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康熙年间,姚启圣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凭借卓越的才能和不懈的努力,为清朝的稳定与统一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其结局却充满了悲凉与无奈。
平台功臣:收复台湾的赫赫战功
姚启圣早年经历丰富,从侠客到官员,再到商人,最后又重返仕途。康熙年间,内忧外患不断,三藩之乱、台湾郑氏政权对峙等问题困扰着康熙帝。姚启圣看准时机,投奔康亲王,在平定三藩之乱中协助康亲王赢得多场战役,迫使叛军投降,由此崭露头角。
在收复台湾的过程中,姚启圣更是功不可没。他制定了“剿抚并用”的策略,积极为收复台湾做准备。他深知施琅的军事才能,多次力荐施琅担任福建水师提督。尽管施琅曾三次攻打台湾失败,且其身份复杂(原是郑家军,两次投降大清),但姚启圣坚信施琅能够完成收复台湾的重任。他用自己的身家性命为施琅做担保,最终说服康熙帝任命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
在收复台湾的战役中,姚启圣负责后勤保障工作。他先后出资白银四十二万八千两,制造大小战船100余艘,给施琅补充士兵一万余人,为此不惜将家中资产“悉数抵算”。他还积极招安郑家军,对投降的人员给予丰厚的赏赐,并将他们放回岛内,为攻入台湾打下了人心基础。在他的全力支持下,施琅成功攻克台湾,使台湾重回中国怀抱,完成了统一大业。
朝堂排挤:功高遭嫉的艰难处境
然而,姚启圣的赫赫战功并没有为他带来应有的荣誉和地位,反而遭到了朝中大臣的排挤和打压。施琅在平台前后开始在奏折中对姚启圣展开攻击,指责他“并没有到澎湖知会,枉道直去台湾,军国大事被他当作儿戏,是有轻国体而贻笑于众逆贼乎”。朝中的大学士明珠、王熙等人与姚启圣也素来不睦,经常对其进行恶意诋毁。
姚启圣心直口快,处世不够圆滑,这也使得他在朝堂上树敌众多。在台湾收复后,他向康熙帝连上七篇奏疏,建议恢复五省迁界、开六省海禁、裁撤冗官、赦免钱粮、退还民房等,这些建议本是为了国家的长远发展,但却引来了康熙帝的严厉指责。康熙帝认为他“颇多虚妄”“并无功劳”,甚至连当初保举施琅也成了“妄言保举施琅,饰为无益虚词”,倾家荡产搞后勤也成为了罪状,“屡奏捐助银两十七、八万两,大约浮冒居多”。
悲愤离世:未竟之志的遗憾结局
在朝堂的排挤和康熙帝的猜忌下,姚启圣的处境愈发艰难。他本就疾病缠身,此时更是心力交瘁。尽管他一直以来的劳碌贡献有目共睹,康熙帝也将其列为了平定台湾的第二功臣,但他却上书表示谦让推辞。这一举动反而让康熙帝对他更为反感,停止了其“议叙之旨”。
最终,姚启圣在悲愤交加中病情加重。1683年十一月,他在福建病逝,享年六十岁。他死后第二年,朝廷居然要向他追讨造船时虚报的军械费47000两黄金,好在康熙帝念在他往日的功劳上免除了这些债务。姚启圣一生劳苦功高,抒家毁业,却落得如此下场,实在令人惋惜。
姚启圣的结局是悲凉的,他虽为清朝的统一大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却因功高遭嫉、朝堂排挤而未能善终。他的故事反映了封建王朝官场的复杂和残酷,也让我们对这位历史人物充满了敬意和同情。
在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年)的盛夏,13岁的升平公主与12岁的郭暧在长安城缔结姻缘。这场由政治联姻开启的婚姻,在史书与民间传说中交织出复杂图景。当我们穿透戏剧《...
启 2025-07-31 从郡县到行省:中国古代地方治理的制度跃迁与历史启示中国自秦朝确立郡县制以来,地方行政制度历经两千余年演进,至元朝行省制的诞生,实现了从“垂直集权”到“弹性集权”的关键转型。这一变革不仅解决了大一统王朝疆域扩张后...
启 2025-07-31 河伯娶妻:古老寓言中的现代启示“河伯娶妻”是中国古代典籍中一则广为流传的寓言故事,最早见于《史记·滑稽列传》及《西门豹治邺》等文献。故事讲述了战国时期魏国邺县地方官西门豹,以智慧破除“河伯娶...
启 2025-07-30 胤祕读音考据:从康熙皇子到汉字本义的深度解析在清宫剧与历史读物中,"胤祕"这一名字常引发读者对读音的困惑。作为康熙帝第二十四子,胤祕的姓名承载着清代皇室命名传统与汉字文...
康熙的儿子们 胤祕 2025-07-30 聂隐娘:传奇与历史交织中的侠女人生聂隐娘,一个在中国文学史上熠熠生辉的名字,她的人生经历如同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融合了奇幻色彩与历史现实,展现出独特而迷人的魅力。神秘失踪:幼年奇遇开启传奇聂隐娘...
启 2025-07-29 諴亲王:康熙幼子,清朝宗室中的特殊存在在清朝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諴亲王作为康熙帝的幼子,以其独特的身份和经历,在皇室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諴亲王本名爱新觉罗·胤祕,后因避讳雍正帝名讳,改名允祕,...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7-29 汤斌:清廉理学名臣与太子老师的双重人生在清朝康熙朝的政坛与学界,汤斌(1627—1687)以“清廉如水、理学大家”的形象载入史册。他不仅是康熙帝亲自选定的太子首席讲师,更以刚直敢谏的品格和“豆腐汤”...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7-29 鞌之战:历史长河中的战略镜鉴与人性启示公元前589年的鞌地(今山东济南),晋齐两国八百乘战车列阵对峙,这场春秋中期的关键战役不仅重塑了中原政治格局,更以血与火的教训为后世留下深刻的战略启示。从战场谋...
启 2025-07-29 杨广上一任是谁:隋朝权力更迭的历史密码隋朝(581年—618年)作为中国历史上承南北朝、启唐朝的关键朝代,其皇位更迭始终与王朝兴衰紧密交织。隋炀帝杨广作为隋朝第二位皇帝,其继位过程不仅关乎个人命运,...
杨广 启 2025-07-28 北魏开国之君拓跋珪:从草原雄主到中原奠基者的传奇人生公元386年,中国北方正处于五胡十六国的动荡时期。在内蒙古和林格尔的盛乐城,一位年仅15岁的鲜卑少年登上王位,他以“魏”为国号,重建代国,开启了北魏王朝148年...
启 2025-07-28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