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了解:戚夫人和戚父的读者,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吕雉对戚夫人下手时,戚父手握重兵,为何没有援手救自己的女儿?
为什么《甄嬛传》中当甄嬛说出“人彘”时富察贵人被吓到一病不起?相信大家对“人彘”一词有所耳闻,被称作极其残酷的人彘到底是怎样一种酷刑,是谁发明了它,又将其应用于何人呢?这不得说到西汉的一个狠角色——吕雉。是她发明了人彘这一酷刑,并且将它用于当时极其貌美的妃子戚夫人身上。
到底是怎样的深仇大恨,让她对一个女人用如此残忍的方式,剁掉四肢,将七窍破坏、毛发拔除最后弃于茅厕任其痛苦而亡?而在古代妃子与娘家的利益本是休戚与共的,那戚夫人的父亲为何只能袖手旁观呢?这场悲剧究竟是何原因导致,一切都始于一个男人。
01吕雉与戚夫人的情仇与政仇
刘邦在称帝前是一个沛县的泼皮无赖,贪财好色坑蒙拐骗是他的强项,最终凭着自己的油滑使金枝玉叶吕雉下嫁,随后在秦末暴政的催化下发起起义,他的伪善和工于心计使他收买了不少人心。
随着起义的不断成功,他变成了一方势力的首领,曾经给过吕雉的海誓山盟随着权力的膨胀消失殆尽。在楚军追杀的过程中,为了保全自己,使得吕雉母子被俘虏,贪生怕死的刘邦在糟糠之妻被俘其间迎娶了才貌兼具的戚夫人,要了解,吕雉为了刘邦被俘虏了两年多,刘邦却转头另觅新欢,这给吕雉埋下了仇恨的种子。
吕雉母子被释放后,并未有与刘邦亲密的接触,吕雉见刘邦一面也并非容易的事情,所以这些分散了丈夫的爱的女人都使吕雉痛苦,尤其是得到刘邦独宠的戚夫人。一面是丈夫和别的女人的夜夜笙歌,一面是自己独守空房,爱情的仇恨与嫉妒在这些空虚的夜晚被放大。
但已年老色衰的吕雉深知自己和戚夫人相比毫无胜算,生性要强的吕雉怎会就此作罢,她如愿以偿地做了皇后,联合外戚巩固自己的势力。爱情给不了的安全感,权力为她弥补,也许她心里也恨刘邦吧。
此时的吕雉完全化身一位女强人,在政治的漩涡中周旋。而戚夫人则是一个依人的小鸟,刘邦的枕边人。人越往高处走,就想要越多东西,比如权力。
吕雉自始至终都不会像传统女子一样温柔顺从的服侍夫君,因为她认为自己有才学有智慧有手段,爱情得不到回报后,她一门心思培养自己的儿子,任何让他儿子刘盈的太子之位受到威胁的苗头一出现,她都会扼杀在摇篮里,直到戚夫人整日给刘邦吹耳边风,使得刘邦越来越中意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
很快,刘邦想要废除刘盈而立刘如意为太子的想法,传到吕雉的耳朵里,犹如五雷轰顶的吕雉立即联合朝廷官员与外戚,试图用官场的势力网,稳固住刘盈的太子之位以及自己未来的皇太后之位。这个保护儿子太子之位的过程有多提心吊胆,她就有多恨戚夫人。
爱情上输给了这个女人,政权上吕雉不允许自己有一点闪失,永远不要低估一个女人的嫉妒心,更不要低估一个女强人的事业心,尤其是当女性依附于男权的附属地位瓦解之后。
02吕雉清算戚夫人
在古代,女子的附属地位尤为明显,尤其是在皇宫当中。丈夫的爱可谓雨露,但是雨露永远无法均沾,于是出现了横跨几千年的“心机群体”——后宫妃子,你死我活的斗,可斗到最后还不是因为一个男人。
但当这个男人死后,那谁有权力谁就有话语权。吕雉的聪慧就在于她想做决定别人命运的人,而不是被别人决定命运,所以皇上驾崩,太子年幼,就给她了一个独掌大权的机会。
这么多年的隐忍在这一刻对她来说全部是值得的,她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让这些曾经令她痛苦的女人失去原来的一切,尤其是戚夫人。起初吕雉将她贬为官奴,做着苦力,只会琴棋歌舞的弱女子怎堪每日的苦力与打罚。
于是她成日吟唱《舂歌》,也许想让远方的儿子听到“子为王,母为掳。终日舂薄暮,常与死为伍”的痛苦,可不想反倒提醒了疑心病重的吕雉,他的儿子如若势力壮大总有一天会来颠覆她的政权,于是害死了刘如意,将戚夫人做成了人彘。不得不说,戚夫人自己让自己走向了深渊。
03戚父为大局舍女
据司马迁史记记载,人彘大致就是将人的手和脚砍断,挖去眼睛,刺聋双耳,毒药毒哑,最后被扔进茅厕痛苦而死。戚夫人遭此惨行,她的父亲作为拥有重兵的将军,为何没有丝毫动作呢?
