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薛举这个人,可能有不少人都知道,他是历史上少有的能够击败李世民的人之一。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
在我们的印象中,李世民算无遗策、攻无不克,是一位战神式皇帝,其军事能力在历代帝王中至少可排进前五。但鲜为人知的是,唐朝建立之初李世民有过一场罕见的惨败,导致阵亡士兵过半,最终狂奔400里逃回长安。
随着杨广统治的崩溃,反隋起义此起彼伏,不少野心家看到了机会,李渊、王世充、窦建德等先后起兵。其中,李渊在山西晋阳起兵,然后迅速攻克长安城,占领关中、四川,走的是秦国与刘邦一统天下的道路。但在隋朝庞大的疆域中,西北部还有甘肃等地,而李世民这位高富帅在平定这些“贫瘠”之地时,却遭遇了一场空前的惨败。
晋阳起兵后,李渊兵锋席卷关中、四川,奠定了逐鹿天下的根基,但在陕西、四川之西北,还有宁夏、甘肃等地,如果不能平定甘宁,新生的唐朝将时刻如芒在背。然而,在李渊晋阳起兵时,在甘肃也诞生了一个新生政权。
河东汾阴(今山西省万荣县)人薛汪,大概是一位商人,因为生意需要,就迁居到了甘肃兰州金城(今兰州市)。薛汪儿子叫薛举,《新唐书》称他是“容貌魁岸,武敢善射。殖产巨万,好结纳边豪,为长雄。”也就是说,薛举家产丰厚、勇武过人、为人豪爽,人脉很广,很快就称雄于北方,其实薛举这样的人,无论什么时代都能称雄一方。

隋朝时期,薛举担任金城府校尉十多年,但到617年时,天下反隋起义此起彼伏,与李渊等人一样,薛举也看到了机会。617年,当时年荒民饥,陇西盗贼蜂起,为了讨伐贼寇,金城县令郝瑗招募了数千士兵,任命薛举为将。但薛举用心险恶,与儿子薛仁杲(gǎo)在酒席上挟持了县令郝瑗,随即起兵谋反,自称西秦霸王,建年号为秦兴,封薛仁杲为齐公,小儿子薛仁越为晋公。
薛举起兵后,发挥人脉优势,寻找招揽贼寇群盗,迅速聚集了十多位兵马,并战无不克,所至之处城池皆被攻下,《新唐书》记载“不阕旬,尽有陇西地,众十三万。”占据陇西之后,薛举在兰州称帝,封薛仁杲为太子,随即派出大军四处征讨抢占地盘。
西秦想要逐鹿天下,就必须扫清东进的拦路虎——大唐。617年12月,薛举准备攻打陕西扶风郡,当时扶风郡属于汧源贼寇唐弼,他拥立李弘芝为天子,部众十万人,薛举派人招降唐弼,而唐弼也决定投降,为此还杀了李弘芝,但薛仁杲不讲武德,突然袭击了毫无防备的唐弼,接收了唐弼大军,整军二十万,虎视眈眈长安。
面对西秦步步紧逼,李渊派李世民率军抵御薛仁杲,但薛仁杲似乎不堪一击,《新唐书》中记载李世民“秦王击破之,斩首数千级,逐北至陇还”,一直打到陇坻才撤兵。这一场惨败后,一定程度上动摇了薛举的统治,于是薛举以问“古时有投降的天子吗”来试探人心,说有的褚亮被踢出政治中心,说无的郝瑗得到重用。郝瑗提议与突厥合兵并力,一起攻打长安李渊,但后来宇文歆出使突厥,劝说突厥罢兵,于是薛举联合突厥攻打长安的计划破产。
但大唐想要逐鹿天下,也必须解除后患之忧,于是唐军也开始反击薛举。618年6月,唐朝丰州总管张长逊攻打西秦宗罗睺,薛举率军全部兵马救援,并派兵劫掠大唐城镇,一时间唐朝边关告急,李渊又一次派李世民组织反击。

到任之后,李世民认为薛举出兵太多,军粮必然难以持久,急于速战速决,于是决定坚守高墌(陕西省长武县)不战,准备拖垮薛举大军。面对薛举一再挑战,李世民高挂免战牌,就是屯兵不出。但根据《新唐书》记载,这时出现了两个意外因素:一方面是李世民生病了,无法正常指挥军队,一方面行军长史刘文静与殷开山,倚仗唐军人多就主动出战了,破坏了李世民的计策。
结果,薛举诱使唐军出战时进行突然袭击,唐军大败,死者达十分之六,八大总管中的蔺兴粲、慕容罗睺战死,李安远、刘弘基被俘,刘文静和其余几位将领在几百亲兵奋力拼杀下终于浴血突围出去,却找不到回城的路,只能望南而遁。据说,李世民率领残兵败将一路狂奔两个昼夜,大约跑了200公里,最终从高墌城逃回了长安。
击败李世民后,郝瑗建议说:“现在唐兵刚被击破,将士多被擒获,人心动摇,可乘胜直取长安。”薛举赞同这一战略,随即准备攻打长安,但在出兵时突然生病,征召巫师看病,巫师说是唐兵作祟,薛举听闻此事后,不久就去世了,于是攻打长安计划不了了之。之后,其子薛仁杲上台,谥薛举为武皇帝,还没等到安葬,李世民的大军就来了,薛仁杲很快就被唐军消灭了。
高墌之战,薛举几乎全歼了唐军,可谓是李世民军旅生涯最严重的一次惨败,留下的最大的污点,也是唐初第一场大败。那么,高墌之败李世民到底该负有什么责任?以刘文静的经历来看,高墌之战后被削职除名,但后来又跟随李世民攻打西秦,灭亡西秦之后,刘文静立即恢复一切官职待遇,还升为民部尚书,领陕东道行台左仆射。李渊冤杀了刘文静,李世民上台后随即为其平反,追复其官爵。殷开山的遭遇,与刘文静大致相同,高墌之败的两个罪魁祸首,让唐军损失了数万精兵,最后却只是罚酒三杯了事。因此,以刘文静、殷开山的经历来看,未尝没有为李世民背锅的可能。
