,其殖民版图曾横跨五大洲,鼎盛时期面积达1040万平方公里,是欧洲建立最早、持续时间最长的殖民帝国。从15世纪初...
启 2025-09-19 李三才为何位列东林点将录榜首:一场政治符号的构建与历史记忆的博弈明末天启年间,大太监魏忠贤为打压东林党,命亲信王绍徽仿照《水浒传》模式编纂《东林点将录》,将东林党骨干成员按“一百零八将”排序。在这份名单中,李三才被列为“托塔...
魏忠贤 启 2025-09-18 奏折制度:清代皇权运作的精密齿轮奏折制度作为清代特有的官文书体系,自康熙年间萌芽至乾隆年间定型,贯穿整个清朝统治周期,成为君主专制制度的核心技术载体。这一制度通过“点对点”的保密通信机制,将皇...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9-18 魏源的重大历史贡献:以“师夷长技”叩开近代化之门在晚清中国“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魏源以一部《海国图志》和“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呐喊,成为近代中国思想启蒙的先驱。他的贡献不仅在于系统引入西方知识,更在于以“经...
魏源 启 2025-09-18 明朝哲学家李贽:离经叛道的启蒙先驱在明朝中后期思想禁锢的铁幕下,一位来自福建泉州的哲人以惊世骇俗的姿态撕开了一道裂痕。李贽(1527-1602),这位自号“异端和尚”的思想家,用七十六载人生演绎...
启 2025-09-17 戴名世:桐城派的奠基者与文学先驱在清代文坛的星空中,桐城派以其独特的文学主张与深远的历史影响,成为古典散文领域的一座丰碑。而在这座文学高峰的奠基过程中,戴名世的名字如同一颗璀璨的启明星,以其卓...
启 2025-09-17 晋朝的终结:东晋的覆灭与南北朝的开启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晋朝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朝代,它上承三国鼎立的分裂局面,下启南北朝的长期对峙。然而,这个曾经统一中原的王朝,最终却未能逃脱被新兴势力取代的命...
启 2025-09-17 阿诺德·汤因比著作:文明史观的宏大叙事与跨时代启示阿诺德·约瑟夫·汤因比(Arnold Joseph Toynbee,1889-1975)是20世纪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历史学家之一,被誉为“近世以来最伟大的历史学家...
启 2025-09-16 鉴真东渡:跨越沧海的文化纽带与精神丰碑公元753年,66岁的鉴真和尚在双目失明、历经五次失败后,终于率领弟子从张家港黄泗浦启航,成功抵达日本九州岛。这场持续十二年、六次启航的壮举,不仅改写了中日文化...
启 2025-09-16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