戚夫人的父亲当时作为屯卫北军的掌军人,拥有一定的权力,可要了解当时的朝堂,吕后已然权倾中外,无论是吕氏外戚还是笼络的权力网,并不是一个将军能撼动的。戚父选择无动于衷并不是他不想,而是不敢。
戚父的默不作声,是一种无奈之举,朝堂与后宫本就是一体的,刘邦在世时对戚夫人爱屋及乌,封戚父官爵,而吕后把持朝政后,戚父只能忍痛割爱置女儿于不管,如若他有所行动,必然会被吕后视为反党,那时候整个戚氏都会遭难,他不能拿整个家族去为女儿冒险。
因此不难想象,吕后对戚夫人的极刑可谓痛伤戚氏的颜面,戚父选择了表面隐忍,其实内心早已有了反吕之心,以致之后的反吕战争里,戚父也是积极响应。
04结语
作为刘邦的忠臣,对于吕后把持朝政以及吕氏外戚乱政,戚父自然难以忍受刘氏的天下权落旁人;同时他作为古代封建士大夫,更难忍受妇人弄权;最后则是作为戚夫人的父亲,他对吕后的狠辣深恶痛绝。在吕后的权力下他选择低头一方面为了顾全家族大局,另一方面为了以后的反吕蛰伏,不得不说,他的这一举措极其明智。
在清宫剧《甄嬛传》中,果郡王允礼的死亡是一场震撼人心的悲剧。这位温润如玉、才华横溢的皇子,最终因权力斗争与情感纠葛命丧毒酒,其死因背后牵扯出皇帝的猜忌、甄嬛的无...
甄嬛 果郡王 2025-08-08 果郡王与甄嬛:凌云峰上短暂而永恒的夫妻情缘在《甄嬛传》的宏大叙事中,果郡王允礼与甄嬛的感情线宛如一首凄美婉转的长诗,而他们在凌云峰上结为夫妻的那段时光,更是全剧最温暖也最令人心碎的篇章。尽管剧中并未明确...
甄嬛 果郡王 2025-07-30 韩信与吕雉:权力漩涡中的谣言与真相在中国古代史的叙事中,韩信与吕雉的关系始终笼罩在阴谋与权谋的迷雾中。民间野史常以“旧情复燃”的戏剧化叙事渲染两人关系,但通过梳理《史记》《汉书》等正史记载,结合...
吕雉 韩信 2025-07-23 从卑微格格到崇庆皇太后:解密“甄嬛”的真实人生轨迹在清宫剧《甄嬛传》中,女主角甄嬛凭借智慧与美貌,从选秀少女一步步登上权力巅峰,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太后。然而,真实历史中的“甄嬛”——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其人生轨迹...
甄嬛 孝圣宪皇后 2025-07-14 吕雉下嫁刘邦:一场改变中国历史走向的“黄昏恋”在秦末汉初的历史转折点上,吕公将20岁的掌上明珠吕雉嫁给35岁的泗水亭长刘邦,这场看似“门不当户不对”的婚姻,实则是精心算计的政治联姻。当现代人惊叹于这对夫妇1...
吕雉 刘邦 2025-07-01 吕后之死:外戚集团覆灭与西汉权力重构的必然公元前180年,西汉实际掌权者吕雉病逝。这位以“临朝称制”开创太后专权先河的政治强人,其死亡竟成为吕氏家族覆灭的导火索。短短数月间,周勃、陈平等功臣集团联合刘氏...
吕雉 2025-06-30 吕雉与刘肥:养育之恩背后的权力博弈与生存智慧在中国古代宫廷史上,吕雉与刘肥的关系堪称一段特殊的历史样本。作为刘邦的庶长子,刘肥的生母曹氏是刘邦未发迹时的“外妇”,而吕雉作为正妻,在刘邦起义前及楚汉战争期间...
吕雉 刘邦 2025-06-12 甄嬛的蜕变:从汉军旗秀女到钮祜禄氏皇后的生存智慧在清宫剧《甄嬛传》的虚构叙事中,甄嬛从“甄氏”到“钮祜禄氏”的姓氏嬗变,实为清代后宫权力更迭的隐喻。这一转变绝非简单的称谓替换,而是镶黄旗汉军与满洲八大姓之间身...
甄嬛 2025-06-06 汉惠帝刘盈早逝之谜:权力阴影下的悲剧人生汉惠帝刘盈作为西汉第二位皇帝,年仅24岁便英年早逝,其短暂一生始终笼罩在母亲吕雉的权力阴影下。这位在位七年的帝王,不仅亲历了皇室内部的血腥清洗,更因无力挣脱政治...
吕雉 刘盈 2025-05-12 沈眉庄与甄嬛:情谊深厚下的微妙波澜在《甄嬛传》这部描绘后宫风云的经典剧集中,甄嬛与沈眉庄的姐妹情谊一直是观众津津乐道的话题。她们一同入宫,相互扶持,在波谲云诡的后宫中成为了彼此的依靠。然而,随着...
甄嬛 沈眉庄 2025-04-30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