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鉴以往而知未来! 中国 / 近代 / 民国 / 元朝 / 晋朝 / 周朝 / 商朝 / 夏朝 / 历史解密 / 历史剧 / 上古时期 / 苏联
站点logo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 >  历史解密 >  温彦博:唐朝名相的传奇人生

温彦博:唐朝名相的传奇人生

时间:2025-11-10 16:16:08来源:爱上历史作者:Marshall

温彦博(574年—637年),字大临,并州祁县(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唐朝初期杰出的宰相。他以卓越的政治才能、坚定的民族气节和清廉的为官作风,在唐朝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少年才俊,初入仕途展锋芒

温彦博出生于书香门第,父亲温君悠曾任北齐文林馆学士、隋泗州司马。在良好的家庭氛围熏陶下,温彦博自幼博览群书,聪颖过人,与兄温大雅、弟温大有皆以品行、学识、文章闻名于世,时号“三温”。他不仅学识渊博,而且能言善辩,在青年时代就已崭露头角。

隋朝开皇末年,温彦博通过对策及第,被授为文林郎,直内史省,后转通直谒者,逐步在隋朝官场崭露头角。然而,隋末农民大起义爆发后,天下大乱,群雄竞起。大业十二年(616年),隋虎贲郎将罗艺起兵攻占柳城、怀远等地,自称幽州总管,温彦博被引为司马。这一经历虽非他所愿,却为他日后的政治生涯奠定了基础。

归唐建功,忠贞不屈守气节

唐武德元年(618年),李渊在关中建立唐朝政权。温彦博敏锐地察觉到李氏已定关中,人望归之,认为其王业必成,于是积极劝说罗艺归附唐朝。在温彦博等人的谋划下,罗艺于次年归顺了唐朝。温彦博因预谋此事有功,被任命为幽州总管府长史,封西河郡公,不久被唐高祖召入朝廷,拜为中书舍人,又擢为中书侍郎。

在任职期间,温彦博展现出了卓越的政治才能和外交才华。当时高句丽派遣使者向唐朝进贡,唐高祖欲放弃对高句丽的控制,温彦博引证历史,认为高句丽之地在周朝是箕子国,汉朝时为玄菟郡,魏晋以前便是中国疆域,不可轻易放弃。若放弃对高句丽的管辖,四方夷族将难以恭敬大唐,国威也将受损。唐高祖认为言之有理,采纳了他的建议,接受了高句丽称臣纳贡的要求。

然而,温彦博的政治生涯并非一帆风顺。武德八年(625年),突厥颉利可汗率骑兵十余万大掠朔州之后进犯太原。唐高祖任命温彦博为行军长史,协助右卫大将军张瑾反击突厥。唐军与突厥在太谷(今山西太谷)大战,唐全军覆没,温彦博兵败被俘。突厥贵族因温彦博为皇帝近臣,逼问他唐朝兵粮虚实,温彦博坚贞不屈,拒不回答。突厥大怒,将他流放到阴山苦寒之地。在流放期间,他始终保持着对唐朝的忠诚,没有丝毫动摇。

辅政贞观,开明政策安边疆

武德九年(626年),唐太宗李世民继位后,与突厥达成渭水之盟,温彦博得以返朝。他回到长安后,先后被授为雍州治中、检校吏部侍郎,恪守职责,兢兢业业。后被提拔为中书侍郎、兼太子右庶子,贞观二年(628年)迁御史大夫,仍检校中郎事。贞观四年(630年),温彦博被任命为负责草拟皇帝诏诰及有关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的中书令,成为贞观初年与王珪、房玄龄、李靖、戴胄、魏征等名臣共同辅政的宰相之一。

在辅政期间,温彦博为贞观盛世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其中,使他彪炳史册的是他提出的对待突厥开明的民族同化政策。贞观四年,唐朝平定突厥,突厥表示归附。唐太宗召集群臣讨论对其如何处置的问题。多数朝臣建议“分其种落”,迁徙河南,散居州县,各使耕田,变其风俗,使之“化而为汉”。温彦博则主张仿照“汉建武时,置降匈奴于五原塞下”的办法,把突厥安置在河南一带的朔方之地,“全其部落,得为捍蔽,又不离其土俗,因而抚之,一则实空虚之地,二则示无猜之心”。他的主张遭到秘书监魏征的激烈反对,魏征认为突厥自古为患,难以管理,安置内地,等于“心腹之疾,养兽自遗患也”,主张将这部分人仍然置于边疆,使之“居其旧土”。温彦博坚持己见,主张以德怀之,他说“教其礼法,选其酋首,遣居怀德,何患之有?”唐太宗最终采纳了温彦博的建议,将十万户突厥族迁入中原,其中三万家定居在长安;在东起幽州,西至灵州(宁夏灵武县西南)一带地方置顺、佑、长、比四州都督府安置内附突厥人民,任命突厥本族首领为都督或刺史,统帅原来部众;又挑选突厥族部分贵族担任京官武职,其中五品以上的将军、中郎将约有百余人。这些措施的实施,对当时以突厥为首的少数民族产生了良好的效果与深刻的影响,促进了民族融合和边疆稳定。

清廉为官,鞠躬尽瘁留美名

温彦博不仅政治才能出众,而且为官清廉,德才兼备。他自掌知机务后,即杜绝宾客,不搞拉帮结派,一心为国。他官至宰相,去世后家贫无正寝,殡别室,唐太宗命有司为其构寝,这在封建官吏中是难能可贵的。

贞观十年(636年),温彦博迁尚书右仆射。十一年(637年),因“忧国之故,劳精竭神”,积劳成疾去世,终年六十四岁。唐太宗叹道:“彦博因忧虑国家,耗尽心力,这两年精神不济。只可惜没能让他闲暇安逸,以致过早去世。”又命官府为其营建正堂,追赠特进,赐谥号为恭,并陪葬于昭陵。

温彦博的一生,是忠诚爱国的一生,是清正廉洁的一生,是为唐朝的繁荣稳定鞠躬尽瘁的一生。他的政治智慧、民族气节和为官作风,不仅为当时的大唐盛世增添了光彩,也为后世树立了榜样,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的璀璨之星。

人物: 分享 上一篇: 古代人如何相亲的?古人相亲上的那些趣事 下一篇: 薛仁贵:白袍将军的传奇人生

最新资讯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