当然,胜负乃兵家常事,高墌之败并不影响李世民的历史地位,或许正是由于这一次惨败,让李世民变得愈发谨慎,愈发注重部下的执行力,因而在未来的战争中才会百战百胜,并开创一个辉煌盛世。
在中国历史上,藩王造反的案例并不鲜见,但唐太宗李世民与明成祖朱棣的两次权力更迭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历史图景。前者以"玄武门之变&quot...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10-30 玄武门惊变:李世民如何以非嫡长子之身登顶皇权公元626年7月2日,长安城玄武门下,李世民亲手射杀胞兄李建成,部将尉迟敬德斩杀李元吉。这场被称为“玄武门之变”的政变,不仅改写了唐朝历史走向,更颠覆了传统嫡长...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李建成 2025-10-30 功高震主与制度桎梏:李渊对李世民复杂态度的深层剖析在隋末乱世中,李渊父子以雷霆之势终结了三百余年的分裂,但唐朝开国史却因玄武门之变的血腥而蒙上阴影。李世民以"天策上将"之姿横...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0-30 玄武门前夜:李世民“中毒”事件的历史迷雾与权力博弈公元626年5月的一个深夜,长安城东宫灯火通明。秦王李世民应太子李建成之邀赴宴,却在席间突感心痛,吐血数升。这场看似寻常的兄弟聚会,实则是唐朝初年权力斗争的导火...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李建成 2025-10-30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的惊世之举:“跪而吮上乳”背后的权力博弈与情感密码公元626年7月2日,长安城太极宫北门玄武门爆发了一场改变中国历史的政变。秦王李世民以雷霆手段射杀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随后浑身浴血地走向太极宫深处,与惊魂未...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李建成 2025-10-29 玄武门前的血色棋局:李渊22子中为何仅三人逐鹿皇位?公元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这位开国君主共有22个儿子,但最终围绕皇位展开殊死搏斗的,仅有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三人。这场看似反常的权力争夺,实则是嫡...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0-29 丹药与宿疾的双重绞杀:唐太宗李世民死亡真相再探公元649年5月26日,唐太宗李世民崩于终南山翠微宫含风殿,终年51岁(一说52岁)。这位开创“贞观之治”的盛世明君,其死因在正史中仅以“暴疾不救”四字轻描淡写...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0-28 战神之憾:秦琼凌烟阁末位的深层密码在唐太宗李世民亲设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榜中,秦琼位列末席,与尉迟恭第七、程咬金第十九的排名形成鲜明对比。这位以“万军丛中取敌将首级”闻名的战神,为何在功臣榜中屈居...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秦琼 2025-10-24 玄武门之变后,李渊那句被历史铭记的“诅咒”与大唐皇室的宿命轮回公元626年7月2日,长安城玄武门下,李世民的弓箭与尉迟敬德的槊锋撕裂了李唐皇室的亲情。当李建成、李元吉的血浸透太极宫的台阶,李渊——这位开创大唐基业的开国之君...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0-23 贞观之治的隐秘支柱:长孙皇后如何以柔克刚铸就盛世在中国古代帝王史中,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被誉为政治清明的典范。然而,鲜为人知的是,这位雄才大略的帝王背后,站着一位以智慧与德行改写历史进程的女性——长孙皇...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长孙皇后与李世民 2025-10-